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立式單列和雙列的包裝機有什麼不同。
1、工作原理上,兩種包裝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單列包裝機只能有一個喂料裝置,所以在一個時間段內只能允許一種物料包裝,而雙列包裝機可以同時設置2個喂料裝置,也就是功能上可以具備同時包裝兩種物料的能力。
2、立式包裝機包裝過程中,通過材料拉伸進給裝置進行進給,塑料薄膜經過薄膜圓筒形成筒狀,經過熱縱封裝置封住側面,同時包裝物注入到袋中,橫封機構根據色標光電檢測裝置剪切包裝長度和位置。
B. 包裝機械結構與設計的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包裝機械的概念和作用
一、包裝機械的概念
二、包裝機械的作用
第二節 包裝機械的特點及發展方向
一、包裝機械的特點
二、包裝機械的發展方向
第三節 包裝機械的組成
第四節 包裝機械的分類與型號編制
一、包裝機械的分類
二、包裝機械型號編制方法
思考題
第二章 總體方案設計
第一節 包裝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
一、總體設計階段
二、技術設計階段
三、審核鑒定
第二節 總體方案設計的基本內容
一、確定功能與應用范圍
二、工藝分析
三、總體布局
四、編制工作循環圖
五、擬定主要技術參數
第三節 總體方案設計舉例
思考題
第三章 袋裝機械
第一節 概述
一、包裝袋的基本形式和特點
二、典型袋裝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第二節 袋成型器的設計
一、概述
二、成型器的設計
第三節 計量裝置
一、計量方法
二、典型計量裝置
第四節 封袋方法及封袋機構
一、封袋方法
二、縱封器
三、橫封器
第五節 切斷裝置
一、熱切機構
二、冷切機構
第六節 牽引,供袋,開袋裝置
一、料袋牽引裝置
二、供袋、開袋裝置
思考題
第四章 灌裝機械
第一節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灌裝機的分類
第二節 灌裝與定量方法
一、灌裝方法
二、定量方法
第三節 灌裝機的主要結構及工作原理
一、供料裝置
二、供瓶機構
三、托瓶升降機構
四、灌裝瓶高度調節 機構
五、灌裝閥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第四節 灌裝閥的設計
一、灌裝閥設計的一般步驟
二、灌裝閥流道的工藝計算
思考題
第五章 封口機械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玻璃瓶封口機
一、壓蓋封口機結構原理
二、旋蓋封口機結構原理
三、滾壓螺紋封口機結構原理
四、滾邊封口機的結構原理
第三節 金屬容器封口機
一、卷邊的形成過程
二、卷邊滾輪的運動分析
三、卷封機構的結構
四、圓形罐卷封機構的運動設計
五、卷邊滾輪徑向進給距離的調整
思考題
第六章 裹包機械
第一節 概述
一、幾種典型的裹包方式
二、裹包的特點
三、裹包機械的分類
第二節 典型裹包機械基本原理
一、折疊式裹包機
二、接縫式裹包機
三、扭結式裹包機
第三節 捲筒材料供送裝置
一、間歇供送定位切斷
二、連續供送定位切斷
第四節 裹包執行機構設計
一、執行構件作無停留往復擺動
二、執行構件作無停留的往復移動
三、執行構件作有停留的往復移動
第五節 應用舉例
一、條盒透明紙裹包機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二、傳動系統
三、機器的主要機構
思考題
第七章 貼標機械
第一節 概述
一、貼標機械的分類
二、貼標的基本工藝過程
三、標簽的粘貼方式
四、國家標准對貼標機的主要要求
第二節 貼標機的主要機構與工作原理
一、供標裝置
二、取標裝置
三、列印裝置
四、塗膠裝置
五、聯鎖裝置
第三節 常見粘合貼標機
一、直線式真空轉鼓貼標機
二、回轉式貼標機
三、壓式貼標機
四、滾動式貼標機
五、龍門式貼標機
六、多標盒轉鼓貼標機
七、壓蓋貼標機
八、壓敏膠標簽貼標機
九、收縮膜套標簽機
十、RG型不幹膠自動貼標機
第四節 貼標機的設計與計算問題
一、真空轉鼓的吸力計算
二、搓滾輸送裝置的設計問題
三、貼標機的運動計算
四、貼標機的功率計算
第五節 貼標機的設計實例
一、高速全自動回轉式貼標機的設計
二、小型異形瓶不幹膠自動貼標機
思考題
第八章 裝盒與裝箱機械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紙盒的種類及裝盒機械的選用
一、紙盒的種類及選用
二、裝盒機械的選用
第三節 裝盒機械及工藝路線
一、充填式裝盒機械
二、裹包式裝盒機械
第四節 裝盒機械典型工作機構
一、紙盒撐開及成型機構
二、裝盒機主傳送系統
三、推料機構
四、說明書輸送機構
五、封盒裝置
第五節 瓦楞紙箱及裝箱機械的選用
一、瓦楞紙箱的特性及紙箱箱型結構的基本形式
二、通用瓦楞紙箱的技術標准
三、裝箱方法分類
四、瓦楞紙箱和裝箱設備的選用
第六節 裝箱機械典型工作機構
一、開箱裝置
二、產品排列集積裝置
三、裝箱裝置
四、封箱裝置
思考題
第九章 其他包裝機械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捆紮機械
一、概述
二、捆紮機
三、捆結機
第三節 熱成型包裝機
一、概述
二、全自動熱成型包裝機包裝工藝流程及特點
三、全自動熱成型包裝機工作原理
四、全自動熱成型包裝機總體結構及設計原理
第四節 熱收縮包裝設備
一、概述
二、熱收縮包裝材料的基本性能
三、典型的熱收縮包裝設備
第五節 真空與充氣包裝機械
一、概述
二、操作台式真空充氣包裝機
三、輸送帶式真空充氣包裝機
四、主要參數的計算及選擇
第六節 貼體包裝機
一、概述
二、貼體包裝流程
三、典型的貼體包裝機結構及技術參數
第七節 包裝生產線
一、概述
二、工藝路線與設備布局
三、包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及緩沖系統設計
四、包裝自動線部分輔助裝置的結構
五、典型包裝自動生產線
思考題
參考文獻
C. 立式包裝機折角是什麼原因調哪裡
立式包裝機包裝過程中通過材料拉伸進給裝置進行進給,塑料薄膜經過薄膜圓筒形成筒狀,經過熱縱封裝置封住側面,同時包裝物注入到袋中,橫封機構根據色標光電檢測裝置剪切包裝長度和位置.
1、先進中文觸摸屏控制,操作更簡單;
2、產品包裝,列印日期一次完成。節省時間,節省成本;
3、優化構造設計,拆裝,清洗更方便;
4、橫、縱封溫度獨立控制,更好適應各種包材;
5、智能設計,無下料時,不包空裝;
主流的立式包裝機樣版.型號有320 420 520 680,800.一般420型號需求較大.
D. 誰介紹點平面設計印刷後的裝訂知識
書刊裝訂知識 參見 http://hi..com/nicolasshu/blog/item/c3382b95bf7191007bf48036.html 印刷後騎訂書的質量問題及解決方法騎釘書的種類:一般產品為月歷、雜志、說明書等,而在釘裝質量控制方面往往認為是最簡單、易掌握的,但實際則不然,本人從事印刷廠專職檢驗工作5年,在此淺談一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影響說明書質量的幾個方面:
①安全性。由於騎釘書裝釘完成使用的鐵線是外裸的,其中會出現翹釘、長短釘,極易造成傷人手指事件,尤其是少兒讀物,應特別小心。解決此問題,操作時可將針頭介面處的鐵線距離調節不大於1mm。
②使用性。在騎釘連動線上及半自動騎釘機上,經常遇到產品亂頁序,多帖的出現,內文倒頭,給讀者不能完整的可讀性,而印刷釘裝廠,只能在書標上:如遇釘裝質量問題,可到XXX處退換。給人閱讀大打折扣,但在檢驗時又不能像精裝、膠裝毛書那樣,在書背上落印脊碼明顯區別。為解決此問題,可在拼版時給折張的書口飄口處落上色粒,根據帖數的不同在書口的不同位置加印色粒,再在騎釘機堆放每帖時,放上隔離牆板,以便操作者配頁上書時有明顯之區別,起到檢驗有位置,區域堆放有隔離。
尤其是生產說明書的廠家,全檢印張合格後再騎釘,可節省逐本檢驗的人力及時間。另外,還須特別留意在調機和機速提高造成的散落帖,應先集中最後逐帖清理分類再上機騎釘,以免撈亂出現的問題。書籍裝訂後書頁為何出現皺褶書籍裝訂後書頁內出現八字皺折的質量問題,在各印裝廠都極為普遍,成了裝訂加工中的疑難問題,嚴格影響書籍的整體質量,特別是近幾年,反映更為嚴重。有關部門也曾多次研究、創造有利條件,但至今因為各方面的原因,仍未得到很好的解決。下面就談一談造成書籍裝訂後書頁出現八字皺折和丘陵狀皺折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設計排版或拼版時頁張折數過多
頁張在折頁時,折數越多誤差就越大,且因重疊次數多,出現皺褶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因為重疊後的書帖內空氣釋放不出而造成了皺褶。長期以來,規定折數最多四折並要破口放空氣。但過去所用書芯紙張克重一般為52g/m2左右的凸版紙或新聞紙,而現在書芯用紙則以65g/m2左右的膠版紙或80g/m2的銅版紙為主。書芯用紙克重加大,厚度加大,如果還按原來用薄紙時的規定,進行四折或三折,當然要出現問題。這一點,出版社、印刷廠搞設計的部門必須要引起注意,不能再按老章程辦,也不要認為拆數多省工,實際上,這樣做就沒有顧及加工後質量的好壞。因為沒有質量就沒有產量。量與質的關系必須搞清楚,這一點是永遠不會變的。
根據這些情況和紙張克重加大的現實,修改後的國家行業標准CY/T27-1999.3的3.1.2中明確規定:59g/m2以下紙張最多折四折;60-8Og/m2紙張最多折三折;81g/m2以上紙張最多折二折。這一規定就保證了書籍裝訂後的頁張中不出或少出皺褶。但根據對全國各地印裝廠的了解,至今還有許多單位沒有重視這一問題,有些則一味追求產量,不予執行國家行業標准,結果造成書籍裝訂後皺褶多、死褶大、產品不合格的嚴重後果。
二.手工折頁不破口
CY/T27-1999. 3的3. 1. 1還規定:三折(指60g/m2以上的紙張)及三折以上的書帖,應劃口排除空氣。這一條也是為了保證書帖折後不出皺褶。手工折四折(59g/m2及以下的紙張)或手工折三折(60-80g/m2紙張)的書帖均應在書帖倒數第二折折縫上破口,以排除書帖內空氣而防止皺褶出現,但現在有許多單位在手工折頁時,明知應破口,但一味追求產量就是不破口,最後書籍裝訂後皺褶極為嚴重而無法補救。這種做法是極不應該的,工廠應認真執行國標,不可忽視。
三.機器折頁不裝破口刀
現用折頁機的折輥上都裝有書帖折縫破口刀裝置,這種破口刀裝置,通過頁張的傳送和折輥的轉動,將書帖折縫處劃破成有規律的小口,以便將書帖內空氣排出,防止書籍加工後因壓力造成死褶。但是經了解,在全國有很大一部分有折頁機的工廠,使用折頁機時,因為怕破口刀劃口不準確(不能准確劃在折縫線上),就將破口刀裝置卸掉不用,這是極不應該的。破口刀劃口不準是調整和掌握折頁機的技術問題,不能因為技術不行就隨便將破口裝置拆掉不用,結果造成所有書帖不可避免地出現八字皺褶。工廠的技術管理部門必須認真對待這種現象,否則無法保證本單位的產品質量。
現在常用的H660型對開四折柵刀混合式折頁機,在第三折上沒有破口裝置(對開四折的)就應該進行改造,以解決四折書貼無破口刀而造成出現皺褶不平的質量問題。
四.濕度對頁張皺褶的影響
紙張中含有一定的水分,這些水分可以保證紙張的柔韌性和平服性。大致含水量在7%是合理的,如果超出這種定量,紙張就有可能變脆、變潮或變形。現在書籍紙張的質量越來越好,克重也越來越高,如果生產車間不注意濕度的規范,將會造成嚴重損失。現在全國的裝訂廠大小有十幾萬個,條件好的(只佔1/10左右)還能保證生產車間的溫度和相對溫度(一般在50%左右),條件差些的則無法保證。一些加工廠又不注意科學管理,將書頁、書帖及半成品書芯等隨便堆放,有的堆在靠牆壁處,有的堆在地上(不加紙台),有的靠放在暖氣旁。這些紙品一經潮濕或烘乾,紙張內部合理水分被破壞,書頁就產生變形。往往是送來的頁張平平整整,待裝訂後整本書芯就出現丘陵狀的皺褶,出版社對此大為不滿。這些均屬管理問題所致,因此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對待,加強科學的工藝管理,重新安排場地設施,合理布局,保證車間內的合理溫度和相對濕度,使書籍紙張不受損壞。
五.工藝加工不當的影響
除以上幾種原因外,工藝加工是否合理也很重要。裝訂書籍或本冊,是離不開粘合劑的,現在裝訂用影合劑以水溶性的較多,這些粘合劑內部含有大量水分,特別是冷膠,幾乎都是水溶性的,膠內水分塗抹在紙張上,對紙張有一定影響。有些書頁一經塗膠就皺褶變形,所以用膠的粘度一定要合理、適當。有些工廠使用粘合劑的熟度不夠,就以多用量來彌補,造成書頁浸水過多而使紙張變形,出現皺褶。一般情況下使用的粘合劑,應將粘度放在最為適合的低限度,用量則以少而均為准,這樣既保證書籍粘結牢固,又可使書頁少浸水而保證了書籍的平整度。選用哪種粘合劑也應注意,不可隨意亂用一些不適當的。因為現在的粘合劑種類很多,有些適用,有些不適用,選擇時必須根據被粘物的質地和所需要的粘度等要求進行正確選擇與調配。膠訂書芯劃裂故障的分析與排除我廠在使用膠訂設備過程中曾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故障。近期我廠一台JBB50-B型膠訂包本機,在裝訂一種16開本、60克膠版紙的書籍時,有的書芯外帖左端(靠書背邊的訂口部位)出現明顯的橫向破裂現象。即一翻開封面就能看到一道道二三毫米長的醒目的破口。該故障的突然出現令機台操作者納悶:奇怪,剛才膠訂32開本時還是好好的,又沒調過機器,怎麼現在膠訂16開本時卻出現了訂口破裂呢?筆者通過臨機觀察、分析,終於查明故障根源。
原來,問題就出在沒去調整機器,不分書芯紙質如何和折數多少一樣銑背,以致使紙薄又脆的書芯訂口部位被銑破。該機原來膠訂70克膠版紙32開本4折書芯時,銑背量約3mm。由於書芯紙質厚又富有較強的韌性,銑背後訂口沒有出現破裂情況。而當轉為膠訂16開本三折書芯時,由於60克紙質較脆,況且當銑背刀盤上的固定板和活動護板靠刀口段存有磨損缺口時,「兩板」並沒有完全起到托撐書芯下部,防止變形的作用。在此情況下,銑背量多了,就必然劃破外帖書芯訂口部位。找出原因之後,該故障不難排除。但要把已磨損凹陷的固定板與活動護扳兩側邊補平,起到夾托書芯下部的作用,一時難以辦到。為了急生產之所急,我們通過把該機托書板高度適當調低,使銑背量減少約1mm,再去膠訂60克16開本時,書芯外帖訂口再也沒有出現銑背劃裂現象了,保證了膠訂質量。
該故障的產生和排除,依筆者得到一定的啟示:即銑背應以能銑斷書芯「里折張」為原則,在書帖整齊的條件下盡量減少銑背量,以減輕銑背刀和割槽刀的磨損,並減少書芯下部對固定板和活動護板內側的摩擦力。此外,還應調整好「兩板」間距。即書芯在固定板與活動護板之間既能順利通過,又略感有輕微阻力。這樣銑背刀盤工作時,書芯下部不會在「兩板」間發生較大的震顫摩擦,從而減輕刀口對應的「兩板」內側邊的磨損,以確保銑背質量。鐵絲訂書機常見故障分析DSH-1型鐵絲訂書機,在大、中、小型印刷企業里使用廣泛,並在裝訂各種書籍及雜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鐵絲訂書機頭的工作,通過送料、切料、成型、訂書、托平等5個部分組成,由於送料和訂書機結構復雜,精密,所以日常裝訂各種書籍中,時有故障發生,影響書籍裝訂質量與進度。根據自己數年來在生產中遇到故障,個例分析如下,供同行參考。
1.不正常送鐵絲或不送鐵絲。主要原因是:輸送輪或送滑板(包裝輸送軌道)等有磨損的溝槽,使鐵絲不能有節奏地正確輸送,時而出現漏送、不送現象;鐵絲質量不合格,有毛刺、不光滑或不平直也會影響正常送絲。
2.不切鐵絲或切不斷。主要是切刀與導絲孔部分有毛病。如:切刀下降不到預定位與導絲軸孔眼接觸過小;切刀與導絲軸孔距離過大,(切料刀刃崩壞),不能形成剪切作用;切刀刃有嚴重崩損。
3.不成型(即作鋸):主要是成型鉤與成型滑板配合不當。如:成型鉤送料不到位;成型鉤和夾料板有磨損,鐵絲送不出去;夾料簧失效,鐵絲夾不住,送不到預定位置等。
4.卡鋸(鐵絲被卡住)。主要是成型鉤不適當。如:成型鉤磨損較大,鐵絲出在溝槽,將鐵絲卡住;鐵絲沒有校直,勉強輸送到位後又卡住;鐵絲線徑不當(一般過大)或訂重鋸。
5.釘鋸長短不規則(訂爪不一致)。主要是輸送不正常。如:送料擺動調節不當,送料輪或送料滑板磨損,使鐵絲不能有規律輸送。
6.訂爪(訂腳)一長一短或都長都短;主要原因是調整不當。調整時按書冊厚度,使調節後的訂爪長度合適一致。
7.釘鋸彎腳處出尖。這種故障常發生在釘較厚硬的書冊時,是一種難處理的故障。其表現形式是在訂書後的上彎角處出現不斷裂和斷裂的尖狀,訂鋸將封面孔破或滑破,造成封面損失。原因大致有三:鐵絲徑不符合,壓力不當,或緊鉤爪(托爪)推板過高,將鐵絲頂斷後出尖。
8.訂爪(釘腳)壓不實或一個壓實一個壓不實。原因:緊鉤爪(托爪)推板過低,當上升到預定位置時,不能將釘爪托乎實,一對緊鉤爪(托爪)高低不一致或上升到預定位置時不平行。
9.訂爪扎歪。主要原因有,鐵絲質量不好,有毛刺,不光滑平直;鐵絲較軟,與所訂書冊不當;成型後的釘據各角不垂直;成型滑板不適當,如凹槽過寬,板過窄或壓力不當等。
10.訂書前,應根據書冊厚度,選定鐵絲及訂板型號,訂爪長短要求調節相對稱。
11.調整「緊鉤爪」,要求超出平面2-3mm。照此操作,裝訂出的書籍都會符合質量要求。紙張在裝訂中應注意的事項裝訂書刊用紙,除常見的凸版、膠版、銅版紙外,還包括新聞紙等。要想保證裝訂質量,不同的紙張應做不同的處理。
1.凸版紙
a.折頁時可以使用任何一種折頁機,最多可折四折(劃口);手工折頁折四折時,在第三折的折縫上要割口,以將書貼內空氣排除,保證書帖折後平整無皺褶。
b.鐵絲訂書最大厚度15mm,最小8 厚度O.5mm,鐵絲直徑為0.5~0.84mm。
C.用於凸版紙的粘結劑的范圍廣。凸版紙易粘連,粘結劑的粘度易調整。
d.裁切時切刀α角與新聞紙相同。
2.膠版紙
a.撞頁時,採用任何一種方法都能達到良好的撞頁整齊效果。
b.任何折頁機均可完成良好的折頁效果,特別適宜高速折頁。
C.膠版紙書刊本冊,設計時應以三折頁以下為主(決不可設計四折頁)。最好是二折8Og/m2以上的)後再套貼,因為膠版紙厚、定量大,折數過多書貼內易出八字形皺褶或不易舒展開的死褶,造成切書後書冊切口不齊、書芯不平等質量問題。
d.膠版紙用鐵絲訂書與凸版紙頁數相同時,要加大鐵絲的直徑。
e.粘結劑的粘度要比用於凸版紙的大(稠些),因為膠版紙定量大、表面光滑,粘度低了(稀)粘不牢或粘後脫落。
f. 膠版紙的精裝書芯不易扒圓、起脊,特別是書貼較厚時。因為膠版紙滑,扒圓後易使每一書貼暴露而前口圓出現梯形狀;起脊時也因手工的敲砸而使折縫內皺褶無法展平而造成次品。
g.膠版紙製作書刊,一般檔次較高,因此封面材料應優於書芯材料,使書籍本冊內外相匹配。
3.銅版紙
a. 任何折頁機均可折疊,但最多為三折並要有割口排空氣。折二折、一折最佳(再套貼),以防止書貼內出現八字皺褶。手工折頁一般為二折(再套貼)或一折,折板不宜鋒利,刮刀不宜過大,避免出刮痕。
b.鎖線時針孔不宜過大(機鎖)、過深(手鎖鋸口),以免書貼錯動或著膠後漏膠。
C.使用的粘結劑粘度不宜過大(粘單頁時),以粘牢、粘後不將表面塗層粘掉為准。
d.裁切時不宜書沓過厚,因紙張滑力大,撞齊後易錯動。切刀α角與膠版紙相同,一般可用23°。
e.銅版紙填料較多,不耐折疊,一旦有摺痕或劃痕不易恢復平整,受日曬後易變脆,受潮濕易粘連、霉變而報廢,因此廠房、庫房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要適當。
4. 新聞紙
a. 新聞紙折頁,可以使用任何一種折頁機,最多可折四折(要劃口);手工折四折時,在第三折的折縫上應割口,以將空氣排出,避免書帖折後出皺褶。
b. 頁張印好後和書帖加工後不宜放在日光下曬和暖氣旁、潮濕處,避免紙張變色、變脆或不平等。
C.粘新聞紙的粘結劑不宜過稀(因為新聞紙空隙大易滲水),以粘住粘牢為准。
d.鐵絲訂書厚度最多15mm,最少0.5mm。
e.裁切書冊時,切刀α角一般可用 20°- 23°。
提高書籍裝訂機的生產率造成裝訂線上時間浪費的原因一般有三大方面:設備故障、開機前准備工作和機器調節以及材料不正常。要提高裝訂線的生產效率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保養
保養是一種文化素養。只根據產量的多少來評價操作上好壞的做法會造成不重視保養的習慣。如果有著強烈的質量意識,碰到問題時就會把機器關掉,將機器調整好。把舊刀從機器上拆下來雖然很累人,但這個時間值得花。
為了延長換刀周期,有的裝訂戶使用低溫回火法,用液體氮把刀冷卻到華氏零下300度以下一段時間。據報道,如果處理得好,低溫回火法能改變刀的微觀結構,提高刀的強度。一次低溫回火處理的費用基於刀的重量和要處理的刀的數量,例如,在全美低溫實驗所,基礎單價是每磅9美元。
減少開機前准備時間
為了減少開機前的准備時間,有人主張採用一分鍾換模具法。這種方法原來是從汽車工業發展起來的,它把全部任務分成內部的和外部的兩類。內部的任務只能在停機時進行,外部的任務能在機器運轉時進行。作好預准備工作是減少內部任務的一種方法。如檢查開機前准備工作所需的所有工具和材料是否都正確、適用?如果是的,它們是否分層放好,而且很容易拿到?所有工具和材料是否都在正常狀態工作?把設備的調整和運轉情況記錄下來有助於確定需要改進的部位。
新一代裝訂機的調節都更加簡單,大都是採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來控制開機前准備、顯示生產狀態以及進行故障診斷。
米勒·馬夫尼公司的Prima騎馬訂書機有自動的、計算機控制的開機前准備系統,可直接進行調機和定時調節,自動調節由一台PC控制器進行。可重復的設定使得工作數據可被儲存在磁碟上以供以後調出重復使用。在當前作業還在進行的同時,就可以對下一個作業進行程序設定。據統計,整個開機前的准備工作,包括數據輸入,10-15分鍾就可完成。
順暢給紙
有的專家認為,折頁以及把折好的紙運送到配頁台上,占騎馬裝訂過程80%的時間。在裝書帖斗時可能發生的一些問題,比如:紙張歪斜、卷邊、撕破、書帖在折頁時沒有壓實、不挺括、書帖闖得不齊等,這些問題都會使給紙變得非常困難,從而使訂書機的速度大大減慢。
書帖識別裝置有助於順暢給紙,這種裝置有一個裝在給紙器裡面的感測器,能對書帖進行光學掃描。它可對規定好的書帖部分進行測量,並把測得的值同生產開始時就已自動儲存在該裝置中的預先設定的值進行比較,有偏差的書帖都會被檢測出來並被從生產流水線中剔除出來。
Best Graphics公司新近推出的一種中等產量的訂書機Best OsakoSystem368,其特點是有一個中央控制台,用於監控速度、計數器、故障顯示和卡紙報警。
Rosback公司近期推出Lynx線724騎馬訂書機,設計生產能力為每天5O0-3200O本。它的特點是有一個4斗立式給紙裝置,各站能裝9in(22.86crn)紙料並能在開機時裝紙。
海德堡公司的Stitchmaster 270中等產量的騎馬裝訂機,書帖斗可成立式或者卧式。立式結構能裝更多的書帖,從而減少裝紙次數。這個特點還可減輕操作工人的疲勞程度,他們可以根據每批活的具體情況確定讓它成立式還是成卧式。
Full service Mailers公司安裝了一台有9個書帖斗的Fenimore-Vijuk 920 Sidewinder,它可以用於短批量的小冊子的裝訂生產。Sidewinder使用的是一種立式輪轉續紙裝置,它的書帖斗系統使得用戶能根據活的批量大小更改各書帖斗站,能對各書帖斗進行調節使之容納各種厚度的紙料或書帖。Sidewinder的額定速度為5000冊/小時,如果開到250O0冊/小時也還是很好。
1999年,Vijuk公司推出的Purlix 321-T騎馬裝訂機,額定速度為1O000冊/小時,其特點是頂部裝紙,底部給紙,這樣就可以連續生產。
增加配套設備
印刷車間效率的提高必然給裝訂造成壓力。為了加快業務周轉,配置適用的、新型高效的裝訂機或者在裝訂機的後面增加諸如噴墨裝置或郵寄工作台等配套設備,更能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
節省時間的輔助設備
人們現在都在裝訂機後面裝上自動計數堆積機。許多人安裝了連續給紙裝置和書帖斗續紙機,但書芯的捆紮應在印刷車間進行。對三面切書機旁的廢紙邊,可以設計一個自動系統,通過連續的氣流把它們吸到堆廢紙的小屋裡,從那裡再打包運走。裝訂車間常有大批日歷要裝訂,如果能在一條線上完成騎馬裝訂和打孔,就會節省很多時間。
能節省時間的輔助設備還有像捆紮機、收縮包裝機和各種計數和稱重設備等。
捨得花時間進行培訓
要有計劃地對操作工人進行培訓,尤其在安裝新機器的時候,一定要安排盡量多的時間進行培訓。培訓時也要請維修人員參加,因為只有熟悉了機器的操作,才能把機器修好。
最後,請記住,「快」不一定就是好。只有把整齊清潔的產品交出去,我們才能收回貨款,客戶並不在乎你的機器轉得有多快。裝訂質量經驗談近年來,膠訂工藝已被各出版社、印刷廠認可,膠訂書書脊平整、美觀,因為不使用鐵絲訂,封面上看不到鐵絲訂痕跡,而且也容易掀開,對書刊、教材接版圖的拼接漂亮。膠訂工藝使出書周期大大地縮短,它使我們告別了幾十年以來的手工操作工藝,開辟了裝訂工藝的新紀元;但是,對一些剛剛開始使用膠訂工藝的印刷廠,常出現有掉頁現象,針對這一情況,談談我們的幾點體會。
一、膠的選用
膠訂使用的是熱熔膠,熱熔膠要選用抗拉強度高、受溫度變化小、熔融粘度高、硬度大、拉伸強度和斷裂延伸度大的膠。目前我們選用的是山東省科院生產的熱熔膠。
二、銑背開槽要求
銑背的基本要求就是使折頁的最裡面一頁必須銑成單頁,銑不開的折頁,膠粘不著書頁,成書後出現掉頁現象是必然的。銑背銑下的紙毛要盡可能刷干凈,刷洗紙毛的毛刷要經常更換。有的工廠為了節約開支,常常把毛刷用得禿了也不更換,紙毛帶到膠鍋里,造成粘黏不牢、粘空等現象。我們為解決這一問題,除了常更換毛刷外,自行設計了一個輪式毛刷,套在一個小電機帶動的軸上,安裝在原毛刷的後面,旋轉方向與書帖運行方向相反,以此進行二次清掃紙毛,使用效果較好。
開槽更是關鍵。首先看一下新的開槽刀,刀的尖端是很銳利的「∧」形,根據我們的經驗發現,這種銳利的刀開出的槽的尖端太窄,所以對書頁的抗撕裂度有直接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把新的開槽刀的尖端用砂輪或砂紙輕輕打去尖端,使尖端成為圓弧形,這樣,開出的槽底部就會有些像「U」形底,這樣就相對地加大了膠的粘黏面積,從而加大了膠對書頁的抗拉力,掀開書頁後就不易脫落、掉頁。
我們所開的槽深度保持在1.2-1.6mm之間,開槽角度以60°為最佳,使膠能夠足量地灌入槽中。槽與槽間的距離控制在3-5mm之間,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機器的轉速影響槽間距。
三、膠的使用
膠的使用要考慮膠訂機本身的特點,有預熔鍋的要嚴格依照預熔的方式,如上海紫光圓盤包本機設有預熔鍋,需要先把干膠加入預熔鍋,待溫度達到標准後,再倒入膠鍋,千萬不可把干膠直接加入膠鍋。因為膠鍋本身較小,加入干膠會直接造成膠溫下降,使膠易脆裂、脫殼,從而造成掉頁。德國產沃倫貝格膠訂機沒有預熔鍋,這就需要操作者加干膠時,一次不能加得太多,以免影響膠溫,要做到少而勤。一般膠的溫度要保持在170℃,並且膠鍋、膠槽至少要每月清理一次,以免老化的膠摻入其中。對於膠的溫度,不要過分依賴於機器自動測溫值,最好再配備一支手動溫度計。
特別要強調的一點是,書頁的溫度千萬不可忽視。刷膠時,書面的溫度同樣會影響膠訂質量。有些工廠把配好的書頁放在室外,用的時候運到車間就開始上膠,由於室內外的溫差(特別是在冬天)而造成書頁溫度較低,也會直接影響到膠訂質量。所以在膠訂前數小時內,一定要先把書頁運到車間,盡量縮小溫差,盡可能地減少因書頁溫度造成的質量問題。背膠厚度一般要控制在1mm左右。
當然,影響膠訂質量的因素還很多,大家的經驗也都很豐富,希望印刷同行們能寫出來,我們一起交流。如何提高書刊裝訂質量對於書刊產品來說,其質量的優劣高下,與裝訂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本書,不管印刷質量如何,只要裝訂質量不好,就不能算是合格產品,也就是說,裝訂質量直接影響最終產品質量。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書刊裝訂的質量呢?筆者認為,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首先要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要求全體職工樹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觀點。使職工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市場競爭,實際上是質量的競爭,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只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在市場上,在消費者面前樹立自身的形象。要對職工不斷進行質量意識的教育和質量法規的考核,使大家自覺遵守質量法規,保證不在自己的手中產出廢品。只有職工的質量意識提高了,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
二、要解決工藝問題,在產品形成全過程中的工藝上要嚴格按照質量標准進行操作,各道工序要嚴格把關,也就是說,送到裝訂車間的印刷品必須保證是符合質量要求的印刷品,這是保證書刊裝訂質量的基礎。這需要從印刷的前期工作抓起,如打字、拼版、曬版,直至印刷,各道工序在工藝流程處理方面,都必須嚴格把住質量關,做到印件的版芯、頁碼都准確無誤,再進入裝訂車間施工。
裝訂車間工藝復雜,要求每一個工種,每一道工序都要嚴格按相應的質量標准來進行工作。根據書刊產品的要求,分類進行裝訂。精裝、平裝、騎訂、膠訂,要把好折頁第一關。折頁要保證書帖的質量符合規定標准,如果書帖折的頁碼不準,有歪斜等現象,將直接影響下道工序的工作。一本書有一帖書頁質量不好,就會影響產品的合格率。折頁以後的各道工序同樣不能有不合標準的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否則就會影響產品質量。因此,裝訂書刊是要求高,技術性強的工種,要保證書刊的質量,必須在工藝上狠下功夫,產品的合格率才會提高。
三、建立健全獎優罰劣的獎懲制度,加強檢測職能。單憑教育是解決不了書刊裝訂的質量問題,要結合經濟手段制定一些必要的合理的管理制度來保證,要樹立質量先進典型,批評差的,教育落後同志向先進學習,為企業爭光,對於質量事故必須處罰。只有認真加強檢查評比,督促工作才能保證各項質量管理制度的落實,對書刊裝訂質量的提高才有促進。綜上所述,如果能較好地解決這幾個問題,相信對提高書刊裝訂質量不無益處。 參見 http://hi..com/nicolasshu/blog/item/c3382b95bf7191007bf48036.html
E. 包裝機-橫封、縱封、封口裝置、塑料給料裝置設計
如果你想了解電器的知識,你可以上一下聖托電器網啊,上邊有個電器小網路,可以幫忙到你的。
F. 誰能給我大型立式軸承壓裝機液壓系統設計說明書
軸承壓裝機是由移動板、移動工作台、導向柱、主油缸、鑫台銘液壓系統、伺服電機、電氣系統、壓力感測器、管路等系統組成。
G. 一台立式銑床的PLC控制系統設計
1.車床加工論文
2.《如何控制切削量有關方面的論文》
3.數控機床的論文
4.數控編程的論文
5.數控機床的檢測與維修的畢業論文
6.稀瀝青噴刷機設計開題報告
7.c6150車床數控化改造
8.模具設計畢業論文
9.《六工位卧式鏜銑專用加工機床的控制系統設計》
其設計任務如下:
1> 分析六工位卧式鏜銑專用加工機床的工藝流程和機床的動作流程
2> 設計其控制系統的硬體
3> 編寫其控制系統的軟體
要求如下:
1> 畫出其硬體原理圖
2> 畫出PLC接線圖
3> 調試系統(這個由我來)
4> 編寫畢業設計論文 (1萬字以上)
10.《和面機的設計》
11.設計S195柴油機中「最終傳動箱殼體」的加工工藝和其中某道工序的專用夾具
12.工程機械的主動減振系統研究
13.關於模具設計油筆筆筒或礦泉水瓶蓋的畢業設計論文
14.汽車減震器的論文
15.機械零件加工或車床加工
16.關於印刷機械的工藝與發展
17.5t/h沖天爐熱風爐膽的設計
18.從公差標準的發展看中國工業標准化的發展概況及趨勢
19.影響數控加工質量的分析
20.數控中心技師論文
21.礦山機械類畢業設計
22.關於機電數控機床
23.機電一體化方面的論文
24.機械產品設計"的論文
25.數控車床加工零件方面的論文
26.NOKIA8210手機外殼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8210手機上殼裝配圖.dwg
頂桿固定板零件圖.dwg
動模零件圖.dwg
主裝配圖1.dwg
主裝配圖2.dwg
27.WY型滾動軸承壓裝機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1液壓系統原理1.dwg
總裝配圖1(A0)A0-00.dwg
總裝配圖2(A0)B0-00.dwg
定位缸(a2)B-01.dwg
定位缸前缸蓋(A2)B0-02.dwg
防塵壓蓋(a4)B0-03.dwg
法蘭蓋A4紙B0-06.dwg
後端蓋(A4)B0-08.dwg
活塞(A4)B0-07.dwg
活塞桿A4紙B0-05.dwg
夾緊缸A2B0-04.dwg
導向套A4紙03.dwg
頂尖A4紙04.dwg
壓裝缸A0.dwg
壓裝缸活塞A4紙02.dwg
壓裝缸活塞桿A405.dwg
軸承托架a4紙06.dwg
28.XKA5032AC數控立式升降台銑床自動換刀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1刀庫裝配圖A0.dwg
2自動換刀裝置的安裝示意圖A2.dwg
3機械手裝配圖A2.dwg
4機械手液壓控制圖A3.dwg
5蝸桿零件圖A2.dwg
機械手換刀過程傳動演示.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29.Φ90磨球群鑄金屬型復合模具設計及製造工藝設計
說明書.doc(46頁)
動畫演示.mpg
實際生產1.rm
實際生產2.rm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上模A2.dwg
上砂芯A2.dwg
胎具圖.dwg
下模A2.dwg
下砂芯A2.dwg
裝配圖.dwg
30.安全帽注塑模具設計及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開合模過程.avi
裝配過程.avi
抽芯機構.dwg
定模A1.dwg
動模A1.dwg
動模墊板A2.dwg
零件圖A4.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斜導槽A3.dwg
異型推桿A4.dwg
裝配圖A0.dwg
31.筆筒抽屜注射模實體設計及數控加工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dwg
定模板兼型腔A1.dwg
零件圖A2.dwg
型芯A2.dwg
32.撥叉加工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A0中間底座裝配圖(A0).dwg
A3中間底座---零件圖(A3).dwg
倒擋撥叉(A3).dwg
電機控制系統工作原理圖.dwg
電氣圖(A2).dwg
副變速撥叉(A3).dwg
剛性主軸(A2).dwg
滑台裝配圖(A0).dwg
集中控制圖(A2).dwg
加工示意圖(A3).dwg
快擋撥叉(A3).dwg
隨性夾具輸送系統圖(A3).dwg
自動線工藝過程圖(A3).dwg
自動線總體布置圖(A0).dwg
加工動畫.avi
33.長度計數器蓋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凹模A3.dwg
模具整體圖A0.dwg
凸模A3.dwg
型腔設計圖A2.dwg
製品A4.dwg
主流道襯套A4.dwg
34.充電器外殼注塑模具設計及型腔CADCAM
說明書.doc(22頁)
注塑模擬.mpg
裝備動畫.mpg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零件圖.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1.dwg
裝備圖A0.dwg
35.抽屜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側型芯A2.dwg
側型芯.dwg
抽屜注射模裝配A0-O0-00.dwg
導軌塊A4.dwg
定模板兼型腔A2.dwg
定模板兼型腔.dwg
定位圈A4.dwg
零件圖A2.dwg
零件圖.dwg
斜導柱A4.dwg
型芯A2.dwg
型芯.dwg
36.大口杯蓋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杯蓋.DWG
頂桿.dwg
定位環.DWG
上模零件圖.DWG
下模零件圖.DWG
主流道襯套.DWG
裝配圖.dwg
37.大型管材相貫線切割機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兩軸聯動.avi
手動調節割炬.avi
四軸聯動.avi
支架裝配.avi
相貫線切割機軟體系統.exe
A0Z軸方向工作滑台裝配.dwg
A0割炬支架裝配.dwg
A1相貫線切割機總體布局圖.dwg
A1硬體連接線路圖.dwg
38.多功能甘蔗中耕田管機改進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端蓋(A3).dwg
驅動輪(A2).dwg
驅動輪裝配(A1).dwg
行走系(A0).dwg
張緊輪裝配圖(A1).dwg
支架(A0).dwg
支重輪軸(A4).dwg
支重輪裝配(A2).dwg
39.甘蔗收獲機剝葉和集攏環節的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甘蔗剝葉機和集攏裝置A2.dwg
剝葉片A4.dwg
掃葉片A4.dwg
橡膠棒A2.dwg
橡膠棒依附圓筒A2.dwg
裝配圖俯視圖.dwg
裝配圖右視圖.dwg
裝配圖主視圖.dwg
40.甘蔗種植機機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機架裝配圖A0.dwg
四張A2圖紙.dwg
行走機構裝配圖A0.dwg
41.高硬度輥筒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澆口套零件圖A4.dwg
零件圖A0.dwg
零件圖A2.dwg
裝配圖A0.dwg
42.海工碼頭工字鋼數控切割設備
說明書.doc(24頁)
布局零件圖A2.dwg
回轉機構裝配圖A1.dwg
回轉零件圖A2.dwg
液壓缸裝配圖A3.dwg
整體布局圖A1.dwg
43.漸開線斜齒輪注塑模設計
說明書.doc(22頁)
斜齒輪注塑模裝配圖.dwg
斜齒輪型腔.dwg
型腔襯套.dwg
漸開線斜齒輪.dwg
主流道襯道.dwg
定模型腔.dwg
44.經濟型數控系統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62頁)
A1數控操作面板外形圖.dwg
A1系統連接圖.dwg
A3板式結構圖.dwg
數控機床操作面板A2.dwg
系統電氣原理圖A0.dwg
45.沐浴露瓶蓋注塑模具結構設計
說明書.doc(28頁)
定模板.dwg
定模型芯.dwg
動模板.dwg
動模型芯.dwg
上瓶蓋.dwg
下瓶蓋.dwg
裝配圖.dwg
46汽車發動機連桿稱重去重自動線設計
說明書.doc(21頁)
設計答辯演示文稿.ppt
布局圖A0.dwg
分類機A0.dwg
進退液壓缸零件圖A2.dwg
連桿部件總成圖A2.dwg
連桿零件圖A2.dwg
連桿上端蓋A3.dwg
輸送裝置A0.dwg
專用部件輸送裝置液壓缸A1.dwg
自動線工作循環時間表A4.dwg
自動線控制框圖A2.dwg
47.汽車發動機連桿大小頭孔中心線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25頁)
動畫.mpg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A0汽車連桿大小頭平行度自動檢測裝置設計裝配圖.dwg
測試箱裝配圖A1.dwg
連桿總成圖A3.dwg
數控系統控制電路圖A1.dwg
液壓夾緊系統原理圖A4.dwg
支座零件圖A2.dwg
48.全液壓多功能甘蔗收獲機設計收割輸送裝置設計
說明書.doc(16頁)
割梢去頭刀片A4.dwg
甘蔗收獲機收割去頭機構裝配圖.dwg
喂入機構部件圖.dwg
割蔗頭蔗梢部件圖.dwg
49.三自由度圓柱坐標型工業機器人設計
說明書.doc(24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工作空間圖.dwg
機構簡圖.dwg
導向套.dwg
支架.dwg
支座.dwg
轉動殼體.dwg
支座和手臂裝配圖.dwg
終端執行器.dwg
實體.mpg
動畫.mpg
50.洗衣機波輪注射模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A2定位圈.dwg
A0 裝配圖.dwg
A1凹模.dwg
A2凹模套板.dwg
A2動模固定板.dwg
A3澆口套.dwg
A3凸模.dwg
A4澆口套.dwg
製品.dwg
51.相機殼下蓋注塑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27頁)
模具組合動畫.avi
脫模動畫.avi
凹模.DWG
零件.DWG
模具裝配圖.dwg
凸模.DWG
52.行星齒輪的注塑模具設計及其模腔三維造型CADCAM
說明書.doc(24頁)
墊板A2.dwg
墊塊A3.dwg
定模板.dwg
定模固定板A3.dwg
動模板.dwg
澆口套A3.dwg
推桿固定板A2.dwg
行星齒輪零件A3.dwg
裝配圖A0.dwg
53.揚聲器模具設計
說明書.doc(31頁)
蓋板.dwg
上墊板.dwg
凸模固定板.dwg
下墊板.dwg
下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上頂塊.dwg
下頂塊.dwg
沖孔凸模.dwg
二模凹模.dwg
二模凸模.dwg
拉深沖孔凸凹模.dwg
落料凹模.dwg
落料拉深模凸凹模.dwg
凸模(二模).dwg
模柄.dwg
第二模具總裝配圖.dwg
總裝配圖.dwg
54.液壓控制閥的理論研究與設計
說明書.doc(29頁)
A0溢流閥裝配圖.dwg
A1溢流閥先導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體.dwg
A1溢流閥主閥芯.dwg
A4溢流閥調節桿.dwg
A4溢流閥調壓螺帽.dwg
A4溢流閥先導閥芯.dwg
A4溢流閥先導閥座.dwg
A4溢流閥主閥座.dwg
55.運送鋁活塞鑄造毛坯機械手設計
說明書.doc(26頁)
答辯演示幻燈片.ppt
實體.mpg
動畫.mpg
裝配圖A0.dwg
末端執行器A1.dwg
傳動軸A2.dwg
底座A2.dwg
底座上端蓋A2.dwg
齒輪軸A3.dwg
底座轉盤A3.dwg
工作空間圖A3.dwg
傳動軸底部端蓋A4.dwg
導向桿前支架A4.dwg
導向套A4.dwg
機構簡圖A4.dwg
上下導向桿A4.dwg
楔塊A4.dwg
支承端蓋A4.dwg
56.發動機三維設計
說明書.doc(45頁)
發動機.mpg
剖視.mpg
氣門相位.mpg
發動機總裝配圖.dwg
30多張三維設計圖 PR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