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圖為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裝置圖,兩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圖連接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
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對空氣有污染,因此不能不採取任何措施就用一氧化碳回排凈答空氣;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容器內的空氣混合,點燃後可能會發生爆炸,因此不能不排凈空氣就點燈;
要想不污染空氣,又防止發生爆炸,可以採取下列措施: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或稀有氣體,排凈玻璃管內的空氣,然後再點燃酒精燈;或去掉酒精燈,右側導管口系一個氣球,用於收集尾氣,從左側導管通人一氧化碳過一會兒再點燃酒精噴燈.
故答案為:
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對空氣有污染;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容器內的空氣混合,點燃後可能會發生爆炸;
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或稀有氣體,排凈玻璃管內的空氣,然後再點燃酒精燈;或去掉酒精燈,右側導管口系一個氣球,用於收集尾氣,從左側導管通人一氧化碳過一會兒再點燃酒精噴燈
3CO+Fe2O3
高溫 | .
2.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圖如下所示:(1)連接好裝置後,實驗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2)甲中盛有__
(1)該實驗裝置中連接了多個儀器,且氯氣是一種有毒氣體,不避免氯氣泄漏,會污版染空權氣且浪費試劑,所以在實驗前需要檢驗裝置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 (2)根據裝置可知甲、乙為凈化和乾燥氯氣的裝置,氯氣因為混有揮發出的HCl氣體,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HCl氣體, 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 (3)實驗室中,利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製取氯氣,所以製取的氯氣中含有雜質水蒸氣,氯氣為酸性氣體,可通過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得到乾燥純凈的氯氣; 故答案為:濃硫酸;乾燥氯氣; (4)氯氣密度大於空氣,所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導管插入管底有利於排凈空氣, 故答案為: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導管插入管底有利於排凈空氣; (5)氯氣有毒,需要進行尾氣吸收,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以尾氣吸收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Cl2=NaCl+NaClO+H2O,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鹼液);2NaOH+Cl2=NaCl+NaClO+H2O.
3. 以下是中學常見的實驗裝置圖(圖1)(1)實驗室用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要制備並收集乾燥的氫氣,請
(1)鋅粒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時不需要加熱,可以選擇②裝置,乾燥氫氣時,應該用濃硫酸,氫氣應該從d進入,從c出,因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應該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收集裝置應該選擇⑦,所以所選裝置介面按從左到右順序連接為:bdci. 故填:bdci. (2)a、用KMnO4制氧氣應選用①作為發生裝置,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故填:①;在a處連接一段導管,把導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雙手緊捂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出現,說明裝置不漏氣. b、過氧化氫分解可以選擇二氧化錳做催化劑,二氧化錳是粉末狀的,用H2O2溶液制氧氣時,不可以採用此裝置. 故填:二氧化錳;不可以. C、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氯酸鉀分解能生成氯化鉀和氧氣,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
4. 如圖1是實驗室模擬煉鐵的裝置圖,試回答:(1)按如圖連接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葯品、固定實驗
(1)實驗剛開始,先通抄一氧化碳,然後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目的是排盡玻璃管內的空氣以免發生爆炸;實驗結束,先熄滅酒精噴燈,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完全冷卻;因為一氧化碳有毒,為防止污染空氣,在通一氧化碳之前必須先點燃酒精燈,停止通一氧化碳之後才能熄滅酒精燈.故填:③①⑤⑥②④; (2)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灼熱的紅棕色氧化鐵粉末還原成黑色的鐵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填:3CO+Fe2O3 高溫 | .
5. 怎樣畫化學實驗裝置圖
實驗課本上一般都有實驗裝置圖,你要先熟練掌握單個儀器的畫法。 然後呢,在做實驗時,首專先確定實屬驗所需儀器,接著按照儀器連接順序自下而上、自左向右畫出實驗裝置即可。 因為化學實驗裝置圖一般只要求畫平面的,所以難度不是很大。要想使圖畫美觀,還是建議對單個實驗儀器畫法多加練習。排版時候,注意在紙張上安排得當,這樣畫出來就間接、美觀。
6. 化學實驗裝置的正確連接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下圖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實驗裝置.(1)用上述裝置制備氣體:
(1)①a.氫氣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a錯誤; b.硫化氫能夠被濃硫酸氧化,不能用濃硫酸乾燥,故b錯誤; c.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濃硫酸乾燥,和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正確; d.乙烯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②利用固體氫氧化鈉和濃氨水可以快速製取氨氣.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所以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AFE;固體氫氧化鈉; ③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正確的組合為ABC,檢驗O 2 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氧氣收集滿了,故答案為:ABC;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氧氣收集滿了; (2)在利用A、B組合驗證鹽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強弱時,可以採用強酸制弱酸的方法,A中利用鹽酸和碳酸鈉反應製取二氧化碳,鹽酸應裝入分液漏斗,將二氧化碳通入B中的次氯酸鈣中,可反應生成次氯酸和CaCO 3 沉澱,反應方程式:Ca 2+ +2ClO - +CO 2 +H 2 O═CaCO 3 ↓+2HClO,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Ca 2+ +2ClO - +CO 2 +H 2 O═CaCO 3 ↓+2HClO. |
7.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A、B裝置連接
(1)將A、B裝置抄連接,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因為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變紅色,故答案為: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水,可以用於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故答案為:Ca(OH)2+CO2═CaCO3↓+H2O (3)將瓶中的氣體沿D裝置燒杯左側內壁緩慢倒入,觀察到的現象是: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這些現象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故答案為: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故答案為:(1)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Ca(OH)2+CO2═CaCO3↓+H2O. (3)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8.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A、E裝置連
(1)c用燃著的木條靠近E瓶b導管口,木條火焰熄滅 (2)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版反應生成碳酸;權 (3)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4)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9. 如圖為實驗室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裝置圖,兩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圖連接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
(1)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通一段時間一氧化碳排凈空氣,能污染空氣.故填: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能污染空氣.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點燃酒精燈和酒精噴燈,然後再通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裝置中的空氣混合,燃燒後可能發生爆炸.故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裝置中的空氣混合,燃燒後可能發生爆炸. (3)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能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然後再點燃酒精燈和酒精噴燈.故填:先通入一段時間氮氣,然後再點燃酒精燈和酒精噴燈. (4)一氧化碳能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填:2CO+O2 點燃 | .
10.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A、E裝置連接
(1)將A、E裝置連接時,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將A裝置的導管a與E裝置的導管c相連接; 檢驗E裝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滿的方法是:把燃燒的木條放在b導管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故填:c;把燃燒的木條放在b導管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2)將A、B裝置連接時,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因此觀察到的現象是石蕊試液變紅色,可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是:水能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 給試管加熱後,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現象是石蕊試液由紅色變成紫色,化學方程式為:H2CO3 △ | .
與實驗裝置圖的連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達維修閥門廠
發布:2025-09-21 12:55:39
瀏覽:964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