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冷與低溫工程專業都學寫什麼課啊就業前景怎麼樣啊哪位高人指點一下
兩門專業基礎課:工程熱力學,傳熱學。
專業課:製冷壓縮機,低溫原理,製冷技術與設備,換熱器設計,製冷裝置自動化,空氣調節,小型低溫製冷機等等。學校不同可能開設科目也不同,有些也可以選修。
② 我國冷庫的現狀分析
1 現狀
1.1國外冷庫行業現狀
國外冷庫行業發展較快的國家主要有日本、美國、芬蘭、加拿大等國。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國,-20℃以下的低溫庫在冷庫中佔80%以上。70年代以前國外冷庫普遍採用以氨為製冷劑的集中式製冷系統,70年代後期逐漸採用以R22為製冷劑的分散式製冷系統。美國和加拿大佔80%以上的冷庫都以使用R717為製冷劑。80年代以來,分散式製冷系統在國外發展很快,冷卻設備由冷風機逐步取代了排管,貯藏水果冷庫中近1/3為氣調庫,在冷庫建造方面土建冷庫正向預制裝配化發展,自動化控製程度比較高。比較著名的裝配式冷庫的製造商如芬蘭的輝樂冷凍集團(HUURRE),其庫板HE-3由無氟絕緣聚氨酯板和兩層鍍鋅的鋼層組成,輕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氣密性好、空間利用率高。
近年來,國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貯藏冷庫多是果品氣調庫,如美國使用氣調貯藏蘋果已佔冷藏總數的80%;法國、義大利也大力發展該項技術,氣調貯藏蘋果均達到冷藏蘋果總數的50%~70%以上;英國氣調庫容達22萬t。日本、義大利等發達國家已擁有10座世界級的自動化冷庫。
1.2國內冷庫行業現狀
我國自1955年開始建造第一座貯藏肉製品冷庫,1968年建成第一座貯藏水果冷庫,1978年建成第一座氣調庫。1995年由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引進組合式氣調庫先進工藝,並在山東龍口建造15000t氣調冷庫獲得成功,開創了國內大型組裝式氣調冷庫的成功先例,用戶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997年又在陝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氣調冷庫,氣密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氣調冷庫已分布在山東、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陝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區,並獲得客戶的較好信譽。廣東、北京等省市大約先後引進了40座預制裝配式冷藏庫,總庫容約為7.5萬t。近幾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據統計,全國現有冷凍冷藏能力已達500多萬t,其中外資、中外合資和私營冷庫約佔50萬t,國有冷庫450多萬t,分屬於內貿、農業、外貿和輕工系統,其中內貿系統冷庫容量達300多萬t,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我國商業系統擁有果蔬貯藏庫面積達200多萬m2,倉儲能力達130多萬t,其中機械冷藏庫70多萬t,普通庫為60多萬t。
國內專業生產製冷設備及建造冷庫的廠家很多,如開封空分集團製冷工程公司為國內第一家組裝式冷庫生產廠家,已形成從幾立方米庫容小型室內庫到幾萬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庫;從高溫庫、低溫庫、凍結庫到綜合庫;從全組裝式冷庫到土建結構內部貼板的混合式冷庫;從普通冷庫過渡到的多品種、多規格的氣調冷庫系列產品。此外大連製冷設備廠、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其製冷設備在冷庫行業領域中所佔比重較大,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採用雙面彩鋼聚苯乙烯保溫板建造的裝配式冷庫,在國內發展較快。國家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研製開發的微型節能冷庫在國內農村各地已廣泛推廣。據統計我國生產企業已生產建設大中小型裝配庫約800座,室內裝配式冷庫約2.5萬套(座),僅蘇州市2004年全市新建保鮮冷庫38座,占江蘇省的40%。
2 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
2.1冷庫利用率偏低
2.1.1空間利用率傳統的冷庫設計一般高5m左右,但在實際操作應用中,尤其是無隔架層的冷庫利用率低於50%,如物品堆碼的高度一旦達到3.2m時,外包裝為紙箱的食品,因重壓變形、吸潮等原因極易出現包裝破裂、倒塌等現象,導致食品品質降低,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2.1.2周年利用率以蘭州市為例:大多數冷庫每年5~10月份期間貯藏荷蘭豆、西蘭花、花椰菜、大白菜、甘藍、百合等新鮮蔬菜,然後以冷藏車、簡易汽運等方式運至廣州、上海、杭州等南方城市進行銷售經營,冷庫閑置期長達6個月。蘭州肉聯廠低溫冷庫貯藏肉製品、速凍食品、雪糕、冷飲等,利用率相對較高。而其他冷庫中僅有少量冷庫在10月至翌年4月份貯藏水果,其餘時間基本關閉閑置,周年利用率僅能達到50%。
2.2部分冷庫設計不盡規范,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國內很多冷庫屬於無證設計、安裝,缺乏統一標准,缺乏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現象較為普遍。操作人員未經專業培訓無證上崗,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容積500m3以上以氨為製冷劑的土建食品冷庫,其庫址選擇、地基處理、製冷設備安裝等嚴重不符合《冷庫設計規范》(GB50072-2001)的要求,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許多冷庫名為氣調庫卻達不到氣調的目的,部分低溫庫一建成就面臨停用或只能按高溫庫降級使用的局面。
2.3製冷系統維修措施不力,設施設備老化嚴重
製冷機的正常維修周期一般為運轉8000~10000h即應進行大維修;運轉3000~4000h進行中維修;運轉1000h進行小維修[5]。適時對製冷系統進行維修、保養,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隱患。因為國內大多數冷庫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庫,設施設備陳舊、管道嚴重腐蝕、牆體脫落、地基下陷、壓力容器不定期檢驗。普遍開開停停,帶病運營現象十分嚴重。
2.4冷庫節能措施未引起足夠重視
冷庫屬於耗能大戶。有數據表明:蒸發器內油膜增加0.1㎜,會使蒸發溫度下降2.5℃,電耗增加11%。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蒸發器外表結霜等均會導致蒸發溫度下降,耗電增加。另外,低溫庫凍結間或速凍裝置進貨後壓縮比小於8時,應先採用單級製冷壓縮,當蒸發壓力降下來後,其壓縮比大於8時再改用雙級壓縮製冷方式[5],而許多低溫冷庫一開機就啟用雙級壓縮機,使冷庫能耗加大。
2.5自動化控製程度低迷
國外冷庫的製冷裝置廣泛採用了自動控制技術,大多數冷庫只有1~3名操作人員,許多冷庫基本實現夜間無人值班[2]。而我國冷庫的製冷設備大多採用手動控制,或者僅對某一個製冷部件採用了局部自動控制技術,對整個製冷系統做到完全自動控制的較少,貨物進出、裝卸等方面的自動化程度普遍較低。
2.6商業冷庫價格競爭激烈
近幾年隨著冷庫數量的增加,除部分食品生產企業、科研單位自備用於存放食品原料或用於科研試驗的冷庫外,商業冷庫出租轉讓頻繁,行業內低價競爭激烈,加之高溫庫和低溫庫比例失衡以及地理位置的差異,存貯肉類及速凍食品的低溫庫供不應求,大量的高溫庫閑置待用,導致大多商業冷庫經營企業經濟效益不佳。
3 發展趨勢
從市場對冷庫的需求趨勢來看,我國現有的冷庫容量還十分不足,今後冷庫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建設規模
果蔬產區應集中建設氣調冷庫,規模應以大、中、小型相結合,以發展中型為宜。機械氣調庫的建設應擇優推廣預制生產,現場裝配模式冷庫工程化工業產品,果蔬產地適於建單層冷庫和中小型冷庫;盡快推廣塑料薄膜、大棚、大帳、硅窗、塑料薄膜小包裝等氣調設施是我國近期發展的重點。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發展中型冷庫,建立冷凍食品貯藏批發市場。將中小型冷庫向社會開放,提供有償的倉庫服務、信息服務、經營後勤服務。
3.2冷鏈物流
我國完整獨立的冷鏈系統尚未形成,市場化程度很低,冷凍冷藏企業有條件的可改造成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形成冷凍冷藏企業、超市和連鎖經營企業聯營經營模式。建立食品冷藏供應鏈,將易腐、生鮮食品從產地收購、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都處於標準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防止食品變質與污染。
3.3製冷設備
製冷設備業應著力開發國際市場先進通用的60HP以下各檔次分體式或一體化且配有電子技術的自動化機組,將計算機與自動化技術廣泛地應用於整個製冷系統的自動控制中,目的是為冷凍冷藏行業升級換代,延長產業鏈,降低工程造價。
3.4整體規劃
冷庫行業必須在有關部門的統一協調下,加強整體規劃與協調,大力發展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同時,要防止盲目重復建設,以保證我國冷凍冷藏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總之,從冷庫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來看,果品恆溫氣調庫發展迅速,低溫庫比例有所增加,適合農戶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庫異軍突起,裝配式冷庫及以氟里昂為製冷劑的分散式製冷系統推廣力度正在加大,冷庫設計更加趨於優化,自動化控製程度逐步提高,政府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等管理部門對冷庫的監管力度大大加強。國內冷庫行業正朝著採用發泡聚氨酯或聚苯乙烯板隔熱材料的輕便預制裝配化、低溫大型化、管理及進出庫貨物裝卸自動化、果蔬冷庫恆溫氣調化、冷風機代替排管和廣泛使用氟里昂製冷劑的操作方便、靈活多樣、高效安全、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
③ 冰箱什麼是單循環製冷和雙循環製冷有和差別
單循環:
冷凍室受控於冷藏室, 只要冷藏室出現溫差壓縮機就要工作, 這時冷凍室被迫也要製冷,冷氣要經過冷藏冷凍這樣一個大循環。
雙循環
雙製冷雙循環系統採用冷藏室與冷凍室各自封閉設計,各自形成獨立的風冷製冷循環系統,保證冷藏室內的空氣不會進入冷凍室,冷凍室內的空氣不會進入冷藏室。
二者差別:
單循環冰箱壓縮機會頻繁啟動,噪音大,耗電量大,而且製冷不均勻, 冷凍室往往會出現過冷現象,結很厚的霜。
雙循環比單循環更省電,更安靜,控溫更加精確,冷凍室也可以提供更高的冷凍能力。
單循環製冷系統由蒸發器、單級壓縮機、油分離器、冷凝器、貯氨器、氨液分離器、節流閥及其它附屬設備等組成,相互間通過管子聯接成一個封閉系統。
其中,蒸發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液態製冷劑蒸發後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壓縮機是系統的心臟,起著吸入、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
雙循環可實現冷藏室、冷凍室獨立精確控溫,同時冷藏室內可達80%的保濕率已經接近自然界的極限,能充分鎖住食物水份、保鮮效果更優越。
能夠變冰箱的傳統「被動保鮮」為「主動養鮮」,保持食物原生態狀態下的營養和口感。
④ 誰有空調製冷裝置與系統模擬課件
這個只有學校里的老師和學生們才會有。
這種「模擬」大多都是一些教授、學生沒事兒搞出來的一些東西,其實用性比較差,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幾乎沒有。
脫離實際的模擬就是沒用的塗污。
⑤ 現在大學里製冷專業課程用什麼教材
製冷裝置設計
自動化
<<製冷原理與設備>>.......................
⑥ 製冷與空調裝置的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1]魏、韓、趙伐楚,至桑丘。
⑦ 冷庫製冷設備的自動控制裝置有哪些功能
冷來庫製冷設備的自動控制是冷庫自運用新技術的具體體現,它通過遙測、遙控按程序進行操作,不但節省了冷庫製冷設備的輔助維護費用,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食品加工的質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發生。
(1)製冷工藝參數的自動檢測它利用繼電器節流閥、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浮球閥等進行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濕度等的自動檢測。
(2)工藝流程的自動控制它利用高低壓繼電器、電磁閥、製冷壓縮機、氨泵、冷風機、水泵等設備的停開,以及製冷系統中各迴路的工藝自動化流程的程序進行自動控制。
(3)製冷裝置的自動調節它利用液位、壓力、溫度、濕度和時間等控制元件,對庫房的溫度、濕度、容器中的液位、壓力、流量和壓縮機能量進行自動調節。
(4)自動保護控制即利用保護裝置的故障顯示安全報警和斷電停機等功能,對製冷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進行自動保護控制。目前,我國冷庫的自動控制有繼電器元件控制和邏輯元件控制兩種。且邏輯元件控制部分正在逐步增加,以簡化電控線路,提高自動化控制的程度。
⑧ 國外冰箱與空調製冷技術發展史有哪些文獻
摘要 史料記載,1820年人工製冷試驗首次獲得成功。過了14年,即1834年,美國工程師雅可布·帕金斯製成了第一台壓縮式製冷裝置。這是製冷技術的重大突破。1918年,美國凱爾維納脫公司的科伯特工程師設計製造了第一台家用自動電冰箱。在20世紀60年代前,國外電冰箱產品,其性能、結構和外觀形狀等變化不明顯。產品改進緩慢。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無論是箱體結構還是製冷系統的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等,都有較顯著的改進。塑料製品及塑料噴塗技術開始用於冰箱製造中,箱內大部分零件都採用了塑料件,如門內框、內殼、食品存放盒、製冰盒等。由於絕緣材料的改進,冰箱壓縮機開始向小型化全封閉方向發展,並導致了壓縮機轉數的提高,體積顯著縮小,雜訊大幅度下降,從而提高了電冰箱的整體性能。
⑨ 製冷工程師資格證怎麼考,會考哪些方面
製冷冷藏工程師招生簡章 職業定義:從事製冷、冷藏系統和設備的安裝、調試、檢修和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從事的主要工作包括:製冷、冷藏系統和設備的安裝、調試、檢修能力。 職業概況:熱能報考製冷冷藏工程師系列,最對口的專業是製冷冷藏技術。其核心課程,包括機械制圖、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流體力學與傳熱學、機械基礎、製冷原理、製冷機器與設備、食品冷加工工藝、製冷裝置自動化、製冷裝置安裝管理與操作、小型製冷裝置、冷藏庫設計、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基本訓練、製冷空調測控技術實訓、中央空調系統運行管理實訓、製冷設備安裝與檢修實訓等課程。設置的專業方向,包括製冷設備維護;製冷、冷藏系統運用。就業領域,是在冷藏庫、中央空調系統的企業、食品加工行業中,從事製冷系統或冷凍、保鮮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維修等工作。 職業資格: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製冷冷藏工程師、製冷冷藏工程師、高級製冷冷藏工程師。 深圳市博文通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職業技能認證及鑒定的咨詢顧問,為全國職業資格考試認證中心(JYPC)代理,可代理頒發全國職業資格考試認證中心的職業資格鑒定證書證書項目包括下面內容:土建類、法律類、交通運輸類、公安類、文化教育類、材料與能源類生化與葯品類、電子機算機類、水利類、環保氣象安全類、旅遊類、農林牧漁類、製造類、財經類、輕紡食品類、醫葯衛生類、資源與測繪類、幾乎涵蓋了全部職業領域共計200多項職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