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搖動台裝置的概念和作用

搖動台裝置的概念和作用

發布時間:2022-07-08 11:30:11

1. 車輛的基本構造

車輛的種類雖然多,構造卻大同小異。這應該說是標准化的功勞,也是大型生產流水線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需求的變化,鐵路車輛的外形開始有了改變,尤其是客車車廂不再是清一色的老面孔。但是它們的基本構造並沒有重大的改變,只是具體的零部件有了更科學先進的結構設計。
一般來說,車輛的基本構造由車體、車底架、走行部、車鉤緩沖裝置和制動裝置五大部分組成。 車體是車輛上供裝載貨物或乘客的部分,又是安裝與連接車輛其他組成部分的基礎。早期車輛的車體多以木結構為主,輔以鋼板、弓形桿等來加強。近代的車體以鋼結構或輕金屬結構為主。
貨車車體:
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側壁(牆)、端壁(牆)、車頂等。車體的鋼結構由許多縱向梁和橫向梁(柱)組成,車體底架通過心盤或旁承支承在轉向架上。車體鋼結構承擔自重、載重、整備重量及由於輪軌沖擊和簧上振動而產生的垂直動載荷;列車起動、變速、上下坡道時,在車輛之間所產生的牽引和壓縮沖擊力等縱向載荷;以及包括風力、離心力、貨物對側壁的壓力等側向載荷。
客車車體:
為全金屬焊接結構,由底架、側牆、車頂和端牆等四部分焊接而成。在鋼骨架外面焊有金屬地板。側牆板、車頂板和端牆板,形成一個上部帶圓弧下部為矩形的封閉殼體,俗稱薄壁筒形結構車體。殼體內面除用縱向桿件和橫向梁、柱加強外,還採用牆板壓筋方式來代替部分桿件,以增強結構的強度和剛度,形成整體承載的合埋結構。客車車體必須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為使旅客上下車方便,客車兩端設有通過台,並在通過台的外端設置折棚和渡板,防止風雨及寒氣侵入。車體內除設置門窗、座椅及卧鋪外,還需裝設衛生設備、通風裝置、給水設備、車電設備、取暖設備、播音裝置及空氣調節裝置等。 車底架就是由各種縱向和橫向鋼梁組成的長方形構架。它承托著車體,是車體的基礎。車底架承受上部車體及裝載物的全部重量,並通過上、下心盤將重量傳給走行部。在列車運行時,它還承受機車牽引力和列車運行中所引起的各種沖擊力及其他外力。所以,它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才能堅固耐用。
貨車的車底架一般由中梁、側梁、枕梁、橫梁、端梁及地板橫梁等組成。中梁位於底架的中央,是整個底架的基礎和主要受力桿件。中梁端部是安裝車鉤緩沖裝置的地方,直接承受縱向作用力。枕梁是底架和轉向架連接的地方,在枕梁下部設有上旁承和上心盤,分別和轉向架搖枕上的下旁承和下心盤相對。它受力較大,負擔全車的重量,並通過心盤將重量傳給走行部。罐車的底架結構和其他貨車有所不同,由於罐體本身具有很大剛度,因此罐內液體的重量主要由罐體來承擔,然後通過托架及枕梁傳至轉向架,故罐車底架主要承受水平的縱向牽引沖擊力。罐車的中梁由兩根槽鋼製成,中央部分蓋有上蓋板,蓋板上焊有罐體下鞍板;枕梁為箱形斷面,上面裝有罐體托架,通過蹼形板焊在枕樑上,以便支撐罐體。
客車車底架的構造和貨車底架相似。但是,由於客車兩端必須設置通過台,所以它的小梁伸出端梁之外,和通過台端梁、側梁組成通過台架。在通過台端梁之前,再裝置緩沖梁。 走行部是車輛在牽引動力作用下沿線路運行的部分。走行部的作用是保證車輛靈活、安全平順地沿鋼軌運行和通過曲線;可靠地承受作用於車輛各種力量並傳給鋼軌;緩和車輛和鋼軌的相互沖擊,減少車輛振動,保證足夠的運行平穩性和良好的運行質量;具有可靠的制動機構,使車輛具有良好的制動效果。
鐵路車輛發展的初期,載重量小,容積也不大,走行部很簡單,一般採用二軸車的結構形式,車軸直接安裝在車體下方,稱為無轉向架車輛。隨著車輛載重量的增大,一般多採用轉向架的結構形式。轉向架是將兩個及其以上輪對通過專門的構件組成的一個整體部件。
由於車輛的用途、運行條件、製造和檢修能力等因素的不同,轉向架的類型很多,結構各異。一般轉向架主要由輪對、側架和搖枕、軸箱油潤裝置、彈簧減振裝置、基礎制動裝置所組成。
輪對由一根車軸和兩個車輪壓裝成一體,在車輛運行過程中,車輪和車軸之間不容許有相對位移。輪對承受著車輛的全部重量,且在軌道上高速運行時還承受著從車體、鋼軌兩方面傳來的其他各種作用力。輪對的質量直接影響列車運行安全,因此對它的製造、檢修均有嚴格規定。輪對上的車軸根據所用軸承型式,可分為滑動軸承車軸和滾動軸承車軸。而車輪的結構、形狀、尺寸,材質是多種多樣的。按其用途可分為客車用、貨車用、機車用車輪,按其結構分有整體輪與輪箍輪。輪箍輪又可分為鑄鋼輻板輪心、輾鋼輻板輪心及鑄鋼輻條輪心的車輪。整體輪按其材質又可分為輾鋼輪,鑄鋼輪等。為降低雜訊、減小簧下質量,國外還採用彈性車輪、消音車輪、起皺輻板車輪等新型車輪。無論任何形式車輪,與鋼軌直接接觸的部分主要是輪緣和踏面。輪緣就是車輪內側突起的部分,其作用是引導車輪的運行方向,防止車輪脫軌。踏面就是車輪與鋼軌頭部的接觸面。在踏面上設有1:20的斜坡,能使車輛的重心落在線路中心線上,以克服和減輕車輛的蛇行運動,並順利地通過曲線。
側架和搖枕是轉向架的組成部分,側架把轉向架的各個零部件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它的兩端有軸箱導框,以便安裝軸箱。側架中部設有彈簧承台,是安裝彈簧減振裝置的地方。搖枕則連同下心盤,旁承盒鑄成一體,它的兩端支座在彈簧上。車體的重量和載荷通過下心盤經搖枕傳給兩側的枕彈簧,並通過搖枕將兩個側架聯系起來。
軸箱油潤裝置是保證車輛安全運行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將輪對和側架或構架聯系在一起,使輪對沿鋼軌的滾動轉化為車輛沿線路的平動;承受車輛的重量,傳遞各方面的作用力,並保證良好的潤滑性能,使車軸在高速運轉時不致發生熱軸現象。軸箱裝置按軸承的工作特性分為滾動軸承軸箱裝置和滑動軸承軸箱裝置。滾動軸承能減少運動阻力,適合高速運行,是鐵路車輛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滑動軸承軸箱由於啟動阻力大,不適合高速運行,維修費用高,冬、夏季需更換軸油且易發生熱軸,故逐漸被滾動軸承釉箱所代替。
彈簧減振裝置是車輛減少有害沖動和衰減振動的裝置。車輛上採用的彈簧減振裝置,按其主要作用的不同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主要起緩和沖動的彈簧裝置,如中央及軸箱的螺旋圓彈簧;二類是主要起衰減振動的減振裝置,如垂向、橫向減振器;三類是主要起定位(彈性約束)作用的定位裝置,如軸箱輪對縱、橫方向的彈性定位裝置,搖動台的橫向緩沖器或縱向牽引拉桿等。
基礎制動裝置由制動缸活塞推桿以至閘瓦及其間一系列杠桿、拉桿、制動梁等傳動部分所組成,其作用是把制動缸活塞上的推力增大若干倍以後平均地傳給各個閘瓦,使之壓緊車輪而產生制動作用。
為了適應載重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中國鐵路一方面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研製開發了CW系列轉向架;一方面通過對國產206型轉向架的技術升級,借鑒國外的焊接技術,形成了SW系列轉向架。這兩種轉向架經過運用考核和多次技術改進,現已開始走向成熟,成為我國鐵路提速客車的主型轉向架。
緩沖裝置
車鉤緩沖裝置是用於使車輛與車輛,機車或動車相互連掛,傳遞牽引力,制動力並緩和縱向沖擊力的車輛部件。它由車鉤,緩沖器、鉤尾框,從板等組成一個整體,安裝於車底架構端的牽引梁內。為了保證車輛連掛安全可靠和車鉤緩沖裝置安裝的互換性,我國鐵路機車車輛有關規程規定:車鉤緩沖器裝車後,其車鉤鉤舌的水平中心線距鋼軌面在空車狀態下的高度,客車為880mm(允許+10mm,-5mm誤差),貨車為880mm(±10mm)。兩相鄰車輛的車鉤水平中心線最大高度差不得大於75mm。 首先說說車鉤。車鉤是用來實現機車和車輛或車輛和車輛之間的連掛,傳遞牽引力及沖擊力,並使車輛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的車輛部件。車鉤按開啟方式分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兩種。通過車鉤鉤頭上部的提升機構開啟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貨車大都採用此式);藉助鉤頭下部推頂杠桿的動作實現開啟的叫下作用式(客車採用)。車鉤按其結構類型分為螺旋車鉤、密接式自動車鉤、自動車鉤及旋轉車鉤等。螺旋車鉤使用最早,但因缺點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動車鉤多為高速鐵路車輛所用。中國除在大秦鐵路重載單元列車上使用旋轉車鉤外,現一律採用自動車鉤。所謂自動車鉤,就是先將一個車鉤的提桿提起後,再用機車拉開車輛或與另一車輛車鉤碰撞時,能自動完成摘構或掛鉤的動作的車鉤。中國鐵道部門1956年確定1、2號車鉤為標准型車鉤。但隨著列車速度的提高和牽引噸位的增加,又於1957、1965年先後設計製造了15號車鉤和13號車鉤。客車使用15號車鉤,貨車則逐步用13號車鉤代替2號車鉤。
鉤頭組成
車鉤由鉤頭,鉤身、鉤尾三個部分組成、車鉤前端粗大的部分稱為鉤頭,在鉤頭內裝有鉤舌、鉤舌銷,鎖提銷,鉤舌推鐵和鉤鎖鐵。車鉤後部稱為鉤尾,在鉤尾上開有垂直扁鎖孔,以便與鉤尾框聯結。為了實現掛鉤或摘鉤,使車輛連接或分離,車鉤具有以下三種位置,也就是車鉤三態:鎖閉位置——車鉤的鉤舌被鉤鎖鐵擋住不能向外轉開的位置。兩個車輛連掛在一起時車鉤就處在這種位置。開鎖位置——即鉤鎖鐵被提起,鉤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轉開的位置。摘鉤時,只要其中一個車鉤處在開鎖位置,就可以把兩輛連掛在一起的車分開。全開位置——即鉤舌已經完全向外轉開的位置。當兩車需要連掛時,只要其中一個車鉤處在全開位置,與另一輛車鉤碰撞後就可連掛。旋轉車鉤的構造與普通車鉤不同,鉤尾開有鎖孔,鉤尾銷與鉤尾框的轉動套連接。鉤尾端面為一球面,頂緊在帶有凹球面的前從板上。當鉤頭受到扭轉力矩作用時,鉤身連同尾銷以及轉動套一起轉動。旋轉車鉤只安裝在專為大秦鐵路運煤單元組合列車設計的車輛上。這種車輛的一端裝設旋轉車鉤,另一端裝設固定車鉤,整列車上每組連接的兩個車鉤,兩兩相互搭配。當滿載煤炭的車輛進入卸煤區的翻車機位時,翻車機帶動車輛翻轉180度,將煤炭傾倒出來。旋轉車鉤可以使車輛翻轉卸貨時不摘鉤連續作業,縮短了卸貨作業時間。 密接式車鉤一般在高速鐵路和地下鐵道的車輛上使用。它的體積小、重量輕、兩車鉤連掛後各方向的相對移動量很小,可實現真正的「密接」;同時,對提高制動軟管、電氣接頭自動對接的可靠性極為有利。 列車制動就是人為地制止列車的運動,包括使它減速,不加速或停止運行。對已制動的列車或機車解除或減弱其制動作用,則稱為「緩解」。為施行制動和緩解而安裝在列車上的一整套設備,總稱為列車「制動裝置」。「制動」和「制動裝置」俗稱為「閘」。施行制動常簡稱為「上閘」或「下閘」,施行緩解則簡稱為「松閘」。
「列車制動裝置」包括機車制動裝置和車輛制動裝置。不同的是,機車除了具有像車輛一樣使它自己制動和緩解的設備外,還具有操縱全列車制動作用的設備。
在介紹制動裝置前,先談談列車制動方式。
列車制動在操縱上按用途可分為「常用制動」和「緊急制動」兩種。在正常情況下為調節或控制列車速度包括進站停車所施行的制動,稱為「常用制動」,它的特點是作用比較緩和而且制動力可以調節。在緊急情況下為使列車盡快停住所施行的制動,稱為「緊急制動」(也稱為「非常制動」),它的特點是作用比較迅猛而且要把列車制動能力全部用上。
從施行制動的瞬間起,到列車速度降為零的瞬間止,列車駛過的距離,稱為制動距離。這是綜合反映列車制動裝置性能和效果的主要技術指標。列車重量越大,運行速度越高,就越不容易在短時間、短距離內停下來。那麼,列車的運行速度與制動距離之間是什麼關系呢?假如一列由15節車廂組成的列車運行時速在50公里時,它實施制動後,可以在130米內停下來;當時速增加到70公里時,它要向前行駛250米才能停下來;當列車速度達到每小時100公里時,它的制動距離要570米;而當列車速度高達120公里時,制動距離就要超過800米。由此可見,列車速度提高一倍,制動距離要增加三倍以上。然而,我國現行的《鐵路技術管理規程》規定,「列車在任何鐵路坡道上的緊急制動距離,規定為800 m」。這就是說,要想提高列車速度,必須採用更先進的制動裝置。
鐵路機車車輛採用的制動方式最普遍的是閘瓦制動。用鑄鐵或其他材料製成的瓦狀制動塊,在制動時抱緊車輪踏面,通過摩擦使車輪停止轉動。在這一過程中,制動裝置要將巨大的動能轉變為熱能消散於大氣之中。而這種制動效果的好壞,卻主要取決於摩擦熱能的消散能力。使用這種制動方式時,閘瓦摩擦面積小,大部分熱負荷由車輪來承擔。列車速度越高,制動時車輪的熱負荷也越大。如用鑄鐵閘瓦,溫度可使閘瓦熔化;即使採用較先進的合成閘瓦,溫度也會高達400~450℃。當車輪踏面溫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使踏面磨耗、裂紋或剝離,既影響使用壽命也影響行車安全。可見,傳統的踏面閘瓦制動適應不了高速列車的需要。於是一種新型的制動裝置——盤形制動應運而生。
盤形制動,它是在車軸上或在車輪輻板側面安裝制動盤,用制動夾鉗使以合成材料製成的兩個閘片緊壓制動盤側面,通過摩擦產生制動力,使列車停止前進。由於作用力不在車輪踏面上,盤形制動可以大大減輕車輪踏面的熱負荷和機械磨耗。另外製動平穩,幾乎沒有雜訊。盤形制動的摩擦面積大,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安裝若干套,制動效果明顯高於鑄鐵閘瓦,尤其適用於時速12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車,這正是各國普遍採用盤形制動的原因所在。但不足的是車輪踏面沒有閘瓦的磨刮,將使輪軌粘著惡化;制動盤使簧下重量及沖擊振動增大,運行中消耗牽引功率。
鐵路機車車輛制動機按制動原動力和操縱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手制動機、空氣制動機、電空制動機、電磁製動機和真空制動機。
手制動機
是以人力為制動原動力,以手輪的轉動方向和手力大小來操縱控制。構造簡單,費用低廉,是鐵路歷史上使用最久遠,生命力最頑強的制動機。鐵路發展初期,機車車輛上只有這種制動機,每車或幾個車配備一名制動員,按司機笛聲號令協同操縱,由於制動力弱,動作緩慢,不便於司機直接操縱,所以很快就被非人力制動機取而代之,手制動機成為輔助的備用制動機。
空氣制動機
是以壓力空氣作為制動原動力,以改變壓力空氣的壓強來操縱控制。制動力大,操縱控制就靈敏便利。我國鐵路習慣把壓力空氣簡稱為「風」,把空氣制動機簡稱為「風閘」。空氣制動機又分直通式和自動式兩大類,直通式空氣制動機已不再採用。
自動式
特點是列車管排氣(減壓)時制動缸充氣(增壓),發生緩解。優點是,當列車發生分離事故,制動軟管被拉斷時,列車管風壓急劇下降,三通閥活塞自動而迅速地移動到制動位,故列車能自動迅速制動直至停車。這不僅提高了列車運行安全性,而且列車前後部開始制動作用的時間差小,即制動和緩解的—致性較好,適用於編組較長的列車;因此在世界各國鐵路上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電空制動機是電控空氣制動機的簡稱,是在空氣制動機的基礎上加裝電磁閥等電氣控制部件而形成的。它的特點是制動作用的操縱控制用「電控」,但制動作用原動力還是壓力空氣.而且,在制動機的電控因故失靈時,它仍可實行「氣控」(空氣壓強控制),臨時變成空氣制動機。在列車速度很高或編組很長,空氣制動機難以滿足要求時,採用電空制動機可以大大改善列車前後部制動和緩解作用的一致性,顯著減輕列車縱向沖擊,並縮短制動距離,世界上許多高速列車都採用了電空制動機,我國廣深線准高速旅客列車和某些干線的提速客車也採用了電空制動機。
真空制動機
還有一種真空制動機,它的特點是以大氣為原動力,以改變「真空度」來操縱控制。當制動閥手柄置於緩解位時,真空泵與列車管連通、列車管和制動缸內的空氣都被抽走,列車管和制動缸內上下兩方都保持高度真空,活塞因自重落下,活塞桿向外伸出。當制動閥手柄置於制動位時,列車管與大氣相通,大氣進入列車管和制動缸活塞下方。由於抽氣完成時球形止回閥已落下處於關閉狀態,大氣壓力只能將它壓住而不能使閥口開放,故大氣不能進入活塞上方。活塞上下的壓差推動活塞上移,活塞桿縮向缸內而發生制動作用。真空制動機在非人力制動機中構造較簡單,價格較便宜,維修也較方便。但是,由於大氣壓強本身有限,「絕對真空」又很難達到,而且,需要較大的制動缸和較粗的列車管,所以,有些釆用真空制動的鐵路,隨著牽引重量和運行速度的提高,已經或正在向空氣制動過渡。

2. 設備和裝置定義

設備(Capital Items)是指工業購買者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工業產品,包括固定設備和輔助設備等。固定設備包括所有建築(工廠、辦公室),固定設備是主要設備,購買或建設過程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決策過程。

裝置或稱設備一詞有多種含義。裝置可以是:機械的一種叫法;工具的一種叫法;設備的一種叫法;儀器的一種叫法;測量儀器,用來進行各種測試以取得相關數據的工具;器具,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種工具。

裝置范圍更廣一些。

(2)搖動台裝置的概念和作用擴展閱讀:

一、設備備件與其它物資的區別

了便於管理和減少備件儲備資金,下列物資通常不列入備件范圍,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備件與這些物資之間的區別。

1、備件與低值易耗品的區別:在設備維修過程中經常用到的標准緊固件、連接桿、手球、油杯、油標、紙墊、氈、絕緣布帶、保險絲、低壓橡塑管等,都不屬於備件,而是作為低值易耗品存放在輔助材料庫或工具室,按實際需要領用攤銷。

2、備件與材料的區別:為了縮短零件加工周期,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鑄件、鍛件、銅棒、鋁棒、調質鋼材等,這些都屬於材料,在毛坯庫、材料庫或備件毛坯庫存放管理,一般不佔用備件備資金。

3、備件與工具及設備附件的區別:設備上隨產品規格和工藝變化而更換的零部件,如卡頭、卡盤、分度頭、砂輪、刀片、刀桿、回轉工作台、平口鉗等均不屬於備件,應作為工具和設備附件管理。

二、機械裝置

機械是由機械結構(機構)組成,機械結構再由機械元件(機件)組成,是機械工程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機械就是能幫助人們節省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有一些機械單純轉換力的大小或(及)方向,被稱為簡單機械。而復雜機械就是由二種或二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

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各部分構件必須實現相互的、單一的、規定的剛體運動,把施加的能量轉變為最有用的形式,或轉變為有效的機械功。

機械是機構和機器泛稱。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三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是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的機構。機器是帶有驅動裝置的機構。

3. 二系懸掛的搖動台裝置是什麼

就是搖枕,動車組里也叫枕梁,位置在空氣彈簧和車體之間,日系車沒有,歐系車有,具體的比如CRH3的轉向架上有一個類似平台的東西,那就是搖動台

4. 轉向架中的搖動台裝置是否具有抗側滾特性

轉向架中裝置應該有防側滾滑的特徵

5. 什麼叫遠動裝置

遠動裝置是指對廣闊地區的生產過程進行監視和控制的裝置。

遠動技術就是通過通信技術對遠方的運行設備進行監視和控制的技術。

電力系統遠動控制技術實現的功能主要包含遙測(YC)、遙信(YX)、遙控(YK)和遙調(YT)四方面的功能,簡稱「四遙」功能。而為了保證電力系統遠動各種功能的可靠實現,主要通過數據採集技術、信道編碼技術和通信傳輸技術三部分來實現其具體的遠動控制。

(5)搖動台裝置的概念和作用擴展閱讀:

遠動系統的基本作用就是實現調度端對被控端設備的監視與控制操作,所以遠動系統組成應包括控制端、執行端和通信信道三部分。

1、控制端

調度端是遠動系統遙控、遙調指令信息的產生部分,也是被控端設備對象遙測、通信信息的接收部分。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遠動系統調度端安裝在中心域市的調度控制中心。

例如鄭州鐵路局所管轄范目內的京廣鐵路線、隴海鐵路線及新荷線電氣化鐵道牽引供電運動系統的調度端就安裝在鄭州調度控制中心。

在遠動系統中,為配合調度端工作,調度控制中心還配備有模擬屏、列印機、工程師終端、VDU顯示設備(含鍵盤、 滑鼠器等人機介面) 、通信處理器及不間斷電源(UPS)等設備。

調度端的主要任務就是對被控端送來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如有功功率、無功功率、電能量等),並根據需要進行各種報表、記錄得列印、存儲、顯示,對事故信號進行報警,以及由操作員通過人機介面向各被控對象發出操作命令等。

採用計算機技術的遠動系統也稱作遠方監控與數據採集系統,也稱為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其主要功能是依靠軟體編程來實現的,突出優勢在於信息數據處理、人機對話和自動巡迴檢測等。

2、執行端

執行端是遠動系統遙控、遙調指令信息的接收與執行部分,也是被控端設備對象遙測、遙信信息的採集與發送部分。

電氣化鐵道遠動系統執行端分布安裝在被控對象的所在地,其主要功能則是採集牽引變電所內各開關量的狀態、電氣量的參數並及時上送調度端,以及執行控制端發來的各種操作命令等。執行端為實現遠動系統的功能完善,一般還具備被控設備對象發生事件的順序記錄、自恢復和自檢測功能。

在SCADA中,執行端也稱為遠方終端裝置(RTU)。計算機遠動系統的執行端主要包括計算機、數據採集電路、顯示器和列印機等設備,其主要功能依靠軟體編程來實現。

3、通信信道

遠動系統中信道的主要功能是承擔控制端與被控端之間的信息數據、命令的傳輸。通常,把從控制端向被控端發送的數據成為「下行」數據;反之,把從被控端向控制端發送的數據稱為「上行」數據。

6. 通訊管理機與遠動裝置有什麼區別

概念:
遠東裝置:遠動裝置綜合了計算機,測量,通信和自動化的專業技術,通過對輸變電線路及設備的交流電壓、電流的數據採集,自行計算出功率、電量、功率因數、頻率等參數。同時也具備常規遠動裝置的遙信、遙測、遙控、遙調功能和數據傳輸等功能。
通訊管理機:通訊管理機主要應用於35K伏以上變電站的遠動通訊,作為變電站的通訊網關,連接繼電保護、測控裝置和變電站後台,以及運動系統向調度轉發數據;同時用於變電站內直流電源系統監控終端的規約轉發,環境採集終端的數據轉發。
各自特點及區別:
通訊管理機:
1)具有多網路功能
用戶可根據實際使用網路情況配置不同的通信介面卡,組成用戶需要的多種網路結構。
2)具有多串口功能
通信管理機具有靈活配置串口的功能,它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配置串口,其配置范圍是1-23個,對不同的介面卡具有不同的串口個數。
3)
具有熱插拔功能
通信管理機的主機、通信介面卡都具有熱插拔功能,當發現某一個板卡出現故障時,可將此板卡拔除,並插入同一型號的備用板卡,真正做到系統帶電維護及系統故障恢復零等待。此功能對於雙機熱備冗餘系統尤其重要,因在更換主機時,不影響系統運行。
遠動裝置:調度通過遠動裝置採集各變電站遠動裝置發來的數據,對電網的運行方式和狀態進行監視,並對數據進行自動處理、存儲和完成報表的自動列印。
遠動裝置具有系統的事故順序記錄和追憶功能,實現負荷功率的總加,並可根據運行要求,實現遠方控制與調節。而通訊管理機通過控制平台控制下行的RRtu設備,實現遙信,遙測,遙控等信息的採集,將消息反饋回調度中心,然後,控制中心管理員通過消息的處理分析,選擇將執行的命令,達到遠動輸出調度命令的目標。

7. 誰知軸箱彈簧的工作原理

主要作用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在類:一類是主要起緩和沖動的彈簧裝置,如中央及軸箱的螺旋圓彈簧;二類是主要起衰減(消耗能量)振動的減振裝置,如垂向、橫向減振器;三類是主要起定位(彈性約束)作用的定位裝置,如軸箱輪對縱、橫方向的彈性定位裝置,搖動台的橫向緩沖器或縱向牽引拉桿等。

8. 什麼是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

關鍵裝置是指: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蝕、高溫、高壓、真空、深冷、等條件下進行工藝操作的生產裝置。

重點部位是指:

1、製造、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化學品場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災場所的罐區、油庫、倉庫等。

2、對關鍵裝置安全生產起關鍵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統等。

依據: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1年第40號)第三十四條:危險化學品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標准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的;

(二)未按照本規定明確重大危險源中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責任人或者責任機構的;

(三)未按照本規定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以及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及器材、設備、物資,並保障其完好的;

(四)未按照本規定進行重大危險源備案或者核銷的;

(五)未將重大危險源可能引發的事故後果、應急措施等信息告知可能受影響的單位、區域及人員的;

(六)未按照本規定要求開展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的。

以上內容參考:渭南市人民政府-- 對危險化學品單位未按標准對重大危險源進行

9. 火車轉向架怎麼工作什麼原理

轉向架可以說是鐵道車輛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承載車體重量,保證車輛順利通過曲線。同時,轉向架的各種參數也直接決定了車輛的穩定性和車輛的乘坐舒適性。

我國客車轉向架的發展有以下幾個階段:

1.20世紀50年代

這個時期,我國首次自行設計了轉向架,主要型號有101、102、103型,是21型客車使用的導框式轉向架,構造速度是100km/h,其結構復雜,笨重,運行性能差,現已淘汰。

2.202轉向架

202轉向架是四方廠為22型客車生產的無導框C軸轉向架,構造速度為120km/h,自1959年起製造。它採用鑄鋼H型構架,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兩系圓彈簧,搖枕彈簧加油壓減振器,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等。該轉向架已經於1986年停產。

3.70年代206、209轉向架及其改進

70年代,四方廠研製了U型結構的206轉向架,浦鎮廠研製了H型構架的209轉向架。206轉向架採用側部中梁下凹的U型構架,干摩擦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帶橫向拉桿的小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雙片吊環式單節長搖枕吊桿外側懸掛以及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裝置等,結構可靠,運行平穩,磨損少,檢修方便,1993年開始在中央懸掛部分加裝橫向油壓減振器,加裝兩端具有彈性節點的縱向牽引拉桿,形成206G轉向架,後加裝盤型制動裝置,形成206P轉向架。

209轉向架是浦鎮廠在205轉向架的基礎上研製的,於1975年開始批量生產。它採用H型構架,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長吊桿,構架外側懸掛,兩高圓彈簧,搖枕彈簧帶油壓減振器,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裝置等。1980年後,又生產了具有彈性定位套的軸箱定位結構和牽引拉桿裝置的209T轉向架。在此基礎上,還生產了採用盤型制動的209P轉向架。

在209T轉向架的基礎上,浦鎮廠又開發了供雙層客車使用的209PK轉向架,其構造速度為160km/h。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改進:採用盤型制動和單元制動缸,取消踏面制動;設空重調整閥;採用空氣彈簧和高度調整閥;安裝抗側滾扭桿;保留了搖動台結構。209PK轉向架(P代表盤型制動,K代表空氣彈簧)

在這段時期內,我國還製造了少量用於公務車的三軸轉向架,在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進口的軟座,軟卧車上採用了211等型號的轉向架。

4.准高速客車轉向架

1994年,四方廠、長客廠、浦鎮廠相繼研製出了206WP、206KP、CW-2、209HS轉向架,在廣深線動力學試驗中最高時速達到了174km/h,這些轉向架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客車轉向架技術上了一個新台階。

206KP、206WP轉向架是四方廠為廣深線准高速客車和發電車設計的轉向架,二者除中央懸掛部分和構架側梁局部不同外(206WP中央懸掛為無搖動台高圓簧外側懸掛,206KP則為空氣彈簧,並加裝抗側滾扭桿),其他部分完全相同其構架,搖枕均為焊接結構,U型側梁,採用單轉臂式軸箱定位,採用盤型制動和踏面復合制動。

四方廠還在206KP,206WP轉向架的基礎上研製了適用於160-200km/h的SW-160轉向架(SW代表SifangWork),它主要有以下特點:構架由兩片U型壓型梁改為四塊鋼板拼焊結構;軸距由2400mm增加到2560mm;採用空氣彈簧;空氣彈簧橫向間距由1956mm增加到2300mm,以改善車輛抗側滾性能。

209HS(HS指HighSpeed)轉向架是浦鎮廠在209PK轉向架的基礎上研製的,構造速度為160km/h,主要有以下改進:軸箱定位結構由彈性摩擦套定位改成無磨耗的橡膠堆定位;搖動台吊桿端部由銷孔結構改為無磨耗彈性吊桿結構;改心盤支重為全旁承支重;取消空氣彈簧阻尼孔,加裝垂直油壓減振器;軸箱懸掛系統加裝垂直油壓減振器;採用鋼板焊接型構架以減輕自重;加裝電子防滑器等。

CW-1、CW-2轉向架(CW代表ChangchunWork)是長客廠在吸收進口英國樣車的T10-1轉向架技術後,設計的兩種准高速轉向架,其中CW-1型中央懸掛採用綱簧和油壓減振器,供准高速空調發電車使用;CW-2型中央懸掛為空氣彈簧和可變節流閥,用於其他車種。

CW-2轉向架是:構架,搖枕為焊接結構;裝用轉臂軸箱定位裝置和控制桿;全旁承支重;中央懸掛為有搖動台結構;設帶橡膠套的中心銷軸牽引拉桿橫向擋,橫向拉桿,橫向油壓減振器,抗側滾扭桿;軸箱懸掛系統設垂直油壓減振器;基礎制動裝置為單元盤型制動,設電子防滑器;廣泛採用橡膠元件,改善隔振、隔音性能,減小磨耗。

5.高速轉向架

1998年起,各工廠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高速轉向架,例如浦鎮廠的PW-200轉向架,長客廠的CW-200轉向架,四方廠的SW-200、SW-220K轉向架等。

PW-200轉向架(PW代表PuzhenWork)是在209HS轉向架的基礎上重新研製的,它優化了一系和二系懸掛參數;採用了無磨耗的橡膠堆軸箱彈性定位裝置;採用高速輕型輪對;軸頸中心距改為2000mm;更換軸箱減振器安裝位置;裝用帶可調阻尼和彈性支承的空氣彈簧,採用兩端為球鉸的縱向拉桿;裝用新型盤軸式基礎制動裝置;優化了結構設計。

SW-200轉向架結構與SW-160轉向架基本相同,其改進如下:優化了一系、二系懸掛系數;採用軸盤式基礎制動裝置,適用於200km/h的高速列車。該轉向架在1998年6月的鄭武線動力學試驗中最高時速達到了240km/h。

在這一階段,長客廠生產了我國第一台CW-200型無搖枕轉向架。其構架採用4塊鋼板拼焊,橫梁採用無縫鋼管,與側梁連通作為附加空氣室,中央懸掛採用無搖枕的空氣彈簧懸掛,採用抗蛇行油壓減振器,單拉桿牽引,設兩個橫向油壓減振器和抗側滾裝置,其軸箱為轉臂式無磨耗定位,並使用油壓減振器,基礎制動為每軸3個盤的軸盤式盤型制動裝置。此後,長客廠又開發了CW-200KD、CW-300等型號的無搖枕轉向架。

從建國初期到現在,我國的客車轉向架逐漸由落後走向先進,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新轉向架的裝車使用和各種先進技術的運用,我們的旅行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火車一定會更平穩,更舒適!

下面是一些客車轉向架的基本性能要求和參數:

轉向架的技術要求:

運用速度和試驗速度:一般後者要高10%-20%;

制動距離;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連掛時為145m,單車調車為100m;

符合機車車輛限界GB146.1-1983《標准軌距鐵路機車車輛限界》和9501-N《高速鐵路機車車輛限界技術條件》;

適用溫度范圍:±50℃;

車輛平穩性和安全性:平穩性指標≤2.5,脫軌系數≤1.0,輪重減載率≤0.65;

主要承載件強度規范:符合TB1335-1996《鐵道車輛強度設計及試驗鑒定規范》。

主要技術參數:

構造速度/km/h

軸重/t

自重/t

固定軸距/mm

輪徑/mm

軸頸中心距/mm

旁承間距/mm

中央彈簧橫向間距/mm

軸箱彈簧橫向間距/mm

制動倍率

一系垂向剛度/kN/m

一系定位剛度/kN/m

一系垂向阻尼/kN·s/m

二系垂向剛度/kN/m

二系橫向剛度/kN/m

二系垂向阻尼/kN·s/m

二系橫向阻尼/kN·s/m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m

客車轉向架發展的關鍵技術:

合理的懸掛參數;

疲勞可靠性的研究;

減少輪軌磨損和輪軌作用力;

選擇技術成熟的關鍵零部件;

高效、可靠的制動系統;

減少噪音,吸收高頻振動。

閱讀全文

與搖動台裝置的概念和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中dc是什麼意思 瀏覽:320
諧波檢測裝置中ch介面是什麼 瀏覽:78
g6儀表多少錢換 瀏覽:860
空調機組製冷量是多少 瀏覽:92
太原最大五金批發市場 瀏覽:396
輪胎補胎後儀表故障標志怎麼去掉 瀏覽:826
整流回饋裝置作用 瀏覽:999
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名稱 瀏覽:61
精工機械表為什麼老是走走停停 瀏覽:967
為什麼現代化學儀器需要玻璃吹制 瀏覽:566
空調三通閥門壞有什麼症狀 瀏覽:468
材料和設備應當如何存儲 瀏覽:170
鎮海森林城堡兒童游樂設備哪個好 瀏覽:6
寶馬閥門排氣有什麼用 瀏覽:296
天語sx4儀表盤燈不亮怎麼回事 瀏覽:802
超達維修閥門廠 瀏覽:964
王牌戰爭封設備如何解封 瀏覽:485
粗食鹽提純需要什麼儀器 瀏覽:229
蔚領機械鑰匙怎麼開門視頻 瀏覽:249
面盆水龍頭閥門漏水怎麼辦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