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化學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製取乙酸乙酯,並檢驗乙 酸 乙 酯中是否含有乙酸雜質(鐵架台、夾子等支
⑴CH 3 COOH+C 2 H 5 OH ![]() ⑵①④ ⑶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減少,導管要足夠長才能確保產物得到充分冷凝。 ⑷不正確。因乙酸乙酯在鹼性條件下會發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從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⑸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 CH 3 COOH+NaHCO 3 =CH 3 COONa+CO 2 ↑+H 2 O ⑹該結論不正確。因乙酸和Na 2 CO 3 反應首先生成NaHCO 3 而不放出氣泡,當Na 2 CO 3 全部轉化為NaHCO 3 後,乙酸才與NaHCO 3 反應產生氣泡(CO 2 ),所以,沒有氣泡產生,並不能說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㈡ 在化學課上同學們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1)將燃燒匙中過量的紅磷點燃後放入集氣瓶中
(1)將燃燒匙中過量的紅磷點燃迅速放入集氣瓶中並且塞緊塞子,能夠觀察到的現象是:紅磷燃燒,發黃光,產生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的熱.
(3)通過這個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
(4)小李同學也採用同樣的裝置做了此實驗,但他測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小於真實值,可能的原因是: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了彈簧夾等. 故答案為: (1)紅磷燃燒,發黃光,產生大量白煙,放出大量的熱; (2)進入集氣瓶內,
(3)空氣中氧氣的體積約占
(4)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漏氣等. ㈢ 化學實驗課里,老師給同學們准備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小明同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反應製取氧氣, (1)如果用雙氧水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故答案為:催化作用;B;過氧化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