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7-17 18:21:31

1.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在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進行實驗,是利用了

(1)①使用透明玻璃板是採用其透明的物理屬性,使眼睛在蠟燭A一側能看到內物體A的像,容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A的另一個物體B,便於確定像的位置,便於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②手指放在虛像蠟燭B位置不會燒傷手指,手指放在蠟燭A處,蠟燭A處是燭焰,溫度比較高,會燒傷手指.
(2)實驗時的各組數據都是用同一塊玻璃板進行的,其它數據沒有問題,所以不是因為玻璃板太厚或太薄,而是第二次實驗時,判斷蠟燭B與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出現了較大偏差.
(3)①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眼睛要在蠟燭A一側觀察蠟燭B,所以眼睛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不同的位置觀察蠟燭B.
②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判斷是實像還是虛像,眼睛要直接觀察光屏.
故答案為:(1)透明度;便於確定像的位置;B;(2)A;(3)b;c.

2. 如圖甲為小明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其中A、B是兩段相同的蠟燭,C是平整的白紙,E是玻璃板.

(1)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都會發生反射現象,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都會匯聚成像,玻璃板越厚,兩個像距離越遠,兩個像越清晰.
(2)無論怎樣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都不能與像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像不在水平桌面上.
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虛像,因為不是實際光線.光線通過透明玻璃板是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會發生折射,所以對著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蠟燭在玻璃板後所成的像,同時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後的蠟燭.則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後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3)一次實驗,小紅就在記錄的白紙上進行相關處理,這樣做不妥,因為實驗次數過少,結論帶有偶然性;因此實驗中改變蠟燭的位置再做兩次實驗是為了排除偶然性,尋找實驗中普遍的規律性.
故答案為:(1)玻璃板太厚;(2)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反射折射;(3)實現次數太少,結論有偶然性.

3.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圖1中的白紙上豎直放置的是一塊______,其目的是____

(1)圖1中的白紙上豎直放置的是一塊玻璃板,這是因為玻璃板既可回以透光也可以反答光,這樣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時要點亮的是A蠟燭燈;白紙上並不呈現燭焰燈的像,這一現象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3)如圖2所示,圖中OO′是鏡面所處位置,分析圖中蠟燭A的三個位置a、b、c與蠟燭燈B的三個位置a′、b′、c′的位置關系可以看出,對應的物與像的位置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4)實驗中,用方格紙放在玻璃板底下,可以不用B蠟燭燈也同樣可比較像和物分別到鏡面的距離,這是因為可利用紙上方格確定像的位置;
(5)在科學探究實驗中,應該尊重實驗測量的結果,不能隨意調整數據,發現問題應該查出出產生的原因,因此,該同學對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玻璃板;便於確定像的位置;
(2)A;虛象;
(3)①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②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的連線垂直於鏡面;
(4)可行;可利用紙上方格確定像的位置;
(5)錯誤.

4.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光屏各一,兩支外

(1)刻度尺可以測量物體的距離,刻度尺的作用是便於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回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答到玻璃板的另一側.即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確定像的位置;
(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後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A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會出現在光屏上.
(4)平面鏡成像大小跟物體大小有關,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會變化.
故答案為:(1)刻度尺;位置;(2)未點燃;A;等效替代法;(3)虛;(4)不變.

5.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採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為平面鏡,是為了能確定______,

(1)使用平面鏡時,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確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時,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於確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故答案為:像的位置;像與物的大小.
(2)實驗時,如果像與蠟燭沒有完全重合,就去測量像距,這樣會造成測量距離與物距不相等,所以等觀察蠟燭B與蠟燭A所成的完全重合後再去測量;
故答案為:重合.
(3)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故答案為:A.
(4)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與相對應的蠟燭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是相等的.
因此,平面鏡成像時,像距與物距是相等的.
故答案為:像距與物距是相等的;

6.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如圖便於___

(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觀察到玻璃板的另一側.
(2)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內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容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
(3)實驗時玻璃板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所以玻璃板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4)只做兩次實驗,實驗次數太少,需要再多做幾次,使發現的規律具有普遍性.
(5)透過玻璃板看到光屏上有蠟燭燭焰的像,仍是燭焰的虛像,在觀察時應在玻璃板的右側觀察;
(6)用手電筒照亮跳棋子,棋子反射出的光線增多,棋子成像更清晰.
故答案為:(1)確定像的位置;(2)2;(3)另一支蠟燭不能與像重合;(4)不合理;實驗次數太少;(5)不對,應在像的一側觀察光屏上是否成像;(6)用手電筒照亮跳棋.

7.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1)應選擇______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選填「平面鏡」或「平板玻璃

(1)玻璃板透光,既可以看到A蠟燭在玻璃板後成的像A′,又可以看到玻璃後面的另一支蠟燭,讓另一隻蠟燭與A′完全重合,則這只蠟燭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從而准確的確定了像的位置,如果用反射效果好的平面鏡,盡管成像清晰,但無法看到後面的物體,所以無法確定像的位置;
(2)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光屏接收不到,光屏只能接收到實像;
(3)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A到鏡面的距離是15cm,那麼像到鏡面的距離也是15cm;
(4)經實驗驗證,如果將蠟燭向鏡面的方向移動,此時像也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
像與物大小相同,不論物體靠近還是遠離玻璃板,像的實際大小都是不變的.
故答案為:(1)平板玻璃;(2)不能;虛;(3)15;(4)不變;靠近.

8.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_

(1)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較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當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像,使實驗簡單化.所以選擇2mm的玻璃板.
(3)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4)用實驗數據和現象總結物理規律時,要進行多次實驗,只有一組數據總結實驗結論不科學,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所以點燃蠟燭後,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組數據,得出「像距與物距相等」不合理.
(5)平面鏡成虛像,所以在像的位置上放一白紙板,白紙板上不會承接到像.
(6)要想讓跳棋的像更清晰,可以使跳棋更亮,可以用手電筒照亮跳棋.
故答案為:(1)確定虛像的位置;較黑暗;
(2)2;
(3)不能確定虛像的位置;
(4)不合理;沒有多次實驗來總結規律;
(5)沒有;
(6)用燈照亮跳棋.

9. 如圖是小紅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1)實驗中要求蠟燭1和蠟燭2______.(2)用玻璃板代替平

(1)實驗中蠟燭1和蠟燭2等大,以便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故答案為:等大.
(2)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還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後面的蠟燭,這樣便於找到蠟燭的像.
故答案為:便於找到蠟燭的像.
(3)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故答案為:距離.
(4)實驗中拿一隻未點燃的蠟燭與像完全重合來研究像,這是用等大的蠟燭的位置來替代像的位置,這是等效替代法.
故答案為:等效替代.
(5)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還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後面的蠟燭.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眼睛應該在玻璃板前觀察.
故答案為:前.
(6)平面鏡成的像與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鏡的距離無關,人們感覺到的近大遠小是一種視覺效果,不影響真實的大小.所以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蠟燭的像的大小不變.
故答案為:不變.
(7)像與物是關於鏡子對稱的,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後面的蠟燭是擺在桌面上的,不論怎樣移動後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為: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

10. 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 )直尺的作用是便於比較物與像______的關系.( 2 )兩根等

(1)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尺並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後比較二者關系用的.
(2)兩只蠟燭大小相同,後面的蠟燭又和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就證明了像與物大小相同,所以兩只蠟燭等長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關系用的.
(3)因為光屏只能接收實像,不能接收虛像,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燭焰的像,所以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4)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讓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既能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實驗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5)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6)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蠟燭的像與蠟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蠟燭成的像不與蠟燭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7)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像等大,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像的大小不變.
(8)不合理,因為一次實驗就得出結論,偶然性較大,不能找到普遍規律;應該多次改變蠟燭的位置,多測幾組數據(至少要測三組以上)得出的結論才具代表性.
(9)取兩只蠟燭,一隻點燃在玻璃板前,一隻不點燃,在玻璃板後,使後面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後面蠟燭的位置就是前面蠟燭的像的位置,這是一種等效替代的方法.
故答案為:(1)到平面鏡的距離;(2)像與物的大小;(3)虛;(4)確定像的位置;(5)2;(6)有可能找不到像;(7)不變;(8)不合理;只從一組數據不能找到普遍規律,至少要測三組以上;(9)用另一隻等大的蠟燭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

閱讀全文

與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踏板車後輪軸承墊片怎麼取下來 瀏覽:213
機床結構示意圖怎麼畫 瀏覽:380
暖氣片閥門兒向左是開向右是開 瀏覽:527
無錫軍青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76
儀表如何隔離 瀏覽:618
對開門冷藏櫃不製冷怎麼辦 瀏覽:282
根據圖1實驗裝置圖回答 瀏覽:349
銅與濃硝酸反應實驗裝置 瀏覽:564
滾子軸承兩個軸怎麼接 瀏覽:129
玉器雕刻用什麼機械設備 瀏覽:311
小丸工具箱提取字幕 瀏覽:860
機床各部分靜剛度曲線怎麼繪制 瀏覽:482
淋浴閥門有點漏水怎麼辦 瀏覽:638
倉庫小五金件的擺放要求 瀏覽:48
消防管道閥門用明桿閥門 瀏覽:917
檢查閥門不正確的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429
佛山祥盛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23
高中化學課本實驗裝置圖 瀏覽:369
半液晶儀表怎麼實現地圖顯示 瀏覽:100
蒸發用的器材有什麼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