㈠ 關於方程式:氫氧化亞鐵與氧氣和水反應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配平方法:
Fe化合價抄上升1價,O化合價下降2價,O2總共下降4價;
因此Fe(OH)2的系數就是4,O2的系數就是1。
然後按原子個數不變進行配平。
㈡ 氫氧化亞鐵和氧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方程式如何配平配平過程
化學方程式如下:
4Fe(OH)2+O2+2H2O=4Fe(OH)3
希望能幫到你!
㈢ 氫氧化亞鐵和水和氧氣反應的電子轉移
氧化劑是氧氣
還原劑是氫氧化亞鐵的鐵離子
㈣ 氫氧化亞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的離子方程式
4Fe(OH)₂+ O₂ + 2H₂O ----> 4Fe(OH)₃
不易製得純物,因(OH)₂在空氣中迅速被氧化,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棕紅色的氫氧化鐵。如將氫氧化亞鐵在非氧化性氣體氣氛中(如N₂,H₂等氣體保護)過濾出來,再迅速噴射到空氣中,會劇烈燃燒甚至爆炸。
Fe(OH)₃它是一種紅褐色沉澱,是鐵的最穩定氧化物-氫氧化物的水合物。加熱分解成氧化鐵和水,氨水或鹼溶液作用於鐵鹽溶液所得到的紅棕色或黃棕色沉澱,經X射線晶體學研究是非晶態的,它含有可變數的水。
(4)氫氧化亞鐵與氧氣和水反應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用製得的硫酸亞鐵溶液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澱和硫酸鈉,過濾便得氫氧化亞鐵。
低於500攝氏度時完全脫水成氧化鐵。加熱分解。氫氧化鐵在烘乾時易分解,但溫度不高時不完全,也就是逐漸失水。但在低於500℃時能達到完全脫水成氧化鐵。沒有一個明確的失水分解溫度。
由可溶性鐵酸鹽和二氧化碳反應沉澱來製取氫氧化鐵。其粒子大小在1 nm到100 nm之間時會形成膠體。膠狀沉澱的水合氧化鐵有較強的吸附性能。
㈤ 為什麼氫氧化亞鐵與氧氣和水反應
因為氫氧化亞鐵有還原性,而且比較強,所以水中的溶解氧就能將它氧化回。
Fe(III)-答(II) Fe(OH)3+e-=Fe(OH)2+OH- -0.56
O(0)-(-II) O2+2H2O+4e-=4OH- 0.401
總反應4Fe(OH)2+O2+2H2O====4Fe(OH)3
這是標准狀況下的電極電勢(pH=14時)由此可得標況下這個電極反應的電動勢=0.401-(-0.56)=0.961v,電動勢為正反應就是自發的。由於總反應中不含氫離子,所以氫離子對反應的電極電勢幾乎沒有影響。最主要的還是氧氣分壓的影響(可以根據范特霍夫等溫方程計算),但由於反應的電動勢比較大,氧分壓也不能讓電動勢變為0或負值。以上是熱力學分析(可能不容易看懂),而且是很粗略地分析,由於精確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由於一些復雜因素對反應的方向影響不是很大,所以這樣粗略的分析是可以大致說明情況的。
但在酸性稍微強一點的溶液中,就大不一樣了。由於氫氧化亞鐵無法沉澱,電極電勢變化很大
㈥ 氫氧化亞鐵和氧氣在水中反應方程式的雙線橋
4Fe(OH)2+O2+2H2O===4Fe(OH)3
上面的橋從氫氧化亞鐵中的鐵 指向 氫氧化鐵中的鐵,上面寫內 失去4*e-,化合價升高,被氧化;
下面的橋從氧氣容指向氫氧化鐵中的氧,上面寫 得到2*2e-,化合價降低,被還原。
不會問我哦~
㈦ 氫氧化亞鐵和氧氣反應的現象
氫氧化亞鐵和氧氣反應的現象是變成紅棕色。
氫氧化亞鐵在常溫常壓下為白內色固體,但極易被氧容化為Fe(OH)3,故多呈紅褐色。
氧化亞鐵屬於六方晶系,晶格常數a0=0.3258nm,c0=0.4605nm。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變為紅棕色。在稀酸中迅速溶解生成亞鐵鹽。在鹼性溶液中是強還原劑。
氫氧化亞鐵細粉噴射於空氣中,則立即燃燒發出火花。相對密度3.4。受熱時分解。不溶於鹼溶液,難溶於水,溶於氯化銨。
(7)氫氧化亞鐵與氧氣和水反應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實驗室製取氫氧化亞鐵要注意先把蒸餾水煮沸,除去水中的氧氣,再配製硫酸亞鐵溶液。
再在溶液上加苯,與空氣隔絕。用吸管吸取氫氧化鈉溶液,伸進溶液里擠出,即可製得氫氧化亞鐵。製得的氫氧化亞鐵,要特別注意不能和空氣接觸。
2、由於氫氧化亞鐵具有較強還原性,即使在鹼性條件下也可以還原硝酸根,所以這個反應不可以使用硝酸亞鐵來進行。
㈧ 氫氧化亞鐵能分別跟氧氣,水,氧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么
對於一個開放性體系而言,答案是可以的
空氣中有水分且水中也溶解有氧氣,此反應體系(版開放性的體系)與外界存權在著物質交換與能量交換,氫氧化亞鐵很快就被氧化成氫氧化鐵
4Fe(OH)2+O2+2H2O=4Fe(OH)3
㈨ 氫氧化亞鐵與氧氣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寫出來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