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______;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2)實驗
(1)由於一氧化碳有來毒源,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改進方法是:在裝置的後面加一個點燃的酒精燈.
(2)由於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物氣體在點燃時會發生爆炸.所以,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後給氧化銅加熱.
(3)在加熱的條件下,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所以.圖中A處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紅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CO
△ | .
⑵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1)由題目的信息可知,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缺少尾氣的處理裝置,而把一氧化專碳直接排放到空氣屬中了;改進的方法是:在出氣口處添加一燃著的酒精燈,把未反應的一氧化碳燃燒掉;故答案為:缺少尾氣的處理裝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了;在出氣口處添加一燃著的酒精燈,把未反應的一氧化碳燃燒掉. (2)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是為了把整個裝置中的空氣排出,避免發生爆炸,故答案為:先通入一氧化碳; (3)圖中A處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黑色的固體逐漸變成亮紅色的固體;B處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黑色的固體逐漸變成亮紅色的固體;CuO+CO △ | .
⑶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實驗」:圖Ⅰ時按教材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甲、乙、丙三個燒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性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版學實驗,權大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 【分析討論】 (1)通過E試管放有酚酞溶液沒有變色進行對比說明酚酞試液變紅的原因是氨分子運動的結果; (2)通過實驗現象說明了氨水顯鹼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氨分子能到酚酞試液中說明了氨分子在不斷的運動,運動到酚酞試液中的,還能說明溫度高分子運動速度快,溫度低運動速度慢; (3)改進後的裝置氨分子在密閉容器中運動不到空氣中,不污染空氣,在試管中進行的實驗節約葯品.現象明顯. 故答案為:甲燒杯酚酞試液變紅;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溶液無色; (1)進行對比; (2)①分子是客觀存在,並總在不斷運動的;②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3)能盡量防止氨氣逸出污染空氣,更能體驗化學變化的過程;能夠說明分子運動的快慢等.
⑷ 用CO還原CuO的反應原理與煉鐵的反應原理類似,某同學設計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
(1)一氧化碳有毒,不溶於水,不與石灰水反應,可以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為:缺少尾氣的處理裝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了;在出氣口處添加一燃著的酒精燈,把未反應的一氧化碳燃燒掉.(或將尾氣排放導管口伸到燃著的酒精燈處燃燒) (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紅色銅單質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使石灰水變渾濁,故答案為:CuO+CO △ | .
⑸ 某同學設計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
(1)沒有處理尾氣,尾氣處加一個燃著的酒精燈或用一個氣球收集等回 (2)黑色粉末變為紅答色;CO+CuO  Cu+H 2 O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⑹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用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請你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回答:
(1)水分以氣體狀抄態通過葉片表襲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實驗過程中,裝置中的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的水蒸氣會凝結在塑料袋的內壁上.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的過程,甲圖將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2-3小時,意思是讓裡面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然後用試管收集裡面的氣體後取出試管,將一支帶火星的木條伸進試管內,結果木條復燃了,我們知道氧氣有幫助燃燒的特性,因此證明此氣體是氧氣.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的過程,前提條件是在光下,無光則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將透明塑料袋換成黑色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實驗中試管收集的氣體是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小水珠;蒸騰作用 (2)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3)塑料袋改用不透光的(或裝置移到暗室中);二氧化碳 |
⑺ 某同學設計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
(1)缺少復尾氣的處理裝置,而把一氧化制碳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了。(2) 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的固體逐漸變成亮紅色的固體 ,CuO+CO  Cu+CO 2
⑻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氧化亞銅不是很穩定吧,在氧化銅被還原成氧化亞銅後,應該很快氧化亞內銅就會被容還原成銅了,也就是說更可能是三者共存而不是只有純的氧化亞銅 所以大致的過程主要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銅——銅 細分一點的話,應該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氧化銅+氧化亞銅+銅——氧化亞銅+銅——銅,不過第二和第四種的過程應該比較短 當然,要是氧化銅的量極少,氧化亞銅還沒來得及被還原,氧化銅就反應完了,也不是沒可能,即反應過程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氧化亞銅——氧化亞銅+銅——銅,只是相對極端一點的情況,題目答案一般就不考慮了
⑼ 某同學為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該同學在「金屬梯」的每一步的凹處放置一顆用
(1)放大鏡會聚手電筒光,會使白磷的溫度升高,當達到白磷的著火點後,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下層白磷燃燒時產生的熱量逐漸加熱上層的白磷,所以上層的白磷會依次燃燒;故答案為:冒出大量白煙,從下層依次向高層燃燒; (2)由於白磷是分層放置的,增大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燃燒時使試管內的氧氣充分反應;故答案為:盡可能多的消耗試管內的氧氣; (3)白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學方程式為:4P+5O2 點燃 | .
⑽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圖中金屬盤底部的水滴是______(填物態變化)
金屬盤底部的水滴是由燒瓶中汽化的水蒸氣遇到冷金屬盤就會液化形成小水滴; 要使金屬盤的溫度變低,可加入冰塊.冰塊熔化吸熱,使金屬盤變冷,可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 故答案為:液化、冰塊.
與某同學設計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排氣閥門氣泵
發布:2025-09-18 20:20:25
瀏覽:573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