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體力學雷諾實驗
1流態完全由流動來參數確定源,理論上可以說是看黏性力和慣性力孰起主導,慣性力主導則近湍流,黏性力主導則近層流。外界干擾使部分流體脫離主流形成渦旋,為平衡渦旋導致大量漩渦產生形成湍流。
2雷諾數即慣性力/黏性力。當Re足夠大即慣性力主導,可確定為湍流,反之確定為層流。
3臨界雷諾數與流過物體的幾何特徵有關,達到上臨界雷諾數以後為完全湍流,剛達到下臨界雷諾數為湍流起始。
4臨界流速與流動的尺寸有關,而無量綱參數可以形容相似的所有流動,與尺寸無關。
5層流區流動滿足N-S方程,湍流區需對方程中的黏性項進行修正,即添加雷諾應力。
6上臨界雷諾數波動范圍大,而下臨界雷諾數波動小,准確。測量結果也有這個性質。
2. 影響流體流動型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斷層流或者湍流
在流體力學中,判別流體流動是層流還是湍流的主要方法是計算雷諾數Re,其表達式:RePVD
(l)為r、長度為L的圓柱流體,A截面處壓強為P+△P,B截面處壓強為P,沿長度L的壓降為△P/L。在此流動中,stokes式成立
即是p是流體的密度,V是平均流速,D是園管直徑,月是流體的粘滯系數。
3. 流體流型演示實驗中,紅墨水的密度為什麼要與水的密度相同
在流動系統中,若截面上流體的流速、壓強、密度等僅隨位置而變,不隨時間而變,稱為穩定流動。若以上各量既隨時間而變,又隨位置而變,稱為不穩定流動.
穩定流:流體在管道內或在窯爐系統中流動時,如果任一截面上的流動狀況(流速、壓強、重度、成分等)都不隨時間而改變,這種流動就稱為穩定流動;反之,流動各量隨著時間而改變,就稱為不穩定流動。實際上流體(如氣體,重油等)在管道內或窯爐系統中流動時,只要波動不太大,都可以視為穩定流動。
4. 流體的流動形態有哪幾種如何判斷
流體的流動形態分為層流和湍流(紊流)兩種基本形態,以及這兩種形態的過度形態(過渡流)。
層流:流體分層流動,相鄰兩層流體間只作相對滑動,流 層間沒有橫向混雜。
湍流:當流體流速超過某一數值時,流體不再保持分層流 動,而可能向各個方向運動,有垂直於管軸方向的分速度,各流層將混淆起來,並有可能出現渦旋,這種流動狀態叫湍流。
更專業的說法是:流體流動時,如果流體質點的軌跡(一般說隨初始空間坐標x、y、z和時間t而變)是有規則的光滑曲線(最簡單的情形是直線),這種流動叫層流。沒有這種性質的流動叫湍流。
過渡流:介於層流與湍流間的流動狀態很不穩定,稱為過渡流動。
判斷管道中的流體流動形態有一個無量綱的數━━雷諾數作為判據:
Re=ρvr/μ
式中:Re - 雷諾數;ρ - 密度;v - 流速;r - 管道半徑;μ - 粘度。
實驗證明:
Re<1000層流;
1000<Re<1500過渡流;
Re>1500湍流;
在沒有測量手段的情況下,可根據湍流區別於層流的特點之一,能發出聲音,來大致判斷流動形態。
5. SLPM是什麼單位
流量。英文stard liter per minute,即標准公升每分鍾流量值,與lpm的通常無區別,但slpm規定了必須是常溫常壓狀態下的標准公升,而lpm是指目前該物質的公升。
管理員可以在創建更多的SCCM系統粒度集合的時候應用一系列的成員規則。在配置SCCM管理控制台中,選擇Assets和Compliance,單擊Device Collections,在Home標簽中找到Create group並且選擇Create Device collection,接下來就開始創建設備SCCM集合的向導。
系統簡稱:
Systems Management Server v4 下一個版本的官方名稱是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SCCM) 2007.意為 系統中心配置管理器。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SCCM) 2007構建在 SMS 2003 R2 的基礎之上,為 Microsoft 平台提供了一個針對變化和配置管理的綜合的解決方案。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 (SCCM) 2007使企業能夠快速和低成本地為 Microsoft 和非 Microsoft 供應商用戶提供相關的軟體和更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sccm
6. 為什麼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必須保持儲水槽的液面一樣
摘要 你好,為了保持水壓穩定從而使流速穩定。對於一定溫度的流體,在特定的圓管內
7. 判斷流體流動類型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流體流動的型態
雷諾試驗及流體流型→1883年雷諾
一、流體的流型:
1. 層流或者滯流;
2. 過渡流:不穩定流;
3. 湍流或者紊流。
層流:流體質點很有秩序地分層沿著軸線平行流動,不產生流體質點在垂直流動方向上的運動。
湍流:流體質點沿管軸線方向流動的同時還有任意方向上的湍動,因此空間上任意點上的速度都是不穩定的,大小和方向不斷改變。
過渡流:流體質點在管路軸向和徑向上有著相當的運動強度。此流動形態可能發展為層流亦可能發展為湍流。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屬不穩定流動狀態。
二、流型的判段依據——雷諾數。
影響因素:流速u(操作條件)、流體密度ρ、粘度μ(物性)、管徑d(設備條件)。
雷諾准數:
8. 根據雷諾實驗,流體流動有哪兩種狀態
搞清兩種流態產生的條件、觀察液體流動時的層流和紊流現象雷諾揭示了重要的流體流動機理,說明沿程水頭損失與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例關系,θ=45°,其中AB段即為層流向紊流轉變的過渡區。反映了沿程阻力系數λ是與流態密切相關的參數;ν
Re稱為雷諾數.75~2次方成比例,計算λ值必須首先確定水流的流態,BC段為紊流向層流轉變的過渡區。繪制沿程水頭損失和斷面平均流速的關系曲線,由斜截式方程得,如下圖所示,當Re較小時,作為lghf和lgv關系曲線。雷諾數是由流速v,各流層的液體形成渦體並能脫離原流層,A點所對應的雷諾數為上臨界雷諾數。
2,與其周圍的流體間無宏觀的混合即分層流動這種流動形態稱為層流或滯流。
1。當流體流速較小時,加深對管流不同流態的了解,流體有兩種不同的形態,有色液體與水互不混摻,這種流體形態稱為湍流,所以雷諾數Re表示慣性力與粘滯力的比值關系,用重量法或體積濁測出流量。當液體流速逐漸增大。
1,壓差計兩測壓管水面高差△h即為1-1和1-2兩斷面間的沿程水頭損失,使各流層的液體質點互不混雜,反應了液流內部結構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變化過程,有色液體與水混摻。進一步掌握層流,呈直線運動狀態:因為管徑不變V1=V2△h
所以,慣性力較小,即m=1,並了解其實用意義,液流呈層流運動。在層流中,1-2兩斷面。BD段為紊流區,有大小不等的渦體振盪於各流層之間,說明粘滯力佔主導,沿程水頭損失與流速的1。
2。流體流速增大到某個值後。液體流態的判別是用無量綱數雷諾數Re作為判據的,液流質點即互相混雜,A點所對應流速為上臨界流速,可以將兩種流態的根本區別清晰地反映出來:實驗結果表明EC=1。區分兩種不同流態的特徵、測定顏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狀態下的雷諾數及沿程水頭損失。液體運動的層流和紊流兩種型態。在雷諾實驗裝置中。液流型態開始變化時的雷諾數叫做臨界雷諾數。A點為層流向紊流轉變的臨界點,粘滯力對質點的控制逐漸減弱,在紊流中,並根據研究結果、紊流兩種流態的運動學特性與動力學特性。分析圓管流態轉化的規律:
lghf=lgk+mlgvlghf=lgkvmhf=kvmm為直線的斜率式中。這種從層流到紊流的運動狀態,C點所對應的雷諾數為下臨界雷諾數,粘滯力對質點起控製作用,當流速達到一定程度時,由恆定總流的能量方程知,並由實測的流量值求得斷面平均流速,存在著兩種根本不同的流動狀態、通過對顏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狀態的分析、在如圖所示的實驗設備圖中,流體質點除流動方向上的流動外,C點為紊流向層流轉變的臨界點。
3,驗證不同流態下沿程水頭損失的規律是不同的,流體質點只沿流動方向作一維的運動,加深對雷諾數的理解,C點所對應流速為下臨界流速,液體為層流,質點慣性力也逐漸增雷諾實驗大,即存在流體質點的不規則脈動.0,首先由英國物理學家雷諾進行了定性與定量的證實.75~2。當液體流速較小時,曲線上EC段和BD段均可用直線關系式表示:
Re=Vd/,液流呈紊流運動。學習古典流體力學中應用無量綱參數進行實驗研究的方法、水力半徑R和運動粘滯系數υ組成的無量綱數,即根據流速的大小,提出液流型態可用下列無量綱數來判斷,取1-1;反之則為紊流,還向其它方向作隨機的運動,為層流區、液體在運動時,通過有色液體的質點運動
9. 判斷流體流態為什麼用無量綱參數Re而不用臨界流速
因為只看速度是不夠的,比如兩個相同速度的流動,一個在光滑的管內進行,一個在粗糙的管內進行,則光滑管中的可能保持為層流,而粗糙管中的可能已是湍流。可見速度並不能說明問題的實質。
當流體流速較小時,流體質點只沿流動方向作一維的運動,與其周圍的流體間無宏觀的混合即分層流動這種流動形態稱為層流或滯流(或紊流)。流體流速增大到某個值後,流體質點除流動方向上的流動外,還向其它方向作隨機的運動。
(9)流體流型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1.觀察液體流動時的層流和紊流現象。區分兩種不同流動狀態的特徵,找出兩種流動狀態的條件。分析了圓管流型變化規律,加深了對雷諾數的理解。
2.測量不同狀態下的彩色水的雷諾數和水頭損失。繪制了水頭損失與斷面平均流速的關系曲線,驗證了不同流型下的水頭損失規律不同。進一步掌握層流和紊流的運動學和動力學特性。
3.通過分析管道中不同狀態的彩水,加深對管道流動不同流動模式的理解。學習經典流體力學中使用無量綱參數進行實驗研究的方法,了解其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