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中,雙縫的作用是
答案B
本題考查光的雙縫干涉實驗裝置.雙縫的作用是獲得相干光源.故正確選項為B.
②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雙縫間距為0.2mm
條紋間距Δx=11/4 mm
干涉場點位置與雙縫距離D=2m
雙縫間距d=0.4mm
由雙縫干涉公式 Δx=λ*D/d
得到波長λ內=550nm
你hi我的容時候我已經下線了
對於你hi里的問題
0級明條紋光程差為0,0級暗條紋光程差為λ/2,4級暗就是4λ+λ/2
個人認為,做題目你記得干涉公式Δx=λ*D/d就夠了,干涉條紋是等間距的,Δx我的演算法就是0到4級暗條紋中間包含4個間距,所以Δx是11mm/4
另外,對於這個0級暗你再看看是怎麼定義的,定義類的東西我有點忘了.
你搞清楚了就不會被那種耍詐的題目騙了
③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放雲母片會有什麼變化
變化:如果雲母片擋在上面的縫,屏幕上的條紋向上平移N個條紋。
改變一條光線的光程,也就改變了光程差,從而使屏幕上的條紋平移。一條光線的光程改變數=光程差的改變數=(雲母片折射率-1)*雲母片厚度=N*波長。這里,N就是屏幕上的條紋平移的條數.
用薄雲母片覆蓋在雙縫實驗中的一條縫上,這時屏幕上的中央明紋移動到原來第7級明紋的位置若入射光波長λ=550nm,雲母的折射率n=1.52,雲母的厚度為d= 7404nm。薄雲母片內光波的完整波長的個數減去空氣里經過薄雲母片寬度的光波的完整波長的個數等於屏上級數的變化。
(3)在楊氏雙縫實驗裝置中擴展閱讀:
光程與光程差的應用及意義:
1、在幾何光學和波動光學中光的干涉、衍射及雙折射效應等的推導過程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和應用。費馬原理是幾何光學最基礎的公理,光在同一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定律及光的折射定律等基本規律都是通過費馬原理推導出的。其揭示了光的傳播路徑與光程的關系。
2、光的干涉,相干光相互疊加會出現明暗交替的干涉條紋,可以通過光程差來計算干涉條紋的特徵。
3、衍射效應發生時,隨著與狹縫中心線的豎直距離(x方向)不同,到P點的光程差也不同。
④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裝置中,用紅光做實驗,在屏上呈現明暗相間、間隔距離相等的紅色干
答案C
本題考查雙縫干涉與單縫衍射的區別.將一條縫擋住時,由雙縫干涉變為單縫衍射,衍射條紋仍為明暗相間,但間距不相等.故正確選項為C.
⑤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把裝置浸入水中,干涉條紋的間距怎麼變
在楊氏雙縫干涉實驗中,把裝置浸入水中,干涉條紋的間距會變小。由於楊氏雙縫干涉的條紋間距和介質波長成正比,在水中的介質波長小於在空氣中的波長,所以條紋間距會減小。
⑥ 一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在真空中觀察時,干涉條紋間距為1.5mm。若把
條紋間距與波長成正比,與折射率成反比,干涉條紋間距:1.5mm/【4/3】=1.125mm
⑦ 在楊氏雙縫實驗中,當用折射率為2的薄雲母片覆蓋裝置中的一條狹縫時接受屏中央為第1級明文。
厚度*(折射率2-1)= 一個波長,厚度=500nm
雙縫相距為1nm?這么小?1mm?
依照題目,零級明紋應當在原來的負一級的位置,
雙縫相距1mm*位置x/1m=一個波長,位置x=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