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所示為斜齒圓柱齒輪—蝸桿傳動,小齒輪1由電機驅動.已知蝸輪4為右旋,其轉向如
從A向看,是逆時針旋轉。蝸桿在渦輪處的受力是從接觸點指向齒輪這一側的,其他的自己解決。
㈡ 如圖所示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組成減速裝置,已知輸入軸上主動輪1轉速方向和蝸桿的螺旋線旋向
沒有看到你圖上主動齒輪的旋轉方向,所以兩種情況都畫了。
㈢ 《機械設計基礎》的幾個題目
6312; 6212 ;σF1〈 σF2;提高、降低;;當量齒數、大端模數;越小、越大; 高速級或低速級均可;脈動循環變應力;增大;3系列;大齒輪強因為1.75 《2.25;(1)不能確定各軸轉方向因為渦輪沒有確定旋向;(2)4為左旋、3為右旋;(3)。。。;自己去查手冊螺紋聯接;①30314滾動軸承3為國標的調心軸承也有的也為2開頭的,0為寬度系列代號。314不是為5的倍數所以內徑就是314mm;②。。。
㈣ 機械設計作業題
機修09機械設計基礎復習大綱一、填空題 1.分度圓上的壓力角等於 20 ,摸數取的是 標准 值,齒厚和齒槽寬 相等 的齒輪稱為標准齒輪。 2.閉式軟齒面齒輪傳動的強度設計,首先按 齒面接觸疲勞 強度條件計算,再按 彎曲疲勞強度 校核。 3.帶傳動應力由 拉應力 、 離心應力 和 彎曲應力 組成。 4.當兩軸線 空間交錯 時可採用蝸桿傳動。 5.當兩軸不適於嚴格對中時,宜採用 彈性可移 式聯軸器。二、選擇題 1.帶傳動中出現打滑現象是因為( ) A.帶的張緊力不足。 B.帶受拉塑性變形長。 C.外載荷太大(超載)D.帶速超出限制范圍。 2.在蝸桿傳動中,通常( )為主動件。 A.蝸桿 B.蝸輪 C.蝸桿或蝸輪都可以 3.當兩個連接件之一太厚,不宜製成通孔且連接不需經常拆卸時往往採用( )。 A.螺栓連接或螺釘連接 B.螺釘連接 C.雙頭螺栓連接 D.緊定螺釘連接 4. 彈性聯軸器和離合器均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補償兩軸的綜合位移 B.聯接兩軸,使其旋轉並傳遞轉矩 C.防止機器過載 D.緩和沖擊和振動 5.增大軸在剖面過渡處的圓角半徑,其優點是( )。 A.使零件的軸向定位比較可靠 B.使軸的加工方便 C.零件的軸向固定比較可靠 D.降低應力集中提高軸的疲勞強度三、判斷題( Y )1.對於普通螺栓聯接,在擰緊螺母時,螺栓所受的載荷是拉力和扭矩 ( N )2.在多根V帶傳動中,當一根帶失效時,只需換上一根新帶即可。( Y )3.蝸桿傳動的機械效率主要取決於蝸桿的頭數。 (Y )4.三角形螺紋多用於聯接,矩形螺紋、梯形螺紋多用於傳動。 ( Y )5.利用軸承端蓋可固定軸承的外圈。四.簡答題 1.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斜齒圓柱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分別是什麼?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兩個齒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必須分別相等,且等於標准值。斜齒圓柱齒輪傳動:兩個斜齒輪的法面模數和法面壓力角分別相等,旋向相反。蝸桿傳動:在中間平面內,蝸桿的軸面模數ma應等於蝸輪的端面模數mt,且為標准值;蝸桿的軸面壓力角aa應等於蝸輪的端面壓力角at,且為標准值;蝸桿分度圓柱上的升角r應與渦輪分度圓上的螺旋角b大小相等,且蝸輪與蝸桿的旋向必須相同。 2.聯軸器與離合器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聯接兩軸、傳遞運動和轉矩。不同點:聯軸器——聯接的兩軸只有停車後 經拆卸才能分離。離合器——聯接的兩軸可在機器工作中方便地實現分離與接合。 3.帶傳動為什麼要核驗包角?小帶輪包角越大,接觸弧上產生的摩擦力也越大,則帶傳動的載能力也越大,通常情況下應使包角大於120。五.計算題 復習周轉輪系
㈤ 如圖所示輪系傳動裝置,已知輸入軸齒輪1的轉速為,轉向如圖所示,求:
在軸2上,圓錐齒輪3的軸向力是從小端到大端(水平向左),為了使軸2的軸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則斜齒輪2的軸向力應「水平向右」。斜齒輪2和斜齒輪1的軸向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斜齒輪1的軸向力應「水平向左」,斜齒輪1的轉向是順時針的(從軸1的左端看,軸1的轉向是順時針的)
。
根據主動輪螺旋定則,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四指彎曲的方向為轉動方向,大拇指指向為軸向力方向。結合斜齒輪1的軸向力「水平向左」,轉向順時針,可判斷斜齒輪1是左旋的。
根據軸1的轉向,可判斷軸2的轉向為「豎直向上」(從軸2的左端看為逆時針),軸3的轉向為「水平向右」(從軸4的下端看為順時針)。
在軸3上,圓錐齒輪4的軸向力是從小端到大端(豎直向下),為了使軸3的軸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則蝸桿的軸向力應「豎直向上」。蝸桿的軸向力 「豎直向上」且轉向為「水平向右」,根據主動輪的螺旋定則,結合軸向力方向和旋轉方向,可判斷蝸桿是右旋的。
蝸桿的軸向力與渦輪的周向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蝸桿的軸向力「豎直向上」,則渦輪的圓周力「豎直向下」,則可知渦輪的轉動方向為「逆時針」。
斜齒輪2的轉向為「豎直向上」(從軸2的左端看為逆時針),故在斜齒輪1與斜齒輪2在嚙合點處,斜齒輪2受到的圓周力應「垂直紙面向里」。斜齒輪2的徑向力「指向斜齒輪2的中心」,軸向力「水平向右」。
㈥ 如圖所示齒輪―蝸桿傳動,要求:(1)為使Ⅱ軸上齒輪2和蝸桿3的軸向力相抵,請標出蝸桿3的旋向;(3%)
這么簡單的問題,不學習就不及格了。
2轉向與1相反,3與2相同。3要標旋向的,沒標按右旋的,右手定則判斷4轉向。
按主動被動確定圓周力方向
㈦ 蝸桿與斜齒輪嚙合傳動幾何計算
1、傳動比=蝸輪齒數÷蝸桿頭數
2、中心距=(蝸輪節徑+蝸桿節徑)÷2
3、蝸輪吼徑=(齒數+2)×模數
4、蝸輪節徑=模數×齒數
5、蝸桿節徑=蝸桿外徑-2×模數
6、蝸桿導程=π×模數×頭數
7、螺旋角(導程角)tgB=(模數×頭數)÷蝸桿節徑
(7)如圖所示為蝸桿圓錐齒輪組合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蝸輪及蝸桿機構的特點 :
兩輪嚙合齒面間為線接觸,其承載能力大大高於交錯軸斜齒輪機構 蝸桿傳動相當於螺旋傳動,為多齒嚙合傳動,故傳動平穩、噪音很小。
具有自鎖性。當蝸桿的導程角小於嚙合輪齒間的當量摩擦角時,機構具有自鎖性,可實現反向自鎖,即只能由蝸桿帶動蝸輪,而不能由蝸輪帶動蝸桿。如在其重機械中使用的自鎖蝸桿機構,其反向自鎖性可起安全保護作用。
傳動效率較低,磨損較嚴重。蝸輪蝸桿嚙合傳動時,嚙合輪齒間的相對滑動速度大,故摩擦損耗大、效率低。另一方面,相對滑動速度大使齒面磨損嚴重、發熱嚴重,為了散熱和減小磨損,常採用價格較為昂貴的減摩性與抗磨性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潤滑裝置,因而成本較高蝸桿軸向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