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術下行上給式排水系統水力計算步驟
關於簡術下行上給式排水系統水力計算步驟?上行下給(upfeed system)指的是給水橫干管位於配水管網的上部,通過連接的立管向下給水的方式。
熱水管道系統應有補償管道溫度伸縮的措施。熱水橫管應有不小於0.003的坡度,以便放氣和泄水。上行下給式系統配水幹管的最高點應設排氣裝置。下行上給式系統應利用最高配水點放氣,在系統的最低點應有泄水裝置。為減少熱損失,熱水管道應進行保溫。根據住建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規定,住宅應設室內給水排水系統。
各種給水系統按其水平干管在建築物內敷設的位置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下行上給式
水平配水幹管敷設在底層(明裝、埋設或溝敷)或地下室天花板下,自下而上供水。利用室外給水管網水壓直接供水的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和工業建築多採用這種方式。
2.上行下給式
水平配水幹管敷設在頂層天花板下或吊頂之內,自上向下供水。對於非冰凍地區,水平於管可敷設在屋頂上;對於高層建築也可敷設在技術夾層內。
一般設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築或下行布置有困難時多採用此種方式。缺點是配水千管可能因漏水或結露損壞吊頂和牆面,寒冷地區干管還需保溫,以免結凍。
3.中分式
水平干管敷設在中間技術層內或某中間層吊頂內,向上下兩個方向供水。一般層頂用作露天茶座、舞廳或設有中間技術層的高層建築多採用這種方式。缺點需設技術層或增加某中間層的層高
『貳』 誰會給排水設計
以後有給排水方面的事,聯系329252124這個QQ就可以了,有六年給排水設計經驗。
『叄』 水力壓裂的結構的好處
水力壓裂法又稱水壓致裂法。一種絕對地應力測量方法。測量時首先取一段基岩裸露的鑽孔,用封隔器將上下兩端密封起來;然後注入液體,加壓直到孔壁破裂,並記錄壓力隨時間的變化,並用印模器或井下電視觀測破裂方位。根據記錄的破裂壓力、關泵壓力和破裂方位,利用相應的公式算出原地主應力的大小和方向。水力壓裂就是利用地面高壓泵,通過井筒向油層擠注具有較高粘度的壓裂液。當注入壓裂液的速度超過油層的吸收能力時,則在井底油層上形成很高的壓力,當這種壓力超過井底附近油層岩石的破裂壓力時,油層將被壓開並產生裂縫。這時,繼續不停地向油層擠注壓裂液,裂縫就會繼續向油層內部擴張。為了保持壓開的裂縫處於張開狀態,接著向油層擠入帶有支撐劑(通常石英砂)的攜砂液,攜砂液進入裂縫之後,一方面可以使裂縫繼續向前延伸,另一方面可以支撐已經壓開的裂縫,使其不致於閉合。再接著注入頂替液,將井筒的攜砂液全部頂替進入裂縫,用石英砂將裂縫支撐起來。最後,注入的高粘度壓裂液會自動降解排出井筒之外,在油層中留下一條或多條長、寬、高不等的裂縫,使油層與井筒之間建立起一條新的流體通道。壓裂之後,油氣井的產量一般會大幅度增長。
『肆』 有誰懂水力加壓器這個東西,或者說有關於水力加壓器的CAD圖紙,我不太懂這個,但是畢業設計選到了這個題~
水力加壓器簡介
華北石油華藏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一、 概述
我公司生產的水力加壓器是一種應用於鑽井、修井等作業中的井下工具。它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利用循環泵泵壓為動力把液體壓能轉化為鑽壓的一項新型鑽井技術,改變了常規鑽井或其它作業是靠下部鑽鋌的重量施加鑽壓的方式,使鑽頭或下部部分鑽具與鑽柱中的其他部分柔性連接,將鑽鋌給予鑽頭或其它工具的剛性加壓變為液力柔性加壓,克服了剛性加壓的種種弊端,從而達到高速度、高質量、低成本鑽井的目的,是鑽井技術的一次變革,對於推動鑽井技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特點
目前在石油鑽井中,鑽頭需要的鑽壓是由鑽頭上部的鑽鋌重量提供的,這種傳統的剛性加壓方式存在許多不可避免的弊病,如送鑽不均勻、跳鑽、鑽具彎曲、假鑽壓等等,這些弊病都嚴重影響著機械鑽速、鑽頭及鑽具的壽命,我公司水力加壓器的成功問世使上述問題的解決成為現實。
水力加壓器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改變了鑽頭加壓方式。把機械式加壓改為液力加壓為鑽頭提供穩定鑽壓,實現了柔性加壓鑽進。
2. 改變了鑽壓調節方法。水力加壓器是通過改變水力因素調節鑽壓大小,可節省部分鑽鋌、減輕鑽機負荷。
3. 減震效果實現了「質」的飛躍。在跳鑽情況下,如果採用小鑽壓、低轉速鑽進,勢必機械鑽速很低;如果採用大鑽壓鑽進,嚴重影響鑽頭壽命,鑽柱也易發生疲勞破壞,為解決跳鑽問題,人們設計了各種減震器,但現有的減震器是利用可壓縮液體在壓力作用下在缸筒內產生微量的壓縮變形來吸收鑽頭和鑽柱的振動能量實現減震的,減震效果有限,不能滿足現場要求,而水力加壓器是利用開泵循環時活塞上下端形成壓降,該壓降在活塞端面上形成推力,推動活塞下行,直到行程結束,從而最大限度的吸收鑽柱振動和鑽頭沖擊,實現了標本兼治,減震效果是所有類型的減震器所不能比擬的。
4. 增加了行程范圍內自動送鑽功能。在石油鑽井中,鑽頭需要的鑽壓是由鑽頭上部的鑽鋌重量提供的,為了獲得一個相對穩定的鑽壓,需要司鑽操縱剎把一點一點連續送鑽,工人勞動強度大也不易把握,鑽壓難以保持穩定,井眼質量也難以保證。水力加壓器獲得一個相對穩定的鑽壓不需要連續送鑽,在行程范圍內可自動送鑽,操作簡單,減輕了司鑽的勞動強度,提高了井眼質量。
5. 防止跳鑽、提高機械鑽速功能卓著。在特殊地層如礫岩地層鑽進,最易發生跳鑽現象,影響機械鑽速、鑽頭及鑽具壽命和鑽井質量,水力加壓器使鑽頭或下部部分鑽具與鑽柱中的其他部分柔性連接,實現了柔性加壓鑽進,最大限度的吸收鑽柱振動和鑽頭沖擊,鑽頭連續切削防止跳鑽現象的發生,穩定的鑽壓提高了機械鑽速,有效的吸震防跳延長了鑽頭鑽具壽命,從而降低鑽井成本、保證了鑽井質量,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6. 提出了新的防斜打直工藝理論。為了解決井眼軌跡控制問題,人們用改變鑽具結構的方法達到了目的,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防斜打直方面,一般採用高速吊打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是在犧牲機械鑽速的情況下實現的,導向鑽井系統雖然可靠,但比較復雜,耗費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採用了許多措施,如雙心鑽頭、偏軸接頭等,效果都不理想,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剛性加壓不能解決鑽壓與鑽柱彎曲、機械鑽速兩者之間的矛盾,而水力加壓器把鑽鋌的剛性加壓改為液力加壓,能夠提供足夠的、穩定的可控的鑽壓,有效的改善了鑽壓與鑽柱剛性、機械鑽速兩者之間的關系,改善了鑽具受力狀態,降低了中和點高度,提高了切點位置,減小了鑽具彎曲和鑽頭傾角,提高鑽具的穩定性,在大鑽壓和保持高機械鑽速的情況下,有利於防斜、穩斜、降斜,保證良好的井眼質量。
7. 避免小井眼假鑽壓、鑽具彎曲現象的發生,克服大斜度井、水平井受到鑽具重力分力、浮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獲得穩定的鑽壓。
8. 入井使用時不需要特殊操作和特殊工具,使用操作十分簡便,其獨特的密封設計使密封更有效、壽命更長。
9. 單位壓降推力大,鑽壓調節范圍廣,充分滿足了我國低泵壓的工作要求。
10. 能延長鑽頭、鑽具和地面設備使用壽命,降低鑽井成本,減少井下事故的發生。鑽頭平均壽命提高1倍以上,鑽進每米可降低成本幾百元以上。
三、 用途
水力加壓器適用於石油鑽井、修井、打撈、取芯等作業,具體可在以下幾方面應用:
1. 在常規轉盤鑽井作業中可直接接在鑽頭上,以給鑽頭提供穩定鑽壓,達到保護鑽頭和鑽具、加快鑽井速度的目的。
2. 在易跳鑽的較堅硬地層或非均質地層,使用水力加壓器可最大限度的吸收軸向與橫向沖擊振動,起到極好的「減震器」作用,其效果是減振器不能比擬的。
3. 使用井下動力鑽具鑽井時,可將水力加壓器接在動力鑽具之上,能起到加壓平穩,防跳防震的作用,保證正常鑽進及有效地保護井下動力鑽具。
4. 取芯鑽進時,可將水力加壓器接在取芯筒上,以使取芯鑽
頭獲得恆定的鑽壓,取芯工具工作更平穩,從而有助於提高取
芯收獲率。
5. 在定向井、水平井使用水力加壓器,可以克服由於鑽具摩阻作用而致使加不上鑽壓或加壓不準的弊病,使在斜井段或水平井段鑽進的鑽頭獲得穩定、足夠的鑽壓,從而加快定向井、水平井的鑽井速度。
6. 在小井眼鑽井時,使用水力加壓器可以克服由於小鑽具彎曲造成的摩擦阻力,導致出現的假鑽壓現象,使小鑽頭的加壓准確而穩定,不但有利於加快鑽速,而且還可大大減少鑽頭和鑽具疲勞事故發生。
7. 在井眼質量要求較嚴的地區,使用水力加壓器,配以合理的鑽具組合和方法,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斜、穩斜、降斜的效果,從而達到高速度、高質量、低成本鑽井的目的。
8. 在處理諸如打撈鑽具等井下事故時,使用水力加壓器有利於造扣、對扣、切割、磨銑等作業,有助於及早解除事故。
9. 在修井作業、斷銑作業、開窗側鑽作業中,使用水力加壓器同樣可起到諸如鑽井作業中的加壓、防跳、減震等,提高鑽井效果,延長工具壽命。
10. 在鑽鋌不足或由於鑽機負荷需減少鑽鋌時使用水力加壓器,可節省部分鑽鋌,減輕鑽機負荷。
四、 結構
水力加壓器主要由缸體、活塞、芯軸等部分組成,缸體用於連接鑽具並傳遞扭矩、活塞在缸體內滑動、密封並傳遞壓力,芯軸上下分別和活塞、鑽頭相連,將液壓力傳給鑽頭。(見圖一)
五、 工作原理
水力加壓器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時,開泵循環泥漿,工具內形成壓降,該壓降作用在活塞端面上,形成推力,推動活塞下行,直到行程結束為止,該推力就是鑽頭需要的鑽壓。當鑽完一個行程後,指重表懸重增加,泵壓顯示下降,下放鑽柱送鑽,開始第二個行程。
上接頭
二級活塞
缸筒
三級活塞
一級活塞
圖一
圖一
六、 應用前景
使用水力加壓器鑽井把機械加壓改為液力加壓,是鑽井技術的一項變革,具有較高的技術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水力加壓器的技術特點、作用特點和應用范圍中可以看出:
1、 把鑽鋌加壓改為液力加壓,能最大限度的吸收沖擊震動,加壓平穩、減震效果好,為提高機械鑽速奠定了基礎。
2、 有效的改善了鑽壓與鑽速匹配關系,擴大了匹配范圍,可在大鑽壓和高轉速下鑽進,提高了機械鑽速。
3、 克服了沖擊振動產生的高峰荷載,延長了鑽柱、鑽頭等壽命,減少了起下鑽次數,提高了行程機械鑽速。
4、 改善鑽具受力狀態,降低中和點高度,鑽具穩定和導向性好,在大鑽壓、高轉速下工作仍具有吊打功效,有一定的防斜打直作用。
5、 可以克服深井、大斜度井、水平井和小井眼中假鑽壓影響,實現鑽壓穩定可控,使操作得心應手。
6、 操作簡單,在行程范圍內可實現自動送鑽。
7、 起鑽時,一旦鑽頭遇卡可作下擊器解卡,避免事態惡化。
8、 用於取芯可保證取芯質量和回收率。
9、 可以減小鑽具刺漏、斷鑽具等井下事故的發生和處理費用。
總之,水力加壓器的用途是廣泛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使用水力加壓器鑽井,投入少、見效快、回報高、直接給用戶帶來效益,在提高機械轉速、縮短鑽井周期、降低鑽井成本等方面,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和深遠的技術意義,隨著人們對水力加壓器這種軟加壓鑽井技術認識的逐步加深和水力加壓器的不斷改進完善,對於推動我國鑽井技術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七、 實例
我公司生產的9"、8"、6 1/4"等尺寸的水力加壓器,分別在華北 、新疆、長慶的不同地區的數十口井使用,收到了明顯的技術經濟效益,深受用戶的歡迎。現將部分井的使用情況列舉如下:
1. 趙68井是華北南部地區的一口重點探井,該區塊地層傾角大(約40°左右),岩石可鑽性差,鑽進時跳鑽嚴重,斜很難控制,機械鑽速普遍較低。該井二開121/4"鑽頭鑽到井深2450米時,單點測斜為5.17°,後採用吊打降斜的措施,到2730米井斜降到4.5°,又吊打到2826.75米起出鑽頭,發現因跳鑽嚴重鑽頭斷齒較多。為防跳防斜下入9"水力加壓器,該裝置共配合3隻121/4"H517鑽頭連續入井3次,使用井段為2826.75~3272.30米沙二十三地層,累計入井時間530小時,純鑽326.7小時,進尺445.55米,平均機械鑽速1.36米/小時,鑽壓150~200KN, 轉速55~60Rpm ,泵壓12~14Mpa,排量32~38 l/s。該井使用水力加壓器後見到如下效果:(1)在前面鑽頭大量斷齒未打撈的情況下,仍延長了鑽頭使用壽命,鑽頭明顯好於前部井段使用的鑽頭;(2)鑽進時平穩,無跳鑽現象;(3)機械鑽速比同井上段使用的2隻鑽頭提高20.9%;(4)有明顯的降斜、穩斜效果。使用井段的井斜降為1°左右,單點測斜3114m×1°,3260m×1°。
2. 吐孜1井吉迪克組上部地層的蘭灰色泥岩,岩性緻密堅硬,可鑽性差,鑽進時跳鑽極為嚴重特別是用171/2"P2大鑽頭打鑽時,無論如何調整參數,仍跳的大繩相互碰撞,且此地區地層傾角大,極易井斜,通常採用鍾擺鑽具結構,小鑽壓的方式,以犧牲機械鑽速來保井深質量。在此情況下入8"水力加壓器不但有效地避免了跳鑽現象、加快了鑽井速度,而且還保證了井身質量,起到了較好的防跳、防斜、加快鑽速的作用。使用井段為786.51~1053.55米吉迪克組地層,入井時間138小時,純鑽81.19小時,進尺267.01米,平均機械鑽速3.28米/小時,鑽壓140~180KN, 轉速95Rpm ,泵壓14Mpa,排量45 l/s,機械鑽速比同井上段提高25%,且起出鑽頭新度60%,而同井上段起出鑽頭新度30%。
3. 蘇50井三開81/2"鑽頭鑽到3861.08米中生界地層,岩性為長石、石英為主的砂岩夾泥漿岩、礫岩,堅硬、緻密、可鑽性差,易跳鑽,為加快鑽速、防震、防跳下入6 1/4"水力加壓器,配合使用一隻81/2"HA517鑽頭,鑽到井深4052.09米起出,純鑽94.25小時,進尺178.01米,平均機械鑽速1.89米/小時,鑽壓150KN, 轉速60Rpm ,泵壓16~17Mpa,排量29 l/s,起出鑽頭牙齒、軸承都較好,明顯強於上部井段使用的同型號鑽頭,機械鑽速比鄰井蘇49井同井段提高了85%。蘇49井從井段3827.42~4082.66米用2隻HA517鑽頭和2隻HA537鑽頭,累計使用4隻鑽頭、純鑽251.39小時、進尺225.63米,平均機械鑽速1.02米/小時,鑽壓120~150KN, 轉速60Rpm ,泵壓16~17Mpa,排量29 l/s。該井使用水力加壓器後,綜合分析見到如下效果:(1) 提高了機械鑽速、延長了鑽頭壽命;(2)有較好的防跳、吸震作用;(3)實現了一定行程內的自動送鑽,減輕了司鑽的勞動強度;(4)產生的推力完全能夠滿足81/2"鑽頭的加壓要求;(5)該裝置使用簡單無需特殊操作和特殊工具,完全能夠承受深井高溫高壓,性能穩定密封可靠。
4. 趙57-91井應用6 1/4"水力加壓器配合81/2"鑽頭在2495-2720米井段使用,進尺225米,鑽時99小時,平均機械鑽速2.3米/小時,在鑽壓8-11噸時防斜穩斜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機械鑽速。
『伍』 循環水泵節能改造中的水循環節能助力裝置設計理念
博力豐的「水循環節能助力裝置」是依據流體力學里的射流原理設計,它主要能吸蝕消化水泵氣蝕餘量,提高流體密度並轉化為動能
,轉換成系統內部分揚程,克服系統阻力。
『陸』 你知道怎麼做嗎一根據題目的設計多種方案二操作評價與改進三確定製作裝置的目
氣體實驗裝置,通常由氣體發生、氣體凈化、氣體收集、尾氣處理等裝置組成,對一些常見裝置進行改進和重新組合,往往能夠實現一些特殊的實驗目的。典型的氣體實驗裝置改進設計有:依據啟普發生器原理設計的反應器,尾氣吸收、防倒吸裝置的設計,液封裝置的設計,恆壓裝置的設計等。
解題策略
1.實驗設計的創新往往要體現七個「一」,即:一個實驗的多種現象,一種實驗現象的多種原因,一種裝置的多種用途,一種用途的多種裝置,一個儀器的多種用法,一種物質的多種製法,一組物質的多種鑒別方法。
2.選擇反應原理的原則是:反應條件溫和、轉化率高、實驗操作簡便安全、產物便於分離與收集。中學化學實驗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實驗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掌握的氣體制備實驗有:三種單質(H2、O2、Cl2)的制備;三種氫化物(HCl、H2S、NH3)的制備;五種氧化物(CO2、SO2、NO2、NO、CO)的制備;兩種有機物(C2H4、C2H2)的制備。復習時,除了掌握好教材中經典的制備方法外,還應對葯品選擇、反應原理進行拓展和創新。
典例導悟1 (2010·上海,26)CaCO3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備CO2氣體。下列裝置可用於CO2氣體的提純和乾燥。
『柒』 水力機組輔助設備安裝過程
水力機組輔助設備》教學大綱
發表日期:2006年11月14日 已經有235位讀者讀過此文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水力機組輔助設備 Auxiliary Equipment of Hydraulic Unit
課 程 號:30654930
課程類別:必修課
學 時:48 學 分:3
二、教學目的及要求
本課程是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水電類)主要專業課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了解和掌握水電廠主要輔助機械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輔助設備系統的設計原理及計算方法,水力監測系統的設計,為今後從事水電站動力設備設計、運行、測試和科學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礎。
基本要求:
1. 了解水電站主要輔助機械(空壓機、油泵、水泵、壓力濾油機和真空濾油機等)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2. 了解水電站水力監測系統工作原理及應用。
3. 初步掌握水電站輔助設備系統的設計原理及計算方法。
4. 初步掌握水力監測系統的設計原理。
三、教學內容
第一章 水輪機進水閥及操作系統
第一節 進水閥的作用及設置條件(0.5學時)
一. 作用 安全(檢修人員、運行靈活);減小漏水;防止飛逸。
二. 設置條件* 叉管引水;水頭大於120米;引水管路較長。
三. 技術要求 1.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操作簡便。
2.盡可能做到尺寸小重量輕。
3.止水好。
4.結構和強度滿足運行要求。
第二節 進水閥的型式及主要構件(1學時)
一. 蝴蝶閥
卧軸蝶閥的特點;立軸蝶閥的特點*。
主要構件:閥體、活門*、閥軸、軸承、密封裝置及鎖錠裝置。
附件:旁通管和旁通閥、空氣閥、伸縮節。
蝶閥優缺點
二. 球閥
適合的工作條件
結構特點:
1. 閥體與活門
2. 密封裝置*(工作密封、檢修密封)
3. 液壓閥
球閥優缺點
第三節 進水閥的操作方式和操作系統(0.5學時)
一. 操作方式
手動、電動、液壓操作適合的工作條件。
接力器的類型
二. 操作系統
1. 蝶閥操作系統
自動開關蝶閥的動作過程*
2. 球閥操作系統(了解)
第二章 油系統
第一節 水電站用油種類及其作用(0.5學時)
一. 種類
潤滑油:透平油、機械油、壓縮機油、脂類油
絕緣油:變壓器油、開關油、電纜油
二. 作用
透平油:潤滑、散熱、液壓操作
絕緣油:絕緣、散熱、消弧
第二節 油的基本性質和分析化驗(1.5學時)
一. 有的基本性質及其對運行的影響
1. 油的物理性質
絕對粘度(動力粘度*、運動粘度)
A.粘度
相對粘度、恩氏粘度
B.閃點--防火性質
C.凝固點--防凍性質
D.透明度--潔凈性質
E.水分--防乳化性質
F.其它(機械雜質、灰分等)
2. 油的化學性質
A.酸值—油中游離的有機酸
B.水溶性酸或鹼—油中殘存的無機物
C.苛性鈉抽出物酸化測定
3. 油的電氣性質
A.絕緣強度—擊穿電壓
B.油的介質損失角正切*—判斷絕緣油優劣的定量指標
4. 油的穩定性質
抗氧化性、抗乳化性
二. 油的質量標准和分析化驗(了解)
第二節 油的劣化和凈化處理*(1學時)
一. 劣化的原因和後果
A.水分(乳化、氧化、增酸價、腐蝕) B.溫度(加快氧化)
C.空氣(其中的氧和水) D.天然光線(紫外線) E.電流(分解劣化)
F.其它因素
二. 油的凈化處理
1. 沉清
2. 壓力過濾*—壓力濾油機工作原理,壓力濾油機基本結構。
3. 真空過濾*—真空濾油機工作原理,真空濾油機基本結構。
三. 油的再生(了解)
四. 齒輪油泵
1. 齒輪油泵的工作原理
2. CB-B型齒輪油泵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油系統的作用、組成和系統圖(1.5學時)
一. 油系統的任務和組成
1. 油系統的任務
接受新油;貯備凈油;給設備充油;向運行設備添油;從設備中排出污油;污油的清凈處理;油的監督與維護;廢油的收集及保存。
2. 油系統的組成
油庫;油處理室;油化驗室;油再生設備;管網;測量及控制元件。
二. 油系統圖**
1. 油系統圖的設計原則
系統的連接明了;油的處理設備應可以單獨運行或串、並聯運行;污油和凈油應有各自的獨立管道和設備;設備布置盡可能固定。
2. 油系統圖示列
要能讀懂系統圖***
3. 各類油系統圖比較
了解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四節 油系統的計算和設備選擇(2學時)
一. 用油量估算
1. 水輪機調節系統充油量計算
(1)油壓裝置的用油量查標准手冊
(2)導水機構接力器用油計算
(3)轉漿式轉輪接力器用油量計算
(4)受油器的充油量
(5)沖擊式水輪機接力器充油量
1. 機組潤滑油系統充油量計算
發電機推力軸承;發電機上部導軸承;發電機下部導軸承;水輪機導軸承。
2. 進水閥接力器的充油量
3. 透平油系統總用油量
運行用油量;事故備用油量;補充備用油量
4. 絕緣油系統總用油量
一台最大主變充油量;事故備用油量;補充備用油量
二. 油系統設備選擇
1. 貯油設備選擇
凈油槽;運行油槽;中間油槽;事故排油池;重力加油箱
2. 油泵和油凈化設備的選擇
齒輪油泵;壓力濾油機;真空濾油機;管網
三. 油系統管網計算
沿程損失計算;局部損失計算
第三章 壓縮空氣系統
第一節 水電站壓縮空氣的用途(0.5學時)
一. 中、高壓系統
油壓裝置供氣;變電站用氣
二. 低壓系統
機組停機;調相壓水;風動工具及吹污;空氣圍帶;吹冰
第二節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5學時)
空壓機的類型:
速度型—軸流式、離心式、混流式
容積型—回轉式(滑片式、螺桿式、轉子式)、往復式(膜式、活塞式)
一、活塞式空壓機的作用原理與分類
單作用式活塞式空壓機工作原理
雙作用式活塞式空壓機工作原理
分類:按排氣量大小分四類(微型、小型、中型、大型)
按排氣壓力大小分四類(低壓、中壓、高壓、超高壓)
二、活塞式空壓機的工作過程
(一)氣體基本狀態參數
壓力;溫度;比容
(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三)活塞式空壓機理論工作過程
三點假設
吸氣過程;壓縮過程(等溫、絕熱、多變);排氣過程
熱力學計算
(四)活塞式空壓機實際工作過程
1. 余隙容積影響
2. 吸氣時汽缸壓力降低的影響
3. 排氣時汽缸壓力升高的影響
4. 汽缸溫度變化的影響
5. 空氣濕度的影響
6. 不嚴密的影響
排氣系數定義**
三. 活塞式空壓機的壓縮極限和多級壓縮*
1. 單級壓縮時壓縮比的限制
2. 多級壓縮及其級數選擇
3. 多級壓縮的優點
四. 活塞式空壓機的排氣量及其調節
排氣量的計算和換算
五. 活塞式空壓機的功率和效率
理論功率;指示功率;軸功率;原動機功率;效率
六. 活塞式空壓機的基本結構
(參觀)
第三節 機組制動供氣(1學時)
一. 機組制動概述
為什麼制動?
怎樣制動?
二. 制動裝置系統
1. 機組制動系統原理圖
2. 制動操作(自動操作、手動操作)
3. 頂轉子
四. 設備選擇計算
1. 機組制動耗氣量計算
按制動過程耗氣流量計算;按充氣容積計算;初設時估算
2. 貯氣罐容積計算
3. 空壓機生產率計算
4. 供氣管道選擇
第四節 機組調相壓水供氣(1.5學時)
一. 調相壓水概述
電力系統為什麼要調相;電網中可調相的設備;水輪發電機調相的特點;水輪機調相運行方式。
二. 給氣壓水作用過程和影響因素*
過程:給氣流量、攜氣流量、逸氣流量
因素:1.給氣管徑和給氣壓力
2.貯氣罐容積
3.給氣位置
4.導葉漏水
5.轉輪直徑和轉速
三. 設備選擇計算
充氣容積計算;貯氣罐容積計算;空壓機生產率計算;調相給氣流量計算
四. 調相壓水壓縮空氣系統及系統圖
第五節 風動工具、空氣圍帶、防凍吹冰(1學時)
一. 風動工具
風鏟、風鑽、風砂輪等
空壓機計算選擇;貯氣罐容積計算;管徑選擇
二. 空氣圍帶
1. 大軸圍帶
2. 主閥圍帶
三. 防凍吹冰
系統圖講解
第六節 油壓裝置供氣(0.5學時)
一. 供氣的目的和方式
目的:壓力源
方式:一級壓力供氣和二級壓力供氣
二. 壓油槽充氣壓縮空氣系統
系統組成;系統圖
三. 設備選擇計算
空壓機;貯氣罐;管路
第七節 配電裝置供氣(1.5學時)
一. 供氣對象和技術要求
對象:斷路器;隔離開關等
要求:壓力;乾燥;清潔
二. 壓縮空氣乾燥方法
物理法、化學法、降溫法、熱力法
一. 熱力乾燥法**
1. 第一乾燥過程
加壓、升溫——恆壓、降溫——析水
2. 第二乾燥過程
恆溫、降壓——乾燥
3. 析水計算
4. 相對濕度計算
第八節 水電站壓縮空氣綜合系統(2學時)
一. 綜合系統設計原則
二. 技術安全要求
三. 自動化要求
四. 綜合系統圖**
第五章 技術供水系統
第一節 供水對象及其作用(0.5學時)
一. 對象:發電機空氣冷卻器;發電機推力軸承;發電機上、下導軸承;水輪機導軸承;變壓器;空壓機;油壓裝置。
二. 作用:冷卻、潤滑
第二節 用水設備對供水要求(1.5學時)
一. 水量計算
1. 水輪發電機總用水量
2. 空氣冷卻器用水量
3. 推力軸承及導軸承用水量
4. 水輪機導軸承用水量
5. 水冷式變壓器用水量
6. 水冷式空壓機用水量
二. 水溫
小於30℃
三. 水壓
冷卻器對水壓要求(管網計算);變壓器對水壓要求;空壓機對水壓要求
四. 水質
冷卻水要求(七點)
潤滑水要求(三點)
第三節 水的凈化與處理(2學時)
一 水的凈化
(一)清除污物
濾水器(固定式、轉動式)工作原理及結構
(二)清除泥沙**
1. 水力旋流器工作原理、結構、優缺點
2. 平流式沉澱池工作原理、優缺點
3. 斜流式沉澱池工作原理、優缺點
4. 斜管式沉澱池工作原理、結構、優缺點
二. 水的處理
了解
第四節 水源及供水方式(1.5學時)
一. 水源**
原則:滿足水量、水壓、水溫、水質,保證安全(主水源、備用水源)。
1. 上游水庫作水源
(1)壓力鋼管取水或蝸殼取水
(2)壩前取水
2. 下游尾水作水源
注意事項
3. 地下水源
注意事項
二. 供水方式*
1. 自流供水(20~80米水頭)
優缺點;注意事項
2. 水泵供水(大於80米水頭)
優缺點;注意事項
3. 混合供水(12~20米水頭)
注意事項
4. 射流泵供水(80~200米水頭)
試驗研究
5. 其它供水方式
三. 設備配置方式
6. 集中供水
7. 單元供水
8. 分組供水
第五節 技術供水系統圖**(1.5學時)
典型圖分析
流程講解
第六節 技術供水系統設備及管道選擇(2學時)
一. 供水泵**
選擇原則:1.流量和揚程在任何工況下都能滿足用戶要求
1. 有較好的空蝕性能,工作穩定,效率高
2. 允許吸上高度較大,比轉速較高,價格較低
離心泵的選擇計算
流量計算;全揚程計算(上游取水、下游取水);吸出高度及安裝高程的確定**。
二. 取水口
1. 布置原則
2. 取水口個數
3. 攔污柵
三. 排水管出口
四. 濾水器
五. 閥門(閘閥、截止閥、球閥、旋塞閥、節流閥、止回閥、安全閥、減壓閥)
六. 減壓裝置
自動調整式減壓閥;固定減壓裝置;閘閥減壓
七. 管道
第八節 技術供水系統水力計算(簡介)
第六章 排水系統
第一節 排水內容和方式(0.5學時)
一. 排水內容
生產用水;檢修排水;滲漏排水
二. 排水方式
滲漏排水(集水井;廊道) 檢修排水(直接;廊道)
第二節 滲漏排水(1.5學時)
一. 滲漏水量的估算
二. 集水井容積的確定**
有效容積;備用容積;安全容積;停泵容積
三. 滲漏排水泵選擇
四. 滲漏排水泵的操作方式
第三節 檢修排水(1學時)
一. 檢修排水量計算
排水容積計算;上下游閘門漏水量計算
二. 檢修排水泵選擇
泵型;水泵流量;台數;揚程
三. 檢修排水方式
四. 檢修排水閥
第四節 排水系統圖(1學時)
一. 設計原則和要求: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合理;操作上方便
二. 典型系統圖**
第五節 離心泵啟動充水(0.5學時)
一. 裝底閥手動充水
二. 設置真空泵、不裝底閥
水環式真空泵工作原理;選型
三. 設置射流泵、不設底閥
第六節 射流泵在供排水系統中的應用(1.5學時)
一. 射流泵工作原理
射流泵基本結構;工作原理
二. 供排水系統應用
供水泵;水輪機頂蓋排水泵;滲漏排水泵;檢修排水泵;離心泵啟動充水泵
三. 射流泵的選擇計算
水頭比;流量比;面積比;用作排水式的效率;用作供水式的效率
第七章 輔助設備系統的設計
(課程設計的教學計劃)
第八章 非電量電測原理與儀表
(《動力工程測試技術》中已學過此內容)
第九章 機組水力參數的測量
第一節 水電站水力測量的目的和內容(0.5學時)
一. 目的:安全運行和經濟運行;監測機組運行性能;自動化要求
二. 內容:攔污柵前後壓差;上下游水位及裝置水頭;水輪機工作水頭;水輪機引用流量;水輪機氣蝕;機組振動和軸向位移;相對效率;綜合監控系統。
第二節 上、下游水位和裝置水頭的測量(1.5學時)
一. 目的和方法
目的(7點)
方法:直讀水尺;液位儀
二. UYF-2、XBZ-2型浮標式遙測液位儀
結構與原理;安裝要求和接線
三. XBC-2型遙測液位差計
四. USS-51型聲波液位計
五. 測量設備的選擇和布置
第三節 水輪機工作水頭測量(1學時)
一. 水輪機工作水頭含義和測量
二. CW型雙波紋管差壓計
三. 測量水輪機工作水頭的儀表
四. 測量儀表的選擇
第四節 水輪機引排水系統的監測(2學時)
一. 進水口攔污柵前後壓力監測
二. 蝸殼進口壓力的測量
三. 水輪機頂蓋壓力的測量
四. 尾水管進口真空的測量
五. 尾水管水流特性的測量
第五節 水輪機空蝕和機組相對效率的測量(1學時)
一. 水輪機空蝕的測量
聲學法*;電阻法
二. 機組相對效率的測量
意義;裝置
第六節 機組振動和軸向位移的測量(3學時)
一. 機組振動測量
1. 機組振動測量的目的
2. 機組振動測量的工況**
(1)空載無勵磁變轉速工況
(2)空載變勵磁工況
(3)變負荷工況
(4)調相運行工況
3. 機組振動測量的常用方法
二. 機組軸位移的測量
第十章 水輪機流量的測量
第一節 水輪機流量測量概述(1學時)
一. 水輪機流量測量的意義與目的
二. 水輪機流量測量的特點
三. 水輪機流量測量的基本方法
第二節 水輪機蝸殼測流法(2學時)
一. 蝸殼測流的基本原理
二. 測壓孔的布置與計算
三. 蝸殼流量系數的率定
四. 測量儀器
第三節 流速儀測流法(1.5學時)
一. 流速儀測流的基本原理
二. 測流段面的選擇
三. 流速儀台數及其布置方式的確定
四. 流速儀的選用、安裝與信號記錄
五. 流速分布圖的繪制與流量的計算
第四節 水錘測流法(0.5學時)
(簡介)
第十一章 水力測量系統的設計
(課程設計內容)
四、教材:《水力機組輔助設備》 范華秀主編 水利電力出版社 1987年
五、參考文獻:
1. 哈爾濱電機研究所:水輪機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1976年
2. 華東水利學院:水電站輔助設備,1976年
3. 水電站動力設備設計手冊,駱茹蘊主編,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年
『捌』 二次加壓供水設備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變頻無負壓供水設備、無塔供水設備。
如果市政管網壓力高於設定壓力值時,壓力變送器將該信號送到變頻控制櫃,使水泵機組處於休眠狀態。自來水則可通過連通管路直接到達用戶 管網實施供水。當市政管網壓力下降或用戶管網用水量增加時,壓力感測器將用戶管網壓力低於設定值的信號反饋給變頻控制櫃中的PID控制器, 並通過其啟動水泵機組,調整變頻器的輸出頻率,調節水泵轉速以保持恆壓供水;如果少數泵啟動尚不能滿足供水要求時,變頻器將控制多台泵 變頻或工頻運行,以達到恆壓變數供水的要求。
當水泵機組的供水與自來水管網的進水保持平衡時,負壓消除器使穩壓補償器與外界隔離,水泵機組可利用自來水的壓力進行恆壓供水。一旦平 衡破壞,負壓消除器使穩壓補償器與外界相通,並通過穩壓補償器中的檢測裝置,採集穩壓補償器內的真空度及水位信號反饋給微機,通過微機 控制負壓消除器動作,抑制負壓產生,保證設備在維持正常供水的前提下不對城市管網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當市政管網停水時,水泵機組仍可繼續工作,直到穩壓補償器中的水位下降至液位的下限後自動關機,來水後又自動開機。
控制系統停電時,水泵機組停止工作,自來水可通過市政管網與用戶之間的連通管進入用戶管網,為低樓層用戶供水,來電時機組自動開機恢復正常供水。
『玖』 什麼是水力模塊系統
水力模塊主要用作模塊機上,就是把水泵、閥件、過濾器、定壓補水裝置、水泵控電控櫃等,除了主機及系統管路以外,機房裡的其他附屬設備集成在一個箱子裡面。 科斯曼的模塊空調系統管路設計簡單,安裝工藝模塊化、標准化,水力相對平衡、冷熱均勻。管路整齊,節省空間。
『拾』 水力計算課程設計
好多的問題,一一解答會累死人的,不知道現在大學生是怎麼上學的!!!
還是幫幫你吧,給你推薦幾本書,你的所有問題都會有解答的
1.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2003
2.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06
3.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4.自己的畢業設計
前三項網上隨便都可以找到電子版,看看吧,以後工作必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