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形位公差檢測裝置使用方法

形位公差檢測裝置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8 05:54:54

機械廠里零件的垂直度,平行度,表面粗糙度,等形位公差是用什麼方法檢測的使用到什麼測量工具

垂直度是用直角尺,找個水平面拿尺一靠就知道!平行度是用百分表去測版量,只需要把零件固定權在機床上,用夾具靠著打表,必須保證夾具是平行的!表面光潔度呢,我是憑肉眼和經驗。機械加工做過幾年就知道大概的了!等形位公差我是用帶電子顯示器的游標卡尺。以上觀點,僅限個人經驗。

❷ 請教形位公差的測量方法

要求不高的,可以製作檢具,根據測量基準,被測量面要求來做檢具,要求高的三坐標測量。

❸ 什麼叫形位公差形位公差的分類及含義

形位公差
1,形位公差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如何分類,各自的含義是什麼
答:形位公差的研究對象是零件的幾何要素,它是構成零件幾何特徵的點,線,面的統稱.其分類及含義如下:
(1) 理想要素和實際要素
具有幾何學意義的要素稱為理想要素.零件上實際存在的要素稱為實際要素,通常都以測得要素代替實際要素.
(2) 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
在零件設計圖樣上給出了形狀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稱為被測要素.用來確定被測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稱為基準要素.
(3) 單一要素和關聯要素
給出了形狀公差的要素稱為單一要素.給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稱為關聯要素.
(4) 輪廓要素和中心要素
由一個或幾個表面形成的要素,稱為輪廓要素.對稱輪廓要素的中心點,中心線,中心面或回轉表面的軸線,稱為中心要素.
2,形狀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標注
答:形狀公差有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和圓柱度.其含義和標注如下:
1) 直線度
表2-2為幾種直線度公差在圖樣上標注的方式.形位公差在圖樣上用框格注出,並用帶箭頭的指引線將框格與被測要素相連,箭頭指在有公差 要求的被測要素上.一般來說,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被測要素對理想要素允許變動的方向.通常形狀公差的框格有兩格,第一格中註上某項形狀公差要求的符號,第二格註明形狀公差的數值.
2) 平面度
表2-3為平面度公差要求的標注方式.平面度公差帶只有一種,即由兩個平行平面組成的區域,該區域的寬度即為要求的公差值.
3) 圓度
表2-4表示圓度公差在圖樣上的標注方式.
在圓度公差的標注中,箭頭方向應垂直於軸線或指向圓心.
4) 圓柱度
如表2-5所示,由於圓柱度誤差包含了軸剖面和橫剖面兩個方面的誤差,所以它在數值上要比圓度公差為大.圓柱度的公差帶是兩同軸圓柱面間的區域,該兩同軸圓柱面間的徑向距離即為公差值.
3,定向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標注
答: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傾斜度.其含義和標注如下:
1) 平行度
對平行度誤差而言,被測要素可以是直線或平面,基準要素也可以是直線或平面,所以實際組成平行度的類型較多.表2-7中表示出一些標注平行度公差要求的示例.其中,基準符號是用一粗短劃線和帶圓圈的字母標注,字母方向始終是正位,基準是中心要素時,粗短劃線的引出線必須和有關尺寸線對齊.
2) 垂直度
垂直度和平行度一樣,也屬定向公差,所以在分析上這兩種情況十分相似.垂直度的被測和基準要素也有直線和平面兩種.表2-8是幾種垂直度標注的示例.
3) 傾斜度
傾斜度也是定向公差.由於傾斜的角度是隨具體零件而定的,所以在傾斜度的標注中,總需用將要求傾斜的角度作為理論正確角度標注出,這是它的特點.表2-9舉出了一些零件標注傾斜度公差的示例.
4,定位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標注
答:定位公差有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圓跳動和全跳動.其含義和標注如下:
1) 同軸度
同軸度是定位公差,理論正確位置即為基準軸線.由於被測軸線對基準軸線的不同點可能在空間各個方向上出現,故其公差帶為一以基準軸線為軸線的圓柱體,公差值為該圓柱體的直徑,在公差值前總加註符號"φ".表2-10為同軸度公差標注的示例.
2) 對稱度
對稱度和同軸度相似,也是定位公差.但對稱度的被測要素和基準要素可以是一直線或一平面,所以形式比同軸度要多.表2-11舉出了對稱度公差標注的示例.
3) 位置度
位置度誤差是被測實際要素偏離其理論位置的結果.理論位置由理論正確尺寸決定,所以標注位置度公差要求時,總要標出帶框的理論正確尺寸.另外,有位置度要求的要素除線和面以外,還有點的位置.表2-12舉出了位置度公差標注的示例.
4) 圓跳動
圓跳動分徑向,端面和斜向三種.跳動的名稱是和測量相聯系的.測量時零件繞基準軸線回轉.測量用指示表的測頭接觸被測要素.回轉時指示表指針的跳動量就是圓跳動的數值.指示表測頭指在圓柱面上為徑向圓跳動,指在端面為端面圓跳動,垂直指向圓錐素線上為斜向圓跳動.表2-13舉出了標注圓跳動的一些示例.
5) 全跳動
全跳動公差是關聯實際被測要素對其理想要素的允許變動量.當理想要素是以基準軸線為軸線的圓柱面時,稱為徑向全跳動;當理想要素是與基準軸線垂直的平面時,稱為端面(軸向)全跳動.表2-13和表2-14中(a),(b),(c)的零件是相同的,但全跳動和圓跳動不同.徑向圓跳動只是在某一橫剖面測量的跳動量,端面圓跳動只是在端面某一半徑上測量的跳動量.徑向全跳動在用指示表和被測圓柱面接觸測量時,除工件要圍繞基準軸線轉動外,指示表還得相對於工件作軸向移動,以便在整個圓柱面上測出跳動量.端面全跳動在測量時,工件除要圍繞基準軸線轉動外,指示表還得相對於工件作垂直回轉軸線的運動,以便在整個端面上測得跳動量.對同一零件,全跳動誤差值總大於圓跳動誤差值.
5,輪廓公差有哪些,各自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標注
答:形狀公差有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度.其含義和標注如下:
線輪廓度和面輪廓度根據有無基準要求可分屬於形狀和位置公差兩種,無基準要求的屬形狀公差,有基準要求的屬位置公差.表2-6中表示線,面輪廓度公差標注的幾種形式.
6,形位公差的標注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形位公差的標注應注意以下問題:
(1) 形位公差內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內容自左向右第一格總是形位公差項目符號,第二格為公差數值,第三格以後為基準,即使指引線從框格右端引出也是這樣.
(2) 被測要素為中心要素時,箭頭必須和有關的尺寸線對齊.只有當被測要素為單段的軸線或各要素的公共軸線,公共中心平面時,箭頭可直接指在軸線或中心線,這樣標注很簡便,但一定要注意該公共軸線中沒有包含非被測要素的軸段在內.
(3) 被測要素為輪廓要素時,箭頭指向一般均垂直於該要素.但對圓度公差,箭頭方向必須垂直於軸線.
(4) 當公差帶為圓或圓柱體時,在公差數值前需加註符號"φ",其公差值為圓或圓柱體的直徑.這種情況在被測要素為軸線時才有.同軸度的公差帶總是一圓柱體,所以公差值前總是加上符號"φ";軸線對平面的垂直度,軸線的位置度一般也是採用圓柱體公差帶,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號"φ".
(5) 對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數值後加註相應的符號,如(+)符號說明被測要素只許呈腰鼓形外凸,(-)說明被測要素只許呈鞍形內凹,(>)說明誤差只許按符號的小端方向逐漸減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實體要求時,則需加符號○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說明.如對被測要素數量的說明,應寫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屬於解釋性說明(包括對測量方法的要求)應寫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離軸端300mm處;在a,b范圍內等.
7,公差原則有關的術語有哪些,各自的含義是什麼
答:公差原則有關的術語及含義如下:
1) 局部實際尺寸(簡稱實際尺寸)
在實際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兩對應點之間測得的距離,稱為局部實際尺寸(線性尺寸),簡稱實際尺寸.
2) 作用尺寸
作用尺寸可以分為體外作用尺寸和體內作用尺寸兩種.
(1) 體外作用尺寸
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內表面(孔)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與實際外表面(軸)體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體外作用尺寸.對於單一被測要素,內表面(孔)的(單一)體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外表面(軸)的(單一)體外作用尺寸以dfe表示.
對於給出定向公差或定位公差的關聯被測要素,確定其體外作用尺寸的理想面的中心要素,心須與基準保持圖樣上給定的方向或位置關系.其體外作用尺寸分別稱為定向體外作用尺寸(dfe′,dfe′)和定位體外作用尺寸(dfe〃,dfe〃).
(2) 體內作用尺寸
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內表面(孔)體內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與實際外表面(軸)體內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體內作用尺寸.
對於單一被測要素,內表面(孔)的(單一)體內作用尺寸以dfi表示,外表面(軸)的(單一)體內作用尺寸以dfi表示.
3)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mmvc)和最大實體實效尺寸(mmvs)
在給定長度上,實際尺寸要素處於最大實體狀態,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狀或位置誤差等於給出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稱為最大實體實效狀態.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下的體外作用尺寸,稱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內表面(孔)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以dmv表示,外表面(軸)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以dmv表示,有:
對於內表面(孔) dmv=dm-t○m=dmin-t○m
對於外表面(軸) dmv=dm+t○m=dmax+t○m
對於給出定向公差的關聯要素,稱為定向最大實體實效尺寸(dmv',dmv').
4) 最小實體實效狀態(lmvc)和最小實體實效尺寸(lmvs)
在給定長度上,實際尺寸要素處於最小實體狀態,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狀或位置誤差等於給出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稱為最小實效狀態.對於給出定向公差的關聯要素,稱為定向最小實體實效狀態;對於給出定位公差的關聯要素,稱為定位最小實體實效狀態.
最小實體實效狀態下的體內作用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內表面(孔)的最小實體實效尺寸以dlv表示,外表面(軸)的最小實體實效尺寸以dlv表示,有:
對於內表面(孔) dlv=dl+t○l=dmax+t○l
對於外表面(軸) dlv=dl-t○l=dmin-t○l
5) 邊界
由設計給定的具有理想形狀的極限包容面,稱為邊界.邊界的尺寸是該極限包容面的直徑或寬度.
⑴最大實體邊界(mmb) 尺寸為最大實體尺寸的邊界稱為最大實體邊界.
⑵最小實體邊界(lmb) 尺寸為最小實體尺寸的邊界稱為最小實體邊界.
⑶最大實體實效邊界(mmvb) 尺寸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的邊界稱為最大實體實效邊界.
⑷最小實體實效邊界(lmvb) 尺寸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的邊界稱為最小實體實效邊界.
8,獨立原則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標注
答:獨立原則就是圖樣上給定的各個尺寸和形狀,位置要求都是獨立的,應該分別滿足各自的要求.
獨立原則是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關系遵循的基本原則.
應用獨立原則時,圖樣上沒有加註符號,但應在圖樣或技術文件中註明:公差原則按gb/t4249-1996.
9,包容要求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標注
答:包容要求(er)是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相互有關的一種相關要求.它只適用於單一尺寸要素(圓柱面,兩反向的平行平面)的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之間的關系.
採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應在其尺寸極限偏差或公差帶代號之後加註符號○e.
採用包容要求的尺寸要素,其實際輪廓應遵守最大實體邊界,即其體外作用尺寸不超出其最大實體尺寸,且局部實際尺寸不超出其最小實體尺寸.
對於孔 dfe≥dm=dmin 且da≤dl=dmax
對於軸 dfe≤dm=dmax 且da≥dl=dmin
10,最大實體要求的含義是什麼,如何標注
答:最大實體要求(mmr)是相關要求中的一種.既可以應用於被測要素,也可以應用於基準中心要素.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被測要素時,應在被測要素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後標注符號"○m";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基準中心要素時,應在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內相應的基準字母代號後標注符號"○m".
1) 最大實體要求用於被測要素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被測要素時,被測要素的實際輪廓應遵守其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即在給定長度上處處不得超出最大實體實效邊界.也就是說,其體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其最大實體實效尺寸.而且,其局部實際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和最小實體尺寸.
對於內表面(孔) dfe≥dmv 且dm=dmin≤da≤dl=dmax
對於外表面(軸) dfe≤dmv 且dm=dmax≥da≥dl=dmin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被測要素時,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值是在該要素處於最大實體狀態時給出的.當被測要素的實際輪廓偏離其最大實體狀態,即其實際尺寸偏離最大實體尺寸時,形位誤差值可以超出在最大實體狀態下給出的形位公差值,即此時的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
若被測要素採用最大實體要求時,其給出的形位公差值為零,則稱為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並以"0○m"表示.
2) 可逆要求用於最大實體要求
可逆要求(rr)是當中心要素的形位誤差值小於給出的形位公差值時,允許在滿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出下擴大尺寸公差.
可逆要求用於最大實體要求時,被測要素的實際輪廓應遵守其最大實體實效邊界.當其實際尺寸向最小實體尺寸方向偏離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其形位誤差值超出在最大實體狀態下給出的形位公差值,即形位公差值可以增大.當其形位誤差值小於給出的形位公差值時,也允許其實際尺寸超出最大實體尺寸,即尺寸公差值可以增大的一種要求.因此,也可以稱為"可逆的最大實體要求".
採用可逆的最大實體要求,應在被測要素的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後加註符號"○r".
3)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基準要素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基準要素時,基準要素應遵守相應的邊界.若基準要素的實際輪廓偏離其相應的邊界,即其體外作用尺寸偏離其相應的邊界尺寸,則允許基準要素在一定范圍內浮動,其浮動范圍等於基準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與其相應邊界尺寸之差.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於基準要素時,基準要素應遵守的邊界有兩種情況:
(1)基準要素本身採用最大實體要求,應遵守最大實體實效邊界.此時,基準代號應標注在最大實體實效邊界的形位公差框格下方.
(2)基準要素本身不採用最大實體要求時,應遵守最大實體邊界.此時,基準代號應標
注在基準的尺寸線處,其連線與尺寸線對齊.

❹ 什麼是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一般也叫幾何公差包括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點、線、面構成的,這些點、線、面稱為要素。機械加工後零件的實際要素相對於理想要素總有誤差,包括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

形狀公差用形狀公差帶表達,形狀公差帶包括公差帶形狀、方向、位置和大小等四要素。 形狀公差項目有: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面輪廓度等6項。

通俗點就是,和形狀有關的要素。

(4)形位公差檢測裝置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項目符號

1、直線度 符號為一短橫線(-),是限制實際直線對理想直線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直線發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 符號為一平行四邊形,是限制實際平面對理想平面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針對平面發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圓度 符號為一圓(○),是限制實際圓對理想圓變動量的一項指標,它是對具有圓柱面(包括圓錐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與軸線垂直的面)內的圓形輪廓要求。

❺ 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一般如何檢測一般使用什麼儀器,

一般是用千分表或則時百分表來檢測的,也就是打表的方法,具體起來就是和其他版東西配合起權來使用,具體工件和形位公差不同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軸類的跳動就是可以在偏擺儀或者時齒跳儀上用雙頂尖定位後用百分表(車削後)或者千分表(磨削後)來檢測.要是平面度的話,就有點麻煩了,需要把工件放到一個標准平板上(一般是鑄鐵磨削後刮,具有很高的平面度的基準,精度高也有用大理石的),平面有規律的取幾個點,比如像田字的那九個點樣子.然後通過一定的計算換算出平面度,這個要麻煩.平行度和垂直度一般是有一定的檢測儀器獲得自製檢具,比如兩個平面的平行度檢測,把基準平面放到一個平面度很高的檢具上,直接用表打出數值就是結果,比如孔軸線對端面的垂直度,就用一根精密程度很高的芯棒插到孔裡面去(可對孔的公差准備多根不同直徑而直徑差距非常小的芯棒),然後把芯棒放到偏擺儀或者齒跳儀上去,打端面表的,看結果.一般來說檢測方法都比較麻煩,所以一般要是批量生產的話形位公差多為抽檢.但現在也有各種檢測儀器.一般價格都比較昂貴並且不一定最終的綜合效率比上述的方法高,但對一些零件只有用這些儀器來檢測.

❻ 三坐標測量機的使用方法

三坐標測量儀簡稱CMM,自六十年代中期第一台三坐標測量儀問世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以及電子控制系統、檢測技術的發展,為測量機向高精度、高速度方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CMM按測量方式可分為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以及接觸和非接觸並用式測量,接觸測量常於測量機械加工產品以及壓製成型品、金屬膜等。本文以接觸式測量機為例來說明幾種掃描物體表面,以獲取數據點的幾種方法,數據點結果可用於加工數據分析,也可為逆向工程技術提供原始信息。掃描指藉助測量機應用軟體在被測物體表面特定區域內進行數據點採集。此區域可以是一條線、一個面片、零件的一個截面、零件的曲線或距邊緣一定距離的周線。掃描類型與測量模式、測頭類型及是否有CAD文件等有關,狀態按紐(手動/DCC)決定了屏幕上可選用的「掃描」(SCAN)選項。若用DCC方式測量,又具有CAD文件,那麼掃描方式有「開線」(OPEN LINEAR)、「閉線」(CLOSED LINEAR)、「面片」(PATCH)、「截面」(SECTION)及「周線」(PERIMETER)掃描。若用DCC方式測量,而只有線框型CAD文件,那麼可選用 「開線」(OPEN LINEAR)、「閉線」(CLOSED LINEAR)和「面片」(PATCH)掃描方式。若用手動測量模式,那麼只能用基本的「手動觸發掃描」(MANUL TTP SCAN)方式。若在手動測量方式,測頭為剛性測頭,那麼可用選項為「固定間隔」(FIXED DELTA)、「變化間隔」(VARIABLE DELTA)、「時間間隔」(TIME DELTA)和「主體軸向掃描」(BODY AXIS SCAN)方式。

❼ 形位公差怎麼檢測都要用到哪些儀器,是在機床上檢還是在檢測台上檢。

形位公差,應該在檢驗平板、檢測儀器上測量,不應該在機床上測量。
常用、通用版的檢測權器具有,檢測平板,高度尺帶百分表(測平行度),方箱(測垂直度),偏擺儀(測軸類同軸度、跳動),塞尺(測平面度),圓度儀,等。
三坐標測量機,能夠測量多種形位公差,但是價格較貴。

❽ 我剛從事機械零件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測量工作,看圖時必須的,但是遇到復雜的零件圖,我就看不懂了~

樓主,take it easy,表激動。作為一個初學者,你謙虛好學,這一點很好,希望我下面的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
你的問題概括下來有以下兩個:一、如何看懂機械圖紙; 二、如何去測量那些形位公差。除了上面兩個技術問題,我還從你的言語中讀到你的「心態」似乎也不是很好。
機械圖紙大概可以分為三塊——圖面標注,技術要求,圖框。圖框相對固定,也比較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再此不談。技術要求,其實技術要求部分是比所謂的形位公差更復雜的東西,不同的行業擁有大量的不同的標准,這個東西需要時間的增長,慢慢來熟悉,有一天當你看到一張圖紙上有幾十條技術要求的時候,你會同意我的說法,在這也就不談了。
圖面標注又分為線形尺寸和幾何公差,也就是所謂的形位公差,當然其他小的東西也會有,比如粗糙度啊,一些注釋啊等等。線形尺寸就是什麼簡單的長、寬、高、直徑……沒什麼技術含量和理解難度,真正有技術含量的是形位公差,要理解這個東西,理論和實踐各佔50%, 首先要理解每個符號的含義,其次你得去學習如何使用測量儀器去檢測這些形位公差。
幾何公差很多,但是可以將其分為形狀,方向,位置,輪廓,跳動幾類,其中形狀公差最簡單,因為無基準要求,實體要求的應用也只有直線度有。接著的方向,位置,輪廓,跳動就比較復雜,既涉及到基準,還涉及到一些實體要求,還有各種符號,基準順序等等,因此我可以給你學習建議是,首先找資料,理解每個公差符號的含義,特別是其公差帶;其次是跟你的前輩們多請教,從工作出發,把每個你遇到的符號,標注搞清楚,當你遇到每個不懂的符號,多去查資料,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三,當你積累到一定程度,比如說半年或一年後,你可以去讀 ASME Y14.5 -2009,關於形位公差所有的一切,都出至於它。不過很不幸是英文版的,但是網上應該也能找到中文的培訓資料,全面地對GD&T進行研究,你會有更深的理解,同時你也會是這方面的高手了。
總之,再天才的人也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搞清楚你上面提的問題,因此你需要慢慢的去學習和積累,這個時間至少需要兩年,而且需要你擁有一個謙虛,嚴謹的心態。
另外,摟主別那麼在意那些嘲笑初學者的人,這樣的人可以無視。這是我發現你的「心態」問題,不要跟這類人去較勁。

❾ 形位公差傾斜度的測量方法

可以用萬能角度尺,傾斜度都有基準面,如果難以夠到可以用一些介體,要是測孔可以把孔內插上相應的棒再測,精確的就是可以用投影和三坐標測量

❿ 形位公差中的平面度、直線度、平行度、垂直度、面輪廓度定義和測量

形位公差及其檢測方法

一、概念:

1.1定義:

形狀公差:單一實際要素形狀所允許的變動全量。

位置公差:關聯實際要素的位置對基準所允許的變動全量。

形位公差:形狀公差與位置公差的總稱。它控制著零件的實際要素在形狀、位置及方向上的變化。

形位公差帶:用以限制實際要素形狀或位置變動的區域。由形狀、大小、方向和位置四個要素所確定。

公差原則: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獨立原則與相關要求。

獨立原則:圖樣上給出的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各自獨立,彼此無關,分別滿足要求的公差原則。


相關要求:圖樣上給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相互有關的公差要求。具體可分為包容要求(E)、最大實體要求(M)、最小實體要求(L)和可逆要求(R)。


1.2形位公差的項目及符號:

2.8跳動量的測量:

建立基準,並使被測件繞基準軸線作無軸向移動的旋轉。指示表面固定位置上的變動量反映該截面的圓跳動值;指示表沿被測要素的理想方向移動(連續或間斷),則指示表的示值最大變動量為全跳動值。無特殊規定時,提示表的測頭均應垂直於被測要素。

閱讀全文

與形位公差檢測裝置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踏板車後輪軸承墊片怎麼取下來 瀏覽:213
機床結構示意圖怎麼畫 瀏覽:380
暖氣片閥門兒向左是開向右是開 瀏覽:527
無錫軍青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76
儀表如何隔離 瀏覽:618
對開門冷藏櫃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282
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 瀏覽:349
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裝置 瀏覽:564
滾子軸承兩個軸怎麼接 瀏覽:129
玉器雕刻用什麼機械設備 瀏覽:311
小丸工具箱提取字幕 瀏覽:860
機床各部分靜剛度曲線怎麼繪制 瀏覽:482
淋浴閥門有點漏水怎麼辦 瀏覽:638
倉庫小五金件的擺放要求 瀏覽:48
消防管道閥門用明桿閥門 瀏覽:917
檢查閥門不正確的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429
佛山祥盛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23
高中化學課本實驗裝置圖 瀏覽:369
半液晶儀表怎麼實現地圖顯示 瀏覽:100
蒸發用的器材有什麼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