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裝置設計有名的設計師

裝置設計有名的設計師

發布時間:2022-05-17 19:18:14

⑴ 國際著名設計師有誰世界十大設計師有哪些頂尖建築師

大家熟知的;包括在世的、不在世的有這些:

1、貝聿銘(Pei,Leoh Ming):追求內外協調統一

2、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3、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現代建築的旗手

4、約翰·伍重( Jorn Utzon):是第三代建築師的代表人物

5、安藤忠雄:混凝土的代表性人物

6、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築界的「解構主義大師」

。。。。。。

還有一些,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你們可以去設計能平台看一下這篇文章:世界十大著名建築師

⑵ 中國現代著名的設計師有哪些

2019出口中國設計品牌計劃--中國十佳設計品牌人物獲獎名單,他們是中國著名設計師:

葉斌、任強、邢靈敏、楊冬江、沈立東、吳宗敏、余靜贛、林振中、袁宗南、徐征野。

⑶ 中國最著名的設計師是誰

邢靈敏,連續三年榮獲中國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設計師。2019年12月與郎平、郭蘭英等十人榮膺「2019中國文體產業十大領軍人才」,邢靈敏老師是唯一代表與文體人物同台競技的設計師。

【上榜理由】:1、從事建築、景觀、室內設計,旅遊規劃、民宿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研究設計工作;2、雕塑、繪畫藝術不輸專業大咖;3、文學創作方面出版專業書籍及長篇小說;
【學習要點】:他是全案設計專業人才和文化藝術復合型人才。
中國建築與室內設計名人圈成員(與林學明、姜峰、琚賓、任清泉、符軍等大咖在名人圈一個同框畫面)、中國著名設計師邢靈敏老師,從事建築、景觀、室內設計,旅遊規劃、民宿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研究等。

邢靈敏老師擁有職稱資格:
英國皇家特許建築師、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高級工程師、風景園林工程師、高級景觀設計師、高級室內設計師、國家一級美術師;
英國牛津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海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碩導,海南科技職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2019年12月與郎平、郭蘭英等十人榮膺「2019中國文體產業十大領軍人才」,邢靈敏老師是唯一代表與文體人物同台競技的設計師。

2019年9月入選「慶祝建國70周年紀念」發行個人珍藏版郵票一套。
2019年9月榮獲出口中國設計品牌計劃-「中國十佳設計品牌人物」稱號
2019年9月榮獲中美國際設計文化交流-「全球影響力華人設計師」大獎
2019年12月入選中國國務外事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人才),享受國務院(藝術人才)津貼,是設計師圈子以繪畫唯一入選的畫家。

以上是僅此一年的榮譽業績!
邢靈敏連續三年榮獲中國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設計師,歷年來他獲得數十項國內外設計大獎與稱號。
邢靈敏教授曾發表專著、課題研究、專業論文、藝術評論及各類設計作品九十多篇、幅。
邢靈敏教授多次出席全國設計師活動,擔任演講嘉賓、學術論壇主持嘉賓、頒獎嘉賓等。兼任全國設計師大獎賽輪值主席、評審團主席、學術導師、專家評委等,為我國的建設行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他是中國比較有影響力的著名設計師。

⑷ 十大室內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如何介紹自己的作品

邢靈敏教授,連續三年榮獲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設計師,2019年12月與郎平、郭蘭英等十人榮膺「2019中國文體產業十大領軍人才」,邢靈敏老師是唯一代表與文體人物同台競技的設計師。
他是中國建築與室內設計名人圈成員,與林學明、姜峰、琚賓、任清泉、符軍等大咖在名人圈一個同框畫面,中國著名設計師邢靈敏老師,從事建築、景觀、室內設計,旅遊規劃、民宿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研究等。
邢靈敏教授他是全案設計專業人才和文化藝術復合型人才。

邢靈敏老師擁有職稱資格:
英國皇家特許建築師、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高級工程師、風景園林工程師、高級景觀設計師、高級室內設計師、國家一級美術師;
英國牛津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海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客座教授、碩導,海南科技職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

2019年12月與郎平、郭蘭英等十人榮膺「2019中國文體產業十大領軍人才」,邢靈敏老師是唯一代表與文體人物同台競技的設計師。

2019年9月入選「慶祝建國70周年紀念」發行個人珍藏版郵票一套。
2019年9月榮獲出口中國設計品牌計劃-「中國十佳設計品牌人物」稱號
2019年9月榮獲中美國際設計文化交流-「全球影響力華人設計師」大獎
2019年12月入選中國國務外事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人才),享受國務院(藝術人才)津貼,是設計師圈子以繪畫唯一入選的畫家。

以上是僅此一年的榮譽業績!歷年來他獲得數十項國內外設計大獎與稱號。

邢靈敏教授曾發表專著、課題研究、專業論文、藝術評論及各類設計作品九十多篇、幅。
邢靈敏教授多次出席全國設計師活動,擔任演講嘉賓、學術論壇主持嘉賓、頒獎嘉賓等。兼任全國設計師大獎賽輪值主席、評審團主席、學術導師、專家評委等,為我國的建設行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⑸ 世界著名建築的設計師都是誰

赫爾辛基火車站,芬蘭(1906~1916年) 建築師:E.沙里寧 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建於1906~1916年,是本世紀初車站建築中的珍品,也是北歐 早期現代派范疇的重要建築實例,但基本上還是折衷主義的。它輪廓清晰,體形明快, 細部簡練,既表現了磚石建築的特徵,又反映了向現代派建築發展的趨勢。赫爾辛基火 車站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艾里爾·沙里寧(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爾 辛基火車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雖有古典之厚重格調,但又高低錯落, 方圓相映,因而生動活潑,有紀念性而不呆板,被視為20世紀建築藝術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羅那(1906~1910年) 建築師:A.高迪 米拉公寓於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建成。設計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築 師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築藝術探新中勇於開辟另一條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義的幻想極力使塑性藝術滲透到三度空間的建築中去,在米拉公寓設計 中,把重點放在造型的藝術表現方面。他發揮想像力,建築形象奇特,怪誕不經。同時 吸收了伊斯蘭建築的風格,與哥特式建築的結構特點相結合,採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獨創的塑性建築楷模。 林肯紀念堂,美國華盛頓(1919~1922年) 建築師:H.培根 林肯紀念堂由美國建築師亨利·培根設計,坐落在摩爾林蔭大道末端的一處人造高 地上,面積為2200平方米,對面是華盛頓紀念碑。紀念堂吸取了古希臘神廟的傳統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圍繞,象徵林肯時期美國的36個州。雖然平面似古希 臘神廟,但沒有通常希臘神廟的山花,而是一個團進去的屋頂層,放在古典柱式的頂部。 紀念堂內部用排列柱將平面劃分為一個主廳和兩個側廳,側廳內牆壁上繪制了表現林肯 一生中最顯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畫。整個紀念堂的高潮是正對入口位於主廳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從入口到雕像這一縱向序列的引導下,人們會感受到氣氛的庄嚴。爾後人們 會漸漸看清這尊在散射入室的陽光照射下表情嚴肅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縱橫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導形成了庄嚴肅穆的氣氛,這是這座紀念建築設計上的傑出手筆。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瑞典(1909~1923年) 建築師:R.奧斯特柏格 本世紀20年代,創造新建築風格的呼聲已在西歐興起,而傳統建築風格仍保持著強 勁的勢頭。1923年落成的這幢市政廳即是尊重和繼承傳統的一種表現。瑞典建築師R.奧 斯特柏格在市政廳設計中,他尊重古典建築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將歷史上的多種建築風 格與手法融合一起,創作了這座體形高低錯落、虛實相諧的水邊建築。市政廳內的幾個 大廳裝飾華麗而不俗,具有北歐地區的詩情畫意,被認為是民族浪漫主義建築的一個精 品。 施羅德住宅,荷蘭烏德勒支市(1924年) 建築師:G.里特維德 設計人G.里特維德是傢具設計師兼建築師,受荷蘭當時「風格派」影響。風格派藝 術家倡導藝術作品應是幾何形體和純粹色塊的組合構圖。這座施羅德住宅是風格派藝術 主張在建築領域的典型表現。由光光的牆板,簡潔的體塊,大片玻璃組成橫豎錯落,若 即若離的構圖,與當時著名的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繪畫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維的風格派繪畫。施羅德住宅對許多現代建築師的建築藝術觀念有不小的影響。 包豪斯校舍,德國(1926年) 建築師:w.格羅皮烏斯 此建築群由著名建築師W.格羅皮烏斯設計,建於德國德騷市。它由教學樓、實習工 廠和學生宿舍三部分組成。空間布局的特點是根據使用功能組合為既分又合的群體,既 獨立分區,又方便聯系。教學樓與實習工廠均為四層,佔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層,連接二者的是兩層的飯廳兼禮堂。居於群體中樞並連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師辦公室 和圖書館。建築佔地面積為2630平方米。這樣不同高低的形體組合在一起,既創造了在 行進中觀賞建築群體給人帶來的時空感受,又表達了建築物相互之間的有機關系,更體 現了「包豪斯」的設計特點:重視空間設計,強調功能與結構效能,把建築美學同建築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經濟性與建造的精美直接聯系起來。這座校舍和包豪斯學校的教 學方針與方法均對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過極大的影響。 薩伏伊別墅,法國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薩伏伊別墅位於法國巴黎近郊,這是一個富豪的別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師於1928 年設計,1930年建成。地段為十二英畝,建築佔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層。 這座別墅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它作為獨立住宅的自身,由於它在西方「現代建築」歷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譽為「現代建築」經典作品之一,它是與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築和城 市規劃事業相關聯的。勒·柯布西耶的許多建築觀點早期是由小住宅設計體現出來的。 1926年他把「新建築」與舊建築進行比較,提出新建築的五個特點:(1)支柱層,主 要房間設在二層;(2)屋頂花園;(3)自由的平面;(4)橫向長窗;()自由立面 (成為一片可供自由處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薩伏伊別墅就是綜合體現上述特點 的,與傳統住宅建築完全不同的代表作。從外觀上看,形體簡單,但內部空間卻很復雜。 它與歐洲傳統住宅大異其趣,表現出20年代建築運動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築觀念。 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西班牙(1929年) 建築師:密斯·凡·德·羅 1929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有個德國館,轟動了整個建築界。博覽會結束,該館也 隨之拆除了,存在時間不足半年,但其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一直持續著。德國建築大師密 斯·凡·德·羅在這個建築物中完全體現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築處 理原則。他認為,當代博覽會不應再具有富麗堂皇和競市角遂功能的設計思想,應該跨 進文化領域的哲學園地。建築本身就是展品的主體。塑造建築空間,以水平和豎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運用,以及結構造型等,使建築進入詩意般的水平。 這座德國館建立在一個基座之上,主廳有8根金屬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頂。 大理石和玻璃構成的牆板也是簡單光潔的薄片,它們縱橫交錯,布置靈活,形成既分割 又連通,既簡單又復雜的空間序列;室內室外也互相穿插貫通,沒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間。整個建築沒有附加的雕刻裝飾,然而對建築材料的顏色、紋理、質地 的選擇十分精細,搭配異常考究,比例推敲精當,使整個建築物顯出高貴、雅緻、生動、 鮮亮的品質,向人們展示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築藝術質量。展館對20世紀建築藝術風 格產生了廣泛影響。 半個世紀以後,西班牙政府於1983年決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現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蒙胡 奇公園里重建這個展覽館。由西班牙著名建築師C.錫里西等主持。 紐約帝國州大廈,美國(1931年) 建築師:S.L.H.建築事務所 在紐約繁華的曼哈頓島上,30年代初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高 的樓房——帝國州大廈,高度達381米。它保持高度冠軍稱號達42年之久。直到今天, 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帝國州大廈1930年3月1日開始設計,設計人為席瑞夫、蘭姆、哈蒙。4月7日開始樹 起第一根鋼柱,9月22日鋼結構就安裝完畢,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後只 花去一年零一個月時間。鋼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層,直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 直保持最優秀的記錄。這座大廈的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的鋼構件製作精確、 施工組織嚴謹分不開的。 流水別墅,美國(1935年) 建築師:F.L.賴特 流水別墅是美國建築大師F.L.賴特的經典作品,是為德國移民考夫曼設計的郊外別 墅。這座房屋不大,建築面積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誕生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新建築紛紛問世,但流水別墅依然受到人們的贊美,並被列為 國家重點文物加以保護。流水別墅位於一片風景優美的山林之中,F.L.賴特將別墅建在 地形復雜、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個別墅利用鋼筋混凝土的懸挑力,伸出於溪 流和小瀑布的上方。這幢房子隨著四季更迭以「無聲之聲」作出反應和進行著自我的更 新。建築動勢的性質與瀑布的流速動勢之間的關系就是一個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漲 時的強大動勢使建築物看上去更像一組露出地面的巉岩,而當夏日流水涓細之時,倒像 是讓別墅進行一種動物冬眠前的肌體蜷曲動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簾般垂現在切斷 北岩的花架與點綴出挑的冰凌之間。建築本身疏密有致,有實有虛,與山石、林木、水 流緊密交融。人工建築與自然環境匯成一體,交相襯映。流水別墅不但是F.L.賴特本人 作品中特別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紀世界建築園地中罕見的一朵奇葩。 聯合國總部大廈,美國紐約(1946~1952年) 建築師:w.K.哈里森 聯合國總部設計主任由美國建築師沃利斯·哈里森擔任。同時成立了有澳大利亞、 比利時、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烏拉圭、英國、前蘇聯、中國10個國家組成的國 際顧問委員會。代表中國參加設計顧問委員會的是梁思成先生。設計顧問委員會先後討 論了53個方案。1947年5月通過了以法國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方案為基礎的最後方案。 建築方案的落實由美國建築師哈里森負責。大廈於1952年落成。 聯合國總部是由秘書處大廈、大會大廈、會議大廈、圖書館四棟建築組成。秘書處 大樓為板片式建築,地上39層,高165.8米。其東西兩面為藍綠色玻璃幕牆,兩個端面 為狹窄的實牆。大會堂匍匐在大樓的一側,頂部和側面呈凹曲線形。安理會會議樓在秘 書處大樓與大會堂之間,臨靠河面。與歷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議會性建築相比,聯合國總 部建築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復雜性和造型構圖的創新性是已往建築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聯合國總部建築的出現標志著現代建築風格在20世紀中期得到廣泛的認同。 馬賽公寓,法國(1946~1952年) 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被人們稱之為「馬賽公寓」的建築,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這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現代化城市中「居住單位」設想的第一次嘗試。勒·柯布西耶認 為在現代條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靜衛生的環境。他理想 的現代城市就是中心區有巨大的摩天大樓, *** 是高層的樓房,樓房之間有大片的綠地, 現代化的整齊的道路網布置在不同標高的平面上,人們生活在「居住單位」中。一個 「居住單位」幾乎可以包含一個居住小區的內容,設有各種生活福利設施,一棟建築就 成為一個城市的基本單位。他在馬賽設計並於馬賽市郊建成的這座17層的「居住單位」 式公寓住宅大樓,可容納337戶約1600人居住。馬賽公寓是第一個全部用預制混凝土外 牆板覆面的大型建築物,主體是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現澆混凝土模板拆除後,表 面不加任何處理,讓粗糙地表現人工操作痕跡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現出了一種粗擴、 原始、朴實和敦厚的藝術效果,後來它被帶上了「粗野主義」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國(1950~1953年) 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由勒·柯布西耶設計的這座教堂建成於1953年。一向講幾何構圖的形式美,主張采 用新技術來滿足新功能和創造新形式的「現代建築」,並在建築創作實踐中遵循理性主 義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築家,卻設計出了一個具有震動性的奇特的建築。這是一座位於 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幾千年來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變形,怪誕神秘,如岩石般穩重地屹立在群山環繞的一處被視為聖地的山丘之上。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勒·柯布西耶設計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創作風格的轉變,並對西方「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西格拉姆大廈,美國紐約(1954~1958年) 建築師:密斯·凡·德·羅 紐約西格拉姆大廈建於1954~1958年,大廈共40層,高158米,設計人為著名建築 師密斯·凡·德·羅和菲利普·約翰遜。 二次大戰後的50年代,講究技術精美的傾向在西方建築界佔有主導地位。而人們又 把密斯追求純凈、透明和施工精確的鋼鐵玻璃盒子作為這種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廈 正是這種傾向的典範作 大廈主體為豎立的長方體,除底層及頂層外,大樓的幕牆牆面直上直下,整齊劃一, 沒有變化。窗框用鋼材製成,牆面上還凸出一條工字形斷面的銅條,增加牆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氣勢。整個建築的細部處理都經過慎重的推敲,簡潔細致,突出材質和工 藝的審美品質。西格拉姆大廈實現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樓構想,被認為是現代 建築的經典作品之一。 代代木國立室內綜合體育館,日本東京(1964年) 建築師:丹下健三 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體育館是60年代的技術進步的象徵,它脫離了 傳統的結構和造型,被譽為劃時代的作品。代代木國立室內綜合體育館的整體構成、內 部空間以及結構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傑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對日本文化的獨到理解, 它是由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比賽館、室內球技館及其他設施組成的大型綜合體育設施。 採用高張力纜索為主體的懸索屋頂結構,創造出帶有緊張感、力動感的大型內部空間。 特異的外部形狀加之裝飾性的表現,似乎可以追溯到作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豎 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像力。這可以說是丹下健三結構表現主義時期的頂峰之作,最 大限度地發揮出材料、功能、結構、比例,直至歷史觀高度統一的傑出才能。該建築是 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現代建築發展的一個頂點,日本現代建築甚至以此作品為界,劃分 為之前與之後兩個歷史時期。 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1959~1973年) 建築師:J.伍重 在澳大利亞悉尼大橋附近有一個三面環水的奔尼浪島。在這座島上矗立著一組似群 帆泊港,如白鶴驚飛的建築群,它就是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悉尼歌劇院造型奇特, 外觀不凡。八個薄殼分成兩組,每組四個,分別覆蓋著兩個大廳。另外有兩個小殼置於 小餐廳上。殼下吊掛鋼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兩組薄殼彼此對稱互靠,外面貼乳白色 的貼面磚,閃爍奪目。 丹麥建築師J.伍重設計的悉尼歌劇院規模龐大,佔地1.8公頃,坐落在距海面19米 的確良花崗岩基座上,最高的殼頂距海面60米。它包括一個2700座位的音樂會,一個 1550座位的歌劇院,一個550座位的劇場,一個420座位的排演廳,還有眾多的展覽場地、 圖書館和其他文化服務設施,總建築面積達88000平方米,連觀眾和工作人員在內,同 時可容納7000人,實際是一座大型綜合性文化演出中心。歌劇院從設計到完工達14年之 久,耗資1.2億美元,建成後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美國(1973年) 建築師:山琦實 紐約曼哈頓島上的世界貿易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機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建築物之一。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佔地約6.5公頃,它是一項耗資7億美元,由六幢建築組成的建築 群,包括一座海關大樓,一座飯店,兩座專供重要的政府貿易機構使用以及國際商品展 覽用的九層大樓和兩座主要建築——高411.5米的110層塔樓。兩座大樓都是方柱形體, 外形完全一樣。每邊寬63.5米,每幢塔樓面積達46.6萬平方米,兩幢塔樓面積合計有93 萬多平方米。大樓的外牆是排列很密的鋼柱,外表包以銀色鋁板。大樓受到很大的風壓 力,在普通風力下,樓頂擺幅為2.5厘米,實測到的最大位移有28厘米。整個世界貿易 中心有5萬人在其中工作。每天客人即達8萬人次。兩座大樓有46部高速電梯,114部區 間電梯,8部貨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載55人。電梯可直達能容納2000輛汽車的停車場, 並與地鐵相連,可以迅速地將來往於世界貿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及來客疏散到四面八方。 蓬皮杜藝術與文化中心,法國巴黎(1977年) 建築師:R.羅傑斯和R.皮亞諾 蓬皮杜藝術與文化中心總造價約4.8億法郎,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地上六層,地 下四層。該建築內設有工業設計中心、音樂與聲學研究所、現代藝術博物館、公共情報 知識圖書館以及相應的服務設施。整個建築被縱橫交錯的管道和鋼架所包圍,根本不像 我們常見的博物館,倒像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廠。這座藝術文化中心是義大利建築師R. 皮亞諾和英國建築師R.羅傑斯共同設計的。他們認為現代建築常常忽視起決定性作用的 結構和設計。為了改變這一陳舊的觀念,特意把結構和設備加以突出和頌揚,6層樓的 鋼結構、電梯。電纜、上下水管、通風管道都懸掛在立面上,並塗上大紅大綠的色彩。 建築師有意將這座建築設計成類似機械框架的裝置,將內部做成寬敞的無阻攔的大空間, 允許內部布置靈活變動。這座中心是本世紀高技派建築的代表作。 國家美術館東館,美國華盛頓(1978年) 建築師:貝聿銘 對貝聿銘而言,國家美術館的擴建,不是在基地上創造一幢單純的建築物,基地受 條件限制,與原有館舍的配合,在華盛頓的地位、建築計劃的需求等,這些都是艱巨的 挑戰。 1978年落成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包括陳列館和藝術研究中心兩部分。它在議 會大廈和白宮之間,是白宮前最後一塊空地,位置很重要。但是地段的形狀不完整,是 個斜角的楔(梯形)。因為東館是整個美術館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門必須面向1941年 建的舊館(一座新古典形式的建築)。同時,陳列館和研究中心兩部分要求有分有合, 各自有出入口。這通常會帶來一些麻煩:在一個面上設兩個門,處理得不好,會使人感 到一個是大門,一個是「狗洞」。設計者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一個大的等腰三角形, 做陳列館;一個較小的直角三角形,做研究中心。進陳列館的大門設在等腰三角形的底 邊,研究中心的小門設在兩個三角形之間的凹縫里。這座建築的整個構思都是由三角形 變化出來的,沒有一般的矩形空間。造型既清閑簡潔而又莊重典雅。陳列館的中心是個 多層空間,有縱橫天橋聯接,中央大廳頂部為玻璃天窗,中間有縱橫跨過的棧橋或挑出 及四進的廊子。參觀者在其中走動時,步移景隨,空間景象變化萬端。東館與古典主義 的老館及附近的美國國會大廈相鄰,在對比中又有配合。開幕時由卡特總統親自剪綵, 他稱贊這座建築是世界上最好的美術館。 海伊美術館,美國亞特蘭大(1983年) 建築師:R.邁耶 美國建築師R.邁耶以擅長設計美術館而聞名,海伊美術館外部造型復雜多變,輪廓 生動。R.邁耶的建築作品用白色,在陽光照射下,光影明暗層次十分豐富。內部有一扇 形中庭,內部空間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綿延流動,景象萬千。 香港匯豐銀行大廈,中國(1985年) 建築師:N.福斯特 這是英國建築師N.福斯特的作品。大樓外形上顯著暴露出鋼柱和鋼桁架,成為立面 的主角。大樓底部完全開敞,自動扶梯從二樓伸下來,人員即由扶梯往上進入大樓,樓 內空間也盡量開通。這座大樓處處顯示現代技術的成就,屬於「高技派」建築風格,這 種建築雖然不另加裝飾,但實際造價相當昂貴。 倫敦勞埃德大廈,英國(1979~1986年) 建築師:R.羅傑斯事務所 擅長以外露結構而表明其「高技派」(High-Tech)風格的理查德·羅傑斯是當今 世界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他所設計的這座位於倫敦的勞埃德總部大廈包括一個12層、 能同時容納10000人工作的保險業務大廳以及側翼呈階梯狀布局的寫字樓。建築師考慮 到公司的持續擴展和建築的分期擴建的可能,在設計中有意將用鋼板包裹的樓梯塔和主 要管線,以及結構部分均暴露在建築 *** 。這一具有創新精神的做法曾令眾多的建築師 感到驚訝。它體現了高度發達的工業化水平所賦予建築的新形象,並使建築物具有持續 「生長」的可能。 盧浮宮擴建工程,法國巴黎(1988年) 建築師:貝聿銘 1988年建成的盧浮宮擴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重要作品。貝氏將擴建 的部分放置在盧浮宮地下,避開了場地狹窄的困難和新舊建築矛盾的沖突。 擴建部分的入口放在盧浮宮的主要庭院的中央,這個入口設計成一個邊長35米。高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這是貝聿銘研究周圍建築物的心得,也再度證實了貝聿銘設計與 環境的緊密關系。金字塔的底邊長35.4米,底邊與建築物平行,亦即與方位平行,與埃 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強化了與環境的關系。金字塔的體形簡單突出,而全玻璃的牆體 清明透亮,沒有沉重擁塞之感。起初許多人反對這項方案,但金字塔建成之後獲得廣泛 的贊許。玻璃金字塔周圍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轉了45度,在西側的三角形被取消, 留出空地作為入口廣場,以三個角對向建築物,構成三個三角形的小水池,這三個緊鄰 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鏡般,在雲淡天晴的時節,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與環境相 結合,又增加了建築的另一向度而豐富了景觀。在轉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緊鄰著另外 四個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構成另一個正方形,與金字塔建築物平行,每個三角形水 池有巨柱噴泉,像是碩大的水晶柱烘托著晶瑩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崙廣場,貝聿銘將 建築與景觀完整地合成為一體。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中國(1989年) 建築師:貝聿銘 香港中銀大廈自1982年底開始規劃設計,至1990年3月19日銀行喬遷開始營業,歷 時6年有餘。大廈基地面積約8400平方米,是一塊四周被高架道路「縛綁」著的土地。 要滿足樓地板面積需求,要在高樓林立的香港中環區「出人頭地」,唯有向高空發展。 中國銀行大廈位於香港中心區,樓高70層,總高度達315米(連同頂部的天線),總建 築面積為128.60平方米。建築外牆以鋁板和銀色反光玻璃裝嵌,大廈底層鋪砌深淺不一 的灰色花崗岩。整座大廈依靠四角12層高的巨形鋼柱支撐,內外附加一系列包混凝土的 鋼焊斜撐,這不僅給大廈外觀帶來獨特的面貌,而且比傳統方法節省鋼材4成,且室內 無柱,空間開闊。大廈底層平面呈52米×52米的正方形,沿兩條對角線分為4個三角形。 貝聿銘在此又一次發揮出他的設計天才,他著力刻畫建築的嶄新造型,通過三角形母體 的巧妙變換,節節升高,造型簡潔明快又極富標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輪廓線的一個制 高點。 太阪光的教堂,日本(1989年) 建築師:安藤忠雄 教堂建築的設計在安藤忠雄的作品群中是十分獨特的,因為這類建築首先要能喚起 人精神上的共鳴,安藤忠雄正是以其抽象的、肅然的、靜寂的、純粹的、幾何學的空間 創造,讓人類精神找到了憩棲之所。大皈光的教堂,其設計是極端抽象簡潔的,僅為 113.04平方米的小教堂,位於大阪閑靜住宅街的一角。建築只是簡潔的混凝土箱型,沒 有傳統教堂中標志性的尖塔,但它內部是極富宗教意義的空間,呈現出一種靜謐的美, 與日本枯山水石庭園有著相同的氣氛。建築的布置是根據用地內原有木造教堂和牧師館 的位置以及與太陽的關系來決定的。禮拜堂正面的混凝土牆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 現出光的十字架。建築內部盡可能減少開口,主體限定在對自然要素「光」的表現上。 這是安藤忠雄所謂的對自然進行抽象化作業。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西班牙(1995~1997年) 建築師:F.蓋里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由地方投資興建,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經營並提供展品, 被認為是面向21世紀的博物館。這是建於西班牙畢爾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術館。 該館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位於勒維翁河濱。主要部分的體形彎扭復雜,難以名狀。 博物館造型由曲面塊體組合而成,內部採用鋼結構,外表用閃閃發光的鈦金屬飾面,鈦 板總面積2.787萬平方米。造型的獨特是建築師F.蓋里近幾年個人風格的繼續;也是古 根海姆負責人的願望,他們希望這幢建築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成為城市的標致。 F.蓋里在設計過程中得助於航空設計使用的計算機軟體,它使F.蓋里的構思如虎添 翼。在總體布局中也進一步發揮了他的藝術包裝思想,但這次的「包裝」范圍遠遠大於 他的其他作品。而主要展館仍然是規整的。為利於布置展品,首層基座部分也是相對比 較規整的。動態徒勞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廳和四周的輔助用房,變化的形態向上逐漸收縮。 博物館建在水邊,與城市立交橋形成有機的組合,這種嵌人城市肌里的構思也為造型獨 特的博物館增添了一些理論依據。 香港新國際機場,中國(1998年) 建築師:N.福

僅供參考 滿意請採納 謝謝

⑹ 世界上近代最有名的設計師有哪些舉出10個

卡爾·拉格菲爾德、三宅一生、瓦倫蒂諾·加拉瓦尼、川久保玲、華倫天奴、高田賢三、山本耀司、克里斯汀-迪奧、亞歷山大·麥昆、喬治·阿瑪尼。

1、卡爾·拉格菲爾德

卡爾·拉格斐(1933年9月10日-2019年2月19日,Karl Lagerfeld),出生於德國漢堡市,德國著名服裝設計師。

人們稱他為「時裝界的凱撒大帝」或是「老佛爺」。2013年11月因涉嫌歧視胖子的言論被法國女性團體起訴。

說起卡爾·拉格斐,腦海里的第一反映永遠是Chanel的藝術總監招牌式的表情,佩戴著墨鏡,手拿抓扇、腦後拖著辮子,就是這永恆的墨鏡白發長辮的人卻佔領時尚圈制高點。

他永遠像「吃飽人參」一樣精力旺盛,精通德、英、法、意文,妙語連珠,他情迷傳統,又憧憬未來,被傳媒封為「當代文藝復興的代表」。

2019年2月19日,卡爾·拉格斐逝世,享年85歲。

2、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1938年4月22日-),1938年4月22日出生,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他以極富工藝創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於世。

其後創建了自己的品牌,它根植於日本的民族觀念、習俗和價值觀,成為知名的世界優秀時裝品牌。

3、瓦倫蒂諾·加拉瓦尼

Valentino(瓦倫蒂諾·加拉瓦尼登),這位以富麗華貴、美艷灼人的設計風格著稱的世界服裝設計大師,用他那與生俱來的藝術靈感,在繽紛的時尚界引導著貴族生活的優雅,演繹著豪華、奢侈的現代生活方式。

他經營的Valentino瓦倫蒂諾品牌以考究的工藝和經典的設計,成為追求十全十美的社會名流們的忠愛。

他出色的成就被世界時裝界公認為雄居於包括法國的聖·洛朗、皮爾·卡丹等人在內的世界八大時裝設計師之首。

具傳奇色彩的時裝大師 Valentino Garavani 與他的商業夥伴 Giancarlo Giammetti 於 1960 年創立了 Valentino。

以 Valentino Garavani 命名的男女配飾系列,包括:手袋,皮鞋,小型皮具,腰帶以及手飾。高級訂造服的設計細節亦可見於凡此精美配飾系列,且多屬手工製造。

Valentino 的經典元素如花卉圖案、蝴蝶結和蕾絲亦予重新詮釋,令極富現代感的 Valentino 配飾更優雅精緻。

4、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かわくぼ れい,英文:Rei Kawakubo,1942年10月11日-)是一位日本的服裝設計師,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1973年,她在東京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並向世界展示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穿衣方式。

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對稱、曲面狀的前衛服飾聞名全球,受到許多時尚界人士的喜愛,從那開始,她就一直在為實驗而奮斗,永遠創造著比時裝界流行超前得多的原型和概念服裝。

此外,日本的知名服裝設計師當中,川久保玲是少數幾個未曾到國外留學,而且未曾主修過服裝設計的特殊設計師。

5、華倫天奴

卓凡尼·華倫天奴(GIOVANNI VALENTINO),著名時裝設計師,出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市(NAPLES),為世界頂級名牌[華倫天奴]始創家族之第三代繼承人。

6、高田賢三

高田賢三(1939年2月27日-),生於日本兵庫縣姫路市,日本時尚設計師。著名時尚品牌Kenzo(包括香水,化妝品及時裝)的創始人。

高田賢三這位法國籍的日本時裝設計師用自己的名賢三命名的KENZO品牌,已經不僅僅是時裝業的精品,在化妝品、香水領域也是大名鼎鼎。

KENZO的時裝不是那種標新立異的拔高,它有一點點傳統,有許多熱情的顏色,有活生生的圖案,還有幾分狂野。幾乎每一款都能找到實際穿著的場合,但吸引力之強卻使你絕不厭倦。

在雲集中提到:高田賢三還是青年的時候,他遠赴巴黎開始他的國際時裝設計師生涯,他有備而來,已經在日本對服裝有了深入的研究,雖然,他設計的服務對象從東方人轉為西方人,但絲毫沒有礙障,而從此,他開始了不以國界為設計范疇的國際性工作。

7、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1943年出生於日本,日文名Yohji Yamamoto,是世界時裝日本浪潮的設計師和新掌門人。他以簡潔而富有韻味,線條流暢,反時尚的設計風格而著稱。

8、克里斯汀-迪奧

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1905年年出生於格蘭維爾,是一名設計師,也是迪奧的創始人,畢業於科學政治學院。1957年不幸卒於心臟病。

9、亞歷山大·麥昆

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本名:Lee Alexander McQueen,1969年3月17日-2010年2月11日),出生於倫敦,英國著名服裝設計師,有「壞孩子」之稱,被認為是英國的時尚教父。

1991年,進入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藝術系碩士學位。1992年,自創品牌。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在倫敦的一次時裝展中被《Vogue》的著名時裝記者IsabellaBlow采訪報導,使他從此走上國際舞台。1994年,擔任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的裁縫教師。

1996年,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1997年,取代John Galliano擔任Givenchy這法國頂尖品牌的首席設計師。

1998年,他設計的「紀梵希』99春/秋時裝展」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一致好評。他在1998年裡為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女主角扮演者凱特溫絲萊特設計了她出席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裝。

2010年2月11日,Alexander McQueen在倫敦家中自縊身亡。

10、喬治·阿瑪尼

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是一位著名的義大利時裝設計師。出生於義大利皮亞琴察,學習過醫葯及攝影,曾在切瑞蒂任男裝設計師,1975年創立喬治·阿瑪尼公司。

現在已成為時裝界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曾獲奈門-馬科斯獎、美國國際設計師協會等獎項,曾在14年內包攬了全球30多項服裝大獎。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喬治·阿瑪尼排名第367。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卡爾·拉格菲爾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宅一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瓦倫蒂諾·加拉瓦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久保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卓凡尼·華倫天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田賢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本耀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里斯汀·迪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歷山大·麥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阿瑪尼

⑺ 有誰知道知名的十大設計師中國著名的設計師有哪些

  樊曜塵老師是一名國際著名設計師,近年來樊曜塵老師一直致力於公益設計事業的前沿被業界稱之為2020年「家居公益大使」稱號。其作品曾多次獲獎,
  除了獲獎外樊老師在別墅及大宅設計中極具見地和影響力,對設計潮流及趨勢獨具見解,對現代商業空間酒店及辦公空間設計文化深有研究,一度成為「設計風雲人物」曾多次受邀與多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樣板房項目的設計及落地,在商業設計及家居設計極具建樹,其作品廣受建築及商業人士稱贊,素有「家居文化傳播者」稱號,由於其作品意念新穎,思維敏銳,深受新一代年輕設計師追捧。

⑻ 中國有名的設計師有哪些

李永銓
香港李永銓設計公司

李永銓先生設計事務所必然從一出生便無可避免的將帶入他個人的許多特性

也許與李永銓先生的經歷有關,整個事務所充滿了他所注入的靈魂

從李永銓先生的作品和言談中,似乎真正的人生快樂感更重要

因此在李永銓設計事務所的設計作品中,總能看到既商業又獨特的元素

停下來靜靜的品位一番,還真如同他所說的那樣


靳埭強與劉小康

香港靳與劉設計顧問

靳埭強與劉小康,相信這兩個名字無論是行內行外的人們都再熟悉不過了

可以說是香港設計界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

說起例如中國銀行、屈臣氏、國家大劇院這樣的代表作更可以說如雷貫耳

與李永銓設計公司一樣,靳與劉設計顧問也帶入了很多二位大師的靈魂和風格

靳與劉設計顧問如今也將業務發展到了內地,設計作品大氣簡練

並且由於靳埭強似乎熱衷於教導和培養年輕一代設計師

所以在內地設計大專院校以及年輕設計師中也是倍受尊敬


解建軍
北京東道設計公司

東道設計是國內成功的商業設計公司之一

他們完善的公司運作體系以及嚴謹的商業設計作風是非常明顯的

整體的運作模式與感覺也偏向於美式,更注重實效

也十分符合目前國際設計公司的發展趨勢。


戴帆
北京共振設計公司

共振設計是國內最具創新精神的設計公司,敢想敢做

代表著當今國際前衛的設計思想

共振創造了一種新的國際化的的商業設計語言


魏來
北京早晨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早晨設計已經成長為中國設計行業最令人感到興奮的公司之一

早晨設計的創始人魏來先生,近年來不僅僅只是傾心於業務的拓展和延伸


柯力
上海柯力品牌規劃設計機構

柯力品牌無疑是上海商業品牌形象設計公司中的最具代表的公司之一

他們在商業設計領域運營得十分成熟。擁有四家聯合機構同時也採納了商業合夥制度

使公司的力量強大,視野國際化且作品老練成熟


陳飛波
杭州陳飛波設計事務所

陳飛波設計事務所的作品如同蘇州園林般的精緻使人遐想連篇

事務所的作品無一不帶著陳飛波先生的奇思妙想,錯落有致且儒雅大方

陳飛波設計事務所作品的語匯及表達方法與李永銓和共振有著明顯的差異


集和
廣州集和品牌設計顧問

集和創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運營模式,達到了他們所崇尚的那種「積聚力量,和而不同」的理念

集和經常會活躍於各大講壇和高校之間


韓家英
深圳韓家英設計公司



1993年,韓家英設計公司成立。十幾年,在藝術與商業領域里

從品牌、平面、廣告、空間、再到產品設計思維的新動向

已經形成一種難以重復的聲音與立場,並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納、理解


黑一烊
深圳山河水品牌形象管理機構

山河水團隊是目前中國創意領域最具活力及遠見的團隊

近兩年來,他們專長於展覽策劃與設計,在創意總監黑一烊的帶領下

獲得了眾多的國內外獎項,成為深圳年輕一代設計團隊的傑出代表

⑼ 請問國內十大設計師有哪些比較有名的設計師有那些頂尖建築師

戴帆是國內頂級設計團隊共振設計的藝術總監,先鋒實驗與商業設計的實踐者,橫跨建築、室內空間、平面、產品、網路、電影等諸多領域,試圖將設計帶入「文藝復興」般的前沿浪潮,代表著當代國際最前衛的設計思潮。

閱讀全文

與裝置設計有名的設計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康佳空調打開機蓋怎麼調製冷模式 瀏覽:386
為什麼儀表盤燈忽明忽暗 瀏覽:675
b型超聲波怎麼診斷的原理 瀏覽:633
機械設計與製造及自動化學什麼 瀏覽:444
吉利選景x3的空調製冷怎麼使用 瀏覽:419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裝置的選擇 瀏覽:674
超聲波焊接塑料是什麼原理 瀏覽:716
煤氣低壓閥門有個小洞是做什麼用的 瀏覽:140
客運人員隨身攜帶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628
電動工具風險點告知卡 瀏覽:792
流水線噴塗設備怎麼樣 瀏覽:783
機械提升裝置手動 瀏覽:831
消防器材有哪些登記 瀏覽:415
開大燈儀表沒顯示什麼原因 瀏覽:688
深圳長實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57
機械表人如何調時間 瀏覽:867
房裡太熱暖氣片的閥門可以關嗎 瀏覽:850
信號處理的儀器有哪些 瀏覽:139
機械師怎麼賺錢 瀏覽:838
韶關體育器材維護方案怎麼寫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