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硫酸亞鐵的制備
首先將含三價鐵廢渣與硫酸在80~130℃條件下反應,得到含硫酸鐵的酸專性溶液,然後在含鐵濃度為屬0.5~4mol/L的硫酸鐵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硫鐵礦或硫精礦還原硫酸鐵得到硫酸亞鐵溶液,再經-10~20℃冷卻結晶、過濾、甩干、於40~80℃烘幹得到七水硫酸亞鐵(FeSO4·7H2O)即綠礬。硫鐵礦還原含鐵廢渣與硫酸反應所得溶液中的硫酸鐵制備硫酸亞鐵,
4. 硫酸亞鐵的制備的實驗方案設計
實驗目的:掌握減壓抽濾,蒸發結晶的操作,熟悉固體稱量和液體的取用方法
實驗原理:稀硫版酸與鐵反應生成氫氣權和硫酸亞鐵,通過過濾除去鐵屑中的不溶物,蒸發濃縮冷卻得到硫酸亞鐵晶體。
所用儀器:台秤,100毫升燒杯,布氏漏斗,抽濾瓶,真空泵,石棉網,剪刀,三腳架,酒精燈,蒸發皿,50毫升量筒。
葯品:氫氧化鈉,硫酸,鐵屑,濾紙,玻璃棒,蒸餾水
食鹽步驟:
1、用台秤稱取5.6克鐵屑,放入100毫升燒杯。
2、用2M的NaOH溶液20毫升洗去鐵屑表面的油污,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後,加入3.0mol/L的硫酸35毫升,用小火加熱至沸騰,直至固體表面無氣體產生(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補充消耗的水分)。該過程要加強實驗室通風。
4、冷卻後常壓過濾,所得濾液放入50毫升蒸發皿中,小火蒸發至溶液表面出現晶膜。
5、冷卻後,析出硫酸亞鐵結晶,抽濾,並用少量水洗滌。
6、晾乾,稱量並計算產率。
7、實驗討論
5. 有關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包括實驗原理和實驗裝置的選擇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1)復鹽:
A)定義:兩種或兩種以上簡單鹽類組成的晶態化合物,如:(NH4)2SO4·FeSO4·6H2O(摩爾鹽).
B)形成條件:體積較大的一價陽離子(如K+,NH4+)和半徑較小的二,三價陽離子(如Fe2+,Fe3+,Al3+等)易形成復鹽.熱力學角度:晶格能增加;結構角度:大球空隙中裝小球.
C)特點:(a)溶液性質與組成它的簡單鹽的混合溶液沒有區別;(b)比組成它的組分的簡單鹽穩定;(c)溶解度比組成它的組分的簡單鹽小.
實驗四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2)實驗原理
A)利用(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比(NH4)2SO4,FeSO4的小,先結晶析出.
B)濃縮程度控制.
實驗四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基本操作
1)水浴加熱:有2種方式(P18-19)
蒸發濃縮:(P32-33)
結晶:(P33)
固體稱量 等等
2)限量分析
流程圖介紹
無機物制備實驗中,要求會寫流程圖.
對流程圖的目的與要求如下:
1)表示物料走向;
2)區分,標注實驗的主要條件,如加熱,pH等;
3)習慣上,用 表示有操作,在實際工作中代表一個崗位.如"過濾"要加 ,而"冷卻"則不加.
本實驗的流程圖如下(要求畫出)
實驗四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硫酸亞鐵銨制備流程圖
實驗四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注意事項
1)不必將所有鐵屑溶解完,實驗時溶解大部分鐵屑即可.
2)酸溶時要注意分次補充少量水,以防止FeSO4析出.
3)注意計算(NH4)2SO4的用量.
4) 蒸發濃縮初期要不停攪拌,但要注意觀察晶膜,一旦發現晶膜出現即停止攪拌.
5)最後一次抽濾時,注意將濾餅壓實,不能用蒸餾水或母液洗晶體.
實驗步驟
1. 鐵屑表面油污的去除(如用純鐵粉可省去此步)
用台秤稱取2g鐵屑放入100mL錐形瓶中,加入15mL100g·L-1的Na2CO3溶液,緩慢加熱約10分鍾,用傾析法傾去鹼液,用去離子水將鐵屑沖洗干凈。
2. 制備硫酸亞鐵
往盛有鐵屑的錐形瓶中加入10mL 3mol·L-1的H2SO4,於通風處水浴加熱(注意控制反應速率,以防反應過快,反應液噴出)至不再有氣泡放出。反應過程中應適當補加些水,以保持原體積。趁熱減壓過濾。用少量熱水洗滌錐形瓶及漏鬥上的殘渣,抽干。將溶液倒入蒸發皿中。
3.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根據溶液FeSO4中的量,按關系式n [(NH4)2SO4]:n [FeSO4]=1:1稱取所需的(NH4)2SO4(s),配製成(NH4)2SO4的飽和溶液。將此飽和溶液加到FeSO4溶液中(此時溶液的pH值應接近於1,如pH值偏大,可加幾滴濃H2SO4調節),水浴蒸發,濃縮至表面出現結晶薄膜為止(蒸發過程中切不可攪拌)。放置緩慢冷卻至室溫,得硫酸亞鐵銨晶體。減壓過濾除去母液並盡量吸干。把晶體轉移到表面皿上晾乾片刻,觀察晶體色態,稱重,計算產率。
6. 高中化學實驗題:硫酸亞鐵制備
硫酸亞鐵晶體的抄制備
首先用鹼液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之後按如下步驟制備硫酸亞鐵:
(1)在燒杯中倒入40mL稀硫酸,加入足量廢鐵屑,以使稀硫酸浸沒所有鐵屑為度。小心加熱(保持溫度在50℃—80℃之間,不要煮沸),直到只有極少量氣泡生成,同時溶液呈淺綠色為止(這時燒杯底部應留有少量鐵屑)。
(2)用少量熱水通過過濾器,以提高它的溫度(防止溶液在漏斗里析出晶體),然後將溶液趁熱過濾。將濾液轉入試管中,用橡皮塞塞住管口(防止空氣進入),靜置、冷卻、結晶,觀察濾液冷卻生長出淺綠色硫酸亞鐵晶體的現象。
(3)待結晶完畢後,取出晶體,用少量水洗滌2—3次,再用濾紙將晶體吸干。
(4)把製得的硫酸亞鐵晶體放在一個小廣口瓶中,密閉保存。
實驗現象:
廢鐵屑遇到稀H2SO4產生氣泡,鐵屑溶解,溶液呈淺綠色,冷卻後有晶體析出(綠礬FeSO4•7H2O)。
說明:
①鐵與H2SO4反應制FeSO4時應用稀H2SO4。
②FeSO4易被氧化,應加入過量鐵屑以防止氧化,製得的綠礬應密閉保存。
7. 實驗室製取硫酸亞鐵 rt
硫酸鐵加鐵粉,然後為了保證亞鐵離子不被氧化,加少量稀硫酸
8. 硫酸亞鐵的制備具體過程 帶方程式
在硫酸鐵的酸溶液中加入鐵屑 用棕色試劑瓶放在避光處密封
Fe2(SO4)3+Fe=3FeSO4
9. 如何進行亞硫酸鐵的制備實驗
硫酸亞鐵晶體的制備
首先用鹼液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之後按如下步專驟制備硫酸亞屬鐵:
(1)在燒杯中倒入40mL稀硫酸,加入足量廢鐵屑,以使稀硫酸浸沒所有鐵屑為度。小心加熱(保持溫度在50℃—80℃之間,不要煮沸),直到只有極少量氣泡生成,同時溶液呈淺綠色為止(這時燒杯底部應留有少量鐵屑)。
(2)用少量熱水通過過濾器,以提高它的溫度(防止溶液在漏斗里析出晶體),然後將溶液趁熱過濾。將濾液轉入試管中,用橡皮塞塞住管口(防止空氣進入),靜置、冷卻、結晶,觀察濾液冷卻生長出淺綠色硫酸亞鐵晶體的現象。
(3)待結晶完畢後,取出晶體,用少量水洗滌2—3次,再用濾紙將晶體吸干。
(4)把製得的硫酸亞鐵晶體放在一個小廣口瓶中,密閉保存。
實驗現象:
廢鐵屑遇到稀H2SO4產生氣泡,鐵屑溶解,溶液呈淺綠色,冷卻後有晶體析出(綠礬Fe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