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區別是什麼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區別是定位不同,任務不同,管理不同。具體區別如下:
一是定位不同
國家實驗室是以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開展基礎研究、競爭前沿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國家級科研機構。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和具有我國特色和優勢的領域,依託國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建設若干隊伍強、水平高、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
國家實驗室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核心和重要載體,是探索新型舉國體制的重要內容,是集中國家科研優勢力量進行協同攻關的綜合集成科研平台。國家實驗室在本學科領域代表國家最高水平,實驗儀器設備先進,科研方向廣,基本包括本學科領域所有研究方向。
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科研裝備先進的重要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由依託單位申請,國家相關部門遴選評定,評上後以後可以從國家主管部門得到相應資助,全國有數百個,而且研究方向比較單一。
二是任務不同
科技部等三部門印發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中則將國家實驗室定位為體現國家意志、實現國家使命、代表國家水平的戰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國際科技競爭的創新基礎平台,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核心支撐,是突破性、引領型、平台型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
國家實驗室要按照四個面向的要求,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適應我國發展對科技發展提出的使命任務,多出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技成果。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任務是針對某學科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領域和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應在科學前沿探索研究中取得具有國際影響的系統性原創成果。
或在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科技問題中具有創新思想與方法,實現相關重要基礎原理的創新、關鍵技術突破或集成;或積累基本科學數據,為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提供支撐,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三是管理不同
國家實驗室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是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財務權的科研實體。國家實驗室運行與研究經費以國家投入為主。實行實驗室主任負責制,以圍繞重大科技問題組成的若干科學研究單元和公共技術支撐平台為基本組織結構。
實行國際接軌的學術管理制度,以競爭和流動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制度。實行崗位聘任制和任期制。國家實驗室堅持高標准、高水平,體現引領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成熟一個,啟動一個」的建設標准,在籌建授牌方面相當謹慎。目前運行和籌建的國家實驗室總數不超過20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堅持穩定支持、動態調整和定期評估。重點實驗室是依託大學和科研院所建設的科研實體,實行人財物相對獨立的管理機制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運行機制。
中央財政設立了支持重點實驗室的開放運行、科研儀器設備更新和自主創新研究專項經費,用於補助國家重點實驗室運行。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其中,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保持在300個左右,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保持在270個左右,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保持在70個左右。
『貳』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區別
數量:國家重點實驗室很多,國家實驗室很少
性質:承擔國家交辦的重要研究任務--國家實驗室
申請承擔國家的研究任務--國家重點實驗室
規模:國家實驗室更強更大,是國家重要研究的平台,國家每年均有非常可觀的研究經費投入。
『叄』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有什麼區別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區別有:
1、建設歷程不一樣:1984年原國家計委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主要任務是在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門的有關大學和研究所中,依託原有基礎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2003年11月25日,國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凝聚態物理等5個國家實驗室籌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要早於國家實驗室的。
2、定義不一樣:國家實驗室是以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開展基礎研究、競爭前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
3、建設情況不一樣:截止到2016年底,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正式獲批成立外,其餘14個試點的國家實驗室仍處於籌建狀態。自1984年至1997年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起步階段,相繼建成15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肆』 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區別是什麼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區別有:
1、建設歷程不一樣:1984年原國家計委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主要任務是在教育部、中科院等部門的有關大學和研究所中,依託原有基礎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2003年11月25日,國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凝聚態物理等5個國家實驗室籌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要早於國家實驗室的。
2、定義不一樣:國家實驗室是以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為導向,開展基礎研究、競爭前高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國家級科研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
3、建設情況不一樣:截止到2016年底,除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正式獲批成立外,其餘14個試點的國家實驗室仍處於籌建狀態。自1984年至1997年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起步階段,相繼建成15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伍』 什麼是國家實驗室「國家實驗室」與「國家重點實驗室
家實驗室級別高 、 目前已經建家實驗室共4別: 1 同步輻射家實驗室 科技術 (合肥) 2 負電撞機家實驗室 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3 重離加速器家實驗室 近代物理研究所(蘭州) 4 材料科家實驗室 金屬研究所(沈陽) 二、 已經批復興建家實驗室5別: 1北京凝聚態物理家實驗室 科院物理研究所 2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家實驗室 科技 3武漢光電家實驗室 華科技等單位 4清華信息科與技術家實驗室 清華 5北京科家實驗室 北京、科院化研究所 家實驗室由家直接投資數億建立(建華科校內武漢光電家實驗室投資4.8億)全目前家實驗室總共9(包括北京負離撞基、華科光電家實驗室內)家實驗室代表家高水平按際流標准建立規模非基本包括本科領域所研究向且員配備要求面向內外招聘優秀研究員直接參與際競爭往往科交叉創新平台;家重點實驗室由家評評每家拿些錢全幾百且研究向比較窄家實驗室家重點實驗室兩完全同概念重量級五家重點實驗室比家實驗室
『陸』 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多少個啊和國家實驗室有什麼區別
數量:國家重點實驗室很多,國家實驗室很少
性質:承擔國家交辦的重要研究任務--國家實驗室
申請承擔國家的研究任務--國家重點實驗室
規模:國家實驗室更強更大,是國家重要研究的平台,國家每年均有非常可觀的研究經費投入。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託單位
1 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 半導體研究所
2 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物理研究所
3 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因為字數太多,,列不出來了,看這里http://www.bp.cas.cn/unitweb/3/312311/detailnews.asp?infoNo=116975
『柒』 名牌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PK中國科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誰的科研成果更先進
大學和中科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研究上,是不能籠而統之進行比較的,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而言,科學院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設備和基礎設施上應該更為先進,科研實力更強一些;但科學院的實驗室在學術氛圍上是不如大學的。大學因為學科齊全,交叉學科容易出成果,這一點,科學院的實驗室是比不了的。要讀研,最好去有名的大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捌』 實驗室和試驗室的區別是什麼
意義不同。實驗室是創新性類課題論證與研究的地方,按學科分類: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類的實驗室、心理實驗室。實驗室即進行試驗的場所,包含科研機構實驗室、檢測機構實驗室、國家質量監督實驗室等。
試驗室是對某類具體實驗的論證方法,試驗室作為檢測機構,一般通過有規定的檢測方法和程序,來得出物質或方案的某項或幾項具體指標或參數。
分類不同。實驗室按學科分類: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類的實驗室、心理實驗室。實驗室屬於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國際機構,有的實驗室直接歸屬於工業企業部門,為工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服務。試驗室按學科分類分為:化學試驗、物理試驗、生物和人文科學。
含義不同。「實驗」一般是為了嘗試確定某一系統的假設是否合理而做的事情,真有嘗試新的和未知的東西的含義。「試驗」一般是為了確定某一具體的問題所做的事情,屬於比較常規的活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實驗室;網路-試驗室
『玖』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什麼區別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什麼區別在於:
1、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既是教學機構,又是實驗機構。可以接收各種碩士,博士研究生。
2、國家重點實驗室只是個科學實驗機構,不能招收學生。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定義:
為了進一步推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優質教學資源整合與共享,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教育部2005年啟動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為了更好地推廣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先進經驗,擴大受益面,充分發揮示範輻射作用,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導下,高等學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組織編輯、出版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6-1,2)文集。
國家重點實驗室定義:
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