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裝置的綠色化

實驗裝置的綠色化

發布時間:2021-02-15 01:45:55

❶ 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圖甲是實驗室製取並檢驗CO2的裝置,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故填:A;
(2)採用回「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故填: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3)根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寫出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CaC03+2HCl=CaCl2+H20+C02↑;
(4)反應需在高溫下進行,操作不便又因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條件下能生成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

高溫
.

❷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下圖所示裝置來進行「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

(1)檢查裝置氣密性
(2)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丙;耗酸量最少回,無污染
(4)KMnO 4 ;KBr溶液(答含Br - 的溶液);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沒有處理尾氣

❸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固定裝置略

(1)分析裝置圖設計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把d中的短導管伸入到水槽中的液面下,關閉b的旋塞,用手握住試管C,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時,導管口有迴流水柱;
故答案為:把d中的短導管伸入到水槽中的液面下,關閉b的旋塞,用手握住試管C,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時,導管口有迴流水柱;
(2)在d中加適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塊銅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濃硝酸,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再由a向c中加2mL蒸餾水,硝酸溶液稀釋,反應速率減慢,所以c中的實驗現象是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方案甲是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方案乙是稀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丙是利用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反應過程中無污染氣體生成,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
故答案為:丙,不產生有污染的氮氧化合物,消耗硝酸量最少;
(4)用上述裝置進行實驗證明氧化性:KMnO4>Cl2>Br2,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氧化性大於氧化產物設計,c中加入高錳酸鉀,分液漏斗中加入濃鹽酸,d中加入溴化鉀溶液,分液漏斗中的濃鹽酸滴入高錳酸鉀反應生成黃綠色氣體氯氣,通過d氧化溴離子為溴單質溶液變棕紅色,證明氧化性為KMnO4>Cl2>Br2;由於生成產物中含有污染空氣的氣體,需要添加尾氣處理裝置;
故答案為: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沒有處理尾氣;

❹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下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實驗

(1)檢查裝置氣密性(2)Cu+4HNO 3 (濃)=Cu(NO 3 2 +2NO 2 ↑+2H 2 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3)丙;耗酸量最少,無污染(4)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證明氧化性KMnO 4 >Cl 2 >Br 2 ;沒有處理尾氣

❺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下圖所示裝置來進行「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1)實驗前,關閉

(1)因實驗前要檢查裝置氣密性,這是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常見方法,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
(2)因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由a向c中加2mL蒸餾水,硝酸進行的稀釋,反應變緩,同時因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3NO2+2H2O=2HNO3+NO,c中氣體顏色變淺,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銅與濃硝酸製取硝酸銅時的方程式是:Cu+4HNO3(濃)=Cu(NO32+2NO2↑+2H2O,生成的NO2會造成大氣污染,硝酸的利用率為

1
2

銅與稀硝酸製取硝酸銅時的方程式是: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的NO也會造成大氣污染,硝酸的利用率為
3
4

此過程用方程式可表示為:2Cu+O2
.

❻ 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專故填:A;(2)采屬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故填: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3)根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反

❼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1)檢查裝置氣抄密性
(2)Cu+4HNO 3 (濃)==Cu(NO 3 ) 2 +2NO 2 ↑+2H 2 O;反應變緩,氣體顏色變淡
(3)丙;耗酸量最少,無污染
(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體KMnO 4 ,由a向c中加入濃鹽酸;c中有黃綠色氣體產生,d中溶液變為黃棕色;沒有處理尾氣

❽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右圖所示裝置來改進教材中「銅與硝酸反應」的實驗,以探究化學實驗的綠色化.(1)實

(1)實驗前,關閉活塞b,試管d中加水至浸沒長導管口,塞緊試管c和d的膠塞,加熱c.其內目的是檢查裝置容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濃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4HNO3(濃)=Cu(NO32+2NO2↑+2H2O,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3)方案①是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方案②是稀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有污染氣體生成,不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③是利用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反應過程中無污染氣體生成,能體現綠色化學理念,
故答案為:③不產生有污染的氮氧化合物,消耗硝酸量最少.

❾ 化學實驗的微型化可有效地減少污染,實現化學實驗綠色化的要求.某學生按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和試劑完成了一

(1)e處產生黃綠色氣體,說明生成氯氣.由於有氯化錳生成,根據原子守恆還生成內水,反應方程容式為:
2KMnO4+16HCl(濃)═2MnCl2+2KCl+5Cl2+8H2O.反應中Mn元素化合價由+7價降至+2價,所以氧化劑為KMnO4,Cl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為0價,所以還原劑為HCl,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0=1:5.
故答案為:2KMnO4+16HCl(濃)═2MnCl2+2KCl+5Cl2+8H2O;1:5.
(2)a處發生的反應為2KBr+Cl2═2KCl+Br2,離子方程式為2Br-+Cl2═2Cl-+Br2
d處發生的反應為2FeCl2+Cl2═2FeCl3,Fe3+和SCN-反應使溶液變紅色.
故答案為:2Br-+Cl2═2Cl-+Br2;溶液變紅色.
(3)e處實驗說明氧化性KMnO4>Cl2,d處實驗說明氧化性Cl2>FeCl3
因此,三種物質氧化性強弱順序為KMnO4>Cl2>FeCl3
故答案為:能;MnO4>Cl2>FeCl3

❿ 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保證實驗綠色環保的一個重要途徑.如圖甲是實驗室製取並檢驗CO2的裝置,如圖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分液漏斗儀器相同,都能隨時添加液體,並控制液體的量;
(2)採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點是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3)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y
CaC03+2HCl═CaCl2+H20+C02
100 73 44
y0.73g×10%x

73
0.73g×10%
=
44
x
x=0.044g
100
y
=
73
0.73g×10%
y=0.1g
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0.1g
0.14g
×100%≈71.4%
答: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是0.044g,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71.4%;
故答案為:(1)A;
(2)葯品用量少,產生的廢棄物也少,方便操作;
(3)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是0.044g,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71.4%.

與實驗裝置的綠色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具磨磨頭軸承怎麼裝 瀏覽:975
寶來儀表盤代表什麼 瀏覽:748
主輔軸滾針軸承怎麼裝 瀏覽:989
舟山電動工具電機 瀏覽:634
空調製冷時為什麼吹冷風 瀏覽:722
油潤滑軸承蓋該怎麼設計 瀏覽:558
北斗測繪儀器測距離怎麼用 瀏覽:730
家庭無土栽培裝置設計 瀏覽:556
做機械防腐需要考什麼證防腐 瀏覽:226
熔化實驗的裝置圖 瀏覽:448
輸電線路重合閘裝置設計 瀏覽:81
超聲波融合能用到什麼行業 瀏覽:933
理發專用工具箱圖片 瀏覽:587
輪緣潤滑裝置的作用有 瀏覽:562
廣州市邁聽音響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51
齒輪箱用什麼軸承耐磨 瀏覽:376
ppr熱熔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741
dts如何向內核注冊設備 瀏覽:467
貸款購買設備支付的利息計入哪個 瀏覽:727
測甲醛儀器顯示lo什麼意思 瀏覽:57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