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
1.過氧化氫(雙氧水)法
方法簡介:過氧化氫:化學式為H2O2,純過氧化氫是淡藍色的黏稠液體,可任意比例與水混溶,是一種強氧化劑,水溶液俗稱雙氧水,為無色透明液體。其水溶液適用於醫用傷口消毒及環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況下會緩慢分解成水和氧氣,但分解速度極其慢,加快其反應速度的辦法是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等或用短波射線照射。
因此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過氧化氫,裝置採用固液型, 用排水法收集。
方程式:2H2O2 =MnO2= 2H2O + O2↑
製取方法:http://www.sci100.com/hx/hxzsd/954.html
2.氯酸鉀製取氧氣
方法簡介:氯酸鉀化學式為KClO,為無色片狀結晶或白色顆粒粉末,味咸而涼,強氧化劑。常溫下穩定,在400℃ 以上則分解並放出氧氣,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屬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劇加熱時可發生爆炸。因此氯酸鉀是一種敏感度很高的炸響劑,有時候甚至會在日光照射下自爆。遇濃硫酸會爆炸。可與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氣。
因此,我們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時採用固固加熱裝置,用排水法收集
方程式:2KClO3 =MnO2、加熱= 2KCl + 3O2↑
製取方法:http://www.sci100.com/hx/hxzsd/988.html
3.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方法簡介:高錳酸鉀(Potassium permanganate)(化學式:KMnO₄),強氧化劑,紫紅色晶體,可溶於水,遇乙醇即被還原。常用作消毒劑、水凈化劑、氧化劑、漂白劑、毒氣吸收劑、二氧化碳精製劑等。1659年被西方人發現。醫療上有用作清潔消毒,和用來消滅真菌之用。實驗室中我們經常也會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因此採用固固加熱裝置(同1),排水法收集
方程式: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製取方法:http://www.sci100.com/hx/hxzsd/1044.html
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科學高分網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5. 氧氣的實驗室製取: 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________) 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 固固加熱型
選擇固液常溫型(方便)
固固加熱型: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2KCLO3=加熱(MNO2催化)=2KCL+3O2
固液常溫型:2H2O2=MNO2=2H2O+O2
氣閉行檢查:加熱試管若試管口有氣泡冒出則氣閉性良好
試管口應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迴流炸裂試管)
加棉花(1:防止粉末進入水槽2:防止粉末堵塞導管 粉末為高錳酸鉀固體粉末)
分液漏斗能控制反應速率(有活塞)
向下排空氣法(ρO2>ρ空氣)
試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再收集(防止剛開始排出的空氣進入 導致純度下降)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到試管口 復燃則驗滿反之則還沒有滿
結束時先撤掉酒精燈再撤掉玻璃儀器(防止撤走玻璃儀器後冷熱不均而炸裂試管)
( ⊙ o ⊙ )累死了
6. 如何組裝實驗室制氧氣的發生裝置(固體加熱型)
http://wenku..com/view/8025a9b765ce050876321359.html 自己看
7. 實驗室常用製取氧氣的方法有:①加熱氯酸鉀固體和二氧化錳粉末 ②加熱高錳酸鉀固體 ③用二氧化錳粉末作
(1)裝置B是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且試管口有一團棉花,故是使用的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加熱高錳酸鉀能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在在靠近試管口處塞一團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小顆粒隨氣流進入導氣管,故填:②,高錳酸鉀
加熱 |
8. 請畫出實驗室用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和排空氣法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
小朋友來,這個你看源看化學書就有的呀,可以參考http://www.jyeoo.com/chemistry/ques/detail/12268e70-24bb-4d30-9278-d48b139cb70b和http://ke.so.com/doc/6279208.html 
9. 用固固加熱製取氧氣的方法 有那些
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錳和氧氣和錳酸鉀
與實驗室制氧氣固固加熱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弱電工具箱工具
發布:2025-10-01 04:06:40
瀏覽:344
機械手剎車裝置
發布:2025-10-01 03:32:20
瀏覽:526
閥門壓力怎麼選
發布:2025-10-01 02:57:52
瀏覽:852
江蘇長江閥門廠
發布:2025-10-01 02:21:57
瀏覽: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