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氣浮裝置的排泥方法有哪些
沉澱池排泥有幾種:1. 排泥泵強制排泥,泵一般根據實際水質選用;
2. 氣提排泥;
3. 水靜壓排泥,就是靠靜水壓排泥;
4. 專用刮吸泥機排泥。
⑵ 污水處理設計中ABR池怎麼設計計算,要詳細的步驟和參數的選取,能找實例的加分,最好是近幾年的設計,謝謝
你去找找 賀延齡的 書 裡面有關於厭氧工藝的計算,
另外一些經驗值 是根據不同水質的污水。
你可以在維普 萬方等咨詢網上找找別人的文章,特別市那些實驗的數據 ,你可以試著計算。
⑶ 污泥濃縮池的設計計算步驟是什麼
污泥濃縮池的設計計算步驟如下所示:
(1)、進泥含水率:當為初次污泥時,其含水率一般為95%-97%;當為剩餘活性污泥時,其含水率一般為99.2%-99.6%。
(2)、污泥固體負荷:當為初次污泥時,污泥固體負荷宜採用80-120Kg/(m2.d);當為剩餘法泥時,污泥固體負荷宜採用30-60Kg/(m2.d)。
(3)、濃縮後污泥含水率:由曝氣池後二次沉澱池進入污泥濃縮池的污泥含水率,當採用99.2%-99.6%時,濃縮後污泥含水率宜為97%-98%。
(4)、濃縮時間不宜小於12h;但也不要超過24h。
(5)、有效水深一般宜為4m,最低不小於3m。
(6)、污泥室容積和排泥時間,應根據排泥方法和兩次排泥間時間而定,當採用定期排泥時,兩次排泥間一般可採用8h。
(7)、集泥設施:輻流式污泥濃縮池的集泥裝置,當採用吸泥機時,池底坡度可採用0.003;當採用刮泥機時,不宜小於0.01。不設刮泥設備時,池底一般設有泥斗。其泥斗與水平面的傾角,應不小於50度。刮泥機的回轉速度為0.75-4r/h,吸泥機的回轉速度為1r/h,其外緣線速度一般宜為1-2m/min。同時在刮泥機上可安設柵條,以便提高濃縮效果,在水面設除浮渣裝置。
(8)、構造及附屬設施
一般採用水密性鋼肋混凝土建造。設污泥投入管、排泥管、排上清液管,排泥管最小管徑採用150mm,一般採用鑄鐵管。
(9)、豎流式濃縮池:當濃縮池較小時,可採用豎流式濃縮池,一般不設刮泥機,污泥室的截錐體斜壁與水平面所形成的角度,應不小於50°,中心管按污泥流量計算。沉澱區按濃縮分離出來的污水流量進行設計。
(10)、上清液:濃縮池的上清液,應重新回到初沉池前進行處理。其數量和有機物含量參與全廠的物料平衡計算。
(11)、二次污染:污泥濃縮池一般均散發臭氣,必須時應考慮防臭或脫臭措施。臭氣控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即封閉、吸收和掩撇。所謂封閉,是指用蓋子或其它設備封住臭氣發生源;所謂吸收,是指用化學葯劑來氧化或凈化臭氣;所謂掩蔽,是指採用掩蔽劑使臭氣暫時不向外擴散。
污泥濃縮是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的有效方法。污泥濃縮主要減縮污泥的間隙水。經濃縮後的污泥近似糊狀,仍保持流動性。污泥濃縮的方法有沉降法、氣浮法和離心法。在選擇濃縮方法時,除了各種方法本身的特點外,還應考慮污泥的性質、來源、整個污泥處理流程及最終處置方式等。如沉降法用於濃縮初沉澱污泥和剩餘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時效果較好。單純的剩餘活性污泥一般用氣浮法濃縮,近年發展到部分採用離心法濃縮。
⑷ 關於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簡介,用於環評報告的編寫,希望有完整一點的介紹!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之相類似的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採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法,水質設計參數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質設計計算,按進水平均為BOD5200mg/l計,出水BOD5按20mg/l計,共有六部分組成:(1)初沉池(2)接觸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裝置(5)污泥池(6)風機房、風機組成。
(1) 初沉池: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澱池。污水在沉澱池的上升流速為0.2-0.3毫米/秒,沉澱下來的污泥用空氣提至污泥池。(註:WSZ0.5-5m3/h不含初沉池)
(2) 接觸氧化池:初沉後的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總停留時間為4-6小時,填料為新穎梯形填料,易結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積為160m2/m3,接觸池氣水比在12:1左右。(註:WSZ0.5-5m3/h接觸池為二級)
(3) 二沉池:生化後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隻豎流式沉澱池並聯運行,上升流速為0.1-0.15毫米/秒,排泥採用空氣提至污泥池。(注WSZ0.5-5m3/h污泥自流於污泥池中)
(4) 消毒池及消毒池按規范:(TJ14-74)標准為30分鍾,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小時。消毒採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斷改變加葯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葯,少出水少加葯的目的。需要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製。(註:如用於工業污水,消毒池與消毒裝置可以不要)
(5) 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提至WSZ的污泥池內進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迴流至接觸氧化池內進行再處理,消化後剩餘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檢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進行抽吸後外運即可。(註:WSZ0.5-5m3/h污泥採用厭氧消化)
(6) 風機房、風機:風機房設在消毒池的上方,風機房進口採用雙層隔音,進風口有消聲器、風機過濾器,因此運行時基本無雜訊。
一、 一體化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是以A/O生化工藝為主,集生物降解污水沉降、氧化消毒等工藝於一體的生活污水及類似生活污水的工業廢水,設備結構緊湊、佔地少,全部設置於地下,運行經濟,抗沖擊濃度能力強,處理效率高,管理維修方便,經用戶使用,設備的各項性能均符合有關要求,該產品已得到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認可。這些產品必將為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福音。
設備特點
1、可埋入地表以下,設備上部種植花木、草坪,也可設置在室內。
2、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生量少、噪音小於二類地區的標准。
3、全自動控制,無需專業人員管理。
4、操作簡便、維修方便、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5、設備可按標准布置,也可隨地形需要特殊布置。
設備的適用范圍
1、處理水量:標准型為1.0 ~80.0(m3/h),大於80.0(m3/h)時需另行設計。
2、原水濃度:BOD5:標准型≤250mg/L,加強型≤400mg/L,超過400 mg/L時需另行設計。
3、設備主要適用於住宅區、賓館、碼頭、機場、商場、療養院、學校、廠礦等行業的生活污水和類似的工業廢話水。
污水處理設備的材質選用
1、全不銹鋼結構
2、A3鋼板結構
3、(Q235)鋼板、玻璃鋼(FRP)復合結構
4、玻璃鋼(FRP)圓形
5、鋼筋混凝土結構
wsz型設備工藝說明
設備的設計主要是對生活污水和與工業有機污水的處理。其主要處理手段是採用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接觸氧化池。水質設計參數按污水進水BOD5為250mg/L,出水BOD5為20mg/L計算。共有七部份組成:⑴初沉池;⑵缺氧池;⑶接觸氧化池;⑷二沉池;⑸消毒池、消毒裝置;⑹污泥池;⑺風機房組成。
⑴初沉池: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澱池,污水在沉澱池的上升流速為0.3~0.4毫米/秒,沉澱下來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SFW-5型及以下的設備不設置初沉池。
⑵缺氧池:缺氧池為脫氮處理而設置,池內設置YDT型立體彈性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硝化液中回硝態氨和亞酸態氧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還原成氮氣,達到脫氮的目的,缺氧池有效停留時間為2.5~3.5h,溶解氧控制在≤0.5mg/L。
⑶接觸氧化池:污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為三級,停留時間為8h,(加強型設備接觸氧化時間可達8~12h)填料為新穎彈性填料,易結膜,不堵塞,接觸氧化池氣水比在15:1左右。
⑷二沉池:生化後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澱,表面負荷為<1.0m3/m2.h,排泥提升至污泥池。
⑸消毒池、消毒裝置:消毒池按規范:「TJ14-74」標准為不小於30分鍾,若是醫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時間至1~1.5h。
消毒採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裝置能根據出水量的大小不繼改變加葯量,達到多出水多加葯,少出水少加葯的目的,需要其它消毒裝置可另行配製。
⑸ 污水處理控制排泥量各種計算公式
排泥量=(實測MLSS-維持MLSS)×好氧池體積/迴流污泥濃度
排泥量=(MLSS×好氧池容積-BOD5×流量/(F/M)}/迴流污泥濃度
排泥量=MLSS/RSS×曝氣池體積/SRT
⑹ 沉澱池表面負荷如何計算
通常沉澱池的表面負荷取值范圍為1.0-3.0m³/(㎡*h)
若是計算當前正運行的沉澱池的表面負荷
流量/沉澱池表面積=表面負荷
若是從設計角度考慮
需要綜合工藝流程,污水性狀,沉澱速度,沉澱區污泥容積,排泥量,排泥頻率等參數進行設計。
⑺ 請問污泥迴流中氣提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有什麼特點謝謝
氣提泵的原理是利用升液管內外液體的密度差,使液體得到提升的方法。氣提泵沒有轉動部件,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在現場可以根據需要使用管材就地裝配。氣提泵的缺點是需要有壓縮空氣為動力源,而且效率較低,一般只有30%左右。
氣提泵由壓縮空氣管、布氣器、升液管和氣液分離箱等四部分組成,壓縮空氣經布氣器與污水或污泥混合後,形成的混合液密度比原液密度要低,密度差形成升液管內外液體的液面高度變化,密度小的混合液升高隨升液管排出。為減少混合液在氣提泵後渠道內的流動阻力,在升液管的最高處設置氣液分離箱,將混合液中的空氣釋放出來。
當用氣提泵提升迴流污泥時,為避免相互干擾,一座污泥迴流井應當只設一條升液管,而且只與一座二沉池相連,以免造成不同二沉池排泥量的相互干擾。污泥迴流量可通過調節進氣閥調整進氣量來控制。理論上,壓縮空氣管的入水深度約等於污泥的提升高度,但考慮到摩擦損失,一般空氣壓力應大於浸沒深度30cm以上,空氣管的最小管徑為25mm,升液管最小管徑為75mm。當壓縮空氣壓力為O.02MPa(約2m水頭)時,如果要求污泥的提升高度為1.5m,壓縮空氣管人水深度應為1.6~1.8m,升泥管直徑等於壓縮空氣管直徑的3~4倍時效果最好。
⑻ 給排水手冊 里有氣提排泥的部分嗎第幾冊哪部分啊或者誰有氣提排泥的圖紙能給我傳一份嗎
應該是市政或1,2,6冊,你也可以找個螺桿泵廠家咨詢下,他們經常選型,應該最了解這種泵,也有圖紙,可以讓他們幫你做下
⑼ 沉澱池排泥方式有哪些
沉澱池排泥有幾種:1.
排泥泵強制排泥,泵一般根據實際水質選用;2.
氣提排泥;3.
水靜壓排泥,就是靠靜水壓排泥;
4.
專用刮吸泥機排泥。
⑽ 利用壓力差吸取污泥的裝置,請問誰知道這個叫什麼啊
叫壓差排泥管。也簡稱為排泥管。它是利用池內的水位高於排泥管出口,利用壓差使池底的污泥從排泥管的吸口通過排泥管排出池外的一種裝置,不需要消耗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