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做自動借書機的項目,想了解這個項目的市場前景
自動借還書機是一種比較新式的書籍零售,借還模式;如果照國內目前的理解來說,也可以將其稱呼為共享書櫃的模式,通過在各大小區,學校,商業樓定點的投放智能借還書櫃來實現書籍的自助借還以及零售,算是開啟了一種全新的書籍零售模式。
在市場背景來說,目前國內大局來看,國內高層對於文化建設的力度以及提高國民素質上的根本方式就是提高書籍閱讀,這也是智萊借還書櫃和售書機等能快速落地的主要原因;
第二就是它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書店及圖書館的經營模式,書櫃的出現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就好比共享單車與定點單車的區別
第三就是成本投入的話會比相對的開店投入的話會低,而且可以實現多種盈利模式回本;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解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❷ 圖書館自助借還書機機械設計
高科技但不實際! 你認為有多少人會24小時都借書還書? 人類生活除了工作外都有多少時間能花在閱讀上? 開設這樣的機構它的實際效益是不是高於公共需求?或許說這樣的機構是不是被人們所需要,還是它根本是在浪費資源!
❸ 我想做個圖書館上書的機器人!現在沒頭緒,能給點建議嗎
PLC還是算了。工業用的東西,功能較為簡單,個體還比較大。建議你用微電腦+C語言+步進電腦。機械部分自己設計。
❹ 圖書館建築設計規范
圖書館建築設計規范 JGJ38-99-------------------------------------------------------------------------------------------------------------------- 目 次 l 總則 1.0.1 為適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使圖書館建築設計符合使用功能、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於公共圖書館、高等學校圖書館、科學研究圖書館及各類專門圖書館等的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的建築設計。
1.0.3 圖書館建築必須滿足文獻資料信息的採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護等功能要求,並為讀者、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環境和工作條件。
1.0.4 圖書館建築設計應結合圖書館的性質、特點及發展趨勢,採用先進的管理方式,適應現代化服務的要求,並力求造型美觀,與環境協調。
1.0.5 圖書館建築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2 術語2.0.1 公共圖書館 Public Library
具備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間和技術設備用房,面向社會大眾服務的各級圖書館,如省、直轄市、自治區、市、地區、縣圖書館,其特點是收藏學科廣泛,讀者成份多樣。
2.0.2 高等學校圖書館 College Library
為教學和科研服務,具有服務性和學術性強的大專院校和專科學校,以及成人高等學校的圖書館,簡稱高校圖書館。
2.0.3 科學研究圖書館 Research Institution Library
具有館藏專業性強,信息敏感程度高,採用開架的管理方式和廣泛使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等先進的服務手段的各類科學研究院、所的圖書館,簡稱科研圖書館。
2.0.4 專門圖書館 Special Library
專門收藏某一學科或某一類文獻資料,為專業人員服務的圖書館,如音樂圖書館、美術圖書館、地質圖書館等。
2.0.5 普通閱覽室 General Reading Room
以書刊為主要信息載體供讀者使用的閱覽室,是圖書館中數量較多的一種閱覽室。
2.0.6 特種閱覽室 Special Reading Room
指「音像視聽室」、「縮微閱覽室」、「電子出版物閱覽室」等。這類閱覽室,讀者須藉助設備才能從載體中獲取信息。對建築設計有特殊要求。
2.0.7 開架閱覽室 Open Stack Reading Room
藏書和閱覽在同一空間中,允許讀者自行取閱圖書資料的閱覽室。
2.0.8 文獻資料 Document Literature
記錄有知識和信息的一切載體,包括書刊資料和非書刊資料等多種形式,一般統稱文獻資料,系圖書館館藏信息載體的總稱。
2.0.9 非書資料 Non-print Materials
非印刷型的非書本式的資料。包括錄音帶、錄像帶、幻燈片、投影片、電影拷貝、縮微膠卷、圖片、模型、智力玩具、機讀磁碟、磁帶、光碟等。
2.0.10 基本書庫 Basic Stack Rooms
圖書館的主要藏書區,對全館藏書起總樞紐、總調度作用,具有藏書量大,知識門類廣的特點。基本書庫的藏書內容範圍、品種和數量反映一個館的性質、規模和為讀者服務的能力,常作為劃分圖書館規模的指標。
2.0.11 輔助書庫 Auxiliary Stacks
採用閉架管理時,圖書館中為讀者服務的各種輔助性書庫。如外借處、閱覽室、參考室、研究室、分館等部門所設置的書庫。其藏書具有現實性、參考性、針對性強和利用率高、流通量大的特點。
2.0.12 特藏書庫 Special Stacks
收藏珍善本圖書、音像資料、電子出版物等重要文獻資料、對保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庫房。
2.0.13 珍善本書庫 Rare Book Stacks
收藏經鑒定列為國家或地方級珍貴文獻、對安全防範和保存條件有特殊要求的庫房。主要收藏刻本、寫本、稿本、拓本、書畫等古籍與珍品,是特藏庫的一種。
2.0.14 磁帶庫 Tape Base
主要收藏錄像帶、錄音帶、機讀磁碟、磁帶和光碟等載體的庫房。其存放庫架和保存環境都有特殊要求。
2.0.15 開架書庫 Open Stacks
允許讀者入庫查找資料並就近閱覽的書庫。此種書庫除正常的書架外,在採光良好的區域還設有少量閱覽座(廂)供讀者使用。
2.0.16 密集書庫 Compact Stacks
以密集書架收藏文獻資料的庫房。此種庫房的荷載可按實際荷載選用,多設置在建築物的地面層。
2.0.17 密集書架 Compact Bookshelf
為提高收藏量而專門設計的一種書架。若干書架安裝在固定軌道上,緊密排列沒有行距,利用電動或手動的裝置,可以使任何兩行緊密相鄰的書架沿軌道分離,形成行距,便於提書。
2.0.18 積層書架 Stack-system Shelf
重疊組合而成的多層固定鋼書架。附有小鋼梯上下。其上層書架荷載經下層書架支柱傳至樓、地面。上層書架之間的水平交通用書架層解決。
2.0.19 書架層 Stack Layer
書庫內在兩個結構層之間採用積層書架或多層書架時,劃分每層書架的層面。由於該層面一般直接支承在書架上,多為鋼板或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故又稱甲板層或軟層,以別於書庫的結構層。
2.0.20 行道 Aisle
兩排書架之間的距離,又稱書架通道。其寬度與開架、閉架的管理方式有關。
2.0.21 書庫提升、傳送設備 Hoist In Stacks
在書庫或密集藏書區為減輕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傳遞速度而設於上、下樓層之間及水平傳遞圖書(及索書條)的設備。它可以是手動、電動或機械傳動。
2.0.22 典藏室 Book-Keeping Department
圖書館內部登記文獻資料移動情況、統計全館收藏量的專業部門。
2.0.23 計算機信息檢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計算機信息檢索是利用計算機系統有效存儲和快速查找的能力,發展起來的一種計算機應用技術。它可以根據用戶要求從已存信息的集合中抽取出特定的信息,並具有插入、修改和刪除某些信息的能力。圖書或文獻檢索系統屬於信息量較大而不常修改的二次性信息檢索系統。
2.0.24 信息處理用房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oom
滿足圖書館信息技術服務功能的用房。它包括信息的顯示、攝取、變換、傳遞、存儲、識別、加工等所有的信息處理過程。 3 選址和總平面布置
3.1 選址 3.1.1 館址的選擇應符合當地的總體規劃及文化建築的網點布局。
3.1.2 館址應選擇位置適中、交通方便、環境安靜、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較有利的地段。
3.1.3 館址與易燃易爆、雜訊和散發有害氣體、強電磁波干擾等污染源的距離,應符合有關安全衛生環境保護標準的規定。
3.1.4 圖書館宜獨立建造。當與其它建築合建時,必須滿足圖書館的使用功能和環境要求,並自成一區,單獨設置出人口。 3.2 總平面布置 3.2.1 總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總體布局合理、各區聯系方便、互不幹擾,並留有發展用地。
3.2.2 交通組織應做到人、車分流,道路布置應便於人員進出、圖書運送、裝卸和消防疏散。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 JGJ50的有關規定。
3.2.3 設有少年兒童閱覽區的圖書館,該區應有單獨的出人口,室外應有設施較完善的兒童活動場地。
3.2.4 圖書館的室外環境除當地規劃部門有專門的規定外,新建公共圖書館的建築物基地覆蓋率不宜大於40%。
3.2.5 除當地有統籌建設的停車場或停車庫外,基地內應設置供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機動車停車場地和自行車停放設施。
3.2.6 館區內應根據館的性質和所在地點做好綠化設計。綠化率不宜小於30%。栽種的樹種應根據城市氣候、土壤和能凈化空氣等條件確定。綠化與建築物、構築物、道路和管線之間的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4 建築設計
4.1 一般規定4.1.1 圖書館建築設計應根據館的性質、規模和功能,分別設置藏書、借書、閱覽、出納、檢索、公共及輔助空間和行政辦公、業務及技術設備用房。
4.1.2 圖書館的建築布局應與管理方式和服務手段相適應,合理安排采編、收藏、外借、閱覽之間的運行路線,使讀者、管理人員和書刊運送路線便捷暢通,互不幹擾。
4.1.3 圖書館各空間柱網尺寸、層高、荷載設計應有較大的適應性和使用的靈活性。藏、閱空間合一者,宜採取統一柱網尺寸,統一層高和統一荷載。
4.1.4 圖書館的四層及四層以上設有閱覽室時,宜設乘客電梯或客貨兩用電梯。
4.1.5 圖書館各類用房除有特殊要求者外,應利用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外牆、外門窗和屋頂等圍護結構應區別使用要求,按照本規范第7.2.1條所規定的溫度、濕度指標及當地室外氣象計算參數和有、無採暖、通風、空氣調節等具體情況,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合理的構造,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需要採暖時,圍護結構的傳熱熱阻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民用建築熱工設計規范》 GB50176。
2當需要空氣調節時,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應按照現行國家標准《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J19執行。
3當無採暖和空氣調節時,書庫的外牆和屋頂的傳熱熱阻值分別不應小於0.66m2·K/W和0.90m2·K/W
4.1.6 各類用房的天然采游標准,不應小於表4.1.6中的規定。
4.1.7 各類用房在平面設計時,應按其雜訊等級分區布置,其允許雜訊級不應大於表4.1.7中的規定。
4.1.8 電梯井道及產生雜訊的設備機房,不宜與閱覽室毗鄰。並應採取消聲、隔聲及減振措施,減少其對整個館區的影響。
4.1.9 建築設計應進行無障礙設計,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 JGJ50的有關規定。
4.1.10 建築設計應與現代化科學技術密切結合,宜根據建設條件為建築物的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能性。 4.2 藏書空間4.2.1 圖書館的藏書空間分為基本書庫、特藏書庫、密集書庫和閱覽室藏書四種形式,各館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確定。
4.2.2 基本書庫的結構形式和柱網尺寸應適合所採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選書架的排列要求。框架結構的柱網宜採用1.20m或1.25m的整數倍模數。
4.2.3 各類圖書館藏書空間容書量設計估算指標應符合本規范附錄A的規定。
4.2.4 書庫的平面布局和書架排列應有利於天然採光、自然通風,並縮短提書距離;書庫內書(報刊)架的連續排列最多檔數應符合表4.2.4-1的規定,書(報刊)架之間,以及書(報刊)架與外牆之間的各類通道最小寬度應符合表4.2.4-2的規定。
4.2.5 書架宜垂直於開窗的外牆布置。書庫採用豎向條形窗時,應對正行道並允許書架檔頭靠牆,書架連續檔數應符合本規范第4.2.4條及表4.2.4-1的規定。書庫採用橫向條形窗,其窗寬大於書架之間的行道寬度時,書架檔頭不得靠牆,書(報刊)架與外牆之間應留有通道,其尺寸應符合本規范表4.2.4-2的規定。
4.2.6 珍善本書庫應單獨設置。縮微、視聽、電子出版物等非書資料應按使用方式確定存放位置,這些文獻資料應設特藏書庫收藏、保管。
4.2.7 書庫庫區可設工作人員更衣室、清潔室和專用廁所,但不得設在書庫內。
4.2.8 書庫、閱覽室藏書區凈高不得小於2.40m。當有梁或管線時,其底面凈高不宜小於2.30m;採用積層書架的書庫結構梁(或管線)底面之凈高不得小於4.70m。
4.2.9 書庫內工作人員專用樓梯的梯段凈寬不應小於0.80m,坡度不應大於45度,並應採取防滑措施。書庫內不宜採用螺旋扶梯。
4.2.10 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書庫應至少有一套書刊提升設備。四層及四層以上不宜少於兩套。六層及六層以上的書庫,除應有提升設備外,宜另設專用貨梯。書庫的提升設備在每層均應有層面顯示裝置。
4.2.11 書庫安裝自動傳輸設備時,應符合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
4.2.12 書庫與閱覽區的樓、地面宜採用同一標高。無水平傳輸設備時,提升設備(書梯)的位置宜鄰近書刊出納台。設備井道上傳遞洞口的下沿距書庫樓、地面的高度不宜大於0.90m。
4.2.13 書庫荷載值的選擇,應根據藏書形式和具體使用要求區別確定。4.3 閱覽空間4.3.1 各類圖書館應按其性質、任務,或針對不同的讀者對象分別設置各類閱覽室。
4.3.2 閱覽區域應光線充足、照度均勻,防止陽光直曬。東西向開窗時,應採取有效的遮陽措施。
4.3.3 閱覽區的建築開間、進深及層高,應滿足傢具、設備合理布置的要求,並應考慮開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4.3.4 閱覽區應根據工作需要在入口附近設管理(出納)台和工作間,並宜設復印機、計算機終端等信息服務、管理和處理的設備位置。工作間使用面積不宜小於10m』,並宜和管理(出納)台相連通。
4.3.5 閱覽區不得被過往人流穿行,獨立使用的閱覽空間不得設於套間內。
4.3.6 使用頻繁,開放時間長的閱覽室宜鄰近門廳布置。
4.3.7 閱覽桌椅排列的最小間隔尺寸應符合表4.3.7的規定
4.3.8 珍善本閱覽室與珍善本書庫應毗鄰布置。閱覽和庫房之間應設緩沖區,並設分區門。
4.3.9 輿圖閱覽室應能容納大型閱覽桌、描圖台,並有完整的大片牆面和懸掛大幅輿圖的設施。
4.3.10 縮微閱讀機集中管理時,應設專門的縮微閱覽室。室內傢具設施和照明環境應滿足縮微閱讀的要求,縮微覽閱室宜和縮微膠卷(片)的特藏書庫相連通。縮微閱讀機分散布置時,應設置專用閱覽桌椅,每座位使用面積不應小於2.30m2。
4.3.11 集體和個人使用的音像資料視聽室宜自成區域,便於單獨使用和管理,與其他閱覽室之間互不幹擾。
4.3.12 音像視聽室應由視聽室、控制室和工作間組成。視聽室的座位數應按使用要求確定。每座位占使用面積不應小於1.50m2。當按視、聽功能分別布置時,應採取防止音、像互相干擾的隔離措施。
4.3.13 電子出版物閱覽室宜靠近計算機中心,並與電子出版物庫相連通。
4.3.14 珍善本書、輿圖、縮微、音像資料和電子出版物閱覽室的外窗均應有遮光設施。
4.3.15 少年兒童閱覽室應與成人閱覽區分隔,單獨設出人口,並應設兒童活動場地。
4.3.16 盲人讀書室應設於圖書館底層交通方便的位置,並和盲文書庫相連通。盲人書桌應便於使用聽音設備。
4.3.17 各閱覽區老年人及殘疾讀者的專用閱覽座席應鄰近管理(出納)檯布置。
4.3.18 閱覽空間每座占使用面積設計計算指標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 4.4 目錄檢索、出納空間4.4.1 目錄檢索包括卡片目錄、書本目錄和計算機終端目錄三部分內容組成,各部分的比例各館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4.4.2 目錄檢索空間應靠近讀者出人口,並與出納空間相毗鄰。當與出納共處同一空間時,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
4.4.3 目錄檢索空間內目錄櫃的排列尺寸不應小於表4.4.3的規定。如利用過廳、交通廳或走廊設置目錄櫃時,查目區應避開人流主要路線。
4.4.4 目錄櫃組合高度:成人使用者,不宜大於1.50m少年兒童使用者,不宜大於1.30m.
4.4.5 目錄檢索空間內採用計算機檢索時,每台微機所佔用的使用面積按2.00m2計算。計算機檢索台的高度宜為0.78~0.80m .
4.4.6 目錄檢索空間中目錄櫃所佔用的面積可按本規范附錄C所列公式計算。
4.4.7 中心(總)出納台應毗鄰基本書庫設置。出納台與基本書庫之間的通道不應設置踏步;當高差不可避免時,應採用坡度不大於1:8的坡道。出納台通往庫房的門,凈寬不應小於1.40m,並不得設置門坎,門外1.40m范圍內應平坦無障礙物。平開防火門應向出納台方向開啟。
4.4.8 出納空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出納台內工作人員所佔使用面積,每一工作崗位不應小於6.00m2,工作區的進深當無水平傳送設備時,不宜小於 4.00m;當有水平傳送設備時,應滿足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 2 出納台外讀者活動面積,按出納台內每一工作崗位所佔使
用面積的1.20倍計算,並不得小於18.00m2;出納台前應保持寬度不小於3.00m的讀者活動區。
3 出納台寬度不應小於0.60m。出納台長度按每一工作崗位平均1.50m計算。出納台兼有咨詢、監控等多種服務功能時,應按工作崗位總數計算長度。出納台的高度:外側高度宜為1.10~1.20m;內側高度應適合出納工作的需要。
❺ 誰知道圖書館自動借還書機是怎麼工作的把書往托盤上一放就有顯示出書名,好像沒看到哪裡有掃描呢
一般在書的第一頁 (書名頁)有你所借閱的圖書館的內部條碼 查詢時務必選條形碼查詢 另外你選書名的第一字的拼音查詢也是可以的
❻ 請設計一個圖書閱覽室的數據模型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現與測試
1.1 系統分析
1.1.1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任務
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具有萬人以上的員工,並地理位置分布在大型企的圖
書館理系統,圖書館藏書 100 多萬冊,每天的借閱量近萬冊。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圖書的編目和借閱等的工作量大,准確性低且不易修改維護,讀者借書只能到圖書館手工方式查找書目,不能滿足借閱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網路化的電子圖書館信息系統。
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服務對象有兩部分人:注冊用戶和一般讀者。一般讀者經注冊後成為注冊用戶,注冊用戶可以在圖書館借閱圖書,其他人員只可查閱圖書目錄,但不能借閱圖書。系統同時考慮提供電子讀物服務,目前只提供電子讀物的目錄查詢服務,不久的將來將提供電子讀物全文服務。用戶可通過網路方式訪問讀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
1.1.2 系統內部人員結構、組織及用戶情況分析
為了對系統有一個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對系統內部人員結構、組織及用戶情況有所了
解。圖書館系統的組織結構如圖 1 - 1 所示。
圖 1 - 1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組織結構
圖書館由館長負責全面工作,下設辦公室、財務室、采編室、學術論文室、圖書借閱室、電子閱覽室、期刊閱覽室和技術支持室。各部門的業務職責如下。
辦公室:辦公室協助館長負責日常工作,了解客戶需求,制定采購計劃。
財務室:財務室負責財務方面的工作。
采編室:采編室負責圖書的采購,入庫和圖書編目,編目後的圖書粘貼標簽,並送圖書借閱室上架。
學術論文室:負責學術論文的收集整理。
圖書借閱室:提供對讀者的書目查詢服務和圖書借閱服務。
電子閱覽室:收集整理電子讀物,准備提供電子讀物的借閱服務,目前可以提供目錄查詢和借閱。
期刊閱覽室:負責情況的收集整理和借閱。
技術支持室:負責對圖書館的網路和計算機系統提供技術支持。
1.1.3 系統業務流程分析
系統的業務室系統要達到的業務目標,業務流程分析是系統分析的基礎環節。圖書館管
理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如圖 1 - 2 所示。
圖 1 - 2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
通過業務流程調查,理清圖書館管理系統的主要業務和業務的流程。
圖書館管理員編制圖書采購計劃,由采購員負責新書的采購工作。采購圖書入庫後,交采編室編目,粘貼標簽,產生圖書目錄。圖書交圖書借閱室上架,供讀者借閱。采編後的電子讀物交電子閱覽室。
讀者分為注冊讀者和非注冊讀者,只有注冊讀者可以在本圖書館借書,非注冊讀者可查詢目錄但不能借書。讀者填寫注冊登記表交圖書館的管理員審核後,記人讀者登記表,成為注冊讀者,發給借書證。注冊讀者借書時,需填寫借書單,連同借書證一起交給借閱室管理員,借閱管理員核對無誤後,填寫借閱登記表,修改圖書登記表中該書的數量,上架取書交給讀者。圖書館設讀者信箱,讀者需要但沒有庫存的圖書,讀者可以通過讀者信箱反映。圖書館管理員定期處理讀者信箱中的意見,將讀者需要的圖書編製成圖書采購計劃交采購員購買。
1.1.4 數據流程圖
數據流程圖時全面描述信息系統邏輯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統中各種業務
處理過程聯系起來。以下時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地數據流程圖。
(1). 零層數據流程圖 1 - 3
圖 1 - 3 零層數據流程圖
( 2 ) 1 層數據流程圖 1 - 4
圖 1 - 4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 1 層數據流程圖
1.1.5 數據定義及數據字典
為了對數據流程圖中各元素進行詳細的說明,我們採用了數據字典的說明方法。圖書館
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字典如下:
(1) 數據流描述
數據流編號: D01
數據流名稱:圖書采編信息
簡述:圖書采編信息
數據流來源:圖書購買後,由圖書館采編人員編碼整理後,輸入計算機。
數據流去向:采編管理模塊。圖書采編信息將采編數據存入資料庫(圖書表)
數據項組成: BookID (圖書編碼)+ BookType (圖書類別)+ BookName (書名)+ Auth (作者)+ Publisher (出版社)+ Price (單價)+ PubDate (出版日期)+ Quantity (購買數量)
數據流量: 100 本 / 日
高峰流量: 500 本 / 日
數據流編號: D02
數據流名稱:圖書借閱單
簡述:圖書借閱單
數據流來源:用戶填寫圖書借閱單交圖書館管理員,圖書館管理員審核後,輸入計算機。
數據流去向: P2_11 檢查讀者身份。
數據項組成: OrderDate (借閱日期)+ BookName (書名)+ RederID (讀者賬號)+ ReaderName (讀者姓名)+ O_Quantity (借閱數量)
數據流量: 1000 部 / 日
高峰流量: 5000 部 / 日
數據流編號: D03
數據流名稱:填寫借閱記錄
簡述:填入借閱表的記錄
數據流來源: P2_13 檢查合格的借閱圖書信息錄人到借閱庫中
數據流去向:借閱庫
數據項組成: OrderID (借閱號)+ OrderDate (借閱日期) BookName( 書名 ) + BookID( 圖書編碼 ) + ReaderName (讀者姓名)+ ReaderID (讀者賬號)+ ReturnDate (還書日期)+ O_Quantity (借閱數量)+ state (狀態)
數據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數據流編號: D04
數據流名稱:借閱圖書數量
簡述:修改圖書庫中圖書數量
數據流來源: P2_13 修改圖書庫中圖書數量
數據流去向:圖書庫
數據項組成: BookID (圖書編碼)+ O_Quantity (借閱數量)
數據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數據流編號: D05
數據流名稱:圖書查詢信息
簡述:圖書查詢信息
數據流來源:讀者
數據流去向: P3_11 檢索處理模塊
數據項組成: Book ID|BookName|Auth|Publisher
數據流量: 2000次/日
高峰流量: 4000次/日
數據流編號:D06
數據流名稱:圖書檢索結果
簡述:返回給讀者的查詢結果
數據流來源: P3 _11 檢索條件處理模塊,從圖書庫中返給讀者的查詢結果
數據流去向:讀者
數據項組成:查無此書|符合條件的圖書數量+{圖書館藏號+圖書類別+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在庫冊數}
數據流量:2000次/日
高峰流量:4000次/日
數據流編號: D07
數據流名稱:圖書預定信息
簡述:讀者預定圖書時填寫的信息
數據流來源:用戶填寫圖書預定信息,要求預定圖書
數據流去向: P4 _11 預定信息輸入
數據項組成: ReaderName + Password + BookID
數據流量: 50 次 / 日
高峰流量: 100 次 / 日
1.2 系統設計
1.2.1 系統功能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圖書目錄檢索、網上圖書預定、圖書借閱、電子出版物借閱、圖書采編、讀者留言和系統維護等。系統功能如圖 1 - 13 所示。
圖 1 - 13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功能
各子系統功能如下所述。
1. 讀者注冊系統
讀者訪問系統時將檢驗讀者賬號和密碼,經過注冊的讀者允許進入系統。
2. 書目查詢系統
讀者進入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後,可以根據需要檢索書名或期刊。檢索條件可以是書名稱、圖書編號、作者姓名或關鍵字等條件,如果讀者擁有不充分還可以進行模糊查詢。
3. 圖書預定系統
讀者檢索到需要的圖書後,單擊所需要圖書條目,進入圖書預定系統,讀者也可以從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主界面進入圖書預定系統。系統查詢圖書庫,如果書庫中有此書,則將此書為該讀者保留三天。讀者應當在三天內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否則系統將自動取消保留。
4. 圖書借閱系統
讀者查找到所需圖書後,在圖書保留期內到圖書館辦理借閱手續。圖書借閱系統處理圖書借閱、還書、續借等手續。
5. 圖書采編系統
圖書采購入庫經過編目等處理後,將其目錄存入資料庫,提供給讀者檢索使用。目錄信
息包括圖書編號、圖書類別、書名、作者、出版社、定價、出版日期和數量等。
6. 電子讀物系統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圖書館中的電子讀物的數量越來越大。電子讀物系統處理電子讀物的閱覽、版權與安全等事務。
7. 讀者留言板
通過留言板,讀者將需要的圖書、要求和建議等記錄下來,與圖書館管理人員交流。
8. 系統維護模塊
系 統維護模塊主要為圖書館管理人員提供圖書統計信息和讀者統計信息,以便於管理人
員從宏觀上掌握圖書館運行的總體狀況。
1.2.2 系統環境設計
1.硬體環境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採用兩台伺服器構成雙機備份結構,保證提供實時服務。為保證較快的響應時間,選用處理速度較高的計算機系統,內存大小對資料庫系統的響應速度影響較大,選擇內存較大的系統。網路通信速度選用100Mbit/s1000Mbit/s。為保證系統中心的信息安全,配置必要的數據備份設備(採用外部備份方式)。
2.軟體設計環境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採用先進的 Client ( Browser ) Server/Database Server 模式,伺服器端採用 Web 方式進行系統開發,用戶使用通用的瀏覽器訪問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伺服器端採用應用邏輯服務和資料庫服務兩層,與客戶端形成三級系統結構。採用這樣的三層結構,具有結構清晰、維護簡單、運行速度高等特點。軟體結構如圖 1 - 14 所示。
圖 1 - 14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三層體系結構
操作系統採用 Microsoft 公司的 NT 伺服器, Web 站點發布系統選用 Microsoft 公司的 IIS ,資料庫系統選用 Microsoft 公司的 SQL 。用戶界面設計設計使用 Dreamweaver 、 Flash 和 FrontPage 等軟體工具。
3. 網路環境設計
圖書館的網路系統,由圖書館主交換機和部門交換機組成。用戶可以在圖書館內部使用
圖書館網路系統訪問該系統,也可以在圖書館外部使用互聯網訪問該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
❼ 圖書館自動化的簡介
利用計算機技術自動地完成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圖書館工作一般可分為:(1)藏書的擬定和獲取,(2)編目、分類和具體准備,(3)檢索和參閱,(4)流通,即館內資料的庫存和借出,(5)館際的借入借出。所謂圖書館自動化,就是利用計算機自動地完成上述工作。
圖書館自動化主要包括軟體、硬體和人員三個要素,其中軟體是自動化的關鍵因素。對軟體的選擇直接關繫到自動化系統的預期設計目標能否實現。只有依靠軟體的支持,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越性,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❽ 設計題目:2、圖書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設計
摘要:本應用程序以普通圖書館為開發對象, 採用』 語言為開發平台, 可以完成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基本工作, 主要任務是對讀者注冊、圖書信息登記、數據維護、借閱圖書、歸還圖書、查詢信息和報表輸出進行計算機管理。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設計
圖書館在正常運營中總是面對大量的讀者信息、書籍信息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產生的借書信息、還書信息。因此需要對讀者資源、書籍資源、借書信息、還書信息進行管理, 及時了解各個環節中信息的變更, 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圖書管理軟體不少。但是,對於企業、事業單位的圖書管理來說, 不需要太大型的資料庫系統。只需要一個操作方便、功能實用、能滿足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需求的系統。我的目標就是在於開發一個功能實用、用戶操作方便、簡單明了的圖書館管理系統軟體。
本應用程序以普通圖書館為開發對象, 可以完成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基本工作, 主要任務是對讀者注冊、圖書信息登記、數據維護輸人記錄、修改記錄、刪除記錄、借閱圖書、歸還圖書、查詢信息和報表輸出進行計算機管理。
一、系統需求分析
1、系統目標設計。
通過一個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 使圖書館的信息管理工作系統化、規范化、自動化, 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2、開發設計思想。
本系統的開發設計思想。
系統應符合圖書館信息管理的規定, 滿足圖書館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 並達到操作過程中的直觀、方便、實用、安全等要求系統採用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 既便於系統功、能的各種組合和修改, 又便於未參與開發的技術維護人員補充、維護
系統應具備資料庫維護功能, 及時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查詢等操作。
3、系統功能分析
書籍信息的輸人、修改, 包括總編號、分類號、單價、書名、作者、出版單位。
書籍信息的查詢, 包括按編號查、按書名查、按作者查, 應當選擇一種方式之後即可顯示出所查圖書的詳細信息總編號、分類號、單價、書名、作者、出版單位。
讀者信息的輸入、修改, 包括借書證號、姓名、性別、職稱、單位、地址
讀者信息的查詢, 包括按借書證號查、按讀者姓名查, 當選擇一種方式之後即可顯示出所查讀者的詳細信息姓名、性別、借書證號、單位、職稱、地址。
借書信息的輸人包括借書證號、總編號、借書日期當前系統日期、應還日期限期為巧天。歸還圖書, 把讀者借書信息借閱記錄從借閱資料庫表中刪除。
報表輸出、包含圖書、讀者、借閱三個報表, 可以完成預覽和列印輸出所有圖書、讀者和借閱記錄的功能。
二、系統總體結構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圖
(2)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需求分析
在仔細分析調查有關圖書館管理信息需求的基礎上, 得到如圖所示的本系統所處理的數據流程。
針對一般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 通過對圖書館管理工作過程的內容和數據流程分析, 設計如下面所示的數據項和數據結構。
圖書信息包括的數據項有總編號、分類號、單價、書名、作者、出版單位等。
讀者信息, 包括的數據項有借書證號、姓名、性別、職稱、單位、地址等。
借閱信息, 包括的數據項有借書證號、總編號、借書日期、應還日期等。
(2)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根據上面的設計規劃出的實體有圖書實體、讀
者實體、借閱實體。
(3)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資料庫中的各個表格的設
計結果如下面表格所示。每個表格表示在資料庫中
的一個數據表。
圖書表
列名 數據類型 長度
總編號 字元型 6
分類號 字元型 6
單價 數值型 6(含2個小數位)
書名 字元型 40
作者 字元型 40
出版單位 字元型 40
(4)資料庫結構的實現
實現資料庫的邏輯結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使用的項目管理器來實現, 一種是利用其資料庫系統中的以之工具實現的。在開發中我採用了第一種方法實現資料庫結構。首先創建項目, 然後創建項目的資料庫, 最後建立數據表。
❾ 自助圖書館是哪家公司設計的
目前,在中國城市投放的自助圖書館全部都是由深圳怡美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主要是外觀、結構是怡美負責,運營商有很多.現在怡美已經成功研製成功了自助存取系統,不僅是借、還、售而且可以運用到許多領域如:物品、物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