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混凝土攪拌車結構及傳動裝置設計具體是個怎麼樣的過程呢謝謝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混凝土攪拌車由汽車底盤和混凝土攪拌運輸專用裝置組成。我國生產的混凝土攪拌車的底盤多採用整車生產廠家提供的二類通用底盤。其專用機構主要包括取力器、攪拌筒前後支架、減速機、液壓系統、攪拌筒、操縱機構、清洗系統等。其工作原理:通過取力裝置將汽車底盤的動力取出,並驅動液壓系統的變數泵,把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傳給定量馬達,馬達再驅動減速機,由減速機驅動攪拌裝置,對混凝土進行攪拌。
1、取力裝置
國產混凝土攪拌車採用主車發動機取力方式。取力裝置的作用是通過操縱取力開關將發動機動力取出,經液壓系統驅動攪拌筒,攪抖筒在進料和運輸過程中正向旋轉,以利於進料和對混凝土進行攪拌,在出料時反向旋轉,在工作終結後切斷與發動機的動力聯接。
2、液壓系統
將經取力器取出的發動機動力,轉化為液壓能(排量和壓力),再經馬達輸出為機械能(轉速和扭矩),為攪拌筒轉動提供動力。
3、減速機
將液壓系統中馬達輸出的轉速減速後,傳給攪拌筒。
4、操縱機構
a.控制攪拌筒旋轉方向,使之在進料和運輸過程中正向旋轉,出料時反向旋轉。
b.控制攪拌筒的轉速
5、攪拌裝置
它主要由攪拌筒及其輔助支撐部件組成。攪拌筒是混凝土的裝載容器,它是由優質耐磨薄鋼板製成,為了能夠自動裝、卸混凝土,其內壁焊有特殊形狀的螺旋葉片。轉動時混凝土沿葉片的螺旋方向運動,在不斷的提升和翻動過程中受到混合和攪拌。在進料及運輸過程中,攪拌筒正轉,混凝土沿葉片向里運動,出料時,攪拌筒反轉,混凝土沿著葉片向外卸出。攪拌筒的轉動則是靠液壓驅動裝置來保證。裝載量為3~6立方。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一般採用由汽車發動機通過動力輸出軸帶動液壓泵,再由高壓油推動液壓馬達驅動攪拌筒,裝載量為9~12立方的則由車載輔助柴油機帶動液壓泵驅動液壓馬達。葉片是攪拌裝置中的主要部件,損壞或嚴重磨損會導致混凝土攪拌不均勻。另外,葉片的角度如果設計不合理,還會使混凝土出現離析。
6、清洗系統
清洗系統的主要作用是清洗攪拌筒,有時也用於運輸途中進行乾料攪拌。清洗系統還對液壓系統起冷卻作用。
不知道這個給你有沒有幫助
❷ 簡述程序設計的基本過程、
程序設計步驟:
1、 分析問題,抽象出描述問題的數據模型
2、 確定問題的演算法思想
3、 畫出流程圖或結構圖
4、 分配存儲器和工作單元(寄存器)
5、 逐條編寫程序
6、 靜態檢查,上機調試
❸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畢業設計的每一步驟做簡要說明(怎麼完成)。
參考如下: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任務書………………………………. 題目名稱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 學生學院 專業班級 姓 名 學 號 一、課程設計的內容設計一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見圖1)。設計內容應包括: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傳動零件、軸、軸承、聯軸器等的設計計算和選擇;減速器裝配圖和零件工作圖設計;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圖2為參考傳動方案。 二、課程設計的要求與數據已知條件: 1.運輸帶工作拉力: F = 2.6 kN; 2.運輸帶工作速度: v = 2.0 m/s; 3.捲筒直徑: D = 320 mm; 4.使用壽命: 8年; 5.工作情況:兩班制,連續單向運轉,載荷較平穩; 6.製造條件及生產批量:一般機械廠製造,小批量。三、課程設計應完成的工作1.減速器裝配圖1張;2.零件工作圖 2張(軸、齒輪各1張);3.設計說明書 1份。四、課程設計進程安排序號設計各階段內容地點起止日期一設計准備: 明確設計任務;准備設計資料和繪圖用具教1-201第18周一二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擬定傳動方案;選擇電動機;計算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傳動零件設計計算:帶傳動、齒輪傳動主要參數的設計計算教1-201第18周一至第18周二 三減速器裝配草圖設計: 初繪減速器裝配草圖;軸系部件的結構設計;軸、軸承、鍵聯接等的強度計算;減速器箱體及附件的設計教1-201第18周二至第19周一四完成減速器裝配圖: 教1-201第19周二至第20周一五零件工作圖設計教1-201第20周周二六整理和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教1-201第20周周三至周四七課程設計答辯工字2-617第20周五五、應收集的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1 孫桓, 陳作模. 機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濮良貴, 紀名剛. 機械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王昆, 何小柏, 汪信遠. 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手冊等書籍。發出任務書日期: 年 月 日 指導教師簽名: 計劃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基層教學單位責任人簽章:主管院長簽章:目錄一、傳動方案的擬定及說明………………………………….3二、電動機的選擇…………………………………………….3三、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4四、傳動件的設計計算………………………………………..6五、軸的設計計算…………………………………………….15六、滾動軸承的選擇及計算………………………………….23七、鍵聯接的選擇及校核計算……………………………….26八、高速軸的疲勞強度校核……………………………….….27九、鑄件減速器機體結構尺寸計算表及附件的選擇…..........30十、潤滑與密封方式的選擇、潤滑劑的選擇……………….31參考資料目錄
❹ 簡述設計過程一般分為哪些步驟
1.發現與明確問題
從本質上說,設計是一個問題求解的過程。它從問題出發,並圍繞問題展開各項活動。 因此,設計必須從調查需求、分析信息、發現與明確需要解決和值得解決的問題開始,並在此基礎上提出設計項目,明確設計要求。要了解為什麼要設計,設計的目的是什麼,服務的目標對象是誰。
2.制定設計方案
在發現問題和明確要求的基礎上,緊接著要做的就是通過各種渠道,盡可能廣泛地收集設計所需的信息,通過對各種信息的歸納與分析,挖掘影響設計的主要因素,大膽提出各種設計想法,並依據一定條件對各種想法進行篩選,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這就是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要大膽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始終明確:運用不同的材料、結構可以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任何設計方案都有改進的可能性,好方案決不會僅有一個。
收集資料:
可以通過用戶調查、專家咨詢、查閱圖書資料、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瀏覽互聯網等渠道收集有關的信息。了解清楚要設計的產品的特性:材料,結構,工藝,功能,尺寸,消費人群,市場定位等。然後,總結調研結果。設計分析:
面對收集到的各種信息,要根據設計要求,找出設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並分析其可能的解決辦法 。
方案構思:
方案構思是設計過程中最富有挑戰性的環節,它要求我們根據設計要求,大膽構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創造潛力,提出解決問題的多個設想。
方案呈現:
構思過程中產生的設計想法常常是模糊的,為了使其具體化,我們通常會用草圖把它們轉化為視覺形象。同時,這些想法又是零散的,從中我們並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所以我們還要對這些想法進行綜合。
3.製作模型或原型
完成方案篩選以後 ,就要開始製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地,模型製作包括兩個階段,即繪制圖樣和製作模型或原型。對於圖樣,我們既可以手工繪制,也可以用計算機輔助繪制。
4.測試、評估及優化
要明確設計方案是否可行,我們還必須進行各種測試、評估,以優化設計方案、完善產品原型。
測試:在模型或原型製作完成後,一般需要對其進行測試。測試的目的是檢驗產品在操作、使用過程中,在結構和技術性能等方面能否達到預定的設計要求。
評估:在測試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對設計方案和產品進行較為全面的評估。這種評估,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反復進行。
優化:
為了優化設計方案,我們既要分析測試和評估的具體記錄,也要重視對公眾意見的調查,以明確改進的方向。一般說來,我們可以對三種典型人群,即專家 (銷售者、製造者)、潛在客戶(可能會用的人) 和用戶 (正在使用的人)進行調查,徵集優化的具體意見。
5.產品的使用和維護
在產品使用過程中,正確的使用和維護既可以使產品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又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因此,掌握正確的使用和維護方法對於產品使用者來說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通常要設計一份產品使用說明書。
❺ 嵌入式系統的設計流程是什麼
一、嵌入式系統開發流程
1、系統需求分析:根據需求,確定設計任務和設計目標,指定設計說明書。
2、體系結構設計:描述系統如何實現所述的功能需求,包括對硬體、軟體和執行裝置的功能劃分以及系統的軟體、硬體選型。
3、硬體/軟體協同設計:基於體系結構的設計結果,對系統的硬體、軟體進行詳細設計。一般情況下嵌入式系統設計的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軟體設計上,現代軟體工程經常採用的方法是面向對象技術、軟體組件技術和模塊化設計。
4、系統集成:把系統的硬體、軟體和執行裝置集成在一起進行調試,發現並改進設計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5、系統測試:對設計好的系統進行測試,檢驗系統是否滿足實際需求。
二、嵌入式軟體開發
嵌入式軟體開發的一般流程為需求分析、軟體概要設計、軟體詳細設計、軟體實現和軟體測試。與一般的軟體開發區別主要在於軟體實現的編譯和調試兩部分即為交叉編譯與交叉調試。
❻ 無塵車間設計方案都有哪些流程
無塵車間設計已經非常普及,各行各業幾乎都有,包括:精密電子、食品行業、醫療手術室等。使該行業對產品及生產工作的服務質量有明顯提高,滿足了工作環境的要求,改善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無塵凈化車間在使用中,有哪些細節問題需要注意呢?跟隨崑山清陽凈化一起來了解一下。
1、末級過濾器效率:一定的室內發塵量下,採用高效率的過濾器,可以降低氣流速度。為節能可以考慮採用較高效率的過濾器,降低氣流速度;或者採用較低效率的過濾器,提高氣流速度,以求流量與阻力的乘積最小。
2、風管要求經濟和效率並重:凈化工程中,風管既要經濟又能有效地送風。經濟要求體現在運行成本價格低廉,方便施工,內表面光滑阻力小。效率是指不發塵,嚴密性好,不漏氣,可耐火,不積塵,不污染,耐腐蝕,耐潮濕。
3、火警設備和電話不能少。在凈化車間廠房設置電話,對講電話,減少人員在潔凈區走動,減少發塵量,萬一發生火災時及時與外部聯系,也為正常工作聯系創造條件。另外,無塵凈化車間還應設置火災報警系統,防止火情不易被外部發現,從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4、自控裝置要保證全程調節。有的生產廠家採用手動方式調節風量和風壓,但控制風量和風壓的調節閥都在技術隔層,而且吊頂也都是彩鋼板的軟吊頂,基本上都是在安裝調試時調好,此後,大都沒再調節過,實際上也無法調節。為確保無塵凈化車間工程潔凈廠房的正常生產和工作,應設置一套較完整的自控裝置,實現以下功能:潔凈室空氣潔凈度、溫濕度、壓差監控、風閥調節、高純氣體、純水和循環冷卻水的溫度、壓力、流量的檢測、氣體純度、純水水質的監測等。
5、自凈時間控制要求:潔凈室中釋放或帶入污染物或空氣氣流的中斷或正常操作時的間歇性對流氣流或人及設備的移動等都會造成潔凈度的惡化,恢復到原來潔凈度的自凈時間決定於氣流速度;對自凈時間的控制要求取決於此時間框架內(惡化的潔凈度下),對產品生產的質量及成品率影響的承受能力
6、空調凈化需關注節能。凈化車間空調能耗很大,設計施工需要採取節能措施。在設計中,送風量計算,系統及區域的劃分,溫度與相對溫度的確定,潔凈級別與換氣次數的確定,新風比,風管保溫,風管製作中的咬口形式對漏風率的影響,干管支管連接角度對氣流阻力的影響,法蘭連接是否漏風等以及空調箱、風機、冷水機組等設備選擇無一不與能耗有關。
7、室內氣流流型及分布:單向流要求均勻、平等的流線,但是會受到工藝設備布置以及位置變動和人員活動情況等的干擾,形成局部渦流,而非單向流要求混合,避免死角及溫度分層。
8、室內污染源:建築物組件、人員數量及操作活動、工藝設備、工藝材料及工藝加工本身等都是塵粒釋放源,根據具體情況而異,變化很大。
以上就是常見的8個凈化車間設計使用時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您有其他疑問或者想建設凈化無塵車間,請咨詢崑山清陽凈化工程有限公司!
❼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全過程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流程怎樣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本篇文章
正文:
一、設計要求:
工作區布線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組成。它包括裝配軟線、連接件和連接所需的擴展軟線,並在終端設備和輸入/輸出(I/O)之間搭接,相當於電話配線系統中連接話機的用戶線及話機終端介面。
6、凡未確定用戶需要和尚未對具體系統作出承諾時,建議在每個工作區安兩個信息插座,以便於靈活使用。
五、確定信息插座的數量和類型
1、根據樓層平面圖計算每層樓布線面積。
2、估算I/O插座數量,一般設計兩種平面圖供用戶選擇。
3、確定I/O插座的類型。
I/O插座分為嵌入式和表面安裝式兩種:
通常新建築物採用嵌入式插座,已建的建築物採用表面安裝式的插座。
4、面板有美/英式兩種。我國常用86mm×86mm。(俗稱86盒)
❽ 電器控制裝置設計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有哪些
設計方法及步驟
在接到設計任務書後,按原理設計和工藝設計兩方面進行。
1.原理圖設計的步驟
(1)根據要求擬定設計任務。
(2)根據拖動要求設計主電路。在繪制主電路時,可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每台電動機的控制方式,應根據其容量及拖動負載性質考慮其啟動要求,選擇適當的啟動線路。對於容量小(7.5kw以下)、啟動負載不大的電動機,可採用直接啟動}對於大容量電動機應採用降壓啟動。
②根據運動要求決定轉向控制。
③根據每台電動機的工作制,決定是否需要設置過載保護或過電流控制措施。
④根據拖動負載及工藝要求決定停車時是否需要制動控制,並決定採用何種控制方式。
⑤設置短路保護及其他必要的電氣保護。
⑥考慮其他特殊要求:調速要求、主電路參數測量、信號檢測等。
(3)根據主電路的控制要求設計控制迴路,其設計方法是:
①正確選擇控制電路電壓種類及大小。
②根據每台電動機的啟動、運行、調速、制動及保護要求,依次繪制各控制環節(基本單元控制線路)。
③設置必要的聯鎖(包括同一台電動機各動作之間以及各台電動機之間的動作聯鎖)。
④設置短路保護以及設計任務書中要求的位置保護(如極限位、越位、相對位置保護)、電壓保護、電流保護和各種物理量保護(溫度、壓力、流量等)。
⑤根據拖動要求,設計特殊要求控制環節,如自動抬刀、變速與自動循環、工藝參數測量等控制。
⑥按需要設置應急操作。
(4)根據照明、指示、報警等要求設計輔助電路。
(5)總體檢查、修改、補充及完善。主要內容包括:
①校核各種動作控制是否滿足要求,是否有矛盾或遺漏。
②檢查接觸器、繼電器、主令電器的觸點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超過電器元件允許的數量。
③檢查聯鎖要求能否實現。
④檢查各種保護能否實現。
⑤檢查發生誤操作所引起的後果與防範措施。
(6)進行必要的參數計算。
(7)正確、合理地選擇各電器元件,按規定格式編制元件目錄表。
(8)根據完善後的設計草圖,按GB/T 6988電氣制圖標准繪制電氣原理線路圖,並按GB/T 5094-1985《電氣技術中的項目代號》要求標注器件的項目代號,按GB 4884-1985《絕緣導線的標記》的要求對線路進行統一編號。
2.工藝設計步驟
(1)根據電氣設備的總體配置及電器元件的分布狀況和操作要求劃分電器組件,繪制電氣控制系統的總裝配圖和接線圖。
(2)根據電器元件的型號、外形尺寸、安裝尺寸繪制每一組件的元件布置圖(如電器安裝板、控制面板、電源、放大器等)。
(3)根據元件布置圖及電氣原理編號繪制組件接線圖,統計組件進出線的數量、編號以及各組件之間的連接方式。
(4)繪制並修改工藝設計草圖後,便可按機械、電氣制圖要求繪制工程圖。最後按設計過程和設計結果編寫設計說明書及使用說明書。
❾ 模具設計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模具設計流程:
1、接受任務書:
一般有以下三種情況:
A: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二維電子圖檔,如AUTOCAD,WORD等)。此時需要構建三維模型(產品設計工作內容),然後出二維工程圖。
B: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樣及其技術要求(三維電子圖檔,如PROE,UG,SOLIDWORKS等)。只要出二維工程圖。(為常用情況)
C:客戶給定塑件樣品,手板,實物。此時要求測繪塑件抄數處理,然後構建三維模型,再出二維工程圖。
2、收集,分析和消化原始資料:
A:分析塑件
a:明確塑件的設計要求,通過圖樣了解該塑件所用材料,設計要求,對復雜形狀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的使用場合,裝配及外觀要求等。
b: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藝的可能性和經濟性
c:明確塑件的生產批量(生產周期,生產效率)一般客戶訂單內有註明。
d:計算塑件的體積和重量。
以上的分析主要是為了選用注射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確定模具型腔數及模具加料腔尺寸。
B:分析塑料的成型工藝:
成型方法,成型設備,材料型號,模具類別等。
3、掌握廠家實際生產情況:
A:廠家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
B:廠家現有設備技術
C:成型設備的技術規范
D:廠家所常用廠商模具材料及配件的訂購和加工處理方法(最好在本廠加工)
4、確定模具結構:
一般理想的模具結構:
A:工藝技術要求:幾何形狀,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符合國際化標准。
B:生產經濟要求:成本低,生產率高,模具使用壽命長,加工製造容易。
C:產品質量要求:達到客戶圖樣所有要求。
資料拓展:
1、對所設計模具之產品進行可行性分析,以電腦機箱為例,首先將各組件產品圖紙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組立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熟悉各組件在整個機箱中的重要性,以確定重點尺寸。
2、對產品進行分析採用什麼樣的模具結構,並對產品進行排工序,確定各工序沖工內容,並利用設計軟體進行產品展開,在產品展開時一般從後續工程向前展開。
3、備料,依產品展開圖進行備料,在圖紙中確定模板尺寸,包括各固定板、卸料板、凸凹模、鑲件等,注意直接在產品展開圖中進行備料,這樣對畫模具圖是有很大好處的。
4.在備料完成後即可全面進入模具圖的繪制,在備料圖紙中再制一份出來,進行各組件的繪制,如加入螺絲孔,導柱孔,定位孔等孔位,並且在沖孔模中各種孔需線切割的穿絲孔,在成型模中,上下模的成型間隙,一定不能忘記,所以這些工作完成後一個產品的模具圖差不多已完成了80%。
另外在繪制模具圖的過程中需注意:各工序,指製作,如鉗工劃線,線切割等到不同的加工工序都有完整製作好圖層,這樣對線切割及圖紙管理有很大的好處,如顏色的區分等,尺寸的標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件最麻煩的工作,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5.在以上圖紙完成之後,其實還不能發行圖紙,還需對模具圖紙進行校對,將所有配件組立,對每一塊不同的模具板製作不同的圖層,並以同一基準如導柱孔等到進行模具組立分析,並將各工序產品展開圖套入組立圖中,確保各模板孔位一致以及折彎位置的上下模間隙配合是否正確。
資料來源:網路模具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