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溶液中na離子濃度測量裝置設計論文

溶液中na離子濃度測量裝置設計論文

發布時間:2022-09-02 13:05:46

『壹』 儀器分析論文

三聚氰胺檢測方法匯總
檢測方法
GC-MS法測定動物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Spectra-Quad實現三聚氰胺含量在線檢測
超高效液相色譜_電噴霧串聯質譜法測定飼料中殘留的三聚氰胺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飼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譜-二極體陣列法測定高蛋白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飼料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質譜聯用測定飼料中三聚氰胺含量
固相萃取與高效液相色譜聯用測定寵物食品中三聚氰胺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分析寵物食品中三聚氰胺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飼料中三聚氰胺殘留
GC-MS法測定動物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附:三聚氰胺檢測方法示例
儀器與條件
高效液相色譜儀;二極體陣列檢測器(DAD),檢測波長240nm,柱溫:40℃。
(1)AgelaVenusilTMASBC18(4.6×250mm);緩沖液:10mM檸檬酸,10mM庚烷磺酸鈉;流動相:緩沖溶液:乙腈=85:15;流速:1.0mL/min。
(2)AgelaVenusilTMASBC8(4.6×250mm);流動相:緩沖液:乙腈=85:15;緩沖液:10mM檸檬酸,10mM辛烷磺酸鈉,調pH為3.0;流速:1.0mL/min;
離子交換固相萃取柱AgelaClearnertTMPCX
試劑與樣品
寵物飼料樣品(農業部飼料供應中心提供);甲醇、乙腈為北京艾傑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氨水、乙酸鉛、三氯乙酸、均購於北京化學試劑公司;三聚氰胺標准品、檸檬酸、辛烷磺酸鈉(Sigma公司);甲醇為色譜純,其他均為化學純。
實驗方法
1、樣品前處理方法
(1)標准樣品配製:
取50mg三聚氰胺標准品,以20%甲醇溶解定容至50mL得到1000ppm的標准溶液,使用時,以提取液(0.1%三氯乙酸)稀釋至所要的濃度。
(2)提取:
稱取飼料樣品5g,加入50ml0.1%三氯乙酸提取液,充分混勻,加入2mL2%乙酸鉛溶液,超聲20min。
然後取部分溶液轉移至10mL離心管中,8000rpm/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3mL過混合型陽離子交換小柱(PCX)。
(3)凈化(PCX小柱,60mg/3mL):
a)活化及平衡:3mL甲醇,3mL水
b)上樣:加入提取液3mL
c)淋洗:3mL水;3mL甲醇;棄去淋洗液並將小柱抽干。
d)洗脫:5mL5%氨化甲醇(v/v)洗脫。(5%氨化甲醇的配製:5mL氨水+95mL甲醇)。
e)濃縮:50℃,氮氣吹乾,20%甲醇/水定容至2mL,HPLC分析或衍生後GC/MS分析。
2、三聚氰胺被立案
2.1三聚氰胺HPLC-UV檢測方法
三聚氰胺是強極性化合物,在傳統的反相C18柱上保留很差,需要用離子對試劑色譜方法才能有良好的保留與分離,按照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三聚氰胺檢測方法和中國農業部公布的三聚氰胺檢測方法,採用艾傑爾(Agela)ASB系列親水色譜柱,可以得到良好的分離效果:
(a)色譜柱:VenusilASBC84.6×250mm;標准:FDA方法;流動相:緩沖液:乙腈=85:15;緩沖液:10mM檸檬酸,10mM辛烷磺酸鈉,調pH為3.0;流速:1.0mL/min;柱溫:40oC;波長:240nm
(b)色譜柱:VenusilASB-C184.6×250mm;標准:中國農業部頒標准方法;緩沖液:10mM檸檬酸,10mM庚烷磺酸鈉;流動相:緩沖溶液:乙腈=85:15;流速:1.0mL/min;柱溫:40℃;波長:240nm
空白加水平(mg/L)回收率0.01116%0.1108%0.592%296%
2.2三聚氰胺LC-MS檢測方法
由於FDA公布的HPLC-UV方法中,流動相添加了離子對試劑,因此限制了液質聯用方法的使用;但不用離子對試劑色譜方法,三聚氰胺在傳統的C18柱上保留很差,不能得到較好的分離定量〔3〕。
基於此問題,艾傑爾科技公司自主開發了新的方法,採用艾傑爾(Agela)ASB系列親水色譜柱,不用離子對試劑也能得到有效的保留與分離。因此方法中流動相不含離子對試劑,可以用於質譜檢測。
與FDA2007年4月公布的《(HPLC-UV)》相比較,該方法大大降低了最低檢測限(MSD:0.5ppm;UV:2ppm),提高了檢測靈敏度。
以該方法分別在ASB-C84.6×250mmASB-C184.6×250mm得到很好的譜圖。
緩沖液:10mM的NH4AC;流動相:Buffer::ACN=95:5;流速:1.0mL/min;進樣量:樣品先用70%ACN溶解成約1mg/mL,用ACN稀釋成0.1mg/mL,進10uL;柱溫:40℃;波長:240nm
結果與討論
1、陽離子交換柱(PCX)
三聚氰胺呈弱鹼性(弱陽離子化合物),凈化過程一般應選擇陽離子交換柱。混合型的陽離子交換柱(PCX)通過將磺酸基團(-SO3H)鍵合在極性高聚物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EP)吸附劑上,具有陽離子交換和反相吸附兩種機理,並具有以下優點:
a)可通過兩種不同溶液的洗滌(水/一定pH值的緩沖溶液和有機溶劑),使樣品更干凈,提高檢測的靈敏度。
b)批次重復性好。
c)回收率高,重現性好,即使小柱跑干也可以得到較高回收率。
2、LC-MS方法優點:
(1)檢測過程簡便:無須添加離子對試劑,三聚氰胺就可得到良好的保留與分離,避免了配製離子對流動相的復雜過程。
(2)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無離子對試劑,可以用於質譜檢測器,大大降低了最低檢測限(MSD:0.5ppm;UV:2ppm)。
(3)降低了檢測成本:不用離子對試劑,就不再需要買價格較貴的離子對試劑了,從而降低了檢測成本。
(4)延長了色譜柱的使用壽命:避免了使用離子對試劑減少色譜柱壽命的影響。
(5)該方法所使用的色譜柱具有通用性:無論是用FDA方法、中國農業部部頒標准方法和本公司開發的LC-MS方法,使用艾傑爾(Agela)ASB系列親水色譜柱均能得到一個很好的檢測結果,從而給客戶提供了多種選擇空間。
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有關人士說,在現有的國家標准奶粉檢測中,主要進行蛋白質、脂肪、細菌等檢測。三聚氰胺屬於化工原料,是不允許添加到食品中的,所以現有標准不會包含相應內容。也就是說,三聚氰胺不屬於常規檢測項目,正常情況下,很少有人會想到去檢測它。

『貳』 碳酸鈉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關系

c(Na+)>c(CO₃2-)>c(OH-)>c(HCO₃-)>c(H+)。

因為碳酸鈉強電解質完全電離生成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發生水解生產碳酸氫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可逆並且反應程度很小),碳酸氫根離子會進一步水解生成碳酸和氫氧根離子(反應可逆並且反應程度更小)。

綜上所以鈉離子濃度最大,其次是碳酸根離子,溶液顯鹼性氫氧根離子,碳酸根離子,氫離子濃度最小。

(2)溶液中na離子濃度測量裝置設計論文擴展閱讀:

碳酸鈉用途

碳酸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廣泛應用於輕工日化、建材、化學工業、食品工業、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葯等領域, 用作製造其他化學品的原料、清洗劑、洗滌劑,也用於照相術和分析領域。

其次是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葯及其它工業。玻璃工業是純鹼的最大消費部門,每噸玻璃消耗純鹼0.2噸。在工業用純鹼中,主要是輕工、建材、化學工業,約佔2/3:其次是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葯及其他工業。

1、玻璃工業是純鹼的攝大消費部門,每噸玻璃消耗純鹼0.2t。主要用於浮法玻璃、顯像管玻殼、光學玻璃等。

2、也可用於化工、冶金等其他部門。使用重質純鹼可以減少鹼塵飛揚、降低原料消耗、改善勞動條件,還可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減輕鹼粉對耐火材料的侵蝕作用,延長窯爐的使用壽命。

3、作緩沖劑、中和劑和面團改良劑,可用於糕點和面制食品,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4、作為洗滌劑用於羊毛漂洗,浴鹽和醫葯用,鞣革中的鹼劑。

5、用於食品工業,作中和劑、膨鬆劑,如製造氨基酸、醬油和面制食品如饅頭、麵包等。還可配成鹼水加入麵食中,增加彈性和延展性。碳酸鈉還可以用於生產味精



『叄』 百分之0.9的氯化鈉溶液中所含的鈉離子和氯離子的濃度是多少mmol/L

此時的百分之0.9說的是質量分數?
如果是,設定氯化鈉溶液質量為xg;
則氯化鈉的質量為0.009xg,根據氯化鈉摩爾質量58.5g/mol,可知其物質的量為9x/58.5 mmol;
原溶劑水的質量為0.991xg,可推知原溶劑(現溶液)體積為9.91x*10的-4次方x升;
則鈉離子濃度=氯離子濃度=9x/58.5/9.91x*10的4次方mmol/L,約簡後為155.24mmol/L。

『肆』 磷酸三鈉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大小

磷酸鈉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所以鈉離子濃度大於磷酸根離子濃度;
磷酸根離子水解,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分別如下:
一級水解:PO4^3-+H2O﹤=﹥HPO4^2-+OH^-
二級水解:HPO4^2-+H2O﹤=﹥H2PO4^- +OH^-
三級水解:H2PO4^-+H2O﹤=﹥H3PO4 +OH^-
不水解離子濃度大於水解離子的濃度、水解離子濃度大於被水解離子濃度;
一級水解強於二級水解、二級水解強於三級水解,由此可得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順序為:
C(Na^+)>C(PO4^3-)>C(OH^-)>C(HPO4^2-)>C(H2PO4^-)>C(H^+)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怎麼測溶液中鈉,鉀的含量

配製標准溶液,繪制標准曲線,測量位置濃度吸光度,即可得到溶液中鈉、鉀離子濃度。

『陸』 將一定量的十水合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混合物完全溶於水,配成100毫升的溶液,測的溶液中鈉離子的濃度為

解:n(Na+)=0.8mol/L×0.1L=0.08mol,加熱蒸干後的固體為碳酸鈉,根據Na守恆,最後的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04mol,即質量為0.04mol×106g/mol=4.24g

『柒』 納氏試劑比色法測水中氨氮常見問題探討論文

納氏試劑比色法測水中氨氮常見問題探討論文

摘要: 納氏試劑比色法測定水中的氨氮,因方法簡便、快速、靈敏度高而廣泛應用於水中氨氮檢測。文章初步探討了納氏試劑比色法測定氨氮的幾個應注意的問題:預處理方法的選擇;水樣中干擾的消除;配製酒石酸鉀鈉溶液及納氏試劑應注意的問題以及顯色條件的控制等等。

關鍵詞: 納氏試劑比色法,預處理,納氏試劑,顯色條件

1預處理方法的選擇

水樣帶色或渾濁以及含其他干擾物質,影響暗淡的測定,因此需要相應的預處理,對於較清潔的水樣可採用絮凝沉澱法[1],對嚴重污染的水或工業廢水,則用蒸餾法[1]預處理以消除干擾。其中因前者更簡單快捷,成為首選的方法。

1.1絮凝沉澱法及改進

1.1.1儀器

100ml具塞量筒或比色管

1.1.2試劑:

(1)10%硫酸溶液

(2)25%氫氧化鈉溶液

1.1.3步驟

取100ml水樣於具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ml10%硫酸鋅溶液和2~4滴25%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10.5左右,混勻,靜置使沉澱。取適量上清液備用。在此處有一方法的改進,就是沒用濾紙過濾,而是取靜置後的上清液。靜置的時間視取樣時不能取到絮狀物為准。

1.1.4討論:《在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經絮凝沉澱後的水樣使用無氨水充分洗滌過的中速濾紙過濾,棄去初濾液20ml後的濾液。有實驗表明,不同濾紙或同種濾紙但不同張之間銨鹽含量差別很大,有些含量較高的濾紙雖多次用水洗滌,但仍達不到實驗要求。因此使用前需對每一批次濾紙進行抽檢,淋洗時要少量多次。也有研究發現濾紙中約有0.25%的可溶物和濾紙平均失重0.58%,這些可溶物將影響到分析結果的准確性。直接取上清液避免了這一弊端。

2水樣中各種干擾的消除:

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樣品千差萬別,干擾物復雜多樣,有時會出現樣品經絮凝沉澱預處理後顯色溶液渾濁的現象,嚴重影響透光率,造成結果偏高,這時要用蒸餾預處理法。方法參見《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2.1色(濁)度干擾的消除。

取50mL水樣於50mL比色管中,加1.00mL酒石酸鉀鈉溶液,加1.00mL15%氫氧化鉀溶液,測量吸光度(校正吸光度),水樣經納氏試劑比色後測得吸光度減去校正吸光度。

2.2金屬離子干擾的消除。

在鹼性環境中,金屬離子容易發生水解,一般加入酒石酸鉀鈉絡合;含有汞鹽可加少量硫代硫酸鈉絡合而掩蔽;含有Mn2+時,用50%酒石酸鉀鈉1.00mL+2%Na2EDTA1.00mL代替純酒石酸鉀鈉能掩蔽Mn2+干擾[2];含有大量Cu、Fe等金屬離子,採用蒸餾法進行預處理後,再測定。

2.3有機物干擾的消除。

水樣中含有甘氨酸、肼和某些胺類等有機物時,調節水樣pH值到9.5左右,對其進行蒸餾處理;含有酮類、醛類和其他胺類時,在pH值較低情況下,用煮沸方法除去。

2.4顯色溶液渾濁的應對措施

用絮凝沉澱法預處理後取上清液,加入酒石酸鉀鈉溶液和納氏試劑後,有時會出現渾濁現象,嚴重影響透光率,誤差非常大。筆者在測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樣是經常會遇到此情況,不加酒石酸鉀鈉顯色溶液不渾濁,由此可見是酒石酸鉀鈉的問題,可用(3.1)方法提純後的酒石酸鉀鈉溶液,再不行就用蒸餾法預處理後測定。

3試劑配製應注意的問題

葯品的純度及試劑的配置方法都影響到實驗結果。

3.1酒石酸鉀鈉純度直接關繫到測定結果,導致實驗空白值高和引起實際水樣渾濁,影響測定需要對其溶液進行提純,以去除其中的銨鹽。實際工作中,有兩種處理方法。

①採用納氏試劑對酒石酸鉀鈉溶液(50%)進行提純,納氏試劑加入量為酒石酸鉀鈉溶液體積2%,空白吸光度最小且基本穩定;

②向酒石酸鉀鈉溶液中加少量鹼液,煮沸蒸發至50mL左右,冷卻並定容至100mL。試驗表明:經以上兩種方法提純後空白值也能滿足分析測定要求。

3.2納氏試劑的配製

了解納氏試劑測氨氮的顯色原理有利於理解納氏試劑的配製方法,原理如下:2K2[HgI4]+3NaOH+NH3→NH2HgIO+3NaI+4KI+2H2O

納氏試劑的配製有兩種方法,均能產生顯色基團[HgI4]2—,第一種配製方法用氯化汞和碘化鉀,關鍵在於把HgCl2的加入量,這決定著獲得顯色基團含量的多少,進而影響方法的靈敏度。但方法未給出HgCl2的確切用量,需要根據試劑配製過程中的現象加以判斷,經驗性強,因而較難把握。有人據經驗總結出HgCl2與KI的用量比為0.44∶1時(即8.8gHgCl2溶於20gKI溶液),效果很好。在此不再贅述,第二種方法用碘化汞和碘化鉀:稱取16g氫氧化鈉,溶於50ml水中,充分冷卻至室溫。另稱取7g碘化鉀和10g碘化汞溶於水,將此溶液在攪拌下徐徐注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水稀釋至100ml。在此尤其要注意碘化汞與碘化鉀的比例,I—不能過量,否則反應會逆向進行,顯色基團[HgI4]2—減少,納氏試劑顏色變淺,用此納氏試劑做出的氨氮工作曲線低點顯色不靈敏,幾乎沒有差別,線性很差,實驗失敗。碘化汞微溶於水,溶液中存在I—的鹼性溶液中反應生成[HgI4]2—紅色沉澱才消失,過量時以紅色碘化汞沉澱的形式存在,不會使顯色反應逆向進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使碘化汞稍稍過量,配製好的的納氏試劑靜置後棄去沉澱,小心倒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低溫保存。

4顯色反應條件的控制

4.1 反應溫度、時間。實驗表明:反應溫度為25℃時,顯色最完全,反應時間為10~30min,溶液顏色較穩定。實際工作中,顯色溫度控制在20℃~25℃,時間控制在10min左右,快速測定,以確保監測數據准確可靠。

4.2反應體系pH值。水樣pH值的變化對顯色有顯著影響,水樣呈中性或鹼性,測定結果相對偏差符合分析要求,水樣呈酸性無可比性。實驗發現[3],當水樣呈酸性時測定值為0.24mg/L ,呈鹼性時測定值為1.03 mg/L ,呈中性時測定值為0.92 mg/L。實驗表明[4]:當溶液pH<11時,不能使溶液中nh4+全部轉化為nh3,使測定結果偏低;當ph>11時,99%以上NH4+ 轉化為NH3。在測定水樣時先調整pH至中性,加入納氏試劑後體系pH值在11.8~12.4為宜。實際工作中,配製較強緩沖能力的氫氧化鉀-酒石酸溶液(濃度比為2.54:1),能夠更好地控制體系pH值。

結論:納氏試劑比色法測水中氨氮,靈敏度高,操作簡便,易於推廣,對於不同的水樣要選擇不同的預處理方法,否則會給結果帶來很大誤差,對於相對清潔,干擾較少的水樣可採用簡單省時的絮凝沉澱法,採用此法時可用取上清液的方法,以避免濾紙過濾引進的氨氮污染。對於污染嚴重,干擾物較多的水樣應用蒸餾法予以預處理。針對不同的干擾物應分別採取相應的消除措施。試劑的配製也很關鍵,對市售酒石酸鉀鈉予以提純以消除高銨鹽帶來的誤差,納氏試劑的配製碘化汞應稍稍過量,出現少量的紅色沉澱不影響實驗結果,相反,碘化鉀過量會導致顯色不靈敏,實驗失敗。控制顯色的時間、溫度及反應體系的pH值也結果准確可靠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4版. [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2

[2]丁建森,李 凌. 飲用水中錳對氨氮檢測影響的探討[J] 上海預防醫學雜志,1997 ,9 (10) :474 – 475

[3] 蘇愛梅,王俊榮. 氨氮測定過程中有關問題的探討[J] 乾旱環境監測,2003,17(2):123-125

[4] 陳國強,盧明宇. 應用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生活污水中的氨氮[J].重慶環境科學,1998 ,20(3):58-90

;

『捌』 將十水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混合物4.54g溶於水,配成100ml溶液.測得溶液中鈉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

『玖』 高中氯化鈉製取和使用論文900字左右,跪求快點快點啊

葡萄酒的制備與品質分析

[摘要]: 採用紅葡萄作為原料,經過粉碎,加入白糖(糖和葡萄的比例為一比五)。置於棕色玻璃瓶中(目的是遮光)。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壓榨、過濾,而後分離殘渣,經過沉化得到紫紅色葡萄酒。將沉化好的葡萄酒蒸餾,經過測定,得到葡萄酒的酒精度為10.8%。
[關鍵詞]: 葡萄 發酵 酒精度
1、前言
1.1葡萄酒的歷史
葡萄酒是最古老的飲料之一,約6000年前就有葡萄酒.最早釀造地可能為波斯, 即今天的伊朗。有記載的最早的起源: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人已經知道釀造及飲用葡萄酒,從埃及傳到以色列、敘利亞、小亞西亞及裏海沿岸。
世界許多國家都產葡萄酒,它在許多著名產地的歷史也不盡相同。
法國:公元前1600年開始,希臘將葡萄種植技術以及葡萄酒的釀制工藝出口到了歐洲其他國家,尤其是在法國南部,建立了以生產葡萄和釀制葡萄酒為主業的馬賽城,這被認為是法國葡萄酒的啟蒙。法國人開始研究優良的葡萄品種,學會了用嘗土壤的方法來辨別土質,並通過不斷的實踐,改進種植技術和藏釀技術。大約在公元1世紀時,法國歷史上最好的一款酒誕生了。這款名為北羅訥的酒,成了當時全歐洲價格最高的酒。它對法國葡萄酒的貢獻在於,它的高貴主要源於釀制這款酒的葡萄是種植在充滿了陽光的斜坡上。當時的酒農便發現,斜坡面受光強烈,酒的質量便好。於是,這個公元1世紀的發現,一直到今天,都是法國葡萄酒最經典的秘方。隨著後來軟木塞和玻璃的出現和使用,酒的運輸和保存更加方便,而到了19世紀鐵路的出現,使葡萄酒成為法國全國性的飲料了。
德國:素有「啤酒王國」之稱的德國,其葡萄酒雖然沒有啤酒那麼大的名聲,但也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德國種植葡萄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那時,羅馬帝國佔領了日耳曼領土的一部分,就是現代德國的西南部。羅馬殖民者從義大利輸入了葡萄樹以及葡萄栽培和釀酒工藝。中世紀的時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發展起來的。此後德國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密切的關系,至今有些種植區還在主教的所有權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區的名稱。到了19世紀德國的葡萄酒商業比較發達,總種植面積大於今天的幾倍。但是後來出於工業革命和戰爭等各種動亂的原因,德國的葡萄酒業衰退了許多。如今,葡萄酒在德國已形成。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最早開始栽種葡萄的地方是悉尼,但悉尼農場灣(Farm Cove)炎熱潮濕的氣候不適合葡萄藤的生長。澳大利亞第一個商業葡萄園和葡萄酒釀造廠誕生於19世紀早期,是由約翰?麥克阿瑟在其距離悉尼西南部50公里處的卡姆登庄園(Camden Park)建立的,那裡主要的產品包括灰皮諾(Pinot Gris)、方蒂耐(Frontignac)、古艾斯(Gouais)、維徳和(Verdelho)、加本力蘇維翁(Cabernet Sauvignon)。到1850年,葡萄園的商業化運作已經在澳大利亞大多數州建立起來。古老的澳洲由於地理位置偏遠而逃過了工業化進程和疾病的侵襲,因此那裡的土壤非常肥沃。從連綿起伏的獵人谷(Hunter),到陡峭多風的伊頓谷(Eden Valley),到風景優美的吉龍(Geelong),早期的葡萄種植者們把葡萄苗圃撒向澳洲的每個角落。1854年,明確記載了澳大利亞首次出口1384加侖(6291升)葡萄酒至英國。19世紀中頁,葡萄根瘤蚜導致歐洲三分之二的葡萄園顆粒無收。1875年,澳洲也遭受其害。 嚴格的檢疫隔離措施限制了澳大利亞葡萄產區相關物種的流動,從而使南澳大利亞產區,例如布諾薩山谷(Barossa Valley),免受葡萄根瘤蚜的侵襲。因此,該地區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藤—那是當時由最古老的歐洲種苗基礎上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中國:漢代 ―― 「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據考證我國在漢代(公元前206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將西域的葡萄及釀造葡萄酒的技術引進中原,促進了中原地區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發展。葡萄酒成為當時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享用的珍品。相傳在漢朝,陝西扶風一個姓孟名佗字伯良的富人,拿一斛葡萄酒賄賂宦官張讓,當即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後來蘇軾對這件事感慨地說:「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可見葡萄酒誘人的魅力。唐朝是我國葡萄酒釀造史上很輝煌的時期,葡萄酒的釀造已經從宮廷走向民間,葡萄酒在內地有較大的影響力,從高昌學來的葡萄栽培法及葡萄酒釀法在唐代可能延續了較長的歷史時期,以致在唐代的許多詩句中,葡萄酒的芳名屢屢出現。如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劉禹錫(772-842年)也曾作詩贊美葡萄酒,詩雲:「我本是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盡日飲不足」。元代,已經有大量的葡萄酒產品在市場銷售。《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在山西太原府,那裡有許多好葡萄園,釀造很多的葡萄酒,販運到各地去銷售。」所以山西那裡,早就有這樣一首詩:「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至元28年在宮中建造葡萄酒室。明朝時候,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多處提到葡萄酒的釀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葯用價值。李時珍寫到:「葡萄酒……駐顏色,耐寒。」就是說葡萄酒能增進健康,駐容養顏。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卷30中曾記載了我國栽培的葡萄品種有水晶葡萄、紫葡萄、綠葡萄、瑣瑣葡萄等多個品種。
1.2葡萄酒的分類
1.2.1按葡萄生長來源不同分類
A、山葡萄酒(野葡萄酒): 以野生葡萄為原料釀成的葡萄酒。產品以山葡萄酒或葡萄酒命名。
B、家葡萄酒:以人工培植的釀酒品種葡萄為原料釀成的葡萄酒,產品直接以葡萄酒命名。
國內葡萄酒生產廠家大都以生產家葡萄酒為主。
1.2.2按葡萄酒含汁量分類
A、全汁葡萄酒:葡萄酒中葡萄原汁的含量為l00%,不另加糖、酒精與其他成份。例如干型葡萄酒。
B、半汁葡萄酒:葡萄酒中葡萄原汁的含量達50%,另一半可加入糖、酒精、水等其他輔料,例如半汁葡萄酒。
1.2.3按葡萄酒的顏色分類
A、白葡萄酒:選擇用白葡萄或淺色果皮的釀酒葡萄。經過皮汁分離,取其果汁進行發酵釀制而成的葡萄酒,這類酒的色澤應近似無色,淺黃帶綠,淺黃,金黃色。顏色過深則不符合葡萄酒色澤要求。
B、紅葡萄酒:選擇用皮紅肉白或肉皆紅的釀酒葡萄進行皮汁短時間混合發酵,然後進行分離陳釀而成的葡萄酒,這類酒的色澤應呈天然紅寶石色。紫紅色、石榴紅色、失去自然感的紅色不符合紅葡萄酒色澤要求。
C、桃紅葡萄酒:此酒是介於紅、白葡萄酒之間。選用皮紅肉白的釀酒葡萄,進行皮汁短時期混合發酵,達到色澤要求後進行分離皮渣,繼續發酵,陳釀成為桃紅葡萄酒。這類酒的色澤應該是桃紅色、或玫瑰紅、淡紅色。
1.2.4按葡萄酒中含糖量分類
A、干葡萄酒:酒的糖份幾乎已發酵完,指每 葡萄酒中含總糖低於4克。飲用時覺不出甜味, 酸味明顯。如干白葡萄酒、干紅葡萄灑、干桃紅葡萄酒。
B、半干葡萄酒:是指每升葡萄灑中含總糖在4一l2克之間。飲用時有微甜感,如半干白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干桃紅葡萄酒。
C、半甜葡萄酒:指每升葡萄酒中含總糖在l2—50克之間。飲用時有甘甜、爽順感。
D、甜葡萄酒:是指每升葡萄酒中含總糖在50克以上,飲用時有明顯的甜醉感。
1.3實驗目的
了解葡萄酒的歷史及其分類,並通過自己親手製作葡萄酒,更加充分認識到葡萄酒的工藝流程,體驗自己動手所帶來的成就感,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的家人朋友帶去不一樣的葡萄酒感受。

2.實驗部分
2.1實驗原理
葡萄汁經過自然發酵後形成葡萄酒。其原理是在葡萄在酵母菌作用下將果汁中的葡萄糖發酵生成酒精並且產生二氧化碳。
以下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6H12O6→2C2H5OH+2CO2
這是一個生化過程,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無氧條件下通過發酵作用而完成的。其過程中生成的乙醇(即酒精),在繼續陳釀的過程中再與酒中含有的其他有機酸進一步反應形成具有特殊芳香的酯類物質,這樣不但使酒質更加清晰透明、色澤美觀而且滋味醇和,芳香適口。這一系列生化反應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是酶(酵母菌的產物),葡萄酵母分為天然酵母和人工培養酵母兩種。天然酵母即野生酵母,常附著在葡萄果皮上,這就是在不另行加酵母的情況下葡萄帶皮也能發酵的原因。
2.2實驗原料
葡萄 白砂糖(在酒廠中還應該加入酵母乾粉、二氧化硫、乳酸菌、乾粉、一些酶類、檸檬酸、鹼)。
2.3實驗儀器
2500ml的棕色玻璃瓶,整流裝置一套,包含有150ml燒瓶、溫度計、冷凝管、彎頭接管、100ml量筒、電加熱套、酒精計。
2.4制備過程
2.4.1買葡萄:選購葡萄時,可以挑選一些熟透的葡萄,哪怕是一顆顆散落的葡萄也不要緊。這些葡萄一是容易發酵,二是價位相對較低。常見的葡萄、提子、馬奶子等,都是可以用來製作葡萄酒的。
2.4.2洗葡萄:由於葡萄表皮很可能殘留農葯,清洗葡萄的環節就相當重要,最好能夠逐顆清洗,再用自來水反復沖洗,同時剔除爛葡萄。不需要去除葡萄皮,葡萄皮富含發酵所需的酶。
2.4.3晾乾葡萄:把葡萄盛在能漏水的容器當中,等葡萄表面沒有水珠就可以了。
2.4.4選擇容器:實驗中我們使用的是2500ml的棕色玻璃瓶,也可以是陶瓷罐子,但不主張用塑料容器,因為塑料很可能會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並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2.4.5雙手洗凈後,將葡萄捏進玻璃瓶內,並將白糖倒入瓶中。其中用手捏葡萄的過程的操作辦法是抓起一把葡萄使勁一握,捏破葡萄,並把皮一起放入玻璃瓶內。該目的主要是能使白糖充分浸入葡萄。葡萄和糖的比例是5:1。
2.4.6加封保存:蓋緊瓶蓋,加封後,酒壇(瓶)需放在陰涼處保存,平時不要隨意去翻動或打開蓋子。
2.4.7啟封:天熱時,葡萄發酵時間需要20天至一個月左右,秋季做葡萄酒,發酵時間需要40天左右。啟封後,用兩層紗布過濾浮在上面的葡萄皮,在經過沉澱,去上層清液,葡萄酒就製成了。注意,如果喜歡酒勁足一點,只需延遲啟封時間就行了。啟封後,每一次舀出葡萄酒後,別忘蓋好酒壇的蓋子,以免酒味揮發。
2.5酒精度的測量
2.5.1准備好蒸餾儀器,並組裝好(如右圖),其中包括150ml燒瓶、溫度計、冷凝管、彎頭接管、100ml量筒、電加熱套、酒精計等。
2.5.2取120ml自製的葡萄酒清液,放於150ml的燒瓶中,並將燒瓶置於電加熱套內,打開電源。
2.5.3觀察溫度計的變化,當它上升到100℃時,葡萄酒就升華為蒸汽,並經過冷凝管,轉化為液體,即酒精。
2.5.4當燒瓶中的葡萄酒蒸發完全時,關閉電源停止加熱。
2.5.5用酒精計測量量筒中所收集的酒精的酒精度,並記錄數據。
2.5.6整理實驗儀器。
2.6葡萄酒品質指標與分析
首先是理化指標。它是指對葡萄酒最基本的特徵予以規定,即它應達到的最起碼的成分含量,例如酒精、糖度、酸度、二氧化硫等。從酒精度的高低上判斷質量。酒精度是葡萄酒標簽中必須標注的內容。按照葡萄酒標準的規定,葡萄酒酒精度不應低於7%(v/v),正常工藝加工的葡萄酒的酒精度應該在11%(v/v)左右,一些特殊的產品可在7%~24%(v/v)之間。當葡萄酒中的酒精度小於7%(v/v)時,一個原因可能是葡萄原料質量太差;另一個原因就是根本沒有用葡萄進行發酵,這兩個原因都是導致葡萄酒質劣的原因。另外,酒精度太低,使葡萄酒的保質期受到影響,很難保證質量。(此次實驗只做了對其酒精度的測定,結果測的其酒精度為10.8%。)
其次是衛生指標。它是衡量葡萄酒受微生物或重金屬污染的程度。例如大腸桿菌的數量、菌落的種類和數量等等。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感官指標。感官指標是判斷葡萄酒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對葡萄酒質量的綜合評價。這里從香型、色澤、口感三個方面說。香型:根據葡萄酒的定義可知,葡萄酒是由葡萄發酵釀制而成的,它的質量高低,首先取決於原料,然後取決於工藝,葡萄酒的生產過程是把葡萄原料的優秀的潛質,集中、完美地體現到葡萄酒中的過程,所以作為葡萄酒,應該具備葡萄品種的香氣、發酵產生的香氣及陳釀產生的香氣。這種味感應該是愉悅的、復雜的、有層次的。所謂葡萄品種的香氣,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果香,應該完全來自於天然——葡萄,而非人工外加的。色澤:好的葡萄酒的外觀應該澄亮透明(深顏色的酒可以不透明),有光澤,其顏色與酒的名稱相符,色澤自然、悅目。口感:任何一個好的葡萄酒其口感應該是舒暢愉悅的,各種香味應細膩、柔和,酒體豐滿完整,有層次感和結構感,餘味綿長;質量差的葡萄酒,或有異味,或異香突出,或酒體單薄沒有層次感,或沒有後味。
4.實驗結果與討論
通過我們的合作和努力,最終我們得到了酒精度為10.8%的葡萄酒,雖然還不具備美酒的標准,但我們掌握了製作葡萄酒的基本方法,了解了葡萄酒的發展史,學會並掌握了製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嘗試,我們做葡萄酒的手藝會越來越好。

閱讀全文

與溶液中na離子濃度測量裝置設計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消防水池閥門在什麼位置 瀏覽:528
排氣閥門氣泵 瀏覽:573
液壓管道上的閥門屬於閥門還是材料 瀏覽:822
連接火車車廂的軸承是什麼 瀏覽:628
玻璃切機械價格是多少 瀏覽:566
下列裝置常用於實驗製取氣體 瀏覽:775
遼寧大型機電設備哪裡有 瀏覽:339
上古卷軸機械裝置 瀏覽:343
需要計量證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360
放大車駕駛室裡面的工具箱 瀏覽:26
傳動裝置的零件組成 瀏覽:318
最新佛愛我羊工具箱 瀏覽:854
08年款指南者如何調儀表盤中文 瀏覽:53
機械旋轉安全防護裝置 瀏覽:827
自動控制原理判斷校正裝置 瀏覽:836
自動封麻袋口的裝置 瀏覽:549
怎麼判斷是前軸承還是後軸 瀏覽:253
博世電動工具執行標准 瀏覽:300
廢水收集自動裝置 瀏覽:706
拆空調關了閥門為什麼會有氣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