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什麼性

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什麼性

發布時間:2022-07-21 17:54:53

⑴ 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其操作是

A、實驗室製取氣抄體前,一定要先檢襲查裝置的氣密性,故操作正確.
B、取用液體葯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准手心,瓶口緊挨,故操作錯誤.
C、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點燃酒精燈要用火柴點燃,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故操作錯誤.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後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則試劑瓶中的溶液將被稀釋,故操作錯誤.
故選:A.

⑵ 制備氣體之前,都必須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寫出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這個就三種常用方法!希望採納一下,謝謝!有三種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⑶ 化學實驗在什麼情況下要檢查裝置氣密性

化學實驗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尤其是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反應,怕漏氣影響實驗目的或效果,如果中間有毒性氣體會造成可想像的後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可以使用熱敷法或注水法。一般有試管用熱敷法,將試管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將導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槽中(盛水的),用手緊握試管,若水中有氣泡,則裝置不漏氣;有集氣瓶用注水法,將集氣瓶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通過導管向集氣瓶中注水,導管的水註上升到一定高度後便不能再向其中注水了,則說明裝置不漏氣。(註:集氣瓶的導管伸入的深一些,試管則不用)

⑷ 製取某種氣體前為什麼要檢查裝置氣密性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因為氣密性不好在反應過程中其他物質會混進去一起反應造成氣體不純和裝置炸裂。檢查氣密性一般用導管接入水中,雙手握住試管看是否有氣泡產生。

⑸ 實驗室要檢查裝置什麼性

A、反應物的狀態抄是固體,發生裝置選襲用大試管,故A錯誤;
B、實驗室制氧氣時用分解高錳酸鉀的方法,必須加熱,故B錯誤;
C、在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操作中,無論製取什麼氣體,都首先是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C正確;
D、驗滿就要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故D錯誤.
故選:C.

⑹ 製取某種氣體前為什麼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果裝置漏氣,氣體就會一部分跑掉,這不是浪費嘛,更重要的是;假如製取的是有毒的氣體,如果漏氣,那不是把人給中毒了?
方法:一般說來,無論採用那種裝置製取氣體,在成套裝置組裝完畢裝入反應物之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以確保實驗的順利進行。
裝置氣密性檢驗採用的一般方法是:通過氣體發生器與附設的液體構成封閉體系,依據改變體系內壓強時產生的現象(如氣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來判斷裝置氣密性的好壞。在實際檢驗過程中,由於氣體發生器結構不同,因此檢驗方法也有一定的差異。現就一些常見裝置的檢驗方法總結如下,以供同學們參考。
1.如圖1,此裝置為最簡易的製取氣體裝置,對於該裝置的氣密性檢查,主要是通過氣體受熱後體積膨脹,壓強增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1.jpg
具體方法為:把導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管。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不漏氣。
注意:若外部氣溫較高,實驗現象不明顯,我們可以使用酒精燈對試管底部微微加熱,但現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燈後,導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並且一段時間不下降,才能說明氣密性好。
2.如圖2所示,此裝置漏斗與大氣相通,無法如上例那樣進行檢查。要進行其氣密性檢查,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使錐形瓶不直接通過漏斗與大氣相通。要解決這一問題,顯而易見的用水(或液體)做液封,從而實現這一目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2.jpg
具體方法為:從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夾緊彈簧夾,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後,漏斗中與錐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變,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3.圖3為啟普發生器。該裝置的原理與上圖2的原理是一樣的,但主要是該裝置中彈簧夾被活塞代替。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3.jpg
具體方法為:關閉導氣管上的活塞,從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現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則說明裝置不漏氣。
4.圖4為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的實驗室裝置,利用分液漏斗等儀器。這套裝置與圖2或圖3不同,主要的原理與圖1一樣。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4.jpg
具體方法是:關閉分液漏鬥上的活塞,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雙手緊握試管底部。如果觀察到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而且在松開手後,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則證明裝置氣密性好,不會漏氣。

⑺ 為什麼化學實驗要先連接裝置,檢查氣密性

首先要檢查裝置氣密性,如果氣密性不好會對實驗造成干擾,影響實驗結果

⑻ 實驗時檢查裝置氣密性難道不是實驗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嗎

實驗要求檢查裝置氣密性,難道不是要求在實驗開始前檢查嗎?只有在實驗開始前檢查才能保證在實驗過程中不會因為裝置氣體的泄漏而引發其他問題啊。

⑼ 化學在什麼類型的實驗時需要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

化學實驗在任何情況抄下都應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尤其是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反應,怕漏氣影響實驗目的或效果,如果中間有毒性氣體會造成可想像的後果。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可以使用熱敷法或注水法。一般有試管用熱敷法,將試管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將導管的另一端插入水槽中(盛水的),用手緊握試管,若水中有氣泡,則裝置不漏氣;有集氣瓶用注水法,將集氣瓶用橡膠塞插好導管後,通過導管向集氣瓶中注水,導管的水註上升到一定高度後便不能再向其中注水了,則說明裝置不漏氣。(註:集氣瓶的導管伸入的深一些,試管則不用)

⑽ 化學實驗檢查裝置氣密性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主要有三種方法:
1.手握法
對於容積較小(如試管)又沒有裝分液漏斗(或長頸漏斗)的氣體發生裝置,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製取o2,nh3,ch4等氣體的裝置的氣密性檢查。
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若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開手後,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2.酒精燈微熱法
對於氣體發生裝置未與大氣直接相通的,容器容積又較大的裝置(如圓底燒瓶),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製取ch4,so2,o2,nh3,ch4,c2h4等氣體的氣密性的檢查。具體操作方法是:將導管的出口浸入水中,用酒精燈火焰給氣體發生裝置(試管、圓底燒瓶)的底部稍微加熱,使管(或瓶)內溫度升高少許,有氣泡從管口逸出,移開酒精燈後,又有少量水進入導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3.注水法
對於氣體發生裝置直接與大氣相通的或不能加熱的裝置,宜採用此法。如實驗室用啟普發生器製取co2,h2,h2s等氣體和2001年全國高考理科綜合第28題的氣密性的檢查。
具體操作方法是:①塞緊橡皮塞,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於容器內的水面,馬上旋緊活塞(或夾緊彈簧夾),停止加水一段時間後,若漏斗與容器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變化,說明裝置不漏氣;②塞緊橡皮塞,夾緊彈簧夾,從漏斗向試管內注水,若水只停留在漏斗中而不能進入試管,說明裝置不漏氣。
三.說明
1.對於氣體發生裝置容積較大(如圓底燒瓶)或室溫與手心溫度接近時,採用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效果更好。
2.若製取氣體不需加熱,則不必用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若氣體發生裝置直接與大氣相通,則不能用手握法和酒精燈微熱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初中最常見的方法
把導管的一端浸在水裡,兩手緊貼容器的外壁.如果裝置不能漏氣,裡面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有氣泡冒出

閱讀全文

與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什麼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佛山祥盛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23
高中化學課本實驗裝置圖 瀏覽:369
半液晶儀表怎麼實現地圖顯示 瀏覽:100
蒸發用的器材有什麼 瀏覽:286
機械圖圓後面向下箭頭什麼意思 瀏覽:657
曲靖家用電動工具批發 瀏覽:20
滄州固化設備哪裡有 瀏覽:165
帝豪gl儀表台上面那個小燈是什麼 瀏覽:548
在小縣城辦機械廠有什麼扶持嗎 瀏覽:918
液晶儀表怎麼點亮 瀏覽:588
數控機床怎麼加工都光滑 瀏覽:694
接觸器中滅弧裝置的作用 瀏覽:93
荒野行動設備被封禁怎麼查詢 瀏覽:316
cgw閥門排氣什麼水平 瀏覽:385
賓士怎麼設置儀表盤上的照片 瀏覽:980
水箱中應設閥門的管道是 瀏覽:469
進口超聲儀器有哪些 瀏覽:247
盤車裝置作用位置 瀏覽:471
吸氧腐蝕的實驗裝置 瀏覽:721
商標注冊電動工具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