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天河區二模)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瓶內裝有少量水,用塞子把瓶子密封.用力打氣,當瓶塞跳起時,觀
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對抄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小.用力打氣,對瓶內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加;壓強增大;繼續打氣,當瓶內氣體壓強大於大氣壓強,瓶塞跳起,水蒸氣對塞子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瓶內的水蒸氣液化形成小液滴,出現水霧.
A、瓶內出現的白霧是一些小水滴,故錯誤;
B、瓶內出現白霧是由於水蒸氣對瓶塞做功造成的,故水蒸氣對瓶塞做功,使得其自身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錯誤;
C、瓶塞跳起時,消耗了水蒸氣的內能,轉化成了塞子的機械能,故正確;
D、瓶塞跳的過程中,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所以過程的能量轉化情況與內燃機做功沖程相同,故錯誤;
故選C.
2. (2006成都)在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某探究小組採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兩燒瓶內
兩電阻串聯,則通過電阻的電流相等,為了比較產生的熱量的多少,應使用相同的等質量版的液體來吸收熱量,通權過觀察液體的溫度的變化來反映吸收的熱量的多少;
因為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有關,該實驗就是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因此該裝置還可以探究電流熱效應與電流強度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故答案為 質量相同的同種液體,電流強度、通電的時間.
3. (2012普陀區二模)如圖所示為驗證查理定律的實驗裝置.A為燒瓶,內貯空氣.B為U形管,下部與較長的軟橡
(1)設燒瓶內空氣為A,U形管中混入的空氣柱為B,它們初始狀態的壓強分回別為PA和PB.答
由圖得:PB=P0+ρgh=(76+14)cmHg=90cmHg
PA=PB-ρgh′=(90-10)cmHg=80cmHg.
燒瓶內空氣發生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得:
PA′=
TA′ |
TA |
336 |
280 |
4. (2013房山區一模)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燒瓶內充滿氯氣,底部有一層細沙(不參與反應),玻璃導管下口b處
A、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通常條件不與氧氣等反應,故選擇向上排回空氣法收集,故A正確;
B、鈉與答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固體顆粒,有HCl生成,與水蒸氣結合,故為白色煙霧,故B正確;
C、反應導致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小,玻璃導管可以平衡燒瓶內外壓強,防止發生危險,故C錯誤;
D、滴加水由氫氧化鈉與氫氣生成,氯氣可以與鈉反應、與水反應、與氫氧化鈉反應、與氫氣反應,都屬於氧化還原反應,故D正確;
故選D.
5. 如圖所示是探究在通電時間一定時,電流產生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燒瓶內裝有質量和初溫完全相同
A、甲圖中A、B串聯,抄電流相同,襲但兩導體的電阻不同,所以探究的是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故A正確;
B、乙圖中,導體電阻不變,但滑動變阻器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所以探究的是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故B錯誤;
C、甲圖中,因為B中導體電阻大於A中導體電阻,根據Q=I2Rt可知,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B中的鎳鉻合金絲產生的熱量更多,溫度計的示數更高,故C錯誤;
D、乙圖中,導體電阻不變,由Q=I2Rt可知,相同時間內,電流越大,產生熱量越多,溫度計示數升高越多,故D正確.
故選AD.
6. 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產生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燒瓶內裝有質量和初溫完全相同的煤油,瓶中銅絲
(1)甲圖中A、B串聯,電流相同,但兩導體的電阻不同,所以探究的是電流產生的熱回量與電阻的關答系,故A錯誤;
(2)乙圖中,導體電阻不變,但滑動變阻器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所以探究的是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故B錯誤,D正確;
(3)甲圖中,因為B中導體電阻大於A中導體電阻,根據Q=I2Rt可知,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B中的鎳鉻合金絲產生的熱量更多,溫度計的示數更高,故C錯誤.
故選D.
7. 如圖所示為驗證查理定律的實驗裝置。A為燒瓶,內貯空氣。B為U形管,下部與較長的軟橡膠管相連。由於組裝
解:(1)設燒瓶內空氣為A,U形管中混入的空氣柱為B,它們初始狀態的壓強分別專為p A 和 p B 由圖得屬p B =p 0 +ρgh=(76+14)cmHg=90cmHg p A =p B -ρgh=(90-10)cmHg=80cmHg (2)燒瓶內空氣為等容變化,設其末狀態壓強為p A ′ ![]() (3)在末狀態時,設右管中水銀面比原來升高x 則p B ′=p 0 +ρgx+ρgh+ρgL A ′ 即106=76+x+10+3.5 所以x=16.6cm |
8. 如圖所示為驗證查理定律的實驗裝置.A為燒瓶,內貯空氣.B為U形管,下部與較長的軟橡膠管相連.由於組裝
(1)設燒瓶內空氣為A,U形管中混入的空氣柱為B,它們初始狀態的壓強分別為P A 和P B . 由圖內得:P B =P 0 +ρ容gh=(76+14)cmHg=90cmHg P A =P B -ρgh′=(90-10)cmHg=80cmHg. 燒瓶內空氣發生等容變化,由查理定律得: P A ′=
(2)空氣柱B末態壓強為: P B ′=P A ′+ρgh′=(96+10)cmHg=106Hg 空氣柱B發生等溫變化,則有: P A L A =P A ′L A ′ 代入解得:L A ′=3.4cm (3)在末態時,右側管內水銀面高度將升高x,則: P B ′=P 0 +ρgx+ρgh+ρgL A ′ 代入得:106=76+x+10+3.5 得:x=16.6cm 答: (1)燒瓶A中的氣體壓強為96cmHg. (2)左側管內空氣柱變為3.4cm. (3)右側管內水銀面高度將升高16.6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