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不能用這個裝置高溫煅燒石灰石 這個裝置什麼
溫度不夠。
至少得是噴燈。反應需要1000+的溫度。
⑵ 實驗室模擬高溫煅燒石灰石
設已經抄反應的碳酸鈣為A克,未反應的為襲B克。則剩餘固體中的氧化鈣為0.56A克,碳為0.12B克,依題意得:0.12B/(0.56A+B)=0.06,求出A=(6/3.36)B.題目所求為B/(A+B),帶入此式,分子分母約去B,可得35.897%
另:既然反應物的最初質量不影響結果,可直接設已反應的碳酸鈣為100克,未反應為X克,,,,,,比上面會簡單一些
⑶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為何不高溫煅燒石灰石
高溫的條件在一般的實驗室中不易達到,則時也浪費能源,而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則反應條件簡單,裝置也不復雜,
⑷ 實驗室常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和以下的某些裝置來製取、收集二氧化碳:(1)實驗室通常用圖A或圖B的裝置來制
(1)實驗室中常用石灰石和稀鹽酸製取二氧化碳,其中X的名稱是錐形瓶;檢查裝置B氣密性具體操作步驟: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向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答案為:錐形瓶;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向長頸漏斗中注入水,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不漏氣;
(2)塊狀固體石灰石置於隔板上,通過活塞的開關可以控制稀鹽酸與石灰石的接觸與脫離,反應物接觸時反應發生,反應物脫離接觸時反應停止;
故答案為: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3)使用長頸漏斗時要求長頸漏斗的末端必須伸入液面以下,否則氣體會從長頸漏鬥口溢出,因此圖E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也可以節約葯品;
故答案為: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
(4)固體放置在啟普發生器的乙處,液體從甲進入丙處,逐漸和乙處的固體接觸,反應發生;
故答案為:乙;
(5)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二氧化碳應該聚集在集氣瓶的底部,故進氣口是短管②;二氧化碳雖然能溶於水,和水反應產生碳酸,但碳酸不穩定又易分解出二氧化碳,所以其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於其溶解(或與水反應)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為:②;溶解(或與水反應);
(6)實驗時,向盛有石灰石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後,發現石灰石表面僅有極少量氣泡產生,原因可能是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過低或稀鹽酸的濃度過低;
故答案為: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過低或稀鹽酸的濃度過低;
(7)解: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m(CO2)=2g/L×2.2L=4.4g
CaC03+2HCl═CaCl2+CO2↑+H20
10044
x 4.4g
100 |
x |
44 |
4.4g |
⑸ 實驗是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請回答以下有關化學實驗的問題.如圖是實驗製取氣體的常用裝置.(1)請
(1)A裝置是用加熱固體的方法製取氧氣,且試管口有棉花,說明是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KM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