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離心泵的平衡盤裝置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如何
多級離心泵在正常工作運行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多種性質的軸向力,這些軸向力按照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其一,由於多級離心泵在進行工作時,其葉輪會根據設定發生不同程度的旋轉,這就導致其驅動埠和自由埠的壓力不相等,因此相應的就會產生一種指向離心泵驅動端的力,這個力就被劃為軸向力的范疇內;
其二,當液體從離心泵的吸入口到排出口需要改變運行方向時,也會產生一個作用在葉片上的作用力;
其三,離心泵內的轉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重力勢能,因此也會產生一個向下的軸向力;
其四,由於多級離心泵在運行的過程中,其內在的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強相比,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就使得其內部軸端上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這也是離心泵軸向力的一種表現形式。
由於現代多級離心泵在正常工作運行的過程中,會存在多種形式的軸向力,這就需要相關操作工作者需要為離心泵配置一定的軸向力平衡裝置,將相關軸向力進行平衡處理,以減少軸向力對離心泵設備的損耗,增加設備的使用周期和壽命。對於軸向力平衡裝置的使用,需要相關部門在安裝前進行充分的設計工作,將實際運行和工作過程中的一切影響因素考慮全面,並根據生產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做好相關軸向力平衡裝置的設計工作,在確保多級離心泵能夠正常穩定運行的同時,將企業的經濟效益保持在最高的狀態。
⑵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與結構是什麼
離心工作原理
離心其實是物體慣性的表現,比如雨傘上的水滴,當雨傘緩慢轉動時,水滴會跟隨雨傘轉動,這是因為雨傘與水滴的摩擦力做為給水滴的向心力使然。但是如果雨傘轉動加快,這個摩擦力不足以使水滴在做圓周運動,那麼水滴將脫離雨傘向外緣運動,就像用一根繩子拉著石塊做圓周運動,如果速度太快,繩子將會斷開,石塊將會飛出.這個就是所謂的離心。
離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
(1)葉輪被泵軸帶動旋轉,對位於葉片間的流體做功,流體受離心力的作用,由葉輪中心被拋向外圍。當流體到達葉輪外周時,流速非常高。
(2)泵殼匯集從各葉片間被拋出的液體,這些液體在殼內順著蝸殼形通道逐漸擴大的方向流動,使流體的動能轉化為靜壓能,減小能量損失。所以泵殼的作用不僅在於匯集液體,它更是一個能量轉換裝置。
(3)液體吸上原理:依靠葉輪高速旋轉,迫使葉輪中心的液體以很高的速度被拋開,從而在葉輪中心形成低壓,低位槽中的液體因此被源源不斷地吸上。
氣縛現象
氣縛現象:如果離心泵在啟動前殼內充滿的是氣體,則啟動後葉輪中心氣體被拋時不能在該處形成足夠大的真空度,這樣槽內液體便不能被吸上。這一現象稱為氣縛。
為防止氣縛現象的發生,離心泵啟動前要用外來的液體將泵殼內空間灌滿。這一步操作稱為灌泵。為防止灌入泵殼內的液體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內,在泵吸入管路的入口處裝有止逆閥(底閥);如果泵的位置低於槽內液面,則啟動時無需灌泵。
(4)葉輪外周安裝導輪,使泵內液體能量轉換效率高。導輪是位於葉輪外周的固定的帶葉片的環。這些葉片的彎曲方向與葉輪葉片的彎曲方向相反,其彎曲角度正好與液體從葉輪流出的方向相適應,引導液體在泵殼通道內平穩地改變方向,使能量損耗最小,動壓能轉換為靜壓能的效率高。
(5)後蓋板上的平衡孔消除軸向推力。離開葉輪周邊的液體壓力已經較高,有一部分會滲到葉輪後蓋板後側,而葉輪前側液體入口處為低壓,因而產生了將葉輪推向泵入口一側的軸向推力。這容易引起葉輪與泵殼接觸處的磨損,嚴重時還會產生振動。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壓液體泄露到低壓區,減輕葉輪前後的壓力差。但由此也會引起泵效率的降低。
(6)軸封裝置保證離心泵正常、高效運轉。離心泵在工作是泵軸旋轉而殼不動,其間的環隙如果不加以密封或密封不好,則外界的空氣會滲入葉輪中心的低壓區,使泵的流量、效率下降。嚴重時流量為零——氣縛。通常,可以採用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來實現軸與殼之間的密封。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介紹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介紹
離心泵圖片
離心泵的主要過流部件有吸水室、葉輪和壓水室。吸水室位於葉輪的進水口前面,起到把液體引向葉輪的作用;壓水室主要有螺旋形壓水室(蝸殼式)、導葉和空間導葉三種形式;葉輪是泵的最重要的工作元件,是過流部件的心臟,葉輪由蓋板和中間的葉片組成。
離心泵工作前,先將泵內充滿液體,然後啟動離心泵,葉輪快速轉動,葉輪的葉片驅使液體轉動,液體轉動時依靠慣性向葉輪外緣流去,同時葉輪從吸入室吸進液體,在這一過程中,葉輪中的液體繞流葉片,在繞流運動中液體作用一升力於葉片,反過來葉片以一個與此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於液體,這個力對液體做功,使液體得到能量而流出葉輪,這時液體的動能與壓能均增大。
離心泵依靠旋轉葉輪對液體的作用把原動機的機械能傳遞給液體。由於離心泵的作用液體從葉輪進口流向出口的過程中,其速度能和壓力能都得到增加,被葉輪排出的液體經過壓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轉換成壓力能,然後沿排出管路輸送出去,這時,葉輪進口處因液體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壓,吸水池中的液體在液面壓力(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葉輪的進口,於是,旋轉著的葉輪就連續不斷地吸入和排出液體。
離心泵基本構造
IRG離心泵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六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
1、 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輸出力大,葉輪上的葉片又起到主要作用,葉輪在裝配前要通過靜平衡實驗。葉輪上的內外表面要求光滑,以減少水流的摩擦損失。
2、 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並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 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軸承是套在泵軸上支撐泵軸的構件,有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種。滾動軸承使用牛油作為潤滑劑加油要適當一般為2/3~3/4的體積太多會發熱,太少又有響聲並發熱!
滑動軸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潤滑劑的,加油到油位線。太多油要沿泵軸滲出並且漂失,太少軸承又要過熱燒壞造成事故!在水泵運行過程中軸承的溫度最高在85℃一般運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雜質,油質是否發黑,是否進水)並及時處理!
5、 密封環又稱減漏環。葉輪進口與泵殼間的間隙過大會造成泵內高壓區的水經此間隙流向低壓區,影響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間隙過小會造成葉輪與泵殼摩擦產生磨損。為了增加迴流阻力減少內漏,延緩葉輪和泵殼的所使用壽命,在泵殼內緣和葉輪外援結合處裝有密封環,密封的間隙保持在0.25~1.10mm之間為宜。
6、 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環,填料筒,填料壓蓋,水封管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封閉泵殼與泵軸之間的空隙,不讓泵內的水流流到外面來也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入到泵內。始終保持水泵內的真空!當泵軸與填料摩擦產生熱量就要靠水封管注水到水封圈內使填料冷卻!保持水泵的正常運行。所以在水泵的運行巡迴檢查過程中對填料函的檢查是特別要注意!在運行600個小時左右就要對填料進行更換。
7、軸向力平衡裝置 在離心泵運行過程中,由於液體是在低壓下進入葉輪,而在高壓下流出,使葉輪兩側所受壓力不等,產生了指向入口方向的軸向推力,會引起轉子發生軸向竄動,產生磨損和振動,因此應設置軸向推力軸承,以便平衡軸向力。
⑶ 離心泵組裝時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離心泵的檢修除按正常的檢修程序與標准以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泵轉子和蝸殼同心程度。 泵轉子與蝸殼同心程度,完全由零件加工精度確定,要求泵轉子與蝸殼同心,目的在於避免運轉時動靜部件的摩擦;其次,兩者同心能使泵性能改善,提高泵的效率。 2 、泵葉輪流道中心線和蝸殼流道中心線偏離情況。 葉輪流道中心線與泵殼流道中心線偏離越低,泵的效率越高。兩者流道對中偏差一般不應超過 0.5mm 。
⑷ 離心泵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離心泵(centrifugalpump)是指靠葉輪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來輸送液體的泵。離心泵是利用葉輪旋轉而使水發生離心運動來工作的。水泵在啟動前,必須使泵殼和吸水管內充滿水,然後啟動電機,使泵軸帶動葉輪和水做高速旋轉運動,水發生離心運動,被甩向葉輪外緣,經蝸形泵殼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壓水管路。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六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
1、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出力大,葉輪上的葉片又起到主要作用,葉輪在裝配前要通過靜平衡實驗。葉輪上的內外表面要求光滑,以減少水流的摩擦損失。
2、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並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滑動軸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潤滑劑的,加油到油位線。太多油要沿泵軸滲出,太少軸承又要過熱燒壞造成事故!在水泵運行過程中軸承的溫度最高在85度,一般運行在60度左右。
5、密封環又稱減漏環。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環、填料筒、填料壓蓋、水封管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封閉泵殼與泵軸之間的空隙,不讓泵內的水流流到外面來也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入到泵內。始終保持水泵內的真空!當泵軸與填料摩擦產生熱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內使填料冷卻!保持水泵的正常運行。所以在水泵的運行巡迴檢查過程中對填料函的檢查是特別要注意!在運行600個小時左右就要對填料進行更換。
⑸ 磁力驅動離心泵的安裝步驟及安裝過程中有哪
磁力驅動離心泵安裝得好壞,對泵的平穩運轉和使用壽命有極重要的影響,所以,安裝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廠家提供的磁力驅動離心泵的《安裝使用說明書》及相關資料進行安裝、校正。磁力驅動離心泵的驗收、儲存與搬運磁力驅動離心泵的驗收磁力驅動離心泵到貨後,應立即對其進行開箱檢查、驗收。驗收時需根據廠家提供的裝箱單進行比對查收,如出現損壞、丟失或與裝箱單不符的情況,要認真做好記錄,並立即向運輸公司或廠家詢問,根據情況提出更換或索賠。開箱後檢查泵和電機,如果證實沒有任何因裝卸和運輸過程中而造成的損壞,泵的進出口封蓋完好,沒有塵土、污染等進人泵內,則可進行驗收、儲存、安裝。磁力驅動離心泵的儲存磁力驅動離心泵到貨驗收合格後,如不能立即對其進行安裝,應恢復包裝,並按以下規定進行維護存放。
①儲存時間在6個月以內,應將磁力驅動離心泵存放在有遮蓋的乾燥地方。按磁力驅動離心泵的正常包裝處置。
②如儲存時間在6個月以上,要求對軸承和泵加工表面進行保護性處理。每隔1個月轉動軸90°。如長期存放,可按磁力驅動離心泵《安裝使用說明書》要求存放。磁力驅動離心泵的搬運磁力驅動離心泵在搬動過程中應小心處置。提升時必須有支撐起整個組件的足夠能力。在單獨提升空載泵時,應將吊索綁在吸入法蘭和軸承箱下面。如果設備的提升和支撐不當,就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害或泵的損壞。磁力驅動離心泵的基礎安裝:磁力驅動離心泵安裝場地與基礎要求磁力驅動離心泵的安裝場地與基礎應在靠近介質源頭處就位,並留有足夠的操作、維護和檢查空間范圍。通常將安裝泵組的底板澆築到混凝土基礎上,基礎澆築在堅固的地基上。基礎必須能吸收任何振動,並形成泵機組永久的剛性支撐能力。根據磁力驅動離心泵的組裝外形圖(隨泵數據包一同提供的)標示出的地腳螺栓的位置與尺寸進行安裝。通用泵的地腳螺栓是套筒形和J形的。這兩種設計結構都適用於螺栓位移的調整要求。泵安裝的基礎平面,應用水平儀找平,待基礎水泥凝固後,將泵組安放在基礎上,並用水平儀檢查水平情況,如不水平,應觸鐵調正,直到水平為止,然後通過灌漿孔用水泥澆灌地腳螺栓孔眼。水泥干固後,應檢查底座和地腳螺栓眼是否松動。合格後J緊地腳螺栓,重新檢查水平度。磁力驅動離心泵就位安裝及配管檢查泵組就位安裝時應對泵組的底座板找平並對配製的管道進行檢査。在底座板找平和配製管道時,必須遵守關於底座和泵組的順序,其安裝順序如下。
①將泵組安置到泵基礎上。
②在底板周邊添加楔塊,用來找平機組,使用水平尺將底板安裝螺栓的螺母向下拉緊,復查地板是否水平。
③通過拆下聯軸節,測試檢査驅動器的旋轉方向或點動M機啟動按鈕檢查電動機的旋轉方向。如果電動機轉向正確。如果轉向不正確,需要重新連接電機線路。電動機轉向正確後可繼續進行找正工作。
④按磁力驅動離心泵和電動機的找正要求將電動機同磁力驅動離心泵一起找正。磁力驅動離心泵和驅動器找正後,按施工圖紙的底板灌漿要求給底板灌注砂漿。
⑤保證泵的配製管線不與泵機組產生應力作用。
⑥根據泵和電動機的找正要求復查泵和電動機的找正情況,以保證泵機組不因管道應力而變形。如果發生位置偏移情況,應糾正配管誤差,重新進行找正使其對中。
⑦泵在運行過程中達到操作溫度條件下,檢查泵和電動機的找正情況。在泵正常運行約2個月後,應趁熱再次對泵和電動機的找正情況進行檢查。如果找正結果有變動,重新對其找正,並在2個月後進行復查。
⑧泵的安裝位置高於液面(在泵的吸程允許范圍內)時,應在吸人管路端裝上底閥,並在排出管路上設置灌液螺孔或閥門,供啟動前灌泵之用。泵的安裝位置低於液面時,應在吸人管路裝上控制閥和過濾裝置,以防雜物吸人泵內。
⑨泵安裝完畢後,應打開電動機後蓋罩,轉動風扇葉輪,應感覺輕重均勻,並注意辨別泵內有無接觸摩擦聲和異物滾動等雜音。如有,則應設法排除。磁力驅動離心泵和電動機的找正磁力驅動離心泵的生產廠家很多,聯軸節種類又各自不同,本書所介紹的聯軸器找正只是通用性的,其他軸節找正可作為參考。
①泵和電動機找正作業之前,應確認電動機的電源已切斯.並掛有「有人檢修勿動」等字樣的警示牌。
②泵與電動機的正常運行壽命取決於泵機組運行時電動機軸與泵軸的同軸度。盡管泵已在出廠時檢查了找正情況,但由於在裝運和安裝過程中會發生找正狀況的變動。所以在將底板澆築到基礎上之前,必須檢查及更正泵及電動機的找正情況,並在初次啟動泵之前再進行一次精確找正。
③泵吸入和排出管線的支撐或吊架不得關聯到泵機組,並安裝熱膨脹節,以保護泵不受膨脹負荷影響。應將管道錨固(定位元件)在膨脹節和泵之間,並盡可能靠近泵體。如果不裝配適當的管道支架和膨脹節,泵體就會產生應力。所以,必須在泵和電動機正常操作溫度下檢査和更正其找正情況。
④聯軸器找正主要是對兩軸之間的角偏差、位置偏移進行找正。角偏差:即一根軸的軸線與另一根軸形成角度。位置偏移:即一根軸的中心與另一根軸發生位置偏移現象
⑤測量電動機和泵軸的校正,主要是測得兩個聯軸器輪教面上的吻合情況。
a.第一步是拆除聯軸器的中間節。將百分表固定到其中的一個聯軸器輪轂上,將指針支撐在另一個聯軸器輪轂上,並靠近外徑。安裝百分表端的軸不轉動,旋轉另一端軸,使指針在固定的聯軸器輪轂上移動。指針刻度盤移動就會顯示出兩個輪轂上的距離。該距離表示兩個輪轂間的角偏差,由此得知兩個軸的對中偏差,通過在電動機安裝底腳下面插進薄金屬墊片來調整角偏差和位置偏移偏差,使電動機與螺栓連接的泵准確對中。如果偏差過大,說明底板基礎安裝不當,應重新對底板基礎找平,然後重新找正。在每次用墊(填隙)片調整之後,必須復查聯軸節的角偏差和位置偏移。在將泵和電動機找正之後,擰緊壓緊螺栓的所有防松螺母,然後復查找正情況。偏移和角偏差應在0.05mm以內,找正越精確,泵運行壽命就越長。裝有中間節聯軸器的泵,在全部安裝完畢後,應嚴格檢查中間節與泵軸和電機軸的同心度。測量聯軸器周邊上、下、左、右的偏差不得超過0.1mm,兩半聯軸器端面間隙在圓周上最大與最小的間隙差不得超過0.3mm。磁力驅動離心泵底板的灌漿:清理底板接觸灰漿的部分。不要使用油基清洗劑,因為灰漿與之不相黏合。在基礎周圍修建擋土壩,徹底潤濕基礎。通過底板上的灰漿孔慢慢地灌注灰漿,直到與壩頂平齊為止。建議使用不收縮的環氧樹脂類灰漿。如果使用黏結性灰架,應通過夯實或使用振動器去除空氣。使灰漿凝固。用灰漿填補底板尚未填滿的部分。按要求去除空氣。讓灰漿最終凝固48h以上。擰緊地腳螺栓。檢查找正結果。
⑹ 立式多級離心泵安裝步驟詳解
離心泵是一種葉片泵,依靠旋轉的葉輪在旋轉過程中,由於葉片和液體的相互作用,葉片將機械能傳給液體,使液體的壓力能增加,達到輸送液體的目的。
泵的試運轉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驅動機的轉向應與泵的轉向相同;
②查明管道泵和共軸泵的轉向;
③各固定連接部位應無松動,各潤滑部位加註潤滑劑的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④有預潤滑要求的部位應按規定進行預潤滑;
⑤各指示儀表,安全保護裝置均應靈敏,准確,可靠;
⑥盤車應靈活,無異常現象;
⑦高溫泵在試運轉前應進行泵體預熱,溫度應均勻上升,每小時溫升不應大於50℃;泵體表面與有工作介質進口的工藝管道的溫差不應大於40℃;
⑧設置消除溫升影響的連接裝置,設置旁路連接裝置提供冷卻水源。
離心泵的啟動要注意四點:
①離心泵在一定轉速下所產生的揚程有一限定值。工作點流量和軸功率取決於與泵連接的裝置系統的情況(位差、壓力差和管路損失)。揚程隨流量而改變。
②工作穩定,輸送連續,流量和壓力無脈動。
③一般無自吸能力,需要將泵先灌滿液體或將管路抽成真空後才能開始工作。
④離心泵在排出管路閥門關閉狀態下啟動,旋渦泵和軸流泵在閥門全開狀態下啟動,以減少啟動功率。
因為離心泵是靠葉輪離心力形成真空的吸力把水提起,所以,離心泵啟動時,必須先把閘閥關閉,灌水。水位超過葉輪部位以上,排出離心泵中的空氣,才可啟動。啟動後,葉輪周圍形成真空,把水向上吸,其閘閥可自動打開,把水提起。因此,必須先閉閘閥。
————來自《上海陽光泵業》
⑺ 離心泵設計
你這個懶孩子,還有三個月才畢業,連個單級泵搞不出來?你家裡給你找好工作了嗎!!!!!
時間很多,勤快些,按著書上的步驟一筆一畫的搞出水力設計來,畫出葉輪,再看這書上把泵殼尺寸畫出來,這種泵結構還有配件算是很少的了,你在搞出個軸來,在機械設計手冊上把軸承,聯軸器,密封形式(簡單選成填料的)選出來,照著設計手冊的圖例搬著上面的尺寸畫出來,最後做個裝配圖就完事了。至於電機,現在課設題目有泵參數了,你算算泵有效功率,電機功率就出來了。
有了這個思路就別發懶,自己幹了才會對所學的東西有更好的認識,好好乾!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這個貼里在問,給你啟發,,,,,
⑻ 化工原理離心泵實驗
「泵入口真空度隨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出口壓力隨流量的增大而減小」。這是因為隨著流量的增大,根據水泵特性,水泵的工作點往壓力減小方向移動,水泵壓力出水口和進水口壓力均減小。只不過水泵進口是處於真空狀態,壓力減小就意味著真空增大。關閉出口閥的作用是改變了管道的特性,增大了管道的阻力,使水泵的工作點向著流量減小的方向移動,由於水泵的特性也同時增大了壓力。
(因此處無法畫水泵和管路的特性曲線,請你自己畫畫看。)
⑼ 離心泵的安裝方案
水泵安裝方案
基礎檢驗→水泵就位安裝→檢測與調整→潤滑與加油→試運轉
用水平儀和線墜在對水泵進出口法蘭和底座加工面上進行測量與調整,對水泵進行精安?裝,整體安裝的水泵,卧式泵體水平度不應大於0.1/1000,立式泵體垂直度不應大於0.1/1000。
水泵與電機採用聯軸器連接時,用百分表、塞尺等在聯軸器的軸向和徑向進行測量和調整,聯軸器軸向傾斜不應大於0.8/1000,徑向位移不應大於0.1mm。
調整水泵與電機同心度時,應松開聯軸器上的螺栓、水泵與電機和底座連接的螺栓,採用不同厚度的簿鋼板或簿銅皮來調整角位移和徑向位移。微微撬起電機或水泵的某一需調整的一角,將剪成如下圖形狀的簿鋼板或簿銅皮墊在螺栓處。
當檢測合格後,擰緊原松開的螺栓即可。
4、潤滑與加油。
檢查水泵的油杯並加油,盤動聯軸器,水泵盤車應靈活,無異常現象。
5、試運轉。
打開進水閥門、水泵排氣閥,使水泵灌滿水,將水泵出水管上閥門關閉。先點動水泵,檢查有無異常、電動機的轉向是否符合泵的轉向要求。然後啟動水泵,慢慢打開出水管上閥門,檢查水泵運轉情況、電機及軸承溫升、壓力表和真空表的指針數值、管道連接情況,應正常並符合設計要求。
⑽ 懸掛式離心泵的工作原理與結構
離心泵具有性能范圍廣泛、流量均勻、結構簡單、運轉可靠和維修方便等諸多優點,因此離心泵在工業生產中應用最為廣泛。除了在高壓小流量或計量時常用往復式泵,液體含氣時常用漩渦泵和容積式泵,高粘度介質常用轉子泵外,其餘場合,絕大多數使用離心泵。
據統計,在化工生產(包括石油化工)裝置中,離心泵的使用量占泵總量的70%~80%。
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離心泵主要由葉輪、軸、泵殼、軸封及密封環等組成。一般離心泵啟動前泵殼內要灌滿液體,當原動機帶動泵軸和葉輪旋轉時,液體一方面隨葉輪作圓周運動,一方面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自葉輪中心向外周拋出,液體從葉輪獲得了壓力能和速度能。當液體流經蝸殼到排液口時,部分速度能將轉變為靜壓力能。在液體自葉輪拋出時,葉輪中心部分造成低壓區,與吸入液面的壓力形成壓力差,於是液體不斷地被吸入,並以一定的壓力排出。
離心泵的主要零部件
(1)
泵殼
泵殼有軸向剖分式和徑向剖分式兩種。大多數單級泵的殼體都是蝸殼式的,多級泵徑向剖分殼體一般為環形殼體或圓形殼體。
一般蝸殼式泵殼內腔呈螺旋型液道,用以收集從葉輪中甩出的液體,並引向擴散管至泵出口。泵殼承受全部的工作壓力和液體的熱負荷。
(2)
葉輪
葉輪是唯一的作功部件,泵通過葉輪對液體作功。葉輪型式有閉式、開式、半開式三種。閉式葉輪由葉片、前蓋板、後蓋板組成。半開式葉輪由葉片和後蓋板組成。開式葉輪只有葉片,無前後蓋板。閉式葉輪效率較高,開式葉輪效率較低。
(3)
密封環
密封環的作用是防止泵的內泄漏和外泄漏,由耐磨材料製成的密封環,鑲於葉輪前後蓋板和泵殼上,磨損後可以更換。
(4)
軸和軸承
泵軸一端固定葉輪,一端裝聯軸器。根據泵的大小,軸承可選用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
(5)
軸封
軸封一般有機械密封和填料密封兩種。一般泵均設計成既能裝填料密封,又能裝機械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