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頸漏斗;
(2)2KClO
3 
2KCl+3O
2 ↑, b;
(3) Zn+H
2 SO
4 =ZnSO
4 +H
2 ↑, BHD或CHD 或BHG或CHG ,
試管內液體被壓回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 ;
(4) ③。
❼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塑料瓶(質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CO 2 和NaOH確實發生了反應.請你
(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氫氧化專鈉屬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二氧化碳不僅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二氧化碳還能溶於水後,也能使瓶內壓強減少,外界大氣壓作用把塑料瓶壓癟.要驗證二氧化碳肯定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要檢驗瓶內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鹽,可用鹽酸檢驗; 故答案為:(1)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依據:CO 2 能溶於水;設計實驗:向滴加過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生成,則說明二者肯定發生了反應. |
❽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塑料瓶(質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CO2和NaOH確實發生了反應.請你根
(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版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權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二氧化碳不僅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二氧化碳還能溶於水後,也能使瓶內壓強減少,外界大氣壓作用把塑料瓶壓癟.要驗證二氧化碳肯定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要檢驗瓶內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鹽,可用鹽酸檢驗;
故答案為:(1)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依據:CO2能溶於水;設計實驗:向滴加過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生成,則說明二者肯定發生了反應.
❾ 化學老師讓我們做化學小製作、小創造,利用家裡的廢舊材料,本人初三,急求一個,註:無化學器材
最簡單的,往雞蛋殼里放醋,會產生氣泡。
原理:雞蛋殼裡面的成分碳酸鈣,與醋裡面的H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望採納
❿ 下列儀器或裝置用於實驗室里CO2的制備和性質實驗.分析回答問題:(1)在實驗室里利用CaCO3+2HCl═CaCl2+
(1)①設:要製取4.4gCO2,至少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4.4g
=
解之得:X=10g
故答案為:10;
②實驗制專取二氧化碳氣體屬的主要儀器有:錐形瓶、長頸漏斗、導氣管、集氣瓶;還少導氣管(由於用長頸漏斗,所以要選帶有雙孔橡皮塞的導氣管)故答案為F;
③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沉積在集氣瓶的底部,自下而上依次充滿集氣瓶,當瓶口有二氧化碳時,表示集氣瓶內已充滿二氧化碳;故答案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熄滅,證明已滿;
(2)由於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且和水發生反應,會使塑料瓶內氣體體積變小,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塑料瓶向內凹陷(或變癟);故答案為:塑料瓶向內凹陷(或變癟);
(3)把二氧化碳氣體倒入燒杯中,燃著的蠟燭會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氣體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故答案為: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