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師,我司最近想買幾只多道移液槍,看到Rainin的間距可調式多道槍,請問好嗎。感謝!
你好,尊敬的用戶,
給你簡要介紹一下Rainin可調間距多道移液器的優勢:
快速轉板
連續可調間距允許 8 通道的孔間距在 9-14 mm 之間,6 通道型的孔間距在 9-19 mm,適合 96 孔板吸液,並可分配到 24 孔板或離心管。平穩的單手調整確保吸液後或分配前實時地進行更改間距。間距標記提供快速的操作輔助,或者設置可調裝置以自動獲得可重復性間距。
穩定
Rainin 獲得專利的 LTS LiteTouch( 輕觸式去吸頭)系統可保證所有通道每次吸液量一致性。LTS 提供完美無縫的密封,帶有前擋點和較小密封區域,因此無需晃動或用手加固,便可將吸頭與前端完全貼合。領先的去吸頭系統,因此吸頭退出力也大大低於其他多道移液器。
精確
通過微電腦處理器和高級步進電機可按設定的速度和量程操作活塞,而無需擔心用戶的技術或經驗水平。在每次移液操作結束時,E4 XLS 都會通過自行校準功能重新設置零點位置。
便捷
從簡單的移液到復雜應用,該產品在更改微孔板和試管樣式時,可幫您完成所有這些移液操作。E4 只需充電 60 分鍾後,其電池使用壽命長,可供應一整天移液操作,並允許進行數千次反復充電。
GLP 記錄
讓所有客戶、特別是GLP實驗室高枕無憂:所有的服務記錄數據(生命周期、使用天數、操作員等)都被存儲在穩定的存儲器上,即便是在功能重置或斷電後都可得到充分保護。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企業知道提問。
② 如何使用多通道移液器
有可能是活塞有污染,有可能是槍頭接觸地方密封的問題,具體什麼問題需要檢查才能知道原因,可以電話溝通.
北京京科瑞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010-62386459
③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有:選擇合適的移液器、設定移液體積、裝配吸頭、移液、移液器的放置,具體如下:
1、選擇合適的移液器
移取標准溶液(如水、緩沖液、稀釋的鹽溶液和酸鹼溶液)時多使用空氣置換移液器,移取具有高揮發性、高黏稠度以及密度大於2.0g/cm的液體或者在臨床聚合酶鏈反應(PCR)測定中的加樣時使用正向置換移液器。
4、移液
保證移液器、吸頭和待移取液體處於同一溫度;然後用待移取吸液體潤洗吸頭1-2次,尤其是黏稠的液體或密度與水不同的液體。移取液體時,將吸頭尖端垂直浸入液面以下2-3mm深度緩慢均勻地松開操作桿,待吸頭吸入溶液後靜置2-3秒,並斜貼在容器壁上淌走吸頭外壁多餘的液體。
5、 移液器的放置
使用移液器完畢後,用大拇指按住吸頭推桿向下壓,安全退出吸頭後將其容量調到標識的最大值,然後將移液器懸掛在專用的移液器架上;長期不用時應置於專用盒內。
臨床常用的微量移液器的設計依據是胡克定律:即在一定限度內彈簧伸展的長力與彈力成正比,也就是移液器內的液體體積與移液器內的彈簧彈力成正比。微量移液器加樣的物理學原理有兩種:使用空氣墊加樣和使用無空氣墊的活塞正移動加樣。
(3)多通道自動移液裝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調節移液器的過程中轉動旋鈕不可太快,也不能超出其最大或最小量程,否則易導致量不準確,並且易卡住內部機械裝置而損壞移液器。在裝配吸頭的過程中用移液器反復強烈撞擊吸頭反而會擰不緊,長期如此操作會導致移液器中零件鬆散,嚴重時會導致調節刻度的旋鈕卡住。
當移液器吸頭里有液體時,切勿將移液器水平放置或倒置,以免液體倒流而腐蝕活塞彈簧。對移液器進行高溫消毒時,應首先查閱所使用的移液器是否適合高溫消毒後在進行處理。
④ 誰能介紹下SIM移液器
單通道手動移液器
特點:自重輕巧,更貼合亞洲人的手型
白色搶體搭配簡潔明快的紅、藍、綠等各色,以區分不同規格
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快捷輕便的管嘴推出器,可減少手部疲勞
輕松地旋轉活塞按鈕選擇分液量
數字視窗令所設定量程一目瞭然
量程范圍廣(0.1-5000μl)
可便捷地進行校準和維修
替換型管嘴連件,具有高性能的化學防腐性,
並且可以高溫高壓消毒
提供全套消毒、維修及校準服務
多通道手動移液器
特點:吸頭退除裝置可同時退除8道及12道吸頭,更快捷省力
各量程的8道、12道移液器均適用於標准96孔板
分液頭可360度旋轉,以方便移液
每道管嘴連接都有獨立的活塞裝置,輕松進行保養
橋面的管嘴連接設計,易於觀察吸嘴的密封狀況
出品公司
SIM INTERNATIONAL GROUP 西盟國際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專業的生物技術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在美國、歐洲、亞洲分別設有自己的分公司、工廠以及科研機構,1995年進入中國,並於1999年在中國成立了分公司。
------轉
⑤ 市場上的96通道移液工作站價位如何
可以搜索佛山超氫智能移液工作站,比較多的機型標明價格的,可以作為參考。
⑥ 如何正確使用移液器
第一步:移液器槍頭的安裝⑦ 多道移液器與單道有什麼不同
微量加樣器最早出現於1956年,由德國生理化學研究所的科學家Schnitger發明,其後,在1958年德國Eppendorf公司開始生產按鈕式微量加樣器,成為世界上第一家生產微量加樣器的公司。這些微量加樣器的吸液范圍在1—1000~1之間,適用於臨床常規化學實驗室使用。微量加樣器發展到今天,不但加樣更為精確,而且品種也多種多樣,如微量分配器、多通道微量加樣器等,其加樣的物理學原理有下面兩種:①使用空氣墊(又稱活塞沖程)加樣;②使用無空氣墊的活塞正移動(positive displacement)加樣。上述兩種不同原理的微量加樣器有其不同的特定應用范圍。
一、空氣墊加樣器
活塞沖程(空氣墊)加樣器可很方便地用於固定或可調體積液體的加樣,加樣體積的范圍在小於1ul至lOml之間。加樣器中的空氣墊的作用是將吸於塑料吸頭內的液體樣本與加樣器內的活塞分隔開來,空氣墊通過加樣器活塞的彈簧樣運動而移動,進而帶動吸頭中的液體,死體積和移液吸頭中高度的增加決定了加樣中這種空氣墊的膨脹程度。因此,活塞移動的體積必須比所希望吸取的體積要大約2%~4%,溫度、氣壓和空氣濕度的影響必須通過對空氣墊加樣器進行結構上的改良而降低,使得在正常情況下不至於影響加樣的准確度。一次性吸頭是本加樣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形狀、材料特性及與加樣器的吻合程度均對加樣的准確度有很大的影響。
二、活塞正移動加樣器
以活塞正移動為原理的加樣器和分配器與空氣墊加樣器所受物理因素的影響不同,因此,在空氣墊加樣器難以應用的情況下,活塞正移動加樣器可以應用,如具有高蒸汽壓的、高黏稠度以及密度大於2.0g/cm3的液體;又如在臨床聚合酶鏈反應(PCR)測定中,為防止氣溶膠的產生,最好使用活塞正移動加樣器。活塞正移動加樣器的吸頭與空氣墊加樣器吸頭有所不同,其內含一個可與加樣器的活塞耦合的活塞,這種吸頭一般由生產活塞正移動加樣器的廠家配套生產,不能使用通常的吸頭或不同廠家的吸頭。
三、多通道加樣器、電子加樣器和分配器
多通道加樣器、電子加樣器和分配器的原理與上述相同。多通道加樣器通常為8通道或12通道,與8X12=96孔微孔板一致。多通道加樣器的使用不但可減少實驗操作人員的加樣操作次數,而且可提高加樣的精密度。電子加樣器和分配器為半自動加樣系統,電子加樣器最大的優點是其具有很高的加樣重復性,應用范圍廣。
⑧ 實驗室移液器一般用多少量程的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同事可能會選擇大量程的。
原因:大量程的可以一次取多個小量程的,這樣提高效率。
弊端:准確性大打折扣,一旦操作不慎,整個實驗要重新來過。
想要實驗數據更精準,就一次移取一個,實驗需要精細。
⑨ 移液器該怎樣使用使用方法是什麼呢
移液器的的操作是有一些竅門的,如何選擇量程和控制吸液方面的操作是困擾操作新手的幾個常見問題,下面是移液器重點注意事項:
1. 安裝移液器吸頭:
在移液器的套柄最下端進入吸頭後,如果在吸頭盒內操作,在輕輕向下壓的同時左右晃動移液器或稍稍轉動移液器(僅單道移液器可旋轉)1-2秒即可;如果是用散裝吸頭,在用手把吸頭往移液器方向輕輕施壓的同時稍稍轉動吸頭1-2秒即可。如果這種操作不能達到理想的密封性,就需要檢查吸頭和移液器了。
2. 移液器選擇量程:
總體來看,移液器的可用量程范圍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10-100%。
根據操作經驗最優的建議是:移液器最佳的量程范圍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35-100%。
3.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速度:
移液器在吸液過程中,須慢慢降低拇指的下壓力,使液體在吸頭內均勻且緩慢的上升。
4. 移液器控制吸液的深度和角度:
(1) 移液器吸頭浸入的深度要求:
吸液的深度需保證達到所需的移液器移液量;
移液器讓吸頭外壁盡量少的接觸液體。
(2) 移液器移液的角度:在移液的過程中須一直保持移液器在豎直狀態。
5. 關於移液器停留時間:
移液器對於大量程移液(ml級)和粘度明顯高於水樣品的移液,在吸液時松開拇指後,須使吸頭在液體內停留3-5秒後才能移出
6. 關於移液器存放:
在移液器使用完畢後,須將移液器調至最大量程,然後掛起(可以掛在專用支架上,也可以掛在實驗台櫃的金屬橫桿上)。
熟練操作移液器的使用方法一定要掌握以上幾點要求。
也可以參考http://www.shnoted.com/proctlist_964.html
⑩ 什麼牌子的移液器好
移液器的性能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