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變電站保護及自動裝置改造

變電站保護及自動裝置改造

發布時間:2022-07-23 06:29:38

㈠ 如何做好變電站二次繼保改造工程(1)

摘要:近幾年,我國電網正處於綜合自動化改造階段,本文總結我局電網改造和擴建中繼電保護工作中的體會和經驗,同大家一起探討,同時提出二次繼保改造工程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及應採取的措施。 變電站二次繼電保護系統是電力系統的一種復雜而特殊的系統,近幾年來,我局的電網進行了比較大的自動化技術改造,變電站的無人值守化、綜合自動化大部分工程都是與二次繼保系統的施工相關聯的。尤其是在一些舊的變電站施工改造時,為了用戶的利益,只能分區域或分時間段停電,因此二次繼保設備改造大部分都在二次系統帶電或者部分帶電的情況下進行的。為了保證變電站運行設備的安全可靠,在二次系統改造時必須採取嚴密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對此,作者提出幾點建議: 一、必須做足改造工程開工前的安全技術措施 繼電保護改造工程項目的開工,必須按照電力施工要求經過一整套完全的手續。包括提前審批施工方案,提前向上級生產技術負責部門及調度運行部門審報停電計劃和改造申請,並且與上級主管繼電保護部門進行技術交底和溝通,確保施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在各方面對整個改造項目的制定與計劃完全落實情況下,由施工管理人員為繼電保護人員創造條件,協調各部門、廠家和本部門的施工需要後才可以開工。另外,班組人員使用的工作票和繼電保護安全措施票的落實也至關重要。對於繼電保護安全票措施的執行,不能馬虎應付,要求有執行有監督,真正做到繼電保護措施票的項目詳盡,真正起到確保安全的作用。 在開工前,我們採取江門局推行的准軍事化管理要求,要求班員列隊由工作負責人講解工作票內容和安全措施,並且做好了如下准備工作: 1)布置工作任務「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務,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體詳盡;交待注意事項,要全面細致。 2)接受工作任務「三明白」,明白工作任務,明白注意事項,明白安全措施執行。 3)措施執行過程中不準工作人員憑經驗工作,不履行職責,擅自擴大工作范圍和變更工作內容。 4)工作前,安全措施執行完後要由工作負責人檢查安全措施是否漏項,檢查設備運行是否正常,檢查材料工器具的准備是否齊全合適。 5)要求工作負責人對班組成員的著裝、精神狀態進行檢查,確保班員狀態良好、工作效率高。 二、在二次繼保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 1)在二次繼電保護改造工程中,《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中規定:現場工作應按圖紙進行,嚴禁憑記憶作為工作依據。二次繼電保護施工圖紙也可能經過很多人的手改變更,現場實際接線難免與圖紙資料內容不一致,在拆設備前一定認真核對,並做好記錄,對拆除舊設備,決不能採用破壞性拆除,應保持其完整性,否則當設備改造後發現新設備不能投入運行時,需要對其進行恢復時,難以恢復原狀,勢必對電網的運行存在影響。所以,現場拆除二次線時,首先做好標記和記錄,並做好相應的核實,防止無標記拆除後,給改造項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拆除過程中,先拆有電側,後拆無電側,並將無用的電纜抽出,用絕緣膠布把露出的電線頭包起來,切忌由於拆除不徹底引起新設備有寄生迴路,給新投設備的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2)在現場工作時如果遇到技術性的難題,首先停下來,與繼保及運行工作人員、廠家、設計人員進行討論、協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在圖紙上進行相應的變更,確認後方可繼續進行下一步的工作。更改接線後要在繼電保護記錄本作過好記錄,切忌擅自變更迴路,使得以後運行調試工作難以進行。 3)在電流互感器二次迴路上工作時,首先用鉗型電流表測量並記下電流迴路的電流,接著短接從電流互感器過來的那一側端子排,然後用鉗型電流表測量短接線內和被短接部分的電流,如果短接線內的電流和短接前所測電流相等而被短接部分的電流為零,這就說明短接好了,之後便可以安全打開電流端子中間的連接片,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一般短接時應該先短N相,再短依次其他三相。

㈡ 變電站智能化改造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一般認為,智能變電站是以數字化變電站為依託,通過採用先進的感測器、電子、信息、通信、控制、智能分析軟體等技術,建立全站所有信息採集、傳輸、分析、處理的數字化統一應用平台,實現變電站的自動控制運行、設備狀態檢修、運行狀態自適應、提高管理和運行維護水平。

智能變電站中二次設備和一次設備之間用光纖代替了電纜、用電子式互感器代替了傳統互感器、將傳統一次設備改為智能一次設備,並且增加了合並單元與智能介面。與傳統變電站相比,其結構設計緊湊、布局更加合理,佔地面積小。使用價格低、質量輕的光纖,減少了有色金屬的使用,有利於環保和節能。為了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安全可靠性以及運行維護水平,對設備進行了壽命周期管理。智能變電站吸收了數字化變電站的優點,以數字化變電站為技術體系架構為基礎,實現了一次設備智能化、二次設備網路化、信息交互標准化、運行控制自動化、設備的狀態檢修、經濟運行與優化控制和智能告警等功能。

㈢ 變電站遠動裝置改造存在哪些風險

分為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
一次設備負責電能的輸送,二次設備負責監視和保護一回次設備答。
一次設備主要是:
電廠及變電站發電機、變壓器(升壓/降壓變壓器)、母線排,斷路器、隔離開關、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絕緣子、電抗器,防雷設備(避雷器,避雷針),接地裝置,電能計量。
企業側:降壓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絕緣子、防雷設備,接地裝置,自備發電機的內部供電,無功補償櫃,電能計量,
二次設備:各種繼電器、開關櫃、PLC和其它控制設備。
電廠及變電站:電能計量,遠動裝置(RTU監控和高周波切機),繼電保護設備(發電機,變壓器,母線,線路等設備的保護,如,差動保護,距離保護,過流保護,接地保護),自動裝置,線路監測,現在都是微機保護設備了。
企業側:供電系統的控制,有DCS集散控制PLC可編程式控制制;繼電保護設備(主要是過流保護);無功補償櫃的過壓保護,無功補償櫃的智能控制元件。

㈣ 變電站內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具體分別是指那些裝置,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我們一般都連著說的,畢竟這兩樣東西都是配合使用。
繼電保護裝置故名思義,就是保證變壓器、線路、發電機等設備正常運行的保護,作用就設備正常時運行,故障時正確動作。而安全自動裝置保護的是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的設備。
繼電保護裝置包括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等。保護裝置向線路、設備(如變壓器)提供主保護和後備保護,如光纖差動保護、距離保護、母差保護等;測控裝置是控制斷路器、隔離開關動作的裝置。
安全自動裝置包括穩控裝置、低壓低周減載裝置、振盪解列裝置、重合閘、備自投裝置等等。隨著電網容量越來越大,如果高壓線路或超高壓、特高壓(一般是220kV及以上)線路發生事故跳閘,由於這些線路承擔著大量負荷,一旦發生事故會引起電源嚴重不足而負荷很大,這樣就會造成電網電壓、頻率降低,最終會引發大面積停電甚至電網崩潰,所以加裝穩控裝置,當這些線路跳閘後,穩控裝置會向下級或者下下下級(取決於穩控裝置主站安裝位置)發出某些線路的跳閘指令,甩掉部分負荷,保護電網穩定運行。穩控裝置動作肯定是場非常大的事故。
低壓、低周減載裝置原理與穩控差不多,最大的區別是低壓、低周減載只能控制所在變電站的線路。
振盪解裂裝置就是系統發生振盪時動作甩掉部分負荷。

㈤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

由上海聚仁電力提供解決方案,該系統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電子式互感器、智能化開關等)和網路化二次設備分層(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構建,建立在IEC61850標准和通信規范基礎上,能夠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現代化變電站。在此基礎上實現變電站運行操作自動化、變電站信息共享化、變電站分區統一管理、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實現智能化電網調度和控制的基礎單元。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優勢
採用先進、可靠、集成、低碳、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台網路化、信息共享標准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採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基本功能,並可根據需要支持電網實時自動控制、智能調節、在線分析決策、協同互動等高級功能的變電站。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主要功能特點
系統包含多專業的綜合性技術,它以微機為基礎來實現對變電站傳統的繼電保護、控制方式、測量手段、通信和管理模式的全面技術改造,實現對電網運行管理的變革。變電站從一次設備、二次設備、繼電保護、自動裝置、載波通訊等與現代的計算機硬、軟體系統和微波通信以及GIS組合電器等相結合,使變電站走向綜合自動化和小型化。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基本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監控子系統功能:數據採集、事件順序記錄、故障測距和錄波、控制功能、安全監視和人機聯系功能。
■微機保護子系統功能:通訊與測控方面的故障應不影響保護正常工作。微機保護還要求保護的CPU及電源均保持獨立。
■自動控制子系統功能: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故障錄波裝置等與微機保護子系統應具備各自的獨立性。
■遠動和通信功能:變電站與各間隔之間的通信功能;綜合自動化系統與上級調度之間的通信功能,即監控系統與調度之間通信,故障錄波與測距的遠方傳輸功能。
■變電站系統綜合功能:通過信息共享實現變電站VQC(電壓無功控制)功能、小電流接地選線功能、自動減載功能、主變壓器經濟運行控制功能。
■在線自診斷功能:具有自診斷到各設備的插件級和通信網路的功能。

系統結構
在變電站自動化領域中,智能化電氣的發展,特別是智能開關、光電式互感器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出現,變電站自動化技術進入了數字化的新階段。在高壓和超高壓變電站中,保護裝置、測控裝置、故障錄波及其他自動裝置的I/O單元,如A/D變換、光隔離器件、控制迴路等將割列出來作為智能化一次設備的一部分。反言之,智能化一次設備的數字化感測器、數字化控制迴路代替了常規繼電保護裝置、測控等裝置的I/O部分;而在中低壓變電站則將保護、監控裝置小型化、緊湊化,完整地安裝在開關櫃上,實現了變電站機電一體化設計。

智能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在物理上可分為兩類,即智能化的一次設備和網路化的二次設備;在邏輯結構上可分為三個層次,根據IEC61850通信協議定義,這三個層次分別稱為"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所謂「過程層」就是由數字化變電站技術引進的合並單元和智能終端組成。

㈥ 變電站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管理的內容和要求是什麼

有相應的行業標准、企業標准來規范,並且南網和國網的規定也不相同。

㈦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

從上圖來的結構圖可以看出是上海自聚仁提供的解決方案,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主要是為了提高35kV變電站安全、可靠穩定運行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向用戶提供高質量電能服務。35kV變電站綜合自動化主要應用了自動控制技術、信息處理和傳輸技術、計算機軟硬體技術。最終實現35kV變電站運行監測、協調、控制和管理任務,取代變電站常規二次系統,減少和代替運行值班人員對變電站運行進行監視、控制的操作,使變電站更加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的實現

以一個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為例,整個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改造分為兩個部分:站控層與現地層。

◇站控層
由通信保護管理器、MODEM等構成,負責完成整個變電站的控制和監視以及遠程維護。所有模擬量、數據量、開關量、脈沖量的實時採集、處理,按照通信規約的要求,上傳給各個上級調度端,並對間隔層的設備進行管理和下發各種命令。

◇現地層
按站內一次設備(一台主變、多條線路等)分布式配置。保護全部採用微機保護,保護測控裝置全部集中在主控制室內。各保護單元相對獨立,能獨立完成其保護功能,並通過通訊介面向監控系統傳送保護信息。

㈧ 變電所改造應注意哪些

變電所改擴建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根據設計原理和櫃內接線圖,對照實物逐一檢查測試,排除供貨單位因同一種元件不同型號而導致接線錯誤。
(2) 停電計劃中確定每次停電時間應充分考慮停電、施工、調試、送電等因素,根據計劃工作內容,測算各工序的作業時間。一般當天停電應當天恢復供電。有時還要根據實際停電時間長短及時調整作業計劃。
(3) 在進行開通調試時,應認真審核施工圖紙,理解各部分保護和控制電路的功能含義,准確模擬各種故障,按照規定程序操作,避免誤操作對設備造成的損壞。
(4) 掌握系統參數,復核各保護裝置整定值,確保本級保護不會對上級保護造成沖擊。
(5) 電流的二次側不允許開路。如果不停電拆裝儀表等,必須將二次側繞組或端子排短路後再進行拆裝。
(6)二次側不允許短路。如果不停電拆裝儀表等,必須將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繞組或端子排經過電阻並聯後再進行拆裝。
(7) 選取熔斷器的熔絲電流值,應注意斷線閉鎖裝置中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熔斷器的額定電流必須大於或等於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可能出現的最大負荷電流的1.2倍至1.5倍,而且熔斷器熔斷時間必須小於的動作時間,以保證斷線閉鎖裝置可靠地閉鎖。
(8) 有些元件接點和開關觸頭接觸不良引起的故障時有發生,安裝調試時應及時發現,請生產廠家來人處理,必要時進行更換,接線時也應注意連接線與接點的可靠,避免接觸不良或線頭松動,使保護裝置誤動或拒動,乃至接點發熱而損壞。

㈨ 為什麼要對繼電保護裝置改造

1繼電保護裝置更新的必要性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在電力系統中擔負著快速切除故障點,減小事故范圍的重要任務,是電力系統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建站時間早,三門峽水電廠的繼電保護裝置大多為前蘇聯、阿城繼電器廠和許昌繼電器廠的電磁型保護,雖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對部分保護裝置進行過更新改造,例如將110KV線路保護由電磁型保護更新為「四統一」晶體管保護,後來又將三鋁線的晶體管保護更新為南自廠的WXB-01型線路微機保護,但因為大多數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時間都在十年以上,隨著設備運行時間的增加,設備各項技術性能指標逐步下降,保護拒動、誤動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水電廠的安全、優質、高效運行。
進入90年代中後期,隨著國內少人值班水電廠的出現,三門峽水電廠也加快了綜合自動化改造的步伐,這就要求繼電保護裝置在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速動性的前提下,還應具有組網和數據通信的能力。因此,做為水電廠綜合自動化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也為了要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安全可靠性,三門峽水電廠從1995年開始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廠內的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更新改造。
2更新改造的原則
確立正確的改造原則是改造成功的關鍵。三門峽水電廠第一台微機型保護裝置1991年底應用於三鋁線,1993年又將三高線保護由晶體管保護裝置更新為微機型保護裝置,為繼電保護裝置更新改造積累了經驗,逐步確立了繼電保護設備更新改造原則,1995年三門峽水電廠開始綜合自動化改造後,率先建立了機組計算機監控系統,使繼電保護裝置的改造原則更加明確。隨著設備更新改造步伐的加快,現在已明確確立了以下改造原則:
(1)經過改造,提高站內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
(2)對保護配置不完整的設備,進行保護配置的完善和優化。
(3)保護裝置應具有組網和數據通訊的能力。
(4)在保證保護裝置各項技術指標最優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更新成本,即達到最佳性價比。
改造原則的確立使繼電保護裝置更新改造效果良好,例如主變壓器繼電保護設備通過更新改造,增加了零序間隙保護、斷路器失靈起動功能、零序選跳功能後,使保護配置更加完善合理,也進一步提高了保護動作的可靠性。
3繼電保護裝置的選型原則
繼電保護裝置的正確選型,有利於設備的規范化管理,適應水電廠綜合自動化改造及以後計算機監控系統完善的需要。以下是三門峽水電廠繼電保護裝置更新選型的原則:
(1)所選保護裝置,應具有成熟的技術和很高的安全可靠性,符合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的有關規定,經現場運行表明其性能指標均達到要求的微機型設備。
(2)保護配置除應滿足實際需要外,還應符合DL400—91《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中對電力設備保護配置的有關規定。
(3)所選保護裝置除必須滿足規程要求並結合現有相關設備的技術要求外,還應兼顧保護技術的發展、升級、組網功能的需要,在對具有一定技術實力並有完整質量保證體系和完整的售後服務的多個生產廠家進行技術經濟對比後,選擇具有較高性價比、便於運行和維護的產品作為選型目標。
(4)同一類設備的保護裝置型號應盡量統一,以利於設備維護和安全運行,也便於綜合管理。
4保護裝置的更新改造
4.1發電機保護裝置的更新
三門峽水電廠1~5#發電機繼電保護裝置原為晶體管保護,使用年限已超過10年,裝置老化比較嚴重,維護周期縮短,保護誤動現象時有發生,例如2#發電機失磁保護就曾因該保護裝置背板焊接線脫落導致失磁保護誤動。6、7#發電機保護在1994年和1997年擴裝機組時採用了集成電路保護,經過近10年的運行,6#機保護電源掉電後在直流電源恢復時不能自啟動、7#機縱差保護多次發生因定值撥輪接觸不良而造成速斷閉鎖誤發信號等問題的存在成為提高保護裝置可靠性的瓶頸。
為解決這一問題,保護裝置的更新改造隨機組監控自動化改造同步進行。3#機保護於1995年更新,當時發電機微機保護裝置剛開始應用,使用效果不易確定,因而選擇了生產、應用處於主導地位的集成電路保護;隨著發電機微機保護在國內各使用單位的逐步推廣應用,經過市場調研和技術論證,發電機微機保護裝置首先在4#機運用,其可靠性高、安裝調試簡單、運行維護方便、可與計算機監控系統通信等優點是集成電路保護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在此後更新的5#、1#、2#、6#、7#機保護也都採用了微機型保護。3#機的集成電路保護也擬於近兩年內更新為微機保護。更新後的保護裝置可靠性大為提高,微機保護還有簡單的事故分析能力,並可通過通訊介面實現與監控系統的通訊。
4.2變壓器保護裝置的更新
1~4#主變壓器保護是前蘇聯及阿城繼電器廠的電磁型保護,已運行了二十餘年,一方面繼電器的各項性能指標下降,備品、備件短缺,保護裝置的動作可靠性降低,影響了主變壓器的安全運行,另一方面保護配置不完整,落實「反措」困難,也不利於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在完善保護配置的思想指導下及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經過招標,將3#、4#主變壓器保護更新為微機型變壓器保護裝置。因2#主變壓器於2002年8月遭雷擊,絕緣損壞而予以更新,相應保護裝置的更新隨變壓器的更新同時進行,2#主變壓器保護也選用了微機型保護。1#主變壓器保護裝置更新做為1~3FB更新改造項目的有機組成部分,在1#主變更新、相應電氣主結線更改過程中,已將1#主變、廠用11#和12#變壓器保護由電磁型保護更新為微機保護。3#主變壓器微機保護作為三門峽水電廠第一台主變壓器微機保護,自2003年1月投運以來,運行情況良好,保護裝置具有較為完善的人機交互界面,可存儲多套保護定值,使運行、維護工作更為便捷。因為在1~3FB更新改造工作中,將由1#主變取代3#主變作為聯絡變,3#主變退出運行,因此將原3#主變壓器微機保護裝置經過改造成為1#主變壓器微機保護裝置。2006年3月,1#主變、廠用11#和12#變壓器微機保護已全部投入運行。
6、7#主變壓器保護採用了當時應用較為廣泛的集成電路保護,隨著運行年限的增加,保護裝置在硬體上的不足多次引發了保護的誤動,如6#主變保護曾因抗干擾能力差,發生過兩次差動保護誤動跳閘,7#主變差動保護曾因定值撥輪接觸不良而造成保護誤動跳閘,檢修人員採用將控制電纜更換為屏蔽電纜、短接定值撥輪內部電阻的方法基本解決了差動保護誤動的問題,保證了主保護的安全可靠性。但由於設計、製造上的原因,整套保護裝置的可靠性仍不太高,經常出現6號變壓器負序方向保護、7#變壓器非全相保護誤發信號的情況,無法解決。並且6#、7#發電機出口開關遮斷容量不足,7#機出口開關曾發生過爆炸,為徹底解決電氣一、二次設備存在的問題,於2004年對相應單元的一次設備進行改造,將6#發電機變壓器、7#發電機變壓器間隔的一次接線方式由單元接線改為發變組接線,拆除了發電機出口開關,發電機和變壓器原來的集成電路保護隨之更新為發變組微機保護。
4.3線路保護裝置的更新
三門峽水電廠的微機保護最早應用於三鋁線,現在三高線、三虢線、三22旁開關、三鋁線、Ⅰ虢水線、Ⅱ虢水線、及三11旁開關已全部使用了微機保護。微機型線路保護與原來的「四統一」晶體管線路保護相比,具有調試、維護方便,能記錄故障信息便於事故分析,提供故障距離以利於故障點的查找等優點,由於微機保護的定檢周期較長,進行定值修改、保護定檢、事故處理等而需要停電的時間縮短,直接提高了發電經濟效益。
4.4母線保護的更新
母線故障是最嚴重的電氣故障之一,母線保護是正確迅速切除母線故障的重要手段,它的拒動或誤動將給電力系統帶來嚴重危害。三門峽水電廠原來的110KV母線保護採用的是前蘇聯生產的電磁型保護裝置,已運行了二十多年,現已屬淘汰設備,在運行中存在著繼電器元件性能降低,備品、備件短缺,檢修維護困難,裝置動作可靠性差等問題,影響了母線的安全運行,已於2003年底更新為微機型母線保護裝置。
三門峽水電廠在擴裝了6、7號機之後,220KV系統增加了兩台變壓器(6、7#主變壓器)和一條出線(三虢線),原有的電磁型母線保護已不能很好地滿足使用要求且存在死區,而於1997年更新為南自廠的JCMZ-101型中阻抗集成電路母線保護。中阻抗母線保護具有對電流互感器無特殊要求,220KV系統變比不同的電流互感器均可接入該裝置;安全可靠性較高,速動性較好等優點,它與220KV斷路器失靈保護有機結合較好地解決了母線保護存在死區的問題。但隨著該套保護裝置運行時間的延長,集成電路保護固有的硬體問題也不斷暴露,在2005年5月220KV母線保護定檢工作中,發現定值撥輪接觸電阻阻值增大導致保護定值有較大偏差,母差電流迴路切換繼電器接電接觸不良造成母差保護拒動。這些問題的存在,將直接導致繼電保護裝置正確動作率的大幅度下降,威脅電力系統的安全,因此,220KV母線保護擬於2006年更新。
4.5故障錄波器的更新
110KV及220KV故障錄波器均在1994年進行過更新改造,但因為是微機型故障錄波器的早期產品,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如實時時鍾計時系統誤差過大,不利於事故分析;列印故障信息報告的繪圖機不能長期通電進行故障信息報告的實時列印,否則極易損壞;存儲錄波數據的5吋低密軟盤現在無處購買,設備維護困難;裝置不具有數據遠傳功能,且錄波通道的數量不足等,嚴重影響了對電力系統事故的正確、及時分析。為此經過技術論證,於2001年將220KV故障錄波器由一台煙台奧特公司生產的GLQ-2型微機故障錄波器更新為兩台南京銀山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YS-8A型微機故障錄波器,2004年底將110KV故障錄波器由一台GLQ-2型微機故障錄波器更新為一台武漢中元華電科技有限公司的ZH-2型微機故障錄波器,裝置投運後,經過多次電力系統沖擊、7號主變壓器保護誤動、5號發電機保護動作、三鋁線線保護動作等的考驗,新錄波器數據記錄完整,錄波正確率達到100,為迅速判斷事故原因、分析保護裝置的動作行為提供了依據,證明故障錄波器的更新是成功的。
4.6廠用電6KV保護裝置的更新
廠用電6KV系統一方面為水電廠電力生產提供廠用電電源,另一方面還是三門峽水利樞紐防汛設施的主要電源,其開關櫃系前蘇聯六十年代生產的抽出式小車開關,斷路器採用少油斷路器,保護裝置屬於電磁型保護。由於開關櫃內開關連桿轉動部分軸承磨損嚴重導致開關經常出現慢分現象,SK接點過度磨損造成斷路器輔助觸點接觸不良影響斷路器的正常分合,加上開關櫃沒有完善的「五防」閉鎖措施,備品備件極難購買,嚴重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與維護,因此,廠用電6KV系統開關櫃於2003年全部更新,並完善了6KV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更新後的開關櫃採用了SEL型微機保護綜合裝置。該微機型保護裝置可准確記錄斷路器動作時間、故障類型及短路電流,便於運行人員准確、快速判斷故障原因,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4.7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
原有的電磁型保護、晶體管保護更新為微機型保護後,保護邏輯功能越來越多是由軟體編程來實現的,整個保護裝置可以看作是一套終端,一套綜合裝置,其數據採集、延時、邏輯、出口已不再象電磁型保護、晶體管保護那樣由單個的繼電器組成,因此繼電保護裝置的調試、維護方法有了很大改變。而保護裝置正確動作率的提高與保護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是成正比例的,所以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有必要與設備更新改造工作同步進行。我們採用外派人員參與設備的出廠調試、請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到現場結合實際設備進行技術講解、參加生產廠家舉辦的新設備、新產品技術培訓班、購買錄像帶等方法進行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以老帶新,注重專業人才的梯隊培養,經過實踐證明,對專業人員的業務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為電廠的持續發展儲備了人才。

㈩ 什麼是變電站綜自改造

變電站綜自改造就是將變電站由常規站改為綜自站。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是指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對變電站主要設備和輸、配電線路的自動監視、測量、控制、保護以及與調度通信等綜合性自動化功能。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的變電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電力系統管理模式的需求。因此,將變電站由常規站改造為綜自站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

閱讀全文

與變電站保護及自動裝置改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佛山祥盛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23
高中化學課本實驗裝置圖 瀏覽:369
半液晶儀表怎麼實現地圖顯示 瀏覽:100
蒸發用的器材有什麼 瀏覽:286
機械圖圓後面向下箭頭什麼意思 瀏覽:657
曲靖家用電動工具批發 瀏覽:20
滄州固化設備哪裡有 瀏覽:165
帝豪gl儀表台上面那個小燈是什麼 瀏覽:548
在小縣城辦機械廠有什麼扶持嗎 瀏覽:918
液晶儀表怎麼點亮 瀏覽:588
數控機床怎麼加工都光滑 瀏覽:694
接觸器中滅弧裝置的作用 瀏覽:93
荒野行動設備被封禁怎麼查詢 瀏覽:316
cgw閥門排氣什麼水平 瀏覽:385
賓士怎麼設置儀表盤上的照片 瀏覽:980
水箱中應設閥門的管道是 瀏覽:469
進口超聲儀器有哪些 瀏覽:247
盤車裝置作用位置 瀏覽:471
吸氧腐蝕的實驗裝置 瀏覽:721
商標注冊電動工具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