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二氧化碳製取實驗的微型一體化裝置圖,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1)關閉止水夾1,打
(1)石灰水變渾濁 (2)燒杯中液面下降或導管中液面上升,CO 2 + 2NaOH = Na 2 CO 3 + H 2 O(3)取微型集氣瓶中的少量液體於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則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或取微型集氣瓶中的少量液體於試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鈣溶液),若有沉澱產生,則證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B. 5.下圖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質的微型實驗裝置。現用60%硫酸溶液和亞硫酸鈉晶體反應製取SO2氣體,實驗現象很明
B 二氧化硫使品紅溶液的褪色,是二氧化硫溶於水,生成的亞硫酸與有色的有機物質直接結合生成不穩定的無色化合物。加熱使它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再顯紅色
C. 下圖是某趣味實驗裝置圖,擠壓膠頭滴管後,可觀察到氣球脹大的現象。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發
CO 2 被濃NaOH溶液吸收,錐形瓶內的氣壓變小,外界大氣壓大於錐形瓶內的氣壓,使氣球脹大;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
D. 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套微型裝置(如圖),用來完成下列實驗.(1)用該裝置可製得的氣體有______.①CO2 ②H
(1)由抄裝置圖可知,反應為固襲體和液體反應生成氣體,不用加熱,可用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制備硫化氫,用銅和濃硝酸反應制備二氧化氮,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備氧氣,都不用加熱, 故答案為:①②③④; (2)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氯氣與碘化鉀反應生成碘,澱粉與碘變藍色,所用可用澱粉碘化鉀檢驗氯氣, 故答案為:濕潤澱粉KI試紙;試紙變藍; (3)實驗室可用濃氨水和氧化鈣反應制備氨氣,原理是氧化鈣溶於水放熱、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向逆移動、水減少,由於上述原因使NH3逸出, 氨水呈鹼性,可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氨氣, 故答案為:濃氨水;CaO;氧化鈣溶於水放熱、c(OH-)增大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向逆移動、水減少,由於上述原因使NH3逸出;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E. (18分)下圖為某套實驗裝置示意圖,無法看到實驗說明,加熱裝置已經省略。 A &...
(18分每空2分)(1)SO 3 ,濃硫酸。(2)C裝置中哪個導管冒出氣泡的速率快。(答案合理均給分) (3)98.3%H 2 SO 4 溶液;F裝置後再增加一個內盛鹼液的洗氣裝置。 (或鹼石灰;將F裝置改為乾燥管。 或NaOH濃溶液;在F裝置前再增加一個內盛濃硫酸的洗氣裝置)(答案合理均給分) (4)U型管(或乾燥管);鹼石灰。(答案合理均給分) (5)  N 2 O 4 (無色),本反應是放熱反應,U型管底部的溫度降低,上述可逆平衡向右移動,NO 2 濃度降低,顏色變淺。
F. 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微型實驗裝置.實驗時,先斷開K2,閉合K1,兩極均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後,斷開K1,閉
斷開K2、閉合K1時,裝置為電解池,兩極均有氣泡產生,則總反應為2Cl-+2H2O 電解 | .
G. 下圖為某套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加熱裝置和部分葯品等均已經省略(裝置①和裝置②為氣體發生裝置)。 (
(1)實驗室製取氨氣的反應是,2NH 4 Cl+Ca(OH) 2  N 2 O 4 (無色),正反應是放熱,U型管底部的溫度降低,上述平衡向右移動,NO2的濃度降低,顏色變淺。 (2)Cr 2 O 7 2- +3SO 2 +2H + =2Cr 3+ +3SO 4 2- +H 2 O 將e、m依次連接在B、C之間或將C裝置換成f (3)吸收未反應的NO 60%
H. 下圖是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性質實驗的微型一體化裝置圖,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擠壓膠頭,滴入稀鹽酸.______
①二氧化來碳不能支持燃燒,所源以如果氣體收集滿了則會有氣體從集氣瓶口逸出而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②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碳酸,而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所以可以知道1處的現象應該是溶液變為紅色; ③擠壓膠頭會使鹽酸和大理石接觸而產生氣體,加上原本裝置中就充滿了二氧化碳,又因為二氧化碳能夠和氫氧化鈉反應,而使裝置中氣體的壓強減小而使氫氧化鈉溶液被壓入導管. 故答案為:①木條火焰熄滅; ②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③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
與下圖為某微型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達維修閥門廠
發布:2025-09-21 12:55:39
瀏覽:9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