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油氣水三相流自動計量技術的研究進展和應用前景
智能油井多相流量計是一款非分離、無輻射、高實時性的計量裝置,能夠提供油、氣、水、液多相的瞬時產量,累計產量和含水率、含氣率、氣液(油)比等關鍵指標數據。其技術水平和應用效果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並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產品主要用於上游油氣生產過程中井口油-氣-水多相流原油產出物的各相流量在線計量,可以取代傳統的分離式計量罐以及通過多通閥進行倒井的復雜計量流程,能夠有效助力智慧油田油氣生產物聯網建設,並且適用陸地、海洋的單井、匯井等環境。
該產品採用多種多相流實時計量的核心技術,採用模塊化設計,包含電學層析成像模塊、實時在線微波組分測量模塊、雙差壓文丘里流量測量模塊以及多感測器高速數據採集模塊,並且搭配油氣生產大數據管理及分析系統,不但能夠直觀的掌握油氣水產出規律,為生產決策提供實時和准確的量化數據,還能夠促進油氣田降本增效、工況診斷、精簡地面工程、優化生產管理,為每一口井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個人」健康檔案,實現向智能油氣田的升級轉型。
智能油井多相流量計
② 油井的「驛站」——計量站是
每天清晨在採油一廠、重油公司等原油生產單位的乘車點,採油工們都坐車准時出發。他們去哪裡上班?當然是採油廠作業區了。他們的主要崗位是在計量站。計量站是干什麼的呢?
古代的時候,人們出發去某個路途遙遠的地方,途中留宿的客棧或短暫休息的茶館,古人稱為驛站。採油廠每口油井(也稱為單井)產出的主要是原油,但是還有少量的天然氣、水和泥沙,都要用管線通到計量站。對所產的原油、天然氣、水進行計量後,就知道了每口油井每天原油、天然氣和水的產量是多少。它是採油廠監測地下油藏情況、採取什麼方法增加產量的依據。
計量站主要用的是立式計量分離器,就是一個立式計量罐。當來自每口油井的原油、天然氣、水以混合的狀態經過管線來到計量站時,由於水的密度最大,油位列其次,最小的當然是氣體,它們進入立式計量分離器後,在重力的作用下,天然氣向上運動,原油和水向下就像瀑布一樣流到罐的底部,而水在最底部,原油浮在水面。這樣就把原油、天然氣、水從混合的狀態中分離開了。然後,各自計量它們產量的多少,主要是看這口井原油的產量,肯定是越多越好。計量結束後再把原油、天然氣、水混合起來,用加熱爐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後,用一條管線輸送到聯合站。如果計量站距離聯合站比較遠,它們就流不過去了,那就在「旅途」中再建立一個接轉站。它主要是由泵組成,給混合的原油、水增加壓力,使它們獲得能量,讓它們繼續流動,到達原油處理的「終點站」——聯合站。
如果像石西油田作業區那樣,油井產天然氣的量很大,那就要給它單獨再敷設一條管線,使原油、天然氣通過各自的管線輸送到各自的聯合站。
每個採油廠有多個計量站,一個計量站有8口到20口油井不等。採油工每天都要定時地到管轄的油井去「巡邏」(用採油廠的行話叫「巡井」),檢查每口井的抽油機、採油樹、加熱爐以及管線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完好。如果有任何問題,趕緊採取措施處理。
由於氣田氣井少,天然氣計量在集氣站進行,而集氣站基本上都設置在聯合站(新疆的氣田基本上都是如此,而長慶、四川氣田的集氣站是單獨設立的)。天然氣計量同樣用的是立式計量分離器,就是一個立式計量罐。集氣站與原油計量站很相似,計量每口氣井每天的天然氣產量是多少,也就是生產現場所說的「輪井計量」。它也是采氣廠監測地下氣藏情況的依據。
③ 計量裝置指的是什麼呀
需量,就是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最大值。(在電力行業多取15分鍾)
現在由於電表的電子化,需量就是這個負荷(線路)出現的最大值。
無功需量,就是負荷出現的無功最大值。
有功需量,就是負荷出現的有功最大值。
需量時間,就是出現最大需量的時間。
用電需量就是在考核期(一般是上個抄表日到這個抄表日)內,本變壓器所帶負荷,曾發生過的最大有功功率值;是通過集成在電能表上的最大需量記錄器記錄下來的,是實際發生值;
這個值可用電能表上的示數與互感器的倍率相乘後求得,若你的電壓互感器是66/0.1kv,電流互感器是200/5,則最大需量=19694.4kw;
若你的負荷功率因數為0.85,則該負荷下的視在功率為:19694.4/0.85=23169kva,超過了變壓器的容量20000kva,說明在最大負荷時,變壓器已經過載了,如果要變壓器不過載,一是提高負荷的功率因數值,二是減少最大需量值,使負荷盡量平衡,不出現太大的高峰負荷。
④ 油井產出物是怎樣收集到計量站的
油井產出物主要是原油、天然氣和地層水,在這些流體中還攜帶著少量泥砂,個別地區還有二氧化碳、硫化氫等。大多數情況下,油井分布十分分散,一般縱橫每300米左右布一口井。因此,將這些單井的產出物收集輸送並全部集中到一起是很困難的。為此,我們分別把每8~15口井的產出物通過管線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我們叫計量站。由此可見,計量站是油田首要的集輸環節,這個功能也是計量站的主要功能之一。
油氣計量站那麼,單井的產出物是不是有了一條管線就能自動匯集到計量站呢?當然不會這樣簡單。因為各井產出物的產出量不同,有的幾十噸,有的僅一二噸。產出物的成分也不同,有的含水90%以上,有的不含水,有的含有大量天然氣,有的含氣量很少。更主要的是它們的物理性質的差別很大,如高凝固點、高黏度、高含蠟石油,把它們從單井收集到計量站,一般每千米管道的壓降將高達幾十個大氣壓。因此直接輸送,不僅在工程上難以實現,在經濟上也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必須在單井集輸管線的入口端對石油採取種種處理,來改善其物理性質,增加其流動性。大家可能熟悉從瓶中往外倒蜂蜜的情景,特別是在氣溫較低的時候,蜂蜜幾乎不流動。但是,當我們給它加熱或往蜂蜜中加水攪拌後,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溫度越高或加水越多,蜂蜜的流動性越好。單井產出物的收集與這相類似,根據單井產出物成分和物理性質的不同,通常採用以下幾種工藝對單井產出物進行收集。
單管加熱工藝流程 這種流程用一條管線將油井產出物輸往計量站,在井口設有加熱爐,給油井產出物進行加熱,使其流動性變好,同時也可防止管線凍堵。如管線較長,需在管線中間增設加熱爐。這種工藝適用於凝固點高於環境溫度,單井日產量大於10噸,生產氣油比大於30立方米/噸,而且採油井可以連續生產的油田。該流程投資少,鋼材耗量少,但單井計量比較准確,因每口井都有加熱爐,管理難度大。若單井停產時,為防止石油在管線內凝固,管線內的石油要進行置換。大港油田的板橋油田大部分採用此流程。
雙管摻活性水工藝流程 顧名思義,這種流程用兩條管線將油井產出物收集到計量站,其中一條管線是由計量站向井口輸活性水,並摻入到油井產出物中,使油井產出物中的石油變成水包油型混合物,以提高其流動性。所謂活性水,就是在水中加入乳化劑,使原油和水易混合形成較為穩定的水包油型混合物。這種流程適用於高含蠟、高凝固點、高黏度、單井產量不高、低氣油比或無氣的油田。這種流程建設投資較井口加熱單管流程大,單井所產油、氣、水計量精度因摻水量計量不準而難以保證,但生產管理相對簡化。當單井停產時,置換管線內石油方便,因此使用范圍較廣。該流程運行費用高,需根據每個區塊每口油井的具體情況確定合理的摻水溫度、摻水壓力和摻水量,以降低運行成本。
單管常溫通球工藝流程 這種集輸工藝流程適用於石油凝固點低於環境溫度的輕質石油或井口出油溫度高於集輸系統要求的中質石油。單管常溫通球工藝流程建設投資較少、耗鋼材量較小、運行費用低、經濟效益好,而且管理方便,計量准確,只要按時通球即可。
稠油摻稀輸送方法 在稠油進入管道之前,先將稠油與一些低黏度液態碳氫化合物混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降低稠油的輸送黏度。常用作稀釋介質的有凝析油、煉油廠中間產品(如石腦油等)以及其他輕油。該輸送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直接利用常規的石油輸送系統來輸送稠油;在停輸期間不會發生稠油凝固現象。缺點是稀油的來源必須有保障;摻入稀油後,對稠油和稀油的油質都有很大影響,很難有效地利用稠油和稀油資源。目前該輸送方法應用較少,如勝利油田的草橋稠油為摻入輕質石油輸送,摻入比例約1∶1。隨著降黏降凝葯劑的開發,該工藝逐步被雙管摻熱活性水工藝代替。
由此可見,油井距計量站雖然較近(一般不超過2千米),但要把單井產出物收集起來並不容易,隨著生產成本的控制,迫使我們將不斷地研究新工藝、新技術,以降低集輸的成本。
⑤ 礦場油氣集輸是什麼
一、礦場油氣集輸的任務及內容
礦場油氣集輸是指把各分散油井所生產的油氣集中起來,經過必要的初加工處理,使之成為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氣,分別送往長距離輸油管線的首站(或礦場原油庫)或輸氣管線首站外輸的全部工藝過程。
概括地說,礦場油氣集輸的工作范圍是以油井井口為起點,礦場原油庫或輸油、輸氣管線首站為終點的礦場業務;主要任務是盡可能多的生產出符合國家質量指標要求的原油和天然氣,為國家提供能源保障;具體工作內容包括油氣分離、油氣計量、原油脫水、天然氣凈化、原油穩定、輕烴回收、含油污水處理等工藝環節。
二、礦場油氣集輸流程
礦場油氣集輸流程是油氣在油氣田內部流向的總說明。它包括以油氣井井口為起點到礦場原油庫或輸油、輸氣管線首站為終點的全部工藝過程。礦場油氣集輸流程可按多種方式劃分。
(一)按布站級數劃分
在油井的井口和集中處理站之間有不同的布站級數,據此可命名為一級布站流程、二級布站流程和三級布站流程。
一級布站流程是指油井產物經單井管線直接混輸至集中處理站進行分離、計量等處理。該流程適用於離集中處理站較近的油井。
二級布站流程(見圖7-2)是指油井產物先經單井管線混輸至計量站,在計量站分井計量後,再分站(隊)混輸至集中處理站處理。該流程適用於油井相對集中、離集中處理站不太遠、靠油井壓力能將油井產物混輸至集中處理站的油區,一般是按採油隊布置計量站。
圖7-20開式生化處理流程圖
總之,上述幾種流程是目前含油污水處理較常用的流程。當然,由於各油田污水的具體情況不同,上述流程也並非是絕對的,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流程。
⑥ 南方電網的計量裝置有一種叫計量自動化終端,它包括哪些終端
南方電網的計量自動化終端包括負荷管理終端、配變監測計量終端。
⑦ 採油廠計量站的作用是什麼計量站里計量間有哪些設備設備的作用是什麼配水間有哪些設備設備的作...
採油廠計量站通過管道流量(流過流體的體積量)計的儀表,知道每天(或單位時間)採到的原油的數量。計量間有接納、輸送、計量、安全保護等設備。通過油井從地下深處抽取原油的同時,必須補充進水以維持原油的壓力。配水間有高壓水泵、附屬設備、安全保護設備。
⑧ 多通閥同時對八口油井的產量進行計量,如何利用PLC對其進行編程,以達到自動選井計量的目的
八口油井,分別安裝8個流量計,經過AD轉換到PLC,就可以達到自動選井計量的目的.
⑨ 石油集輸的計量站
計量站的作用主要是計量油井油氣產量,並將一定數量(7~14口)油井的油氣匯集起來,再通過管道輸送到油氣處理站。另外,計量站還向井口加熱設備提供燃料等。
計量站的種類,按建築結構分有:磚混結構、大板結構和列車式;按工藝流程分有:單管計量站、雙管計量站和三管計量站。計量站的設施,一般有各井來油管匯(也叫總機關)、計量分離器、加熱爐、計量儀表等。
油氣集輸流程是油田地面工程的中心環節。採用什麼樣的流程,主要取決於各油田地質條件、油井產量、原油的物理性質、自然條件以及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等。國內外油氣集輸流程的發展趨勢基本是小站計量,大站集中處理,密閉輸送,充分利用天然資源。總的有兩種流程:
高凝高粘原油石油化工聯合企業
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高凝、高粘原油在石油總產量中所佔的比例日益增加。對這類原油國內外一般都採用加熱輸送。
加熱輸送分直接加熱輸送和間接加熱輸送。直接加熱輸送是用爐子加熱或摻熱液與井口油氣水混合加熱而進行輸送;間接加熱輸送是採用熱水伴隨、蒸汽伴隨或電表皮效應等加熱方式進行輸送。我國有些油田,像勝利油田、江漢油田、扶余油田、遼河油田等,在部分地區是採用井口加熱保溫、單管出油的油氣混輸小站流程;也有採用雙管摻液保溫的油氣混輸小站流程;還有採用了三管熱水伴隨小站流程。
單管或雙管不加熱密閉混輸流程
在歐美國家的大多數油田採用的都是這種流程。其原因是原油的物性好,或油田自然條件好,油井出油溫度高。我國的有些油田,根據原油物性和油田自然條件的可能,也採用了井口不加熱流程,但有的仍不能採用這種流程。
⑩ 如何安裝瓦斯抽采自動計量裝置
自動計量裝置?應該就是個分站吧?
分站能自動集算,要在管道上安裝壓力、溫度、流量及濃度,這樣分站就可以根據採集參數計算流量了。可得到工況流量、標況流量及累計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