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銅和濃硫酸反應中可抽動銅絲的作用
一是控制反應速率,使反應可根據情況而改變;
二是增大接觸面積,使酸不會局部濃度過小,反應停止。
就是這些了
『貳』 濃硫酸和銅反應實驗每一步裝置的作用
具體需要的儀器裝置如下。
鐵架台:鐵架台通常附有大、小鐵圈各1個,燒瓶夾1個,復夾2個。鐵圈常代替漏斗架使用。若實驗需要加熱,則可配合酒精燈、石棉網一起使用。若實驗需要冷凝,則可與自來水管,冷凝器配合使用。在鐵架台夾持玻璃器具時,要在夾與玻璃器具間墊紙,以防夾碎。三頸燒瓶的作用:當溶液長時間的反應,加熱迴流。酒精燈:低溫加熱。石棉網:為了使容器受熱均勻。
銅是一種化學元素,英文名copper,符號為Cu,原子序數為29。它是一種柔軟易延展的金屬,具有很高的導熱性和導電性。剛剛暴露的純銅表面呈紅橙色。銅常用作熱導體、電導體、建築材料以及各種金屬合金的成分。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數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銅是自然界中可以直接使用的少數幾種天然金屬之一,具有悠久的使用歷史。銅的化合價有0、+1、+2、+3、+4,其中最常見的化合物為二價銅鹽。
『叄』 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反應過程中試管B中的
(1)濃硫酸與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反應CuSO4、SO2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
△ | .
『肆』 為什麼銅可以和濃硫酸反應
濃硫酸具有氧化性,把銅氧化 生成二氧化硫、水、氧化銅 氧化銅又跟濃硫酸反應,生成水、硫酸銅 總反應為Cu+2H2SO4(濃)==加熱==CuSO4+2H2O+SO2氣標
『伍』 銅與濃硫酸反應的裝置 亞硫酸氫鈉的作用是什麼
SO3+O2+2NaHSO3+H2O=2NaHSO4+H2SO4 (作用除雜),樓下這2人在幹啥看不懂
『陸』 濃硫酸和銅反應
濃硫酸在和銅反應時,可以看作先生成氧化銅和二氧化硫、水,再是硫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這樣兩步。第一步把銅氧化成為氧化銅是強氧化性的表現, 第二步溶解氧化銅生成硫酸銅是酸性的表現。 酸性和強酸性沒有絕對界線,但強酸性的酸可以和弱酸性酸的鹽反應,生成弱酸。如硫酸可以和醋酸鈉反應生成醋酸。
『柒』 濃硫酸與銅的反應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若試管乙中裝的是石蕊試液,則反應過程中觀
在加熱條件下銅與濃硫酸發生:Cu+2H2SO4(濃) △ | .
『捌』 實驗室用濃硫酸與銅的反應製取少量NaHSO3,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裝置乙的作用是______.(2)裝置丁的
(1)濃硫酸和銅反應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極易溶於水和氫氧化鈉溶液,應防止倒吸,故答案為:防止丙中液體倒吸入裝置甲中(或緩沖瓶的作用); (2)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可與酸性高錳酸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故答案為: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3)二氧化硫可與氯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的方程式為SO2+Cl2+2H2O═H2SO4+2HCl,故答案為:還原;SO2+Cl2+2H2O═H2SO4+2HCl; (4)溶液中的NaOH完全轉化為了NaHSO3,二氧化硫應過量,滴加品紅褪色,故答案為:品紅溶液褪色; (5)實驗探究吸收後產物中是否存在NaHSO3和Na2SO3,可取少量待測液放入試管中,滴加過量lmol/L氯化鋇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後,得到濾液A和固體B,往固體B中加入蒸餾水洗滌沉澱,靜置後棄去上層清液,向固體滴入2滴(或少量)品紅,再滴加鹽酸,若品紅褪色(或有氣泡),則說明含有Na2SO3,然後用試管取少量A,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鋇溶液或加入品紅再加入鹽酸,如生成白色沉澱或品紅褪色,則說明有NaHSO3生成,否則不存在NaHSO3, 故答案為: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與結論 | 步驟1:取少量待測液放入試管中,滴加過量lmol/L氯化鋇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後,得到濾液A和固體B. | / | 滴加鹽酸 | 說明含有Na2SO3 | 然後用試管取少量A,向其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鋇溶液或加入品紅再加入鹽酸, | 生成白色沉澱或品紅褪色; 說明有NaHSO3生成; 不存在NaHSO3. |
『玖』 濃硫酸和銅的反應
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在體系內主要生成Cu2S、Cu2O(呈黑色)。16Cu+2H2SO4==2Cu2S+6Cu2O+2H2O 濃硫酸含水相當少,一價銅在干態情況下較穩定,所以一定時間內在體系中溶解不完全。故體系中雖有CuSO4產生(呈白色),但量不大,且不易生成CuSO4·5H2O及Cu2+。因此反應停止後,看不到二價銅水合物的明顯藍色。
[原實驗的缺點]實驗中容易倒吸、反應進程難控制、拆卸裝置時產生污染。
[實驗操作]連接好裝置,檢驗氣密性,加入相應的試劑。
第一步,加熱試管A直到試管B中品紅完全褪色。
第二步,熄滅酒精燈後,a管中空氣進入試管A中,可防止試管B中溶液倒吸。
第三步,將Cu絲上提離開液面。
第四步,用洗耳球從a管口向試管A中大量鼓氣,以排盡A中的SO2氣體。
第五步,取出銅絲,浸入稀硫酸中,銅絲表面的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為藍色,即Cu絲與濃硫酸共熱時被氧化為CuO;再取出試管底部的白色固體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溶液變為藍色,證明白色固體是無水硫酸銅。由此可推斷出銅與濃硫酸反應方程式為:
Cu + H2SO4(濃) = CuO+SO2↑+H2O (加熱)
CuO + H2SO4 = CuSO4 + H2O
[裝置優點]①插入的導管a完全防止了倒吸;②換班實驗時不會產生污染;③思考性、推理性強,有利於培養學習興趣。
1.對於簡單反應的熱力學分析 Cu與濃H2SO4的反應,如果有CuO、Cu2O、CuS、Cu2S生成,則可能有下列反應發生: ① Cu+H2SO4==CuO+SO2+H2O ②2Cu+H2SO4==Cu2O+SO2+H2O 2Cu+2H2SO4==2CuS+2H2O+3O2 ④4Cu+2H2SO4==2Cu2S+2H2O+3O2
『拾』 銅與濃硫酸反應裝置通入空氣的作用
分液漏斗裝的是濃硫酸,因為濃硫酸反應到後來濃度會降低變成稀硫酸反應就停止了,所以要加濃硫酸反應才能繼續
與濃硫酸和銅反應裝置作用相關的資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