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理實踐活動:定時自動澆花裝置設計 求高手想到的教教我.給點提示也可以
剛耀抄,不是我說你,這些問襲題不應該在這里問吶,應該自己解決!自動定時澆花裝置--假期全家外出旅遊,家中的盆花無人照顧,需要自動定時澆花裝置.設定3天澆1次,調節滴水的速度,使其3天正好滴滿水桶.桶里水滿後,左右失去平衡自動翻倒,將水倒入水槽,再沿水管流入每個花盆.
『貳』 這是一個自動澆花器的設計示意圖,很簡單吧 請用較高深的語言並結合科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工作原理
假設在水管口處有一個「小液片」,當花吸水使得槽內水位下降時,由於水中壓強與深度成正比,對於小液片的壓力減小,而水管中水位不變,水管中水對小液片壓力不變,小液片受力不平衡,水流出水管,直至液面恢復原來狀態,小液片受力平衡靜止。因此水位一直保持不變,起到了澆花的作用。如需調整水量,只需調整水管高度即可。
『叄』 如何用一隻塑料瓶製作簡易自動澆水器
用一隻塑料瓶製作簡易自動澆水器,步驟如下:
1、先准備:塑料瓶、一雙筷子、膠帶、美術刀(回刀子就行答)、剪刀。
『肆』 自製自動澆花器
養花的人就怕澆水斷檔。可是碰到出差、出門,又沒別的辦法。北京夏天這大太陽,連著兩天忘了澆水,鮮花就會變成乾花。現在我搞了個自動澆花器,還能根據花盆大小、植物喜好調節澆水強度,能夠應付幾天到一周的出差。
用過的帶蓋大塑料瓶子,如1-2升可樂瓶,大桶的果汁桶等。要求帶蓋。容量越大的,能夠自動澆花的時間越長。
未開封、干凈的一次性使用輸液器。我拿了一些醫院處理的過了有效期、無法給人使用,但並未開封、無菌的。就是說仍舊是干凈的。有需要的我免費贈送。切記,醫院里給人用過的一次性輸液器是不能拿來再用的,有可能會形成污染。
工具:帶尖剪刀、小刀或小改錐、或直徑不超過2mm左右電鑽,鑽孔之用。
一米左右長的任何繩子,固定水瓶之用。
非常簡單。在瓶蓋上用前述任何工具打一個直徑比輸液器介面細的孔,然後用力將輸液器介面插入此孔即可。建議打孔的直徑不超過
3mm。太粗了輸液器介面插入後結合不緊,可能用一段時間就會漏水。當然了孔直徑太小了輸液器介面插入會比較費勁。不過這樣做出來的質量會很好,很耐用3-安裝調試3.1-將瓶中灌滿水,用繩子任意方法將其縛住、倒懸,掛於高過花盆1米左右高處即可。|
3.2-在調整滴壺內液面,及閥門滾輪,將水滴頻率調整到10-20秒/滴即可。大夫說500ml液體用2小時滴完時頻率為1秒/滴,所以,如果每天需要澆水500ml,則全天滴水頻率為12秒/滴。考慮到蒸發等損耗,不用計算太精確。另外需考慮到花盆的大小。別忘了固定針頭至花盆內,完畢。再說一遍,禁止使用用過的輸液器,可能會形成污染。我用得是醫院未開封、但過期的輸液器,是完全乾凈的
此外,滴壺內必須存有一定液體,否則液體無法流出
『伍』 跪求(基於ARM的智能澆花系統設計)包括開題報告。有關外語文獻5000字左右翻譯+原文。
大哥,這個都是專業級的,一般人絕對回答不了,另外叫你加QQ的,都是要錢,而且都騙錢的,記住,現在的任何論文都要自己去寫!
謝謝!
『陸』 自動澆花系統怎麼做
工具/原料
礦泉水瓶 鋒利的剪刀或小一字螺絲刀
方法/步驟
6/6分步閱讀
准備如圖的簡單工具,剪刀也可;
2/6
用細螺絲刀在礦泉水底部滑0.2-0.5mm小口, 以裝水後滴水為宜, 不宜過大長流水, 那就達不到節水的目的了,
展開長圖
3/6
裝水測試, 不要蓋瓶蓋測試漏水是否是一滴一滴的往下滴,如果是滴水你就成功一半了, 如果是流水,那就換一個瓶子吧;
展開長圖
4/6
裝上半瓶水,旋緊瓶蓋,你會發現還在滴水,這就對了, 滴水會隨時間推移慢慢變少的,快要完成了,
展開長圖
5/6
將水瓶移至花盆上方, 讓水滴能滴到花盆盡量靠中間位置即可, 水瓶可以像我這樣放置,也可以用繩子吊起來;這樣就完成了,
展開長圖
6/6
仔細觀察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水滴越來越慢,慢慢的就沒有了,水瓶里還有水,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是瓶子裡面的空氣已經沒有了,隨著水滴一滴一滴的用完了, 看看花盆裡面是不是都濕潤了呢, 瓶子里還有水呢 .是不是節約了很多水..哈哈,,再次澆水,把瓶蓋擰松一下,待水滴開始,即可再次擰緊, 自動定時又開始了哦,,如果你的花盆比較大,你還可以選用大的礦泉水瓶哦 , 可以直接掛在裡面或放在花盆裡都可以; 喜歡就評論一下吧!!!
『柒』 自動澆花器的原理
自動澆花器的原理是利用氣壓差,然後將自動澆花器裡面的水給它自動滴到花專裡面,屬這樣的話可以讓花能夠更好的吸收水費。更充足的吸收營養。
當室外表面空氣壓力大於室內表面時,壓力差定為正值;反之為定負值。壓力單位以帕(PA)表示。也泛指壓力差就是物體兩側所受壓力的差值。
壓力差的主要用途:利用真空所產生的壓力差,帶動氣體流動產生的吸力,進行工作。
(7)自動澆花裝置實訓報告擴展閱讀
氣壓計算方法
通常有平衡條件法和牛頓運動定律法(公式只是粗略計算 而且有時測的值不準,一切都應以實際為准)。
1、在托里拆利測出了氣壓後,人們通過公式p=F/S,求出了在單位面積上的空氣有多少的質量。再套用空氣的密度,求出體積,再除以質量,即可知道地面至大氣圈頂部的距離。
2、已知:氣體體積、物質的量、絕對溫度時,可用公式PV=nRT求出氣體壓強(其中R是常數,R=8.314帕·米3/摩爾·K或R=0.0814大氣壓·升/摩爾·K)。這個公式還有變形公式pV=mRT/M、p=ρRT/M。
3、p=ρ水銀gh 【水銀密度*9.8*水銀柱高=標准大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