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體與液體反應(需加熱)的裝置
1 碳還原氧化銅C+CuO==CO2↑+Cu
2 實驗室制氫氣Zn+H2SO4==ZnSO4+H2↑
3 實驗室制氧氣
4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5 實驗室制氫氣
B. 在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加熱儀器有哪些
1、坩堝:是化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熔化和精煉金屬液體以及固液加熱、反應的容器,是保證化學反應順利進行的基礎。可直接受熱,加熱後不能驟冷,用坩堝鉗取下。
2、蒸發皿:是可用於蒸發濃縮溶液的器皿。可在三腳架上直接加熱,也可用石棉網、水浴等間接加熱,加熱時,可用玻璃棒攪拌。
3、燒杯:是指一種常見的實驗室玻璃器皿,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熱玻璃製成。燒杯呈圓柱形,頂部的一側開有一個槽口,便於傾倒液體。燒杯廣泛用作化學試劑的加熱、溶解、混合、煮沸、熔融、蒸發濃縮、稀釋及沉澱澄清等。
4、試管: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於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加熱之前應該預熱,不然試管容易爆裂。)使用。
5、燒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有頸玻璃器皿,用來盛液體物質。因可以耐一定的熱而被稱作燒瓶。燒瓶通常有平底和圓底之分,通常具有圓肚細頸的外觀。
(2)實驗室用固體酒精加熱裝置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JacobusKipp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Buchner。
C. 化學里固體加熱型裝置和固液加熱型裝置圖
這個指的是反應物的類型和反應的條件:固固加熱型是指一種固體和另一種固專體在加熱的條件下進屬行化學反應,例如: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氣和氯化鉀(反應中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
固液不加熱型是一種固體和一種液體在不加熱的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例如:雙氧水(也叫過氧化氫)液體與二氧化錳固體在不加熱的情況下就能發生反應生成氧氣和水(反應中二氧化錳同樣作為催化劑)。如圖:
(3)實驗室用固體酒精加熱裝置擴展閱讀:
固體的加熱注意事項:
試管:
①試管口稍向下傾斜(加熱NH4Cl除外)
②試管要預熱 ③酒精燈要對准固體部分加熱蒸發皿:①要注意充分攪拌
②適用於固體的烘乾或灼燒,用試管夾夾在距試管口 1/3處。給試管預熱,然後對葯品部位集中加熱。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坩堝:
①先小火加熱,後強火灼燒
②適用於高溫加熱固體
③坩堝種類有瓷坩堝、氧化鋁坩堝等,加熱熔融強鹼只能在鐵坩堝中進行。
D. 實驗室常用於加熱固體的儀器
實驗室常用於給物質加熱的儀器是酒精燈;為了便於取用葯品,固體葯品要存放在廣口瓶中,液體存放在細口瓶中;量筒用於量取液體的體積;試管夾用於夾持試管;蒸發皿用來蒸發溶液.
故答案為:酒精燈;廣口瓶、細口瓶;量筒;試管夾;蒸發皿.
E. 在進行固體燃燒實驗時所用的器材
加熱裝置(一般是酒精燈)
固定裝置——鐵架台或是試管夾
燃燒匙(或是坩堝)
F. 可以在酒精燈上直接或間接加熱的工具有哪些
在用酒精燈加熱可以用試管、燒瓶、燒杯、蒸發皿來給液體加熱,在加熱固體時可用乾燥的試管、蒸發皿等,有些儀器如集氣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許用酒精燈加熱。燒杯·燒瓶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熱.
G. 使酒精燈增高至可以加熱到試管是什麼儀器
酒精燈是以酒精為燃料的加熱工具,廣泛用於實驗室,工廠,醫療,科研等。由於其燃燒過程中不會產生煙霧,因此也可以通過對器械的灼燒達到滅菌的目的。又因酒精燈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對其他實驗材料加熱。它的加熱溫度達到400—1000℃以上。且安全可靠。酒精燈又分為掛式酒精噴燈和坐式酒精噴燈以及本文所提到的常規酒精燈,實驗室等一般以玻璃材質最多。
化學實驗中常用酒精燈進行低溫加熱。但當做「木炭還原氧化銅」等需要較高溫度的實驗時,酒精燈就難以奏效了。另外,當用酒精燈做焰色反應時,酒精燈黃色火焰也會干擾實驗現象。如何提高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和消除酒精燈火焰的黃色,一直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一大難題。我們研製的「無色火焰多用途酒精燈」集酒精燈和噴燈於一體,且能在正常點燃的情況下,巧妙地消除燈焰的「黃色」,為焰色反應、玻璃管加工、一般加熱和高溫強熱實驗提供了方便。
酒精燈使用
(1)新購置的酒精燈應首先配置燈芯。燈芯通常是用多股棉紗線擰在一起,
,則不用蓋兩次,因為塑料燈帽的密封性不好。決不允許用嘴吹滅。
不用的酒精燈必須將燈帽罩上,以免酒精揮發,因為酒精燈中的酒精,不是純酒精,所以揮發後,會有水在燈芯上,致使酒精燈無法點燃。
(7)酒精燈不用時,應蓋上燈帽。如長期不用,燈內的酒精應倒出,以免揮發;同時在燈帽與燈頸之間應夾小紙條,以防粘連。
(8)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給玻璃儀器加熱時應把儀器外壁擦乾否則儀器炸裂,給試管中的葯品加熱,首先必須預熱,然後在對著葯品部位加熱。加熱時不能讓試管接觸燈芯,否則試管會炸裂。[2]
物質加熱
1、在用酒精燈加熱可以用試管、燒瓶、燒杯、蒸發皿來給液體加熱,在加熱固體時可用乾燥的試管、蒸發皿等,有些儀器如集氣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許用酒精燈加熱。(燒杯·燒瓶不可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熱,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
2、如果被加熱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應在加熱前擦拭乾凈,然後加熱,以免容器炸裂。
3、加熱的時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燈芯接觸,也不要離得很遠,距離過近或過遠都會影響加熱效果,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沖洗,否則可能破裂,也不要立即放在實驗台上,以免燙壞實驗台。
4、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應行進行預熱,預熱的方法是:在火焰上來回移動試管,對已固定的試管,可移動酒精燈,待試管均勻受熱後,再把燈焰固定在放固體的部位加熱。
5、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也要進行預熱。同時注意液體體積最好不要超過試管體積1/3,加熱時,使試管斜一定角度(45°左右),在加熱時要不時地移動試管,為避免試管里的液體沸騰噴出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朝著自己和有人的方向,試管夾應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應該持試管夾的長柄部分,以免大拇指將短柄按下,造成試管脫落。
6、特別注意在夾持時應該從試管底部往上套,撤除時也應該由試管底部撤出。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H. 用酒精燈加熱固體
加熱的步驟
1、裝入葯品(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2、用試管夾夾住離試管口的1/3的地方
3、擦乾試管外壁
4、預熱(固體管口略向下傾,液體管口向上傾45度角)
5、對著葯品用外焰加熱
清洗干凈的標准
倒轉玻璃儀器,內壁有一層均勻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I. 實驗室常用儀器中,哪些可以用於給液體加熱哪些可用於給固體加熱哪些不能用酒精燈加熱
固體加熱一般有恆溫乾燥器、烘箱、馬弗爐等,液體一般有水浴鍋、微波爐、微波消解器、電熱板、電爐、電熱套等.揮發性較強、易燃易爆的有機物不適合用於酒精燈加熱.
J. 在量筒中加熱固體的裝置
①試管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常用作反應器,也可收集少量氣體;可直接加熱,拿取試管時,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試管口佔全長的1/3處,加熱時管口不能對著人.放在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2,加熱的不超過 1/3.加熱時要用試管夾,並使試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給液體全部加熱,然後在液體底部加熱,並不斷搖動.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
②燒杯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CO2氣體;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杯外壁應無水滴;盛液體加熱時,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2/3,一般以燒杯容積的1/2為宜;溶解或稀釋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③量筒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用於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要根據所要量取的體積數,選擇大小合適的規格,以減少誤差.不能用作反應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內配製溶液;
④蒸發皿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用於蒸發溶劑或濃縮溶液;可直接加熱,但不能驟冷.蒸發溶液時不可加得太滿,液面應距邊緣1厘米處.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