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鍍鋅鋼板分切自動排刀裝置

鍍鋅鋼板分切自動排刀裝置

發布時間:2022-07-19 16:43:30

㈠ 鍍鋅板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我國鍍鋅板的生產量逐年增加,而進口量也在逐年增長,增長幅度甚至高於生產量的增幅;扣除生產重復統計後,鍍鋅板消費量約為527萬噸。1999年以後,鍍鋅板進口量首次超過了生產量,國內產品的自給率不足50%,並且有逐年降低的趨勢。
(1)鍍鋅板消費現狀
近幾年,國內鍍鋅板生產量的增加主要是熱鍍鋅板產量的增加,1998-2002年,熱鍍鋅板生產量由97萬噸增加到220萬噸;而進口量增長更快,由98年的37萬噸增加到02年的156萬噸;表觀消費量由132萬噸增加到367萬噸。2002年,熱鍍鋅板國內產品自給率約為60%,當年熱鍍鋅板的國內生產量和進口量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長,尤其是進口量增長幅度更大,主要是由於供彩塗板生產用薄規格熱鍍鋅板的需求增加,導致國內產品自給率有所下降。
(2)電鍍鋅板消費現狀
近年來,隨著家用轎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家用電器、個人電腦的基本普及,電子產品的大量出口,防盜門市場的發展,使電鍍鋅板的需求增長過快。目前,我國電鍍鋅板的生產規模,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品種、質量上來說,均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1998-2002年,國內電鍍鋅板生產量增長緩慢,由17萬噸增加到40萬噸;而進口量增長很快,由73萬噸增加到178萬噸;表觀消費量由87萬噸增加到216萬噸。國內產品自給率不足20%。 國內鍍鋅板消費量的增加主要依靠進口拉動。近幾年來,鍍鋅板進口量逐年增長,進口的品種主要是電鍍鋅板,但電鍍鋅板進口的比例逐年降低;相應地,熱鍍鋅板進口比例逐年提高。2003年,我國熱鍍鋅板的進口量首次超過了電鍍鋅板的進口量。
國內外高性能熱鍍鋅板發展概況
1、概述目前我國鋼鐵工業在品種、質量、成本、服務和勞動生產率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面對日趨激烈的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步伐,這不僅是我國冶金工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也是當今世界冶金工業的發展趨勢。熱鍍鋅(Hot Dip Galavnizing)發明於18世紀中葉,它是由熱鍍鋅工藝發展而來。鋼帶連續熱鍍鋅工藝歷經五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工藝成熟的、技術先進的工業技術,至今為止,熱鍍鋅仍是鋼材防蝕方法中應用最普遍的、最有效的工藝措施。在建築工業中,用於各類工業及民用建築的輕鋼龍骨、建築層面板、瓦楞板、卷簾門等;在家電和輕工業方面,用於各類家用電器的外殼和底板;鍍鋅鋼板廣泛用於輕工、家電、汽車和建築工業。在汽車工業中,用於汽車車體的、外殼、內板、底板等。我國大力發展電力、交通、通訊、能源和城市基礎建設,隨著建築、家電、汽車工業的強勁發展,我國鍍鋅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巨大的市場。近二十年來鋼帶連續熱鍍鋅技術、裝備以及相應的控制手段均有巨大的發展,使鍍鋅板得以滿足汽車面板和家電用板的苛刻要求,並從而以其比電鍍鋅合金鋼帶廉價、耐蝕性優異而大有取代之勢。本課題擬借鑒國外先進的 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生產技術與裝備開發技術及經驗,通過技術創新、優化設計、精密製造以及國外技術合作,突破制約我國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鋼板生產技術與裝備發展瓶頸。同時探討熱鍍鋅技術發展在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節約能源、礦產方面的重要意義和前景。2、汽車用高檔熱鍍鋅板國內外的發展形勢汽車工業產品具有高效、高可靠、高集成的要求,汽車用熱鍍鋅鋼板是鍍鋅鋼板中的精品和極品。自1975年美國首次把熱鍍鋅板應用於汽車工業的20多年間,世界各汽車生產大國都在努力開發和研製以防腐蝕為目標,並綜合考慮焊接性、塗敷性和成型性的高質量熱鍍鋅板,並取得了一系列的 技術進步,其中包括鋼基體的化學成分,鋼板表面的軋制質量,熱鍍鋅鍍層厚度的均勻性,合金化的最佳結構及工藝控制等一系列技術問題。經過20年的研究,上述的技術問題及完成此項技術要求的工藝裝備已基本得到解決而開始大量應用於汽車上,這些技術的成功應用可極大地改善汽車工作狀態、延長壽命並節省能源。高表面質量、高強度和高深沖性是汽車面板所必需具備的基礎條件,鍍層表面質量與薄板表面質量粗糙度、清潔度、帶鋼 化學成分及其沖壓成型性有直接的關系,同時熱鍍工藝、鋅液成分、熱鍍設備也是影響鍍層表面質量的重要因素。高強度和高沖壓性與熱鍍鋅基板化學成分、物理性能、熱處理工藝以及熱鍍性能都有密切關系,下面將重點論述國外與國內汽車用高擋熱鍍鋅板鍍層品種、基板、工藝及設備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及趨勢。2.1國外的熱鍍鋅板的發展趨勢2.1.1熱鍍鋅鍍層品種的發展現狀1)無鉛熱鍍鋅鍍層美麗的鋅花是傳統的熱鍍鋅板的典型特徵,由此獲得用戶的青睞,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但是研究表明鋅花表面的不平整性,鍍層中的鉛含量會影響鍍層板在後序加工中的加工性能、塗裝性能和使用中的耐蝕性,因此自60年代起國外一直在研究無鋅花和小鋅花的生產技術。通過水霧冷卻,Heurfey噴鋅粉等工藝,可以增加晶體結晶成核數量和控制晶體生長,達到生產小鋅花板的目的。80年代起國外開始研究無鉛熱浸鋅技術,目前歐洲、南美新建鍍鋅生產線均採用無鉛鍍鋅工藝,無鉛鍍鋅已成為當前熱鍍鋅發展的趨勢。2) 熱鍍鋅板合金化鍍層在熱鍍鋅品種中,通過鍍後熱擴散處理,開發了合金化鍍鋅板,耐蝕性較普通熱鍍鋅板提高了一倍以上,通過這種合金化處理可以消除鍍層表面鋅花;同時減少了點焊時鋅的蒸發量,降低了點焊機銅電極受鋅蒸汽污染的程度,從而提高了電極的壽命。為確保合金化鍍鋅板鍍層的良好附著性,對於汽車用外板的較厚的合金化鍍鋅板採用了高效的加熱和冷卻措施(高效燒咀、或感應加熱器),並配備各種類型的合金化感測器,通過儀器分析和電腦指令及時調整鍍層中相應的結構,以生產適於高沖壓變形的要求。由於汽車用在沖壓成型時的條件,除要求鋼板基體具有必要的優異的機械性能外,對鍍層(合金化層)附著性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近20年,對合金化鍍鋅板沖壓成型性與鍍層微觀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鍍層附著性的關鍵是鍍層相結構及鐵含量。為獲得最佳的鍍層相結構和合適的鐵含量,而開發出鍍層的均勻化技術和合金化控制技術。為了嚴格控制鍍層的相結構,必須對合金化過程中的加熱和其後的冷卻過程進行精確的控制。其措施如下:(1) 在合金化的加熱區和保溫區之間設置鍍層反射因素測定素,以測定鍍層表面的合金化,控制鋼帶溫度保持在δ1相穩定形成的溫度區間內(激光束法);(2) 在保溫和噴霧冷卻區之間設置高溫度計和發射率測定器,以便同時測量鋼帶溫度和發射率;(3) 經冷卻後的鋼帶在適當的位置合金化相結構感測器以測量鍍層中鐵含量及層中δ1、Γ和ζ各相層的厚度(熒光法或X-射線衍射法);(4) 鋼帶經過氣刀後進合金化爐前以及在相結構感測器之後均設置鍍層厚度(重量)測定儀(熒光X-光法)3)二層合金化熱鍍鋅鋼板合金化鍍鋅板在塗漆時易發生氣泡等塗膜缺陷,新日鐵研製出二層合金化熱鍍鋅鋼板。該二層合金化熱鍍鋅鋼板鍍鋅層的構成,在鋼板底層進行熱鍍10%FeZn合金層,其鋅附著量5年防銹蝕用30g/m2,10年防銹蝕用60g/m2,其上層則採用電鍍鋅富鐵80%FeZn層,其附著量為3g/m*2。實驗結果表明,新研製二層合金化熱鍍鋅鋼板,底層10%FeZn,附著量30~60g/m2,完全可以滿足汽車耐蝕性要求。其上層富鐵80%FeZn層附著量3g/m2,上層硬度得到提高,既解決了弧坑狀缺陷,也降低了沖壓力。例如,80%FeZn層附著量為1g/m2時,其硬度為300HV,沖壓力為1960Mpa,此時仍有弧坑狀缺陷;當附著量3g/m2時,其硬度為350HV,沖壓力為1770MPA,此時無弧坑狀缺陷,它說明了新研製的二層合金化熱鍍鋅鋼板具有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能。4) 差厚鋅層用控制氣刀壓力的方法,常常使兩面鍍鋅層厚度差比為1:3。這樣鋅層厚的一面耐蝕性好,薄的一面焊接性好,這個品種常用於汽車製造。5)單面鍍層單面鋅層即一面鍍一定的鋅層厚度,而另一面不鍍鋅的熱鍍鋅板。單面熱鍍鋅板的生產方法有疏鋅法、直接法、間接法和雙層分離法。單面熱鍍鋅板主要用於汽車製造,有鋅層的面防腐,無鋅層的面有利於點焊。由於合金化板(鋅-鐵合金)具備良好的焊接性,所以單面鍍鋅板已逐步被淘汰。2.1.2 熱鍍鋅基板的發展現狀汽車板熱鍍鋅機組以生產外板為重點,生產規格板厚多在0.6~1.2mm之間,板寬多為800~1850mm,最寬可達到2000mm。產品級別相當復雜,從CQ、DQ、DDQ、EDDQ(IF),到BH、DP、TRIP等汽車用高強度鋼板。通過採用多種先進技術,使鍍層形貌、厚度精度等得到精確控制,如鍍層厚度誤差小於2~3g/m2。通過採用無鉛鍍鋅可生產無鋅花鋼板,這種鍍層不易產生晶間腐蝕,使用壽命長,適用於汽車和電器行業。日本幾乎每套熱鍍鋅機組都設置了鋅鐵合金化爐,鋅鐵合金化鍍層板(Galavneal)標准鍍鋅層厚度為雙面160~180g/m2,合金鍍層含Fe8%~12% [2]。國外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了微合金鋼和磷合金鋼,80年代中期開發了雙向DP鋼和烘烤硬化鋼,90年代開發了相變、誘導塑性TRIP鋼 [3]。 目前,國際合作項目「超輕型鋼制車體(ULSAB)開發」正在順利進行,其目標是要達到行車油耗34KM/3L(美國),車體減重25%。在車體結構上大量採用高強和超高強鋼板是其基本出發點。超輕型鋼制車體通過大ULSAB的最大特點是:並不以犧牲性能而達到減輕車重的目的[4]。超輕鋼車以車體結構用高強度鋼的比例超過90%作為設計依據,日本在1985~1995年的十年間,車身高強度剛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隨著表面處理性能的提高,汽車壽命從6。7年延長到9。3年,扣除高性能化鋼板製造時的能源增加,一年可以節省357*104L重油,幾4相當於節省國內鋼鐵業能源消耗量的百分之幾。2000年在日本汽車製造中,高強度鋼板的使用已達36.3%。現將目前開發出的熱鍍鋅基板的種類和性能分述於下。6) IF鋼合金化鍍鋅板採用優質的沸騰鋼和鎮靜鋼難以生產適合汽車沖壓成型要求苛刻的鍍鋅板。為此上世紀70年代出現了IF鋼(無間隙原子鋼),它具有極好的沖壓成型性,它從而適應於汽車的內、外面板。IF鋼具有優異的深沖性能,可滿足大部分難沖壓件的沖壓要求,因而正在逐漸取代08AL系列的汽車用鋼,目前國外已經在DDQ極鋼板上大量應用了IF鋼。各高強度鋼也是在IF鋼的基礎上,通過添加Mo、Cu、P等元素來生產的。IF鋼的出現對鋼鐵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術方面,必須採用鐵水預處理技術,保證用低磷、硫、硅的鐵水作為煉鋼原料;必須採用爐後精練技術和在線的碳、氧分析技術,保證鋼水高的成分准確性和純凈度;必須採用RH(中超低碳鋼高速脫碳工藝),保證鋼水極低的碳和氣體含量,必須採用低碳的覆蓋劑、保護渣和耐材,保證鋼水不回碳,對於汽車外板,必須清理板胚表面;必須採用從加熱到精軋和卷取間的板帶溫度控制技術,保證熱軋帶鋼均勻的機械性能;必須採用高精度熱軋、冷軋技術,保證極佳的板形和高精度的尺寸以及防止產生輥印和卷取缺陷的技術等等。一貫制生產過程質量保證體系十分必要,也就是說,在煉鋼、連鑄、熱軋和冷軋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嚴格按照產品的最終用途來組織生產,特別是在頻繁改變鋼材品種時候,必須採用相應的措施來保證最終產品的質量。另外一個重大的課題是,如何通過綜合的整體生產系統,將鍍鋅生產線與其他生產工序連接起來,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總之,生產汽車用鍍鋅板對於每個鋼鐵企業,特別是國內的鋼鐵企業,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7) 固溶強化型鋼板的熱鍍鋅為了提高鋼的強度,通常添加Si、Mn和P等元素進行固溶強化,並利用馬氏體和貝氏體的組織強化,對於DP雙相鋼,通過控制合金元素含量和採用臨界冷卻速度可獲得馬氏體組織。作為汽車面板的要求是低的屈服強度ós〈240Mpa〉)和高的¥值。在IF鋼中加P、Mn、Si等固溶強化元素,由於此鋼無固溶C和N存在,基本上是非時效性鋼板。但無固溶C存在時易引起二次加工脆化,故可加入微量B以防止。以P為主要強化元素時ób可達340~370Mpa,而以Mn、P為主加入時。其ób可達390~440Mpa[5]。8) 烘烤硬化型(BH鋼)及熱處理強化型鋼板BH鋼是指烘烤硬化鋼。IF鋼屬於超低碳鋼,BH鋼的含C量為0.016~0.020%,利用應變時效而強化的方法,在超低C鋼中使殘余的微量(5ppm)的固溶C,在沖壓成型時產生位錯,而在以後進行塗裝烘烤(170℃,20min)時會析出Fe-C化合物而將位錯固定,從而使其強度增高。採取調整化學成分生產的BH冷軋鋼板也具有較好的深沖性能,添加Nb、Ti等微量元素,在軋制狀態下使其形成碳氮化合物。其R值為1.92~2.06。這種BH冷軋鋼板在塗漆烘烤溫度170`C下可使汽車零部件抗拉強度提高40~70MPA。目前已研製出340Mpa級BH冷軋鋼板[6]。9)組織強化型高強度鋼板通過改變鋼的微觀組織可在大范圍內提高其強度(440~1470Mpa),目前開發出三種高強度級別的鋼板,其代表性的鋼有雙相(DP)鋼板和貝氏體鋼板。此鋼的屈服強度低,加工硬化指數高,成型性好。此外,TRIP(變態誘發超塑型鋼)及超高強度鋼板等均有希望大規模應用於汽車。目前這些鋼板的熱鍍鋅及合金化合處理,除DP鋼板有少量熱鍍鋅的研究以外,其他高強度鋼板尚未開展研究[7]。這些鋼板的熱鍍鋅和合金化處理技術上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我們去探索[8]。熱鍍鋅基板的研究必須與熱鍍鋅工藝相結合起來,否則即使基板達到要求的性能,鍍鋅工藝不能滿足要求也達不到目的。2.1.3鍍鋅工藝技術的發展為了獲得優質的表面,90年代國外新建的鍍鋅生產線大量採用美鋼聯法,美鋼聯法採用高密度電解脫酯技術(HCD)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表面的油污,同時在還原退火爐中美鋼聯法用全輻射管替代改良森吉米爾法中的明火加熱,因此可以嚴格的控制溫度和氣氛,確保火爐的無氧化氣氛,從而保證鍍層的優良附著性和表面質量。傳統熱鍍鋅線的工藝布局均是設置一台光整機。現代化生產汽車板的寬頻鋼熱軋鍍鋅機組,一般在工藝布局中設置兩台光整機,第一次光整是採用一台四輥式光整機把帶鋼表面軋平,消除表面凸凹不平的外貌;第二次光整是選用一台二輥式光整機給帶鋼一定的粗糙度。傳統熱鍍鋅作業線均為雙活套,布置在工藝段的出口和入口。由於汽車板對板面要求極高,所以光整汽車板時,有時5~10卷就要更換光整輥,為了實現工藝段不停機換輥,提高作業率,所以有些機組在光整機前增加一個活套,即組成一線三活套的工藝布局,新增活套的儲料時間一般為120s。國外新近投產的熱鍍鋅或改造舊的熱鍍鋅機組的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都有進一步提高,發達國家新建的生產線可生產寬度達2100mm的熱鍍鋅鋼板,機組速度最高可達200m/min,合金化速度達136m/min,年生產能力達60萬噸。2.1.4熱鍍鋅裝備的發展現狀氣刀是控制鍍層厚度和均勻度的關鍵部件,新型氣刀採用可調節式整體框架式結構,可以可靠准確地調節氣刀與鋼帶的間隙與角度,調節氣刀與鋅鍋的距離,其刀唇間隙可以自動控制從而保證鍍層的平整度和均勻性。鋅液中的鋅渣是影響鍍鋅板表面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現代化生產線中,已用陶瓷內襯鍋取代鐵鋅鍋,用可移動或提升更換的雙鋅鍋來替代鍍液轉換,用在線測量的探頭(Al sensor)和相應的鋅液成分控制系統可以嚴格地測定鋅液中的鋁和對應的鐵含量,可以有效地減少鋅渣對鍍鋅板表面質量的影響。利用電磁移動場創造的磁流體動力學封閉(NHD)而設計的垂直型鋅鍋可取消原始鋅鍋中的部件,而取得高速、無鋅渣、節能、提高鋅層表面質量等優點[9]。本法的工作原理是:液態Zn(或Al、ZnAl)合金從鍋底流出後進入MHD通道達一定深度時(此深度取決於金屬液比重、液面高度、電流大小等因素),由於交流感應器產生的外部電磁移動場在鋅液中產生感應電流,此電流與外部電磁場的相互作用而產生電磁力,它作用於金屬流體使之向上移動。因而使鋅液不能從鍋底的開口出流出。當鋼帶從其底部通道進入鋅鍋時鋅液在通道處始終處於一個位置,而鋅鍋內不需設任何鋼結構件。為了提高機組運行速度和生產效率,減少面渣和底渣的形成,國外有關研究單位相繼開發了「鋅墊」技術和「垂直鋅鍋技術」。「鋅墊」技術以液態金屬墊的原理工作,鋼帶被液態金屬壓力壓下通過鋅墊,由於不採用沉沒輥,從而帶來產品表面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特別適用於高速機組。由於激光拼焊技術的出現和應用,汽車廠可以將窄幅板焊在一起後使用,這使得用量較小的寬幅板(寬度1800mm以上)的生產已不再是必須的,只是冷軋廠的產品的寬度達到1550mm,即可生產汽車用鍍鋅鋼板。這些先進技術裝備的不斷開發應用,使熱鍍鋅板在汽車製造所用鋼材的比例不斷上升。例如日本已高達81%、加拿大76%、義大利71、法國70%、德國60%、美國45%。由於合金化鍍鋅板成本和質量的優越性,日本汽車界決定到2005年汽車用板全部用合金化鍍鋅板,取代現有的電鍍鋅合金板。2.2 國內的熱鍍鋅板發展現狀及趨勢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用熱鍍鋅板用量也急劇增加,雖然國內幾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已經完成或接近於完成了從煉鋼到冷軋的技術進步,引進了多條生產汽車用的高檔鍍鋅板的生產機組,具備了生產高級汽車鋼板的能力,中國發展自己的汽車用鍍鋅板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到目前為止,受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的限制國產熱鍍鋅板還不能完全滿足中國汽車工業對鍍鋅板的數量和質量的要求,由於機組產品的定位單一,相當一部分國外發展成熟,國外已大量應用於汽車的諸多高檔鍍鋅板品種,當前引進的生產汽車用的鍍鋅板的機組仍然不能生產,中國汽車工業還在大量進口熱鍍鋅。總體而言我國產汽車用的鍍鋅板主要有如下特點:1)起步較晚,高速發展我國現代連續熱鍍鋅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才剛起步,不過發展很快,尤其進入90年代成為高速發展期,帶來我國表面塗鍍層技術新發展。2)世界距離依然很大(1) 產品不足,品種奇缺,質量不良我國目前只有普遍能純鋅產品,表面只是普遍鋅花,高速發展的汽車上用的單面鍍鋅,雙面差厚鍍鋅、小鋅花、無鋅花鍍鋅、熱鍍鋅合金化層、IF鋼高強度熱鍍鋅等第都沒有產品,有的還處於研究試制階段。國產鋼板熱鍍鋅產品無論是耐蝕性、加工性還是裝飾性與國外相應產品都有距離,國產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2) 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除一些小型機組以外,我國大型機組表面塗層技術幾乎全是引進。在引進中常帶來較大的盲目性,多數機組水平不高,一般水平、相似水平技術多,成熟性、重復性技術多。一般產品、相似產品多,高新尖產品少,自主研發技術更少。(3) 小型機組能耗高,污染重我國鄉鎮企業、私人企業興建的百餘條小型熱鍍鋅機組,年產量數千噸至幾萬噸,機組技術落後,由於沒有燃氣設備改用電加熱,造成能耗很高。為省投資,生產廢液、廢料、廢氣一般沒有處理設備,往往直排造成環境污染。旺盛的市場需求,特有的經營方式,使其仍然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3) 我國科研成果轉化率低表面塗鍍層技術科研成果豐富,國內鋼鐵研究總院等許多科研單位,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就開始了帶鋼表面塗鍍層技術的研究,尤其在「七五「期間以鋼鐵研究總院為組長單位聯合高校、科研單位、生產企業對連續熱浸鍍技術進行聯合攻關,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例如:。連續熱鍍Zn-5%Al-Re鍍層技術。連續熱鍍55%Al-Zn-Si鍍層技術。連續熱鍍Zn鍍層技術。連續熱鍍Al-Si鍍層技術4)新產品得不到認同,推廣應用緩慢小機組生產的塗鍍層實驗新產品得不到用戶認同,推廣應用緩慢。5) 關鍵單體設備自給率低,影響國產機組水平鋼板連續熱鍍鋅技術是連續式生產技術,機組單體設備以百計,其中一些關鍵的單體設備沒能集中力量研製,大部分依賴進口,影響國產機組水平和產品質量。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1) 集中度不夠表面塗鍍層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研究開發的力量,人、才、物過於分散,缺乏集科研開發、成果轉化、工程化、產業化於一體的集成式的隊伍和組織形式。單個研究單位在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以後,既缺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的力量也無力把工作延伸到生產實踐。由於這種分散性、低水平、重復工作的現象較為普遍,既難以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也難以出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與工藝。(2) 缺乏近生產和生產條件下中試手段現代表面塗鍍層產品都是在現代大型高速連續生產機組上完成,機組設備數百件,高度自動化控制,要將實驗室研究成果移植到現代大型的高速連續生產機組中,就必須經過近生產和生產條件下的中試階段。這個中試階段要在專門的中試實驗機組上來完成,過於簡陋、原始的小型試驗機組所得包括實驗工藝參數在內的結果與現代大型生產機組的相關性相差甚遠。總之,國內關於汽車用熱鍍鋅板的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的研發工作都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3.我國開展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板研發目的和意義二十一世紀,鋼鐵產品仍將是人類社會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結構材料和產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功能材料。世界冶金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生產的重心將有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目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進程中,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持續、快速發展和產業升級對鋼鐵產品的品種、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了我國冶金工業的結構調整,將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帶鋼熱鍍鋅的發展與世界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現有熱鍍鋅生產線多數存在技術落後、鋅耗高、產品產量低、產品質量差、生產成本高、能量耗費大、環保措施不力,常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等缺點,此類生產線難以滿足我國國民經濟騰飛的需要。少量國有大型鋼鐵企業能夠生產高質量的家電、汽車用熱鍍鋅板,我國大型鋼板連續熱鍍鋅技術多為花費巨資引進自美、日、歐,一般水平,相似水平較多,重復性、成熟性技術多。一般產品、相似產品多,高、新、尖技術少,高技術含量產品少,自主研發的技術更少。核心技術無法完全掌握,沒有進行新的品種開發和生產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國自行研究的熱鍍鋅工藝及技術轉化率低,難以形成產業。成果集成低,系統成套技術不成熟、不完善是實現工程化、產業化的症結,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基於我國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鋼板生產技術和裝備開發能力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所致。因此開發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鋼板生產技術與裝備非常必要。加強成果的系統集成,促進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逐漸增加我國高性能熱鍍鋅汽車板產品的自給率,推動我國這一領域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我國鋼板連續熱鍍鋅大型現代化機組基本是從美國、日、歐等不同國家引進,雖然其產品較為雷同,但生產技術卻都有其特色,花力氣消化各機組的特色高技術,並為己用,再行創新是表面塗鍍層技術領域中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此舉將加速縮短我國與外國的差距,減少重復引進,實現高性能熱鍍鋅鋼板技術及裝備科研成果的系統集成,實現成果轉化和應用,把我們的技術推向世界。國內在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鋼板生產技術與裝備上目前主要依靠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當前只有寶鋼在汽車板的生產開發上進行了一些有產品針對性的研究,其他引進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板生產線的企業基本上只是單純的生產使用,未能從根本上消化吸收並有效的開發使用創新。鋼鐵研究總院作為國內進入鋼帶連續熱浸鍍領域最早科研單位,在20世紀70年代協助武鋼引進消化國內第一條熱鍍鋅機組。在隨後的「七五」、「八五」期間,鋼鐵研究總院順利完成了Galfan 及Gavalume的合金鍍層開發科研工作。鋼鐵研究總院隨後開展了鋼帶連續熱浸鍍設備國產化工作,協同國內各相關單位,相繼完成了氣刀、焊機、沉沒輥(Galvalume使用)、氣體凈化裝置等關鍵設備的國產化。鋼鐵研究總院近些年在這些領域始終堅持科研開發的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成功開發了蓄熱式還原退火爐,燃燒效率達到70%以上;開發推廣了寬頻鋼連續熱浸鍍Gavalume的合金鍍層技術,設計完成蓄熱式折疊型還原退火爐。設計開發了中電流密度電解脫脂技術,緊密跟蹤國外當前耐蝕性能最高的ZAM系列產品,完成中試實驗。鋼鐵研究總院有一條100mm寬小實驗機組,在此實驗機組上先後開發成功GF、GL以及熱鍍Al-Si合金鍍層。鋼鐵研究總院現有完備的實驗室條件,可進行各項熱鍍鋅產品的實驗檢測。國內當前在高性能汽車用熱鍍鋅板技術和裝備的開發上仍處於相對薄弱的狀態,國內主要涉足此領域的單位主要有大的鋼鐵企業技術中心及一些大學也進行部分探討性或檢測性的科研活動。

㈡ 數控機床的刀庫及自動換刀裝置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數控機床啊?其實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完全不同,普通機床有很復雜的傳動系統和變速機構.大部分只有一個驅動電機.而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就要簡單的多,沒有復雜的變速機構,因為它的電機是無級變速的.數控機床一般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

●主機,他是數控機床的主題,包括機床身、立柱、主軸、進給機構等機械部件。他是用於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件。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包括硬體(印刷電路板、CRT顯示器、鍵盒、紙帶閱讀機等)以及相應的軟體,用於輸入數字化的零件程序,並完成輸入信息的存儲、數據的變換、插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

●驅動裝置,他是數控機床執行機構的驅動部件,包括主軸驅動單元、進給單元、主軸電機及進給電機等。他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通過電氣或電液伺服系統實現主軸和進給驅動。當幾個進給聯動時,可以完成定位、直線、平面曲線和空間曲線的加工。

●輔助裝置,指數控機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證數控機床的運行,如冷卻、排屑、潤滑、照明、監測等。它包括液壓和氣動裝置、排屑裝置、交換工作台、數控轉台和數控分度頭,還包括刀具及監控檢測裝置等。

●編程及其他附屬設備,可用來在機外進行零件的程序編制、存儲等。

自從195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以來,數控機床在製造工業,特別是在汽車、航空航天、以及軍事工業中被廣泛地應用,數控技術無論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有飛速發展。

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是帶有刀庫和自動換刀裝置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多功能數控機床。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經一次裝夾後,能對兩個以上的表面完成多種工序的加工,並且有多種換刀或選刀功能,從而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加工中心按其加工工序分為鏜銑和車削兩大類,按控制軸數可分為三軸、四軸和五軸加工中心。
做數控加工的薪資確實比較高一般都是4000以上,好的話可以拿到7、8千,不過前提是你是技術很好的。還有一點不得不說的是:你別看它的薪資高,其實是很辛苦的,上班時間和工作壓力等方面都是很大的。加班是經常的事。高薪水是用汗水換取的。
你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有豐富的操作經驗。當然如果你還沒有進入這行做,你當然經驗就少。不過你可以多看看別人的經驗總結和數控技術知識。推薦你去<a href="http://www.qococ.com" target="_blank">www.qococ.com</a>看看,上面雖然關於數控的不多,但是有很多事例講解文章,對你應該有好處。

㈢ 有沒有鍍鋅鋼板邊緣自動打磨設備,便於焊接

1.如果是直邊的話就很好解決。
2.如果是曲線之類的邊可以用機器人打磨,前提是批量大,一致性好。
3.不知道你的焊接要求,如果僅僅是要求飛濺小的話,你可以不用打磨,松下有一款焊機焊鍍鋅板還不錯。

㈣ 熱鍍鋅工藝流程及原理分別是什麼

我也曾經找過相關信息,如下:

熱鍍鋅原理及工藝說明

1 引言
熱鍍鋅也稱熱浸鍍鋅,是鋼鐵構件浸入熔融的鋅液中獲得金屬覆蓋層的一種方法。近年來隨高壓輸電、交通、通訊事業迅速發展,對鋼鐵件防護要求越來越高,熱鍍鋅需求量也不斷增加。
2 熱鍍鋅層防護性能
通常電鍍鋅層厚度5~15μm,而熱鍍鋅層一般在35μm以上,甚至高達200μm。熱鍍鋅覆蓋能力好,鍍層緻密,無有機物夾雜。眾所周知,鋅的抗大氣腐蝕的機理有機械保護及電化學保護,在大氣腐蝕條件下鋅層表面有ZnO、Zn(OH)2及鹼式碳酸鋅保護膜,一定程度上減緩鋅的腐蝕,這層保護膜(也稱白銹)受到破壞又會形成新的膜層。當鋅層破壞嚴重,危及到鐵基體時,鋅對基體產生電化學保護,鋅的標准電位-0.76V,鐵的標准電位-0.44V,鋅與鐵形成微電池時鋅作為陽極被溶解,鐵作為陰極受到保護。顯然熱鍍鋅對基體金屬鐵的抗大氣腐蝕能力優於電鍍鋅。
3 熱鍍鋅層形成過程
熱鍍鋅層形成過程是鐵基體與最外面的純鋅層之間形成鐵-鋅合金的過程,工件表面在熱浸鍍時形成鐵-鋅合金層,才使得鐵與純鋅層之間很好結合,其過程可簡單地敘述為:當鐵工件浸入熔融的鋅液時,首先在界面上形成鋅與α鐵(體心)固熔體。這是基體金屬鐵在固體狀態下溶有鋅原子所形成一種晶體,兩種金屬原子之間是融合,原子之間引力比較小。因此,當鋅在固熔體中達到飽和後,鋅鐵兩種元素原子相互擴散,擴散到(或叫滲入)鐵基體中的鋅原子在基體晶格中遷移,逐漸與鐵形成合金,而擴散到熔融的鋅液中的鐵就與鋅形成金屬間化合物FeZn13,沉入熱鍍鋅鍋底,即為鋅渣。當工件從浸鋅液中移出時表面形成純鋅層,為六方晶體。其含鐵量不大於0.003%。
4 熱鍍鋅工藝過程及有關說明
4.1 工藝過程
工件→脫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鍍溶劑→烘乾預熱→熱鍍鋅→整理→冷卻→鈍化→漂洗→乾燥→檢驗
4.2 有關工藝過程說明
(1)脫脂
可採用化學去油或水基金屬脫脂清洗劑去油,達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潤為止。
(2)酸洗
可採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0%,烏洛托品3~5g/L,20~40℃進行酸洗。加入緩蝕劑可防止基體過腐蝕及減少鐵基體吸氫量,同時加入抑霧劑抑制酸霧逸出。脫脂及酸洗處理不好都會造成鍍層附著力不好,鍍不上鋅或鋅層脫落。
(3)浸助鍍劑
也稱溶劑,可保持在浸鍍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強鍍層與基體結合。NH4Cl 100-150g/L,ZnCl2 150-180g/L,70~80℃,1~2min。並加入一定量的防爆劑.
(4)烘乾預熱
為了防止工件在浸鍍時由於溫度急劇升高而變形,並除去殘余水分,防止產生爆鋅,造成鋅液爆濺,預熱一般為80~140℃。
(5)熱鍍鋅
要控制好鋅液溫度、浸鍍時間及工件從鋅液中引出的速度。引出速度一般為1.5米/min。溫度過低,鋅液流動性差,鍍層厚且不均勻,易產生流掛,外觀質量差;溫度高,鋅液流動性好,鋅液易脫離工件,減少流掛及皺皮現象發生,附著力強,鍍層薄,外觀好,生產效率高;但溫度過高,工件及鋅鍋鐵損嚴重,產生大量鋅渣,影響浸鋅層質量並且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顏色難看,鋅耗高。
鋅層厚度取決於鋅液溫度,浸鋅時間,鋼材材質和鋅液成份。
一般廠家為了防止工件高溫變形及減少由於鐵損造成鋅渣,都採用450~470℃,0.5~1.5min。有些工廠對大工件及鑄鐵件採用較高溫度,但要避開鐵損高峰的溫度范圍。但我們建議在鋅液中添加有除鐵功能和降低共晶溫度的合金並且把鍍鋅溫度降低至435-445℃。
(6)整理
鍍後對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鋅及鋅瘤,用採用熱鍍鋅專用震動器來完成。
(7)鈍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氣腐蝕性能,減少或延長白銹出現時間,保持鍍層具有良好的外觀。都用鉻酸鹽鈍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但這種鈍化液嚴重影響環境,最好採用無鉻鈍化。
(8)冷卻
一般用水冷,但溫度不可過低也不可過高,一般不低於30℃不高於70℃,
(9)檢驗
鍍層外觀光亮、細致、無流掛、皺皮現象。厚度檢驗可採用塗層測厚儀,方法比較簡便。也可通過鋅附著量進行換算得到鍍層厚度。結合強度可採用彎曲壓力機,將樣件作90~180°彎曲,應無裂紋及鍍層脫落。也可用重錘敲擊檢驗,並且分批的做鹽霧試驗和硫酸銅浸蝕試驗。
5 鋅灰、鋅渣的形成及控制
5.1 鋅灰、鋅渣的形成
鋅灰鋅渣不僅嚴重影響到浸鋅層質量,造成鍍層粗糙,產生鋅瘤。而且使熱鍍鋅成本大大升高。通常每鍍1t工件耗鋅40~80kg,如果鋅灰鋅渣嚴重,其耗鋅量會高達100~140kg。控制鋅渣主要是控制好溫度,減少鋅液表面氧化而產生的浮渣,所以更要採用有除鐵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合金並且用熱傳導率小、熔點高、比重小、與鋅液不發生反應,既可減少熱量失散又可防止氧化的陶瓷珠或玻璃球覆蓋,這種球狀物易被工件推開,又對工件無粘附作用。
對於鋅液中鋅渣的形成主要是溶解在鋅液中的鐵含量超過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時所形成的流動性極差的鋅鐵合金,鋅渣中鋅含量可高達94%,這是熱鍍鋅成本高的關鍵所在。
從鐵在鋅液中的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不同的溫度及不同的保溫時間,其溶鐵量即鐵損量是不一樣的。在500℃附近時,鐵損量隨著加溫及保溫時間急劇增加,幾乎成直線關系。低於或高於480~510℃范圍,隨時間延長鐵損提高緩慢。因此,人們將480~510℃稱為惡性溶解區。在此溫度范圍內鋅液對工件及鋅鍋浸蝕最為嚴重,超過560℃鐵損又明顯增加,達到660℃以上鋅對鐵基體是破壞性浸蝕,鋅渣會急劇增加,施鍍無法進行。因此,施鍍目前多在430~450℃及540~600℃兩個區域內進行。
5.2 鋅渣量的控制
要減少鋅渣就要減少鋅液中鐵的含量,就是要從減少鐵溶解的諸因素著手:
⑴施鍍及保溫要避開鐵的溶解高峰區,即不要在480~510℃時進行作業。
⑵鋅鍋材料盡可能選用含碳、含硅量低的鋼板焊接。含碳量高,鋅液對鐵鍋浸蝕會加快,硅含量高也能促使鋅液對鐵的腐蝕。目前多採用08F/XG08/WKS優質鋼板。,並含有能抑制鐵被浸蝕的元素鎳、鉻等。不可用普通碳素鋼,否則耗鋅量大,鋅鍋壽命短。也有人提出用碳化硅製作熔鋅槽,雖然可解決鐵損量,但造型工藝是一個難題,目前工業陶瓷所製作的鋅鍋僅能做成圓柱型且體積很小,雖然可以滿足小件鍍鋅的要求但無法保證大型工件的鍍鋅。
⑶要經常撈渣。先將溫度升高至工藝溫度上限以便鋅渣與鋅液分離,使鋅渣沉於槽底後用撈鋅勺或專用撈渣機撈取。落入鋅液中鍍件更要及時打撈。
⑷要防止助鍍劑中鐵隨工件帶入鋅槽,助鍍劑要進行在線再生循環處理,嚴格控制亞鐵含量,不允許高於4g/l,PH值始終保持在4.5-5.5。
⑹加熱、升溫要均勻,防止局部過熱。

㈤ 快速自動換刀技術都有哪些結構裝置

除了在傳統換刀裝置的基礎上提高動作速度外,還出現了一些新方法和新結構換刀裝置。
(1)多主軸換刀
這種機床沒有傳統的刀庫和換刀裝置,而是採用多個主軸並排固定在主軸架上,一般為3~18個。每個主軸由各自的電動機直接驅動,並且每個主軸上安裝了不同的刀具。換刀時不是主軸上的刀具交換,而是安裝在夾具上的工件快速從一個主軸的加工位置移動到另一個裝有不同刀具的主軸,實現換刀並立即加工。這個移動時間就是換刀時間,而且非常短。由夾具快速移動完成換刀,省去了復雜的換刀機構。這種結構的機床和通常的加工中心結構已大不相同。不僅可以用於需要快速換刀的加工,而且可以多軸同時加工,適合在高效率生產線上使用。
(2)雙主軸換刀
加工中心有兩個工作主軸,但不是同時用於切削加工。一個主軸用於加工,另一個主軸在此期間更換刀具。但需要換刀時,加工的主軸迅速退出,換好刀具的主軸立即進入加工。由於兩個過程可以同時進行,換刀時間實際就是已經裝好刀具的兩個主軸的換位時間,使輔助時間減到最少,即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達到最短。由於有兩個主軸,這種機床的刀庫和換刀機械手可以是一套,也可以是兩套。兩個主軸可以用1.0~1.5s的時間移動到加工位置並啟動加速到加工的最大速度。具體的交換時間取決於機床的尺寸。
(3)刀庫布置在主軸周圍的轉塔方式
這種方式,刀庫本身就相當於機械手,即通過刀庫拔插刀並採用順序換刀,使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短。這種方式如果要實現任意換刀,則就隨所選刀在刀庫的位置不同而存在時間長短不等,最遠的刀可能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長。因此,這種方式作為高速自動換刀裝置只能採用順序選刀的方式。
(4)多機械手方式
同樣,刀庫布置在主軸的周圍,但採用每把刀有一個機械手的方式使換刀幾乎沒有時間的損失,並可以採用任意選刀的方式。
根據高速機床新的結構特點設計刀庫和換刀裝置的形式和位置。例如,傳統的立式加工中心的刀庫和換刀裝置多裝在立柱一側:而高速加工中心則多為立柱移動的進給方式,為減輕運動件質量,刀庫和換刀裝置不宜再裝在立柱上。
採用新方法進行刀具快速交換。不用刀庫和機械手方式,而改用其它方式換刀。例如不用換刀,用換主軸的方法。
利用新開發的加工中心的主軸部件可作6自由度高速運動這一特點,讓主軸直接參與換刀過程,不僅可使刀庫配置位置靈活,而且可減少刀庫運動的自由度,顯著簡化刀庫和換刀裝置的結構。
適合於高速加工中心的刀柄。HSK刀柄質量輕,拔插刀行程短,可以使自動換刀裝置的速度提高。快速自動換刀裝置採用HSK空心短錐柄刀是發展的趨勢。

㈥ 自動排屑裝置有哪幾種類型

1、鏈板式排屑器

主要用於收集和輸送各種卷狀、團狀、塊狀切屑,以及磁性排屑器不能解決的銅屑、鋁屑、不銹鋼屑、碳塊、尼龍等材料,廣泛應用於各類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組合機床和柔性生產線,也可作為沖壓,冷墩機床小型零件的輸送裝置。

2、磁性輥排屑機

磁性輥式排屑機是利用磁輥的轉動,將切屑逐級在每個磁輥間傳遞,以達到輸送切屑的目的。該機是在磁性排屑器的基礎上研製的。它彌補了磁性排屑機在某些使用方面性能和結構上的不足。

3、集屑車

集屑車用於收集各類排屑器從機床傳送的各種切屑,底部裝有輪子,可將切屑送出工作場地,便於集中清理,分為乾式與濕式兩種,乾式料箱可以傾斜,將切屑倒出即可,濕式是在乾式基礎上加雙層濾網,放油閥,以便於切屑中的冷卻液與切屑分離,起到回收與環保作用。

4、刮板排屑裝置

刮板排屑裝置的輸送速度選擇范圍廣,工作效率高,有效排屑寬度多樣化,可提供充足的選用范圍,如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磨床和自動線。

5、螺旋排屑裝置

通過減速機驅動帶有螺旋葉的旋轉軸推動物料向前(向後),集中在出料口,落入指定位置,該機結構緊湊,佔用空間小,安裝使用方便,傳動環節少,故障率極低,尤其適用於排屑空間狹小,其他排屑形式不易安裝的機床。

㈦ 分切機的機器設備

無紡布分切機
一、概述
無紡布分切機是在生產過程中根據不同需要而對寬幅材料進行切邊、分切等的一種設備。其中無紡布分切機主要用於將寬幅卷材分切成各種適合生產需要的窄幅卷材,分條工藝包括放卷料和收卷料兩個過程。放卷料和收卷料的張力控制是分條機的關鍵環節。本機是在原有電控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動對邊器控制,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機器工作性能,使機器在高速運轉中更趨穩定,收卷平整,操作簡單方便,安全可靠,耐用性強。
二、主要用途
無紡布分切機主要用於無紡布等寬幅卷材的切邊或分切,將紙管內徑為75㎜,無紡布外徑為600㎜,長度為1600㎜以內的捲筒基材無紡布,分切成實際需要尺寸的若干卷,最窄可分切到18㎜的包邊條。
三、主要機構
(一)機架部份
採用厚鋼板焊接而成。
(二)收卷部份
收卷採用3英寸氣脹卷軸與磁粉張力控制器收卷,此機分切包邊條操作簡單,最大收卷直徑可達600mm。
(三)放卷部份
放卷採用3英寸氣脹放卷軸。
(四)切刀部份
切刀可使用工業手術刀片或平刀式(美工刀片),刀距可調節到18mm-1600mm之間。
(五)主機部份
主要採用5 KW電機,採用電子調速系統,使用時通過人工調節機器的速度。
(六)導輥部份
整機採用鍍鉻鋼管,每條經過動平衡處理。
四、主要參數
機器名稱:無紡布分切機
型號:NK-LFJ3002
電源電壓:220V/380V,50/60Hz
有效分切寬幅:18㎜-1600㎜
最大放卷直徑:600㎜
最大收卷直徑:600㎜
電機功率:5 KW
生產速度:1~60 m/min
機器尺寸:1900(L) x 2640(W) x 1300(H) MM
五、使用環境
機台應安裝在乾燥、通風、光線好、方便操作的地方。
六、使用注意事項
1.機台電源使用三相四線制(AC380V)且安全接地,以確保操作人員安全
2.開機前應首先把主機速度調到最低速度
3.安裝刀片時應注意安全,以免刀片劃傷
4.對機台需加油的地方應定期保養
5.主軸與圓刀使用無級變速系統,可做工高低調速及正反轉切換控制。
6.配置雙面磨刀系統,採用金鋼石磨削,砂輪壽命可達兩年之久,刀片不用拆卸。即可磨刀,刀片長期保持鋒利,達到最佳裁切質量。並附有吸塵裝量,保持布料及軌道清潔。
7.採用進口滾珠滑軌,平行推進切割寬度,配合進口精密滾珠絲桿及滑軌,控制切割寬度及0.1毫米,達到高精度切割。
8.採用進口滾珠滑軌,平行推進切割穩採用進口AC馬達調整系統無級調整控制切割速度平移且不易磨損,達到高品質切條。
9.操作界面使用LCD中文顯示屏,可直接輸入幾種載切割寬度和數量設定,並設有手動,自動轉換功能。
10.採用快速放料設計,一步到位。上料下料只須一個動作即可完成。
七、機器特點:
1.採用厚鋼板焊接而成牢固、角度平衡,使機器在高速工作狀態下平穩
2.整機採用鍍鉻鋼管,每條經過動平衡處理
3.放卷採用3英寸氣脹放卷軸,最大放卷直徑可達600mm,配有磁粉張力控制器和自動對邊裝置,
4.收卷採用3英寸氣脹卷軸與磁粉張力控制器收卷,分切操作簡單,最大收卷直徑可達600mm;收卷美觀整齊
5.切刀可使用工業手術刀片或平刀式(美工刀片),18mm-1600mm之間可調式刀具
6.主軸與圓刀使用無級變速系統,可作為高低調速及正反轉切換控制;電子調速系統,使用時通過人工調節機器的速度,方便簡單
7.配置雙面金剛石磨削磨刀系統,砂輪壽命可達兩年之久;不用拆卸即可磨刀,使刀片長期保持鋒利;達到最佳裁切質量;並附有吸塵裝量,以保持布料及軌道清潔
8.採用進口精密滾珠絲桿及滑軌,平行推進切割寬度,進口AC馬達調整系統無級調整和控制切割速度,從而達到高精度切割,精確度可控制在0.1毫米以內
9.配備高精度糾偏裝置系統,從而進一步保證切割精度
10.中英文操作界面,LCD顯示屏,可直接輸入幾種載切割寬度和數量設定,並設有手動/自動轉換功能,使操作更加簡單便捷
11.採用快速放料設計,上料下料只須一個動作即可完成,有效降低生產中的勞動量,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12.自動計數裝置,一目瞭然。
八、適用范圍:
此款無紡布分條機/分切機主要適用於捲筒狀不幹膠、硅油紙、標簽紙、無紡布、衛生紙、膠帶、鋁箔、薄膜、牛皮紙等的
超聲波織嘜分切機
概述:
超音波織嘜分切機是一種將寬幅紙張或薄膜分切成多條窄幅材料的機械設備。
超音波織嘜分切機主要適用於織帶、商標帶(嘜頭)等材料的切割分條,包括滌綸、錦綸、棉類、人造織物以及天然橡線的帶類織物。本機採用德國原裝進口氣缸;義大利進口糾偏系統;美國進口超聲波系統以及台灣進口鋼模;從而大大的提高了該機的穩定性以及生產效率;超聲波切割,無熔邊、毛邊、散邊,自動封口,切口美觀平整。是一種對寬卷材料進行縱向分切的設備。所以各個行業都有這個詞在使用,我們則可以從使用范圍進行了解。
機器參數 品名:超音波織嘜分切機
型號:NK-FTJ2018B
電源電壓:200V,50/60HZ
頻率:20KHZ
分條寬度:10-200MM
最大原料直徑:450MM
最大收卷直徑:450MM
分切速度:6-8M/min
機器重量:300Kg
功率:2000W
尺寸:2600x1100x1500MM
別名:超聲波嘜頭分條機,超聲波織嘜分條機,超聲波商標分切機
結構及細節描述圖1:
切割分條:切割分條採用超聲波原理,切口自動封邊,無熔邊、毛邊、散邊;不需預熱,效率高,不發黑、不發焦,切口柔軟,美觀平整。
切刀:瑞士進口圓刀刀具,品質精良;切割點磨損後可改變圓刀角度繼續使用,因而相對其它直刀分切的機器的刀具,其使用壽命可延長數倍。
圖2:
可調式刀架:
1.可根據客戶的不同要求調整刀與刀之間的距離;
2.亦可整體向左向右移動刀架
3.調節更靈活多變,讓生產更加得心應手。
圖3:
前材料熨平整燙裝置: 使分切前材料更加平整,以從達到最佳分切效果,成品更加美觀
後成品熨平整燙裝置:整燙熨平切割後產品,使成品更美觀,復卷更容易。
圖4:
1.磁粉張力控制器,張力控制精準簡便;
2.義大利原裝進口糾偏裝置;確保收料平整以及成品的美觀
3.智能數顯數據,清晰明了,掌握實時生產狀況。
主要結構
(一)機架部份採用厚鋼板焊接而成。(二)收卷部份收卷採用3英寸氣脹卷軸與磁粉張力控制器收卷,此機分切包邊條操作簡單,最大收卷直徑可達600mm。(三)放卷部份放卷採用3英寸氣脹放卷軸。(四)切刀部份切刀可使用工業手術刀片或平刀式(美工刀片),刀距可調節到18mm-1600mm之間。(五)主機部份主要採用5 KW電機,採用電子調速系統,使用時通過人工調節機器的速度。(六)導輥部份整機採用鍍鉻鋼管,每條經過動平衡處理。分切;被廣泛用於箱包、日用品、防護用品、環保袋、文具、塑料、紙廠等行業。

㈧ 什麼是自動換刀裝置

一、自動換刀裝置的形式

自動換刀裝置是數控機床的重要執行機構,它的形式多種多樣,目前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回轉刀架換刀;
2.排式刀架換刀;
3.更換主軸頭換刀;
4.帶刀庫的自動換刀系統

在這里我對數控機床常見的這幾種換刀系統逐一介紹,首先介紹一下回轉刀架換刀系統。

二、回轉刀架

數控機床使用的回轉刀架是比較簡單的自動換刀裝置,常用的類型有四方刀架、六角刀架,即在其上裝有四把、六把或更多的刀具。

回轉刀架必須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粗加工的切削力:同時要保證回轉刀架在每次轉位的重復定位精度。下面我們結合一台四工位的四方刀架了解一下其換刀過程及原理。並結合換刀原理分析一下四方刀架的常見故障現象及原因。常見機床四方刀架如圖一(左)。
圖一數控機床刀架或刀庫是由機床PLC來進行控制,對於普通的四工位刀架來說,控制比較簡單,一般用於普通的車床。我們分析車床刀架的控制原理其實就是指刀架的整個換刀過程,刀架的換刀過程其實是通過PLC對控制刀架的所有I/O信號進行邏輯處理及計算。實現刀架的順序控制。另外為了保證換刀能夠正確進行,系統一般還要設置一些相應的系統參數來對換刀過程進行調整。下面我們分析PLC控制下的換刀過程。在分析之前,我們首先了解刀架控制的電氣部分。刀架電氣控制部分如圖二所示。圖二中的a是刀架控制的強電部分,主要是控制刀架電機的正轉和反轉,來控制刀架的正轉和反轉;圖b是刀架控制的交流控制迴路,主要是控制兩個交流接觸器的導通和關閉來實現a中的強電控制;圖c部分是刀架控制的繼電器控制迴路及PLC的輸入及輸出迴路,整個過程的控制最終是由這個模塊來完成的。 圖中各器件的作用如下:

序號 名稱 含義
1 M2 刀架電動機
2 QF3 刀架電動機帶過載保護的電源空開
3 KM5、KM6 刀架電動機正、反轉控制交流接觸器
4 KA1 由急停控制的中間繼電器
5 KA6、KA7 刀架電動機正、反轉控制中間繼電器
6 S1~S4 刀位檢測霍爾開關
7 SB11 手動刀位選擇按鈕
8 SB12 手動換刀啟動按鈕
9 RC3 三相滅弧器
10 RC9、RC10 單相滅弧器

自動刀架控制涉及到的I/O信號如下:

PLC輸入信號:

X2.7:刀架電動機過熱報警輸入;
X3.0~X3.3:1~4號刀到位信號輸入;
X30.6:手動刀位選擇按鈕信號輸入;
X30.7:手動換刀啟動按鈕信號輸入;

PLC輸出信號:

Y0.6:刀架正轉繼電器控制輸出;
Y0.7:刀架反轉繼電器控制輸出。

我們現在已經清楚了刀架控制的I/O信號,下面我們結合這些信號來分析一下換刀過程,刀架換刀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手動換刀,一種是通過T指令進行自動換刀。我們以手動狀態為例,介紹一下換刀過程及常見故障。

1、首先我們將機床調至手動狀態,通過刀位選擇按鍵進行目的刀位選擇,有的系統是利用波段開關的形式進行實現,有的系統是利用記數的形式來實現,比如說通過檢測刀位選擇信號(X30.6)的狀態,如果按下刀位選擇按鍵,X30.6的狀態應該會改變一次,計數器的數值會發生改變,系統選擇的目的刀具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2、選擇目的刀具完成以後,下面就是將機床刀架的當前刀位轉換到目的刀位。我們按下刀位轉換按鍵X30.7以後。這時系統PLC輸出一個刀架正轉信號Y0.6,KA6吸合;KM5吸合,這時刀架電機開始正向旋轉,刀架開始正轉。

3、刀架在正向旋轉的過程中不停的對刀位輸入信號進行檢測,如圖3所示,每把刀具各有一個霍爾位置檢測開關。各刀具按順序依次經過發磁體位置產生相應的刀位信號。當產生的刀位信號和目的刀位寄存器中的刀位相一致的時候,PLC認為所選刀具已經到位。
圖34、刀具到位以後,刀架仍繼續正向旋轉一段時間,然後停止正向旋轉(Y0.6停止輸出),延時一段時間以後,刀架反轉控制信號Y0.7有效,此時刀架開始反轉,反轉過程其實就是刀架鎖緊的過程,此過程延續一段時間,直到刀架鎖緊到位,但反轉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過長就有可能燒壞電機或造成電機過熱空開跳閘,時間過短有可能造成刀架不能夠鎖緊。刀架鎖緊以後,整個換刀過程結束。

安全互鎖

1、架電動機長時間旋轉,而檢測不到刀位信號,則認為刀架出現故障,立即停止刀架電動機,以防止將其損壞並報警提示;

2、刀架電動機過熱報警時,停止換刀過程,並禁止自動加工;

我們現在已經對此種刀架的換刀原理有所了解,那麼對於此種刀架在工作過程中常見的一些故障我們應該很容易分析出他的原因。常見的故障現象如下:

故障現象一:選擇了目標刀位,按下刀位轉換按鈕以後,電動刀架不轉;

故障現象二:選擇了目標刀位,按下刀位轉換按鈕以後,電動刀架轉個不停;

我們現在就以這兩種比較典型的故障現象來分析一下故障原因,希望大家有所收獲,比如故障現象一;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故障現象,出現此現象後我們應該利用怎樣的方法才能夠比較容易去解決。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已經了解了換刀的整個過程, 如圖四,如果刀架不動,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檢修呢?

1、首先我們可以利用現象比較明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地方來進行判斷,在這里我們可以把接觸器作為一個特殊點,以接觸器為分界點,作出一個初步判斷,可以觀察一下接觸器是否動作,如果接觸器動作我們可以聽到接觸器吸合的聲音,相反則聽不到。

2、接觸器吸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判斷出換刀過程中的① ④沒有問題。那麼問題應該在⑤ 或 ⑥上,具體原因如下:

1)電機電源缺相或電壓過低;

2)接觸器主觸點被燒壞或接觸不良;

3)刀架電機電源相序錯,造成電機旋轉方向發生改變,刀架選刀的過程變成刀架鎖緊的過程;

4)電機被燒壞;

5)刀架鎖得太緊或被機械卡死等。

3、接觸器在沒有吸合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判斷出故障原因有可能出在①⑤這幾步上,具體分析過程如下:

1)KM5沒有吸合的情況下,觀察KA6是否吸合,如果KA6已經動作,那麼可以測量一下KM5線圈有沒有燒壞,控制電纜有沒有斷線,KA6的觸點接觸是否良好。

2)如果KA6沒有動作,可以通過觀察PLC的輸入輸出寄存器的狀態來確定刀架正轉信號Y0.6是否有輸出,如果有輸出,可以檢測一下繼電器KA6線圈是否被燒壞,PLC輸出板是否有問題,系統PLC到KA6的連線是否有問題。如果沒有輸出,則檢查一下是否PLC編寫有誤,是否有些換刀條件沒有滿足。

㈨ 鋼帶分條排刀技術怎樣排刀間隙怎樣算

根據板厚和所分的具體條數, 一般0.5以下下5絲, 負 0.05 , 0.5-1.5 都可以下10絲, -0.1 1.5-2.0下20絲就好了, 條數多的情況下, 間隙要適當增大, 材質很軟的情況下,適當縮小, 間隙很大了, 會使毛刺增大, 嚴重者剪不開, 間隙很小了, 也會剪不開, 有壓痕等。

鋼帶(steel-belt)是指以碳鋼製成的輸送帶作為帶式輸送機的牽引和運載構件,也可用於捆紮貨物;是各類軋鋼企業為了適應不同工業部門工業化生產各類金屬或機械產品的需要而生產的一種窄而長的鋼板。

閱讀全文

與鍍鋅鋼板分切自動排刀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 瀏覽:349
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裝置 瀏覽:564
滾子軸承兩個軸怎麼接 瀏覽:129
玉器雕刻用什麼機械設備 瀏覽:311
小丸工具箱提取字幕 瀏覽:860
機床各部分靜剛度曲線怎麼繪制 瀏覽:482
淋浴閥門有點漏水怎麼辦 瀏覽:638
倉庫小五金件的擺放要求 瀏覽:48
消防管道閥門用明桿閥門 瀏覽:917
檢查閥門不正確的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429
佛山祥盛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23
高中化學課本實驗裝置圖 瀏覽:369
半液晶儀表怎麼實現地圖顯示 瀏覽:100
蒸發用的器材有什麼 瀏覽:286
機械圖圓後面向下箭頭什麼意思 瀏覽:657
曲靖家用電動工具批發 瀏覽:20
滄州固化設備哪裡有 瀏覽:165
帝豪gl儀表台上面那個小燈是什麼 瀏覽:548
在小縣城辦機械廠有什麼扶持嗎 瀏覽:918
液晶儀表怎麼點亮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