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業爐溫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加熱爐採用電加熱方式運行,加熱器所產生的熱量與調壓器電壓cu的平方成正比,cu增高,爐溫就上升,cu的高低由調壓器滑動觸點的位置所控制,該觸點由可逆轉的直流電動機驅動。爐子的實際溫度用熱電偶測量,輸出電壓fu。
fu作為系統的反饋電壓與給定電壓ru進行比較,得出偏差電壓eu,經電壓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u後,作為控制電動機的電樞電壓。
在正常情況下,爐溫等於某個期望值T°C,熱電偶的輸出電壓fu正好等於給定電壓ru。此時,0erfuuu,故1auu,可逆電動機不轉動,調壓器的滑動觸點停留在某個合適的位置上,使cu保持一定的數值。這時,爐子散失的熱量正好等於從加熱器吸取的熱量,形成穩定的熱平衡狀態,溫度保持恆定。
爐溫自動控制是指根據爐溫對給定溫度的偏差,自動接通或斷開供給爐子的熱源能量,或連續改變熱源能量的大小,使爐溫穩定有給定溫度范圍,以滿足熱處理工藝的需要。熱處理溫度自動控制常用調節規律有二位式、三位式、比例、比例積分和比例積分微分等幾種。
(1)熱量自動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控制種類
1)二位式調節--它只有開、關兩種狀態,當爐溫低於給定值時執行器全開;當爐溫高於給定值時執行器全閉。(執行器一般選用電磁閥)
2)三位式調節--它有上下限兩個給定值,當爐溫低於下限給定值時執行器全開;當爐溫在上、下限給定值之間時執行器部分開啟;當爐溫超過上限給定值時執行器全閉。(如管狀加熱器為加熱元件時,可採用三位式調節實現加熱與保溫功率的不同)
3)比例調節(P調節)--調節器的輸出信號(M)和偏差輸入(e)成比例。即:
M=ke
式中:K-----比例系數
比例調節器的輸入、輸出量之間任何時刻都存在--對應的比例關系,因此爐溫變化經比例調節達到平衡時,爐溫不能加復到給定值時的偏差--稱「靜差」
4)比例積分(PI)調節--為了「靜差」,在比例調節中添加積分(I)調節,積分調節是指調節器的輸出信號與偏差存在隨時間的增長而增強,直到偏差消除才無輸出信號,故能消除「靜差」比例調節和積分調節的組合稱為比例積分調節.
5)比例積分微分(PID)調節--比例積分調節會使調節過程增長,溫度的波動幅值增大,為此再引入微分(D)調節。
微分調節是指調節器的輸出與偏差對時間的微分成比例,微分調節器在溫度有變化「苗頭」時就有調節信號輸出,變化速度越快、輸出信號越強,故能加快調節速度,降低溫度波動幅度,比例調節、積分調節和微分調節的組合稱為比例積分微分調節。
❷ 暖氣的循環泵設置!自動控溫器怎麼設置啊!求教
通過特製的電加熱器將其加熱 (初始功率2000W將水加熱到85度自動轉換為1000W,當水加熱到93度時加熱器停止工作,此時功率只是13W。根據房屋保溫性能和外界氣溫環境散熱多少補充多少熱量來取決用電多少),經微型水泵、導管將熱水導入散熱器並快速循環,,再通過風機將熱氣強行排出達到迅速提高室內溫度的效果。
最新型節能高效電暖器主要由四部分組成:散熱裝置、加熱裝置、控制系統、循環系統等組成。
1、散熱裝置:定製的散熱水箱,專用的散熱風扇強制使水箱熱量盡快散出。
2、加熱裝置:特製的不銹鋼加熱容器,內設有加熱器冬季可使容器內的水迅速提高。(加熱裝置中有一探測水位裝置)
3、控制系統: 此系統自動控制加熱裝置、溫控裝置、循環系統、散熱裝置及缺水警告等。
加熱裝置內無水時,控制系統自動發出報警聲,通知加水,達到設定水位報警停止。(加熱裝置內無水任何功能停止工作)水位低於設定水位時,控制系統自動報警,通知加水,否則3分鍾停止一切工作。冬季當加熱容器內的水溫低於最低設定溫度85℃時,控制系統自動轉換溫控開關,把水加熱,水溫高於設定溫度98℃時,控制系統自動轉換停止加熱,自動轉換使水泵運轉循環、散熱。
4、循環系統:主要是將加熱裝置內的熱水自動注入散熱降溫裝置,再通過風扇散熱,使氣溫迅速提高達到取暖效果。
❸ 入口熱量裝置自立式流量控制閥安裝多大
調節水力失調的有效手段是在熱用戶入口處安裝調節設備,一般有「自力式流量控制閥」、「自力式壓差控制閥」。在熱網的每個用戶單體的熱入口的回水管上安裝一台「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當然視現場情況也可以安裝在供水管線上,如因為供水壓力過高、暖氣片承壓不夠或回水管線位置緊張等。其作用是,使每個供熱單體按照其供暖面積所需要的熱量供給熱水量。 自力式流量控制閥是根據流量恆定原理,利用壓差為動力,通過膜片和自動裝置的聯動自調作用,來達到控制和穩定流量的目的。從而根除了系統水力失調,使供熱趨於合理,基本實現了「熱盡其用,按需分配」。由於減少了近端熱源戶的流量和阻力,使遠端用戶有了壓差,循環大為改善,降低了電耗、煤耗。 「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的原理是孔板原理,結構是多孔板的組合。由手動和自動兩部分組成,它依靠管道的自身壓差為動力,手動部分設定的流量值,用自動部分隨熱網管道壓力變化自動調整做保證,使手動部分設定的流量值恆定不變。 自力式流量控制閥,相對於手動調節閥、平衡閥,它的優點是具有動態調節功能;相對於電動調節閥,它的優點是不需要外部動力,只靠被控介質本身的壓差作動力,因此節約能源,所以在供熱、製冷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河北同生機械歡迎您
❹ 某同學利用熱敏電阻為家中燈暖型「浴霸」(用電燈取暖的用電器)設計了一個溫度可自動控制的裝置,如圖甲
()每盞燈泡正常工作時的功率P=440W,在1min內產生的熱量:
Q=W=Pt=440W×60s=2.64×104J;
(2)當R1溫度為40℃時,其阻值R1=170Ω;
因為R1和R0串聯,
所以R總=R1+R0=170Ω+30Ω=200Ω;
因此,控制電路的最小電壓為:U1=I1R總=0.05A×200Ω=10V;
(3)取臨界情況,當電流為I=50mA=0.05A時: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於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由I=
U |
R |
U1 |
I |
12V |
0.05A |
U1′ |
I′ |
12V |
0.04A |
❺ 一個自動控制系統有哪幾部分組成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對象,執行機構和變送器四個環節組成。
控制器:可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
被控對象:一般指被控制的設備或過程為對象,如反應器、精餾設備的控制,或傳熱過程、燃燒過程的控制等。從定量分析和設計角度,控制對象只是被控設備或過程中影響對象輸入、輸出參數的部分因素,並不是設備的全部。
執行機構: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
變送器:作用是檢測工藝參數並將測量值以特定的信號形式傳送出去,以便進行顯示、調節。在自動檢測和調節系統中的作用是將各種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變換成統一標准信號,再傳送到調節器和指示記錄儀中,進行調節、指示和記錄。
(5)熱量自動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自動控制系統的三大發展方向
1、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FCS)是連接現場智能設備和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雙向串列、數字式、多節點通信網路。它也被稱為現場底層設備控制網路。
目前,以現場匯流排為基礎的FCS發展很快,但FCS發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統一標准、儀表智能化等。可以確定的是,結合DCS、工業乙太網、先進控制等新技術的FCS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2、工業PC控制系統
由於PC機的開放性,具有豐富的硬體資源、軟體資源和人力資源,並且具有成本低的特點,基於PC(包括嵌入式PC)的工業控制系統,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率增長,基於PC的工業控制技術成為本世紀初的主流技術之一。
3、智能管控一體化系統集成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控制領域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開始向網路化方向發展。對諸如圖像、語音信號等大數據量、高速率傳輸的要求,催生了當前在商業領域風靡的乙太網與控制網路的結合。
這股工業控制系統網路化浪潮又將諸如嵌入式技術、多標准工業控制網路互聯、無線技術等多種當今流行技術融合進來,從而拓展了工業控制領域的發展空間,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❻ 溫控系統的控制原理
溫度控制原理
1、溫度控制模式有機械式的和電子式的
機械式的採用兩層熱膨脹系數不同金屬壓在一起,溫度改變時,他的彎曲度會發生改變,當彎曲到某個程度時,接通(或斷開)迴路,使得製冷(或加熱)設備工作。
電子式的通過熱電偶、鉑電阻等溫度感測裝置,把溫度信號變換成電信號,通過單片機、PLC等電路控制繼電器使得加熱(或製冷)設備工作(或停止)。還有水銀溫度計型的,溫度到就會有觸點和水銀接通
2、以溫控器製造原理來分,溫控器分為:
a、液漲式溫控器:
是當被控制對象的溫度發生變化時使溫控器感溫部內的物質(一般是液體)產生相應的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體積變化),與感溫部連通一起的膜盒產生膨脹或收縮。以杠桿原理,帶動開關通斷動作,達到恆溫目的液脹式溫控器具有控溫准確,穩定可靠,開停溫差小,控制溫控調節范圍大,過載電流大等性能特點。液漲式溫控器主要用於家電行業,電熱設備,製冷行業等溫度控制場合用。
b、突跳式溫控器:
各種突跳式溫控器的型號統稱KSD,常見的如KSD301,KSD302等,該溫控器是雙金屬片溫控器的新型產品,主要作為各種電熱產品具過熱保護時,通常與熱熔斷器串接使用,突跳式溫控器作為一級保護。熱熔斷器則在突跳式溫控器失婁或失效導致電熱元件超溫時,作為二級保護自,有效地防止燒壞電熱元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火災事故。
壓力式溫控器,改溫控器通過密閉的內充感溫工質的溫包和毛細管,把被控溫度的變化轉變為空間壓力或容積的變化,達到溫度設定值時,通過彈性元件和快速瞬動機構,自動關閉觸頭,以達到自動控制溫度的目的。它由感溫部、溫度設定主體部、執行開閉的微動開關或自動風門等三部分組成。壓力式溫控器適用於製冷器具(如電冰箱冰櫃等)和制熱器等場合。
電子式溫控器,電子式溫度控制器(電阻式)是採用電阻感溫的方法來測量的,一般採用白金絲、銅絲、鎢絲以及熱敏電阻等作為測溫電阻,這些電阻各有其優確點。一般家用空調大都使用熱敏電阻式。
溫度控制系統的組成
溫度控制系統由測量裝置、被控對象、調節器和執行機構等部分構成。
測量裝置是溫度控制系統的重要部件,包括溫度感測器和相應的輔助部分,如放大、變換電路等。測量裝置的精度直接影響溫度控制系統的精度,因此在高精度溫度控制系統中必須採用高精度的溫度測量裝置。溫度控制系統的執行機構大多採用可控熱交換器。
被控對象是一個裝置或一個過程,它的溫度是被控制量。測量裝置對被控溫度進行測量,並將測量值與給定值比較,若存在偏差便由調節器對偏差信號進行處理,再輸送給執行機構來增加或減少供給被控對象的熱量,使被控溫度調節到整定值。
根據調節器送來的校正後的偏差信號,調節流入熱交換器的熱載體(液體或氣體)的流量,來改變供給(或吸收)被控對象的熱量,以達到調節溫度的目的。在一些簡單的溫度控制系統中,也常採用電加熱器作為執行機構,對被控對象直接加熱。通過調節電壓(或電流)的大小可改變供出的熱量。
不同的應用部門對溫度控制系統品質有不同的要求,並選用不同類型的調節器。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可採用兩位調節器,一般情況下多採用PID調節器。高精度溫度控制系統則常採用串級控制。串級控制系統由主迴路和副迴路兩個迴路構成,具有控制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響應快、動態偏差小等優點,常用於干擾強,且溫度要求精確的生產過程,如化工生產中反應器的溫度控制。
嚴格說,多數溫度控制系統中被控對象在進行熱交換時的溫度變化過程,既是一個時間過程,也是沿空間的一個傳播過程,需要用偏微分方程來描述各點溫度變化的規律。因此溫度控制系統本質上是一個分布參數系統。分布參數系統的分析和設計理論還很不成熟,而且往往過於復雜而難於在工程實際問題中應用。解決的途徑有二:一是把溫度控制系統作為時滯系統來考慮。時滯較大時採用時滯補償調節,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具有時滯是多數溫度控制系統的特點之一。另一途徑是採用分散控制方式,把分布參數的被控過程在空間上分段化,每一段過程可作為集中參數系統來控制,構成空間上分布的多站控制系統。採用分散控制常可獲得較好的控制精度。
❼ 鍋爐燃燒自動控制系統設計是什麼樣的
燃燒控制系統是電廠鍋爐的主控系統,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統、風量控制系統、爐膛壓力控制系統。目前大部分電廠的鍋爐燃燒控制系統仍然採用PID控制。燃燒控制系統由主蒸汽壓力控制和燃燒率控制組成串級控制系統,其中燃燒率控制由燃料量控制、送風量控制、引風量控制構成,各個子控制系統分別通過不同的測量、控制手段來保證經濟燃燒和安全燃燒。如圖1所示。
圖1 燃燒控制系統結構圖
2、控制方案
鍋爐燃燒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任務是使燃料燃燒所提供的熱量適應外界對鍋爐輸出的蒸汽負荷的要求,同時還要保證鍋爐安全經濟運行。一台鍋爐的燃料量、送風量和引風量三者的控制任務是不可分開的,可以用三個控制器控制這三個控制變數,但彼此之間應互相協調,才能可靠工作。對給定出水溫度的情況,則需要調節鼓風量與給煤量的比例,使鍋爐運行在最佳燃燒狀態。同時應使爐膛內存在一定的負壓,以維持鍋爐熱效率、避免爐膛過熱向外噴火,保證了人員的安全和環境衛生。
2.1 控制系統總體框架設計
燃燒過程自動控制系統的方案,與鍋爐設備的類型、運行方式及控制要求有關,對不同的情況與要求,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案不一樣。將單元機組燃燒過程被控對象看作是一個多變數系統,設計控制系統時,充分考慮工程實際問題,既保證符合運行人員的操作習慣,又要最大限度的實施燃燒優化控制。控制系統的總體框架如圖2所示。
圖2 單元機組燃燒過程式控制制原理圖
P為機組負荷熱量信號為D+dPbdt。控制系統包括:滑壓運行主汽壓力設定值計算模塊(由熱力系統實驗獲得數據,再擬合成可用DCS折線功能塊實現的曲線)、負荷—送風量模糊計算模塊、主蒸汽壓力控制系統和送、引風控制系統等。主蒸汽壓力控制系統採用常規串級PID控制結構。
2.2 燃料量控制系統
當外界對鍋爐蒸汽負荷的要求變化時,必須相應的改變鍋爐燃燒的燃料量。燃料量控制是鍋爐控制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一個系統。因為給煤量的多少既影響主汽壓力,也影響送、引風量的控制,還影響到汽包中蒸汽蒸發量及汽溫等參數,所以燃料量控制對鍋爐運行有重大影響。燃料控制可用圖3簡單表示。
圖3 燃料量控制策略
其中:NB為鍋爐負荷要求;B為燃料量;F(x)為執行機構。
設置燃料量控制子系統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它來消除燃料側內部的自發擾動,改善系統的調節品質。另外,由於大型機組容量大,各部分之間聯系密切,相互影響不可忽略。特別是燃料品種的變化、投入的燃料供給裝置的台數不同等因素都會給控制系統帶來影響。燃料量控制子系統的設置也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手段。
2.3 送風量控制系統
為了實現經濟燃燒,當燃料量改變時,必須相應的改變送風量,使送風量與燃料量相適應。燃料量與送風量的關系見圖4。
圖4 燃料量與送風量關系
燃燒過程的經濟與否可以通過剩餘空氣系數是否合適來衡量,過剩空氣系數通常用煙氣的含氧量來間接表示。實現經濟燃燒最基本的方法是使風量與燃料量成一定的比例。
送風量控制子系統的任務就是使鍋爐的送風量與燃料量相協調,可以達到鍋爐的最高熱效率,保證機組的經濟性,但由於鍋爐的熱效率不能直接測量,故通常通過一些間接的方法來達到目的。如圖5所示,以實測的燃料量B作為送風量調節器的給定值,使送風量V和燃料量B成一定的比例。
圖5 燃料量空氣調節系統
在穩態時,系統可保證燃料量和送風量間滿足
選擇使送風量略大於B完全燃燒所需要的理論空氣量。這個系統的優點是實現簡單,可以消除來自負荷側和燃料側的各種擾動。
2.4 引風量控制系統
為了保持爐膛壓力在要求的范圍內,引風量必須與送風量相適應。爐膛壓力的高低也關系著鍋爐的安全和經濟運行。爐膛壓力過低會使大量的冷風漏入爐膛,將會增大引風機的負荷和排煙損失,爐膛壓力太低甚至會引起內爆;反之爐膛壓力高且高出大氣壓力的時候,會使火焰和煙氣冒出,不僅影響環境衛生,甚至可能影響設備和人生安全。引風量控制子系統的任務是保證一定的爐膛負壓力,且爐膛負壓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一般在-20Pa左右。
控制爐膛負壓的手段是調節引風機的引風量,其主要的外部擾動是送風量。作為調節對象,爐膛煙道的慣性很小,無論在內擾和外擾下,都近似一個比例環節。一般採用單迴路調節系統並加以前饋的方法進行控制,如圖6所示。
圖6 引風量控制子系統
圖中為爐膛負壓給定值,S為實測的爐膛負壓,Q為引風量,V為送風量。由於爐膛負壓實際上決定於送風量和引風量的平衡,故利用送風量作為前饋信號,以改善系統的調節性能。另外,由於調節對象相當於一個比例環節,被調量反應過於靈敏,為了防止小幅度偏差引起引風機擋板的頻繁動作,可設置調節器的比例帶自動修正環節,使得在小偏差時增大調節器的比例帶。對於負壓S的測量信號,也需進行低通濾波,以抑制測量值的劇烈波動。
3、系統硬體配置
在鍋爐燃燒過程中,用常規儀表進行控制,存在滯後、間歇調節、煙氣中氧含量超過給定值、低負荷和煙氣溫度過低等問題。採用PLC對鍋爐進行控制時,由於它的運算速度快、精度高、准確可靠,可適應復雜的、難於處理的控制系統。因而,可以解決以上由常規儀表控制難以解決的問題。所選擇的PLC系統要求具有較強的兼容性,可用最小的投資使系統建成及運轉;其次,當設計的自動化系統要有所改變時,不需要重新編程,對輸入、輸出系統不需要再重新接線,不須重新培訓人員,就可使PLC系統升級;最後,系統性能較高。硬體結構圖如圖7所示。
圖7 硬體結構圖
根據系統的要求,選取西門子PLCS7-200 CPU226 作為控制核心,同時還擴展了2個EM231模擬量輸入模塊和1個CP243-1乙太網模塊。CPU226的IO點數是2416,這樣完全可以滿足系統的要求。同時,選用了EM231模塊,它是AD轉換模塊,具有4個模擬量輸入,12位AD,其采樣速度25μs,溫度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流量感測器以及含氧檢測感測器的輸出信號經過調理和放大處理後,成為0~5V的標准信號,EM231模塊自動完成AD轉換。
S7-200的PPI介面的物理特性為RS-485,可在PPI、MPI和自由通訊口方式下工作。為實現PLC與上位機的通訊提供了多種選擇。
為實現人機對話功能,如系統狀態以及變數圖形顯示、參數修改等,還擴展了一塊Eview500系列的觸摸顯示屏,操作控制簡單、方便,可用於設置系統參數, 顯示鍋爐溫度等。還有一個乙太網模塊CP243-1,其作用是可以讓S7-200直接連入乙太網,通過乙太網進行遠距離交換數據,與其他的S7-200進行數據傳輸,通信基於TCPIP,安裝方便、簡單。
4、系統軟體設計
控製程序採用STEP7-MicroWin軟體以梯形圖方式編寫,其軟體框圖如圖8所示。
圖8 軟體主框圖
S7-200PLC給出了一條PID指令,這樣省去了復雜的PID演算法編程過程,大大方便了用戶的使用。使用PID指令有以下要點和經驗:
(1)比例系數和積分時間常數的確定。應根據經驗值和反復調試確定。
(2)調節量、給定量、輸出量等參數的標准歸一化轉換。
(3)按正確順序填寫PID迴路參數表(LOOP TABLE),分配好各參數地址。
5、結束語
單元機組燃燒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在某火電廠發電機組鍋爐協調控制系統中投入使用。實際運行情況表明:由於引入負荷模糊前饋,使得鍋爐燃燒控制系統作為協調控制的子系統,跟隨機組負荷變化的能力顯著提高,風煤比能夠在靜態和動態過程中保持一致;送、引風控制系統在邏輯控制系統的配合下運行的平穩性和安全性提高,爐膛負壓波動減小,滿足了運行的要求;在機組負荷不變時,鍋爐燃燒穩定,各被調參數動態偏差顯著減少,實現了鍋爐的優化燃燒;採用非線性PID調節方式,解決了引風擋板的晃動問題。
採用西門子的PLC控制,不僅簡化了系統,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大幅地提高了燃燒能的熱效率。通過操作面板修改系統參數可以滿足不同的工況要求,機組的各種信息,如工作狀態、故障情況等可以聲光報警及文字形式表示出來,主要控制參數(溫度值)的實時變化情況以趨勢圖的形式記錄顯示, 方便了設備的操作和維護,該系統通用性好、擴展性強,直觀易操作。
❽ (2007濰坊)小星同學為自家的洗浴電熱水器設計了一個自動控制裝置,如圖所示.R1是一個熱敏電阻(置於
(1)從電熱水器的銘牌可知,電熱水器的功率P=2000W,
電熱水器的電內阻R=
U2 |
P |
(220V)2 |
2000W |
U0 |
R總 |
6V |
20Ω |
W |
P |
Q |
P |
6.3×106J |
2000W |
❾ 溫控器工作原理
溫控器是根據工作環境的溫度變化,在開關內部發生物理形變,從而產生某些特殊效應,產生導通或者斷開動作的一系列自動控制元件,也叫溫控開關、溫度保護器、溫度控制器,簡稱溫控器。
或是通過溫度保護器將溫度傳到溫度控制器,溫度控制器發出開關命令,從而控制設備的運行以達到理想的溫度及節能效果。
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溫度感測器對環境溫度自動進行采樣、即時監控,當環境溫度高於控制設定值時控制電路啟動,可以設置控制回差。如溫度還在升,當升到設定的超限報警溫度點時,啟動超限報警功能。
當被控制的溫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時,為了防止設備的毀壞還可以通過跳閘的功能來停止設備繼續運行。主要應用於電力部門使用的各種高低壓開關櫃、乾式變壓器、箱式變電站及其他相關的溫度使用領域。
(9)熱量自動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1.突跳式溫控器編輯:雙金屬片突跳式溫控器是一種將定溫後的雙金屬片作為熱敏感反應組件,當產品主件溫度升高時所產生的熱量傳遞到雙金屬圓片上,達到動作溫度設定時迅速動作,通過機構作用是觸點斷開或閉合;
當溫度下降到復位溫度設定時,雙金屬片迅速回復原狀,使觸點閉合或斷開,達到接通或斷開電路的目的,從而控制電路。
2.液漲式溫控器編輯:是當被控制對象的溫度發生變化時使溫控器感溫部內的物質(一般是液體)產生相應的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體積變化),與感溫部連通一起的膜盒產生膨脹或收縮。
以杠桿原理,帶動開關通斷動作,達到恆溫目的液脹式溫控器具有控溫准確,穩定可靠,開停溫差小,控制溫控調節范圍大,過載電流大等性能特點。
3.壓力式溫控器編輯:該溫控器通過密閉的內充感溫工質的溫包和毛細管,把被控溫度的變化轉變為空間壓力或容積的變化,達到溫度設定值時,通過彈性元件和快速瞬動機構,自動關閉觸頭,以達到自動控制溫度的目的。
4.電子式溫控器編輯:電子式溫度控制器(電阻式)是採用電阻感溫的方法來測量的,一般採用白金絲、銅絲、鎢絲以及熱敏電阻等作為測溫電阻,這些電阻各有其優確點。一般家用空調大都使用熱敏電阻式。電子式溫度控制器具有穩定,體積小的優點,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得到使用。
5.數字式溫控器編輯:數字電子式溫度控制器是一種精確的溫度檢測控制器,可以對溫度進行數字量化控制。溫控器一般採用NTC熱敏感測器或者熱電偶作為溫度檢測元件,它的原理是:將NTC熱敏感測器或者熱電偶設計到相應電路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溫控器
❿ 自動溫度控制器怎麼用控制原理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配合電加熱器一起應用
自動溫度控制器一般就是將溫度按你的要求進行控制。例如 你想把一個房間的溫度回恆定在25℃:夏天的話,因為答房間外溫度很高,熱量通過牆壁傳遞到房間,房間的溫度肯定高於這個值;而冬天,因為房間外溫度很低,房間內熱量通過牆壁傳遞到房間外,房間的溫度肯定低於這個值。為了房間溫度在25℃,冬天需制熱,夏天需製冷。這就是簡單的控制原理。要精確控制的話,就要有一個非常好的控制演算法。是不是一定要配合加熱器,這倒不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