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簡單機械裝置拆裝實驗

簡單機械裝置拆裝實驗

發布時間:2022-01-12 05:41:31

① 初三物理小製作簡單機械

【初中物理小製作小發明】初二物理小製作!!!(方法)
圓木塞要剛好塞在飲料瓶口上。 【製作方法】 方法一(雙乒乓球實驗)。 材料,把這個水柱壓強減去 與上面膠卷盒相通的 U 形管水柱壓強,將飲料瓶的中間部分剪去:空礦泉水瓶一個,口面要綳平、鐵皮,上面的乒乓球浮在水面上也隨之上升,三通管的另一個出口 為排氣用,漫過木塞上 表面,再用杯子裝水沿瓶壁倒入瓶中,它的側面所受液體的壓力均 可互相抵消、封口夾兩只。

兩軟管 各經過一隻小三通管與膠卷盒引出的兩軟管相接,右手從上向里倒水。

方法三(雙 U 形管壓強差計) 材料,白紙粘貼在大木板上,緩緩將膠卷盒插入水中。 將礦泉水瓶底剪去,用粘膠密 封連接處,水只能向下滲 漏, 滲漏的水很快充滿了瓶口和瓶頸之間。再把兩盒底部用粘膠粘連、鐵絲若干,左手持 瓶身,記下雙 U 形管管底各至液面的高度差,剛剛達到木塞底部,液面的高度差要大得多,依然瓶口向 上地將瓶頸用粘膠粘接在瓶內底部。

待膠干後即可使用,將軟管 彎成兩個「U」形並行排列、白紙,此時木塞依然不上浮,但它卻沒有上浮。

實驗時。在兩膠卷盒口上各綳一塊氣球膜、橡皮膜(如氣球)一大塊,這是因為物體上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的受力面積雖然相 同,不要太緊,但此時木塞並不上浮, 並與粗鐵絲固定。

如果用右手堵住瓶口。與下面 膠卷盒相通的 U 形管中,將木塞放在瓶口上。 方法二(上浮的木塞),液體的壓強大小不一樣, 因為瓶身不大: 材料。如圖 6-24。 先將兩膠卷盒去蓋。

實驗時。兩個乒乓球會一個在下堵住瓶頸,兩 U 形管中 的液面不會在同一高度,另一個在上,由於下面的乒乓球堵住瓶頸、粘膠等,不可漏氣,它會立即「卟」地上升到水面。 實驗時、橡皮筋兩 根。隨著瓶內水的上升。

水面繼續上升,經小孔向里流水。再在圓木塞中央鑽一個 直徑約 5mm 的小孔。物體 上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之差。等膜綳 好之後、厚木板一塊,但上下表面所在液體內的深度不同。如圖 6-23 所示,從上面放入兩個乒乓球,用注射器在雙 U 形管中注入同樣量的紅色水。

如圖 6-25 所示,如圖 6-27 所示,剪一寬條鐵皮把連接處固定起來、圓木塞一隻,並在兩「U」形管中心畫出刻度線、木板(12×30cm2) 一塊。

手持粗鐵絲、粘膠。 把12×30cm2 的木板與厚木板釘起來,如圖 6-26 所示。很快 水將浸沒木塞周圍,用兩只封口夾將三通管的排氣口夾緊。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證明浮力是怎樣產生的、乒乓球兩個:兩個透明的 135 膠卷盒、一次性注射塑料輸液軟管兩根,使雙 U 形管 中的液面相平,中間各鑽一小孔,正是物體所受的浮力,粗鐵絲作為手持的柄。

等到木塞下的水面逐漸 上升,正好使軟管插入。
下面的 乒乓球雖然周圍和上面都是水? 如果一個規則的物體浸沒在液體當中,下面的乒乓球的底部也會浸沒在 水中,木塞會立即上浮到瓶中水面上:空高橙飲料瓶一個,將瓶口向下探究浮力產生的原因 【實驗原理】 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呢。 將這個壓強差乘以膠卷盒口的面積就能計算出膠卷盒所受的浮力,所得的差即是兩膠卷盒上下表面 的壓強之差

② 機械設備在拆卸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安全,
注意每拆一個拍照
注意核心部件的放置

機械(英文名稱:machinery)是指機器與機構的總稱。機械就是能幫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像筷子、掃帚以及鑷子一類的物品都可以被稱為機械,他們是簡單機械。而復雜機械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通常把這些比較復雜的機械叫做機器。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機械,源自於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現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機械的特徵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是現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日本的機械應用品對機械概念做如下定義(即符合下面三個特徵稱為機械Machine)。

③ 簡單機械的應用保潔工人要清洗高樓的外牆,他的同伴站在地面上,使用了如圖13所示的裝置對它進行升降.已

(1)由圖知,n=2,
∵不計摩擦,
∴F=
1
2
G,
即:600N=
1
2
G,
∴G=1200N;
故答案為:1200.
(2)吊藍受到自身的重力、繩子的拉力、人和器材的壓力的作用,作用點在吊籃底部的中心上,過作用點分別作出這三個力,如下圖所示:

15N
6.0N
×0.33348×100%=83.37%
②蘭蘭小組:由表格中數據知,兩次被提升小車的重力相同,第二次比第一次提升的速度大,兩次測量的機械效率相同,所以可以看出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
芳芳小組:兩次實驗物體被提升的速度相同,第二次提升小車的重力大,機械效率也高,所以可以看出機械效率與被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
故答案為:
蘭蘭小組的實驗記錄
物理量
變化因素
小車重力/N 繩端拉力/N 機械效率
較小速度 10 4.2 79.4%
較大速度 10 4.2 79.4%
探究結果 機械效率的大小與拉動的速度的大小無關
芳芳小組的實驗記錄
物理量
變化因素
小車重力/N 繩端拉力/N 機械效率
大致相同的拉動速度 10 4.2 79.4%
15 6.0 83.37%
探究結果 機械效率的大小與物重的大小有關

④ 淺談如何提高機械課程設計的教學質量

機械製造業素有「工業的心臟」之稱,它是一切經濟部門發展的基礎,其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機械設計是一門培養機械類專業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基礎課程,它在培養高校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等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機械設計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設計總論(機械零件的強度、摩擦、磨損與潤滑等基礎知識)、聯接的設計、機械傳動的設計、軸系零部件的設計以及其他通用零部件的設計等。在該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機械制圖、機械原理、公差與技術測量、材料力學等先修課程中所學的有關知識與技能,逐步使學生掌握通用零件的設計原理、方法和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從而具有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新零部件、簡單機械裝置的改進與開發能力[2]。
1課程教學現狀
機械設計是一門基礎理論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設計類課程,它涉及的基礎概念多、計算公式推導復雜、章節間的關聯性不強、對學生的工程實踐經驗要求較高,再加之教學計劃課時不斷緊縮,這些給該課程的教學造成了較大困難。目前,在機械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1教學手段單一
由於機械設計課程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要求較高,且其大部分章節均涉及復雜機構的靜、動態過程分析,因此,單純採用PPT形式的靜態演示教學方法,很難將這些復雜、枯燥的分析過程生動、形象地闡述清楚。學生學完後只能留下支離破碎的模糊印象,長此以往,導致心中疑問越積越多,以致逐漸跟不上教學進度,最後喪失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
1.2忽視課後作業的重要性
教師一般會布置教材上相應章節後的習題讓學生在課後練習,然後根據其完成情況,來判斷學生對每堂課的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然而,由於教材上的習題往往多年都改動不大,部分學生即使對上課所學知識一知半解,也可通過網路等途徑找到答案,因此教師無法根據作業情況的反饋,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查找自身在授課時對知識點講解的不足之處。
1.3實驗教學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雖然《機械設計》在高校機械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對其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以湖南科技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開設的實驗教學項目有:機械零件認知與分析、減速器拆裝與結構分析、JCY機械傳動性能綜合測試分析等。然而,具體到實際教學環節中,由於實驗內容多且課時有限,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主導作用,不會過多闡述實驗所利用的理論知識與相關原理,而是直接進行演示操作,學生只需機械式地模仿教師,按照給定步驟完成實驗,即可拿到學分。可見實驗教學僅僅是走個過場,缺乏對學生的引導,使得學生在創新創造和實際動手等表現上有所欠缺,這也嚴重脫離了實驗的本質目的——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3]。
1.4課程設計題目缺乏創新
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課程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其目的是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單機械產品的設計。然而,目前課程設計的題目過於陳舊、缺乏創新,以湖南科技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多年來《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題目均以設計簡易二級減速器為主。雖然減速器作為一種典型的通用設備,其結構幾乎涵蓋了機械設計理論課程中的幾種通用零件類型,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機械零件設計的設計方法。但由於減速器這類設計題目已經沿用了很多年,其設計思路、方法、步驟早已有標準定式,學生通過網路和相關的教材等途徑很輕易就能獲得自己所設計類型的減速器的相關的設計模板,然後依葫蘆畫瓢,完成設計說明書的撰寫、減速器裝配圖、一些重要零件圖的繪制。長達三周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在模仿中完成的,這樣的課程設計很難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升其綜合設計水平,無法體現課程設計教學的價值。
2課程教學改革
針對機械設計課程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並結合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體驗,本文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課程設計這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改善教學效果。
2.1理論教學
(1)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相結合機械設計課程涉及較多的概念、公式、機械傳動過程、機器工作原理、零部件的機構分析等,課程內容略顯枯燥,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4]。教師可在課堂上提一些啟發性問題,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自由討論、分析問題;或者由學生自己提問題,然後由其他同學來解答,最後由教師點評分析。例如,在學習鏈傳動時,可結合自行車鏈傳動,來討論鏈傳動的優缺點、適用場合、脫鏈現象及其原因;在學習帶傳動時,可結合洗衣機帶傳動,來分析帶傳動應力分布情況、如何避免傳動帶打滑。此外,教師在教學中可採用多種手段相結合——板書、PPT及相關視頻在課堂上交替應用,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導致的教師苦於教、學生苦於學的局面。例如,在帶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課程開始前,先播放與這些零部件加工製造過程相關的視頻,並在課後組織學生繪制其三維模型,藉助分析軟體進行簡單的靜動態分析,這樣可改變以往滿屏(黑板)枯燥的公式推導和文字概念講解,以此增加學生的興趣,幫助其更好、更有效地掌握理論知識。(2)課後作業豐富多變課後作業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布置課後作業時,教師不要囿於課程教材後的習題,而應該做到內容豐富多變,打破「一切以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弊端。教師可整理一些既符合教學要求又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題目作為課後作業,例如,可將簡易減速器的設計作為一項課後習題,組織學生自由分組、大膽探索、共同完成,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進而激發學習樂趣。同時,還可適當採用師生「換位」形式,讓學生來「教學」。例如,在准備學習齒輪時,教師可提前布置課後作業,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課後學習,然後每組針對課後作業製作一個時長約5分鍾的PPT在課堂上講解。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講解中發現其自身的不足與錯誤,使其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深刻。只有做到內容、形式豐富多變,完善考核機制,建立師生間的有效反饋渠道,才能真正凸顯課後作業的價值。
2.2實驗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出[5],其改革已刻不容緩。根據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實驗教學改革主要從主觀和客觀——教師和實驗平台建設兩方面入手。在實驗平台建設上,要結合學校自身情況,進一步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積極引進新型實驗設備,建設現代化實驗平台。同時,淘汰老舊儀器和不具實際價值的過時實驗題目,開設新型實驗。用以建立健全與當下人才培養模式相配套的實驗教學機制,體現實驗教學的教學價值,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
2.3課程設計
隨著工業技術的高速發展,對高校機械類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掌握全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創新能力和解決工程實際的能力。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機械類大學生第一次進行較全面、規范的設計訓練,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際設計問題的能力,這對其後續的畢業設計、以後走向工作崗位進行產品研發設計均具有重要意義[6]。但目前《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仍沿襲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顯然已經不適應技術的高速發展,《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改革勢在必行。為了提高《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的教學質量,首先必須優化課程設計題目。在緊扣教學目標的同時,要使題目保持與時俱進,且使其具有靈活性、實用性、綜合性,既讓學生能學有所用,又使所設計的產品不脫離生產實際。例如,可將課程設計與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等影響力較大的機械類科技競賽結合起來,每年的課程設計題目根據科技競賽的主題來確定(如:無碳小車、紙箱包裝機、錢幣分揀機),然後再遴選一些優秀的設計作品,來參加本年度或下一年度的相應競賽項目。一般這些機械類科技競賽的主題反映了目前社會的需求,又突出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這類題目新穎和多樣化,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儲備和綜合能力的應用有更高的要求,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提升其工程設計與實踐能力,改善課程設計教學效果。
3結語
在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中,我們要結合時代特點,並立足於我國當前科技發展對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豐富教學方法與內容,改善教與學的質量,激發學生學習樂趣,開發學生創新性思維;在實踐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水平、綜合設計能力以及工程實踐能力。力爭為學生後續從事其他專業知識的學習、機械產品的設計研發打下良好基礎。

⑤ 小剛學習了簡單機械之後,在實驗室組成如圖所示裝置,研究利用杠桿和滑輪改變力的大小的問題.已知滑輪C

(1)小桶和沙子的總重力是:G=mg=0.2kg×10N/kg=2N;
故D對B點的拉力是:FB=2G+GD=2N×2+2N=6N;
據杠桿平衡條件:FA×OA=FB×OB;故FA=

FB×OB
OA
=10N;
對於滑輪C來說是一個動滑輪,E是一個定滑輪,故AC拉力是10N,所以F的拉力也是10N;
(2)據(1)可知,此時A點所受的拉力是10N,此時把滑輪C和甲看做一個整體,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即向上的拉力、地面對整體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即G=F+F支持力;即GC+G=F+F支持力=10N×2+
2
3
G;即2N+G=10N×2+
2
3
G
故G=54N;
當甲對地面的壓力是0時,即此時2FA=GC+G;故FA=28N;
據FA×OA=FB×OB;FB=
FA×OA
0B
=16.8N;
故此時2G沙子和桶+GD=16.8N;故G沙子和桶=7.4N;
據G=mg可知;m=
G
g
=
7.4N
10N/kg
=0.74kg=740g;
答:(1)當小桶和沙子的總質量為200g,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拉力F為10N;(2)可維持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小桶和沙子的最大總質量為740g;

⑥ 80分求:小學科學實驗題

鐵生銹
當一滴雨水落到一塊光亮的鐵的表面時,短時間內水滴保持著清潔。然而過了不久以後,鐵和水中的氧開始化合,形成氧化鐵,即鐵銹。水滴將變成微紅色,鐵銹則懸浮在水中。當水滴蒸發的時候,鐵銹留在表面上,形成了微紅色的銹層。
鐵銹一旦形成,即使在乾燥的空氣中也會擴展。這是因為粗糙的鐵銹容易使空氣中的水蒸汽冷凝下來,它吸收水蒸汽並儲存它,這就是為什麼預防鐵生銹要比防止生銹處擴張容易得多的原因。
由於鋼和鐵制的物品經常需要長時間儲存,所以防止生銹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有時,人們不得不在這些物品上刷上油漆或粘上塑料薄膜以防止其生銹。可是,如果必須保持停役的戰艦內部不生銹又該怎麼辦呢?一些國家的有關部門用除濕器解決了這個問題。確切地說,這些機器能夠把船艙內的濕空氣排去,並用干空氣代替它,這樣鐵就不會生銹了。
普通鋼鐵製品在潮濕的空氣中,漸漸變色,並在表面生成一種紅褐色的物質,這種現象叫做鋼鐵的生銹。其實質是鐵和空氣中所氧氣、水蒸氣等起作用,生成鐵的多種氧化物的水合物。鐵銹的成分比較復雜,通常簡略用Fe2O3·xH2O表示。鐵銹是一種鬆脆多孔的物質,它不能保護里層的鐵不被銹蝕,因此時間久了,鋼鐵製品就可能銹蝕成一堆無用的廢品。尤其嚴重的是,鋼鐵在含有酸氣、氯氣的水蒸氣中,或接觸電解質溶液時,銹蝕得特別快。據統計,每所世界上都有幾千萬噸鋼鐵變成了鐵銹,而鋼鐵製品遭破壞而引起的停工減產、產品質量下降、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造成嚴重事故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因此,鋼鐵的防銹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其實,主要的鋼鐵的腐蝕是電化學腐蝕
鋼鐵在潮濕空氣里,其表面因吸附作用而覆蓋一層極薄的水膜、水微弱電離產生少量H+和OH-,同時由於空氣中CO2的溶解,水裡H+增多
H2O+CO2H2CO3H++HCO3-
這樣表面就形成了一層電解質溶液薄膜,它跟鋼鐵里的鐵和雜質或碳就形成了無數微小原電池。其中鐵為負極,碳為正極,發生原電池反應:
(-)Fe-2e=Fe2+ (+)2H++2e=2H
2H=H2↑
隨著H+濃度的降低,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OH-濃度逐漸增大,則OH-與Fe2+結合生成Fe(OH)2。
Fe2++2OH-=Fe(OH)2↓ Fe(OH)2被空氣中氧所氧化生成氫氧化鐵4Fe(OH)2+O2+2H2O=4Fe(OH)3↓這樣鋼鐵表面即產生了鐵銹。上述這種腐蝕過程中有氫氣放出,叫做析氫腐蝕。
析氫腐蝕是在較強的酸性介質中發生的,如果鋼鐵表面形成的電解質薄膜,呈很弱的酸性或中性時,負極仍是鐵被氧化成Fe2+,而在正極的主要反應則是水膜里溶解的氧氣得電子被還原:(-)Fe-2e=Fe2+ (+)2H2O+O2+4e=4OH-這種由於空氣里氧氣的溶解促使鋼鐵的腐蝕,叫做吸氧腐蝕。實際鋼鐵等金屬的腐蝕主要是這種吸氧腐蝕。
中葯鐵銹:
【鐵銹的功效介紹】:
鐵銹 (《本草拾遺》)
【異名】鐵衣(《普濟方》),鐵線粉(《養生經驗合集》)。
【來源】為鐵露置空氣中氧化後生成的紅褐色銹衣。
【炮製】《日華子本草》:煅後飛,淘去粗赤汁,烘乾用。
【性味】①《本草經疏》:味辛苦,氣寒。
②《本經逢原》:辛,寒,無毒。
【歸經】《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
【功用主治-鐵銹的功效】清熱解毒,鎮心平肝。
治療瘡腫毒,口瘡,重舌,疥癬,燙傷,毒蟲螫傷,癇病。
①《本草拾遺》:主惡瘡疥癬,和油塗之。
蜘蛛蟲等咬,和蒜磨敷之。
②《日華子本草》:治癇疾,鎮心,安五臟。
能黑鬢發。
③陶華:鐵銹水和葯服,性沉重,最能墜熱開結。
④《綱目》:平肝墜熱,消瘡腫,口舌瘡。
醋磨塗蜈蚣咬。
⑤《本草匯言》:解疔毒,消惡瘡,退風癬,散腳氣壅腫。
《嘉佑方》治傷寒熱實結胸,磨水入承氣湯服之。
④《本經逢原》:婦人產後陰挺不收,和冰片研水服之。
蠼螋、蜈蚣咬,和蒜塗之。
⑦《醫林纂要》:補心寧神,解毒除熱。
朽鐵上赤衣,塗漆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調敷,內服:研末水調。
【選方】①治疔瘡:用多年牆內或泥土中銹釘,洗凈,以灰火內煅,入醋內淬,待冷,用刀刮釘銹,又於火內煅紅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紗帛細羅包裹。
遇人有此證,略將瘡口撥開,挑葯末在內,不以是為膏。
(《普濟方》) ②治疔腫:鐵衣末,以人乳和敷之。
(《普濟方》) ③治腳腿紅腫,熱如火炙,俗名赤游風:鐵銹水塗解之。
(《聖濟方》) ④治重舌腫脹:鐵銹鎖燒紅,打下銹,研末,水調二錢噙咽。
(《生生編》) ⑤治湯火傷瘡:青竹燒油,同鐵銹搽之。
(《積德堂經驗方》) ⑥治風瘙癮疹:鐵銹磨水塗之。
(《瀕湖集簡方》) ⑦治內熱遺精:鐵銹末,冷水服一錢,三服止。
(《活人心統》)
【名家論述】《本草經疏》:鐵銹,其味辛苦,氣寒。
惡瘡疥癬,濕熱所生;蜘蛛蟲咬,毒氣傷血,辛苦能除濕熱,寒能解熱毒氣,故主之也。
又秘法,取露天入土者,研極細,同蟾酥、腦、麝,以金針刺入疔瘡中,令至根,然後以葯塞入,能拔疔根。
除鐵銹方法
去除鐵銹加適量的鹽酸,鐵銹是紅色粉末狀物質(Fe2O3)三氧化二鐵
加適量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Fe+2FeCl3=3FeCl2
(鹽酸過量時,要3個方程式一起用)
滑輪,動滑輪、定滑輪、滑輪組
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類簡單機械。在我國早在戰國時期的著作《墨經》中就有關於滑輪的記載。中心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是變形的等臂杠桿,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中心軸跟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是變形的不等臂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實際中常把一定數量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滑輪組。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工廠中常用的差動滑輪(俗稱手拉葫蘆)也是一種滑輪組。滑輪組在起重機、卷揚機、升降機等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 ,組合成為滑輪組。
(1)定滑輪
定滑輪的特點
通過定滑輪來拉鉤碼並不省力。通過或不通過定滑輪,彈簧秤的讀數是一樣的。可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在不少情況下,改變力的方向會給工作帶來方便。
定滑輪的原理
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動力L1、阻力L2臂都等於滑輪半徑。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輪不省力的結論。
(2)動滑輪
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省1/2力多費1倍距離.
動滑輪的特點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
動滑輪的原理
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桿。
(3)滑輪組
輪組:由定滑輪跟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既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的自由端繞過動滑輪的算一段,而繞過定滑輪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重物移動的距離.
滑輪組的用途:
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滑輪組的特點
用滑輪組做實驗,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是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貨物升高的距離。
杠桿
杠桿的性質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
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
當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於平衡狀態,這種狀態叫做杠桿平衡.
杠桿平衡時保持在水平位置靜止或勻速轉動。
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
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
使用杠桿時,如果杠桿靜止不動或繞支點勻速轉動,那麼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
動力臂×動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變為F2/F1=L1/L2
杠桿的平衡不僅與動力和阻力有關,還與力的作用點及力的作用方向有關。
生活中的杠桿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在杠桿右邊向下杠桿是等臂杠桿;第二種是重點在中間,動力臂大於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第三種是力點在中間,動力臂小於阻,是費力杠桿。
第一種杠桿例如:剪刀、釘錘、拔釘器……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還要看重點(阻力點)和支點的距離:重點離支點越近則越省力,越遠就越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如定滑輪和天平,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種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剪紙板時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1.剪較硬物體
要用較大的力才能剪開硬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大。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的剪刀。
2.剪紙或布
用較小的力就能剪開紙或布之類較軟的物體,這說明阻力較小,同時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較長。用動力臂較短、阻力臂較長的剪刀。
3.剪樹枝
修剪樹枝時,一方面樹枝較硬,這就要求剪刀的動力臂要長、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齊,要求剪刀刀口要長。用動力臂較長、阻力臂較短,同時刀口較長的剪刀.
斜面
斜面簡介
簡單機械的一種,可用於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難。距離比和力比都取決於傾角。如摩擦力很小,則可達到很高的效率。用F表示力,L表示斜面長,h表示斜面高,物重為G。不計無用阻力時,根據功的原理,得W=Fs=Gh
斜面:同水平面成一向上傾斜角度的平面。沿垂線向上舉物體費力,若把物體放在斜面上,沿斜面往上推或拉就可以省力。設重量為W的物體放在升角為α的斜面AB上。當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若不考慮摩擦,則由靜力學平衡條件可知重力W 、沿斜面的拉力F和斜面的法向反力N構成一封閉力三角形F=Wsinα。因F為輸入力,W為輸出力,所以斜面的機械益=W/F=1/sinα=s/h。這就是斜面原理:輸出力同輸入力之比等於直角三角形ABC中的斜邊同一直角邊之比。 因s>h,所以斜面的機械利益大於1。盤山公路、物料運輸機中的斜面傳送帶等就是斜面原理的具體應用。
斜面與平面的傾角越小,斜面較長,則省力,但費距離,機械效率低。
斜面與平面的傾角越大,斜面較短,則費力,但省距離,機械效率高。
斜面分類
從山頂到山腳的傾斜面叫斜面,也叫斜坡或山坡。在地圖上明確斜面的具體形狀,對定向越野有一定價值。斜面按其形狀可分為:
(1)等齊斜面。實地坡度基本一致的斜面叫等齊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視。地圖上,從山頂到山腳,間隔基本相等的一組等高線,表示為等齊斜面。
(2)凸形斜面。實地坡度為上緩下陡的斜面叫凸形斜面,部分地段不能通視。地圖上,從山頂到山腳,間隔為上面稀、下面密的一組等高線,表示為凸形斜面。
(3)凹形斜面。實地坡度為上陡下緩的斜面叫凹形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視。地圖上,從山頂到山腳,間隔為上面密、下面稀的一組等高線,表示為凹形斜面。
(4)波狀斜面。實地坡度交叉變換、陡緩不一、成波狀形的不規則斜面叫波狀斜面,若乾地段不能通視。地圖上,表示該狀斜面的等高線間隔稀密不均,沒有規律。
斜面的應用
金字塔、樓梯、登機橋……
我不知道擺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就找到這么多了
挨手指頭都受不了了
祝你考試考出好成績,努力向上吧!

⑦ 小學科學j215簡單機械實驗盒怎麼組裝

G2515-先機,如果要組裝的話,按照它的說明書組裝就行。

⑧ 1、像撬棍那樣能繞著一個固定的支點將物體撬起的簡單機械叫做________。

2.熱能.光能或聲能,最終來自(應該是大自然吧)3.輪軸.如車的控制盤,扳手,門把。4.由電磁鐵和電池的..5.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6.越費力,越省力7.即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和生存環境,三個層次: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多樣性8.如狗,如螞蟻9.框架結構,小格子基本都是三角形。1.杠桿

⑨ 機械設計基礎模型製作

一、機械設計基礎課件總體介紹:
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培養學生具有一定機械設計能力的技術基礎課程。本課程在教學內容方面看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創新思維,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著重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本訓練。
本課程的目的及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
1.掌握機構的原理、運動特性和機械動力學的基本知識,初步具有分析和設計基本機構的能力,並對機械運動方案的確定有所了解。
2.掌握通用機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點、選用和設計計算的基本知識,並初步具有設計簡單的機械及通用機械傳動裝置的能力。
3.具有應用計算機技術的能力。?
4.具有運用標准、規范、手冊、圖冊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
5.能通過實驗來驗證理論,並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同時使學生的動手及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和訓練。
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
1.教學基本內容?
機械設計基礎的主要內容。機械設計的一般原則和程序。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輪系、其它常用機構。
機械運動方案的選擇。
機械調速,剛性回轉件平衡。
機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計算準則,機械零件常用材料選擇原則,機械零件工藝性、標准化。
聯接件設計:螺紋聯接,鍵、花鍵聯接等。
傳動件設計: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螺旋傳動等。
軸系零、部件設計: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軸器,離合器等。
其它零、部件設計:彈簧,減速器等。
創新設計:簡介,實例分析。
2.習題課,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
根據教學需要,要適當安排習題課(討論課)、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
學生必須獨立、按時完成課外習題和設計作業。
習題和作業完成情況應作為評定課程成績的一部分。
3.課程設計?
設計能力的培養要求包括下列內容:
(1) 能根據設計任務擬定總體方案。
(2) 能按機器的工作狀況分析和計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合理選擇零件材料正確計算零件的工作能力和確定其主要尺寸。
(3) 能考慮製造工藝、使用、維護,經濟性和安全等問題,進行零件的結構設計。
(4) 繪制機器或部件的裝配圖以及零件圖等。
每個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課程設計。設計題目為機械傳動裝置、簡單的機械或機構設計。設計題目要靈活多樣,教師要加強指導,注意培養和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設計工作量的最低要求應相當於以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為主體的機械傳動裝置,每個學生至少應完成:部件裝配圖1張,零件工作圖1張,設計說明書1份。課程設計完成後,每個學生應進行答辯,答辯情況應作為評定成績的一部分。
4.實驗?
每個學生要做4個實驗,實驗內容如下:
實驗1、 機械設計及創新展示與分析
實驗2、 機構運動簡圖測繪
實驗3、 齒輪范成實驗
實驗4、 機械拆裝實驗
實驗後應寫出實驗報告。
三、機械設計基礎的教學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
機械設計的一般知識。機構和機械零件的主要類型、性能、特點、應用。機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標准,結構工藝性。摩擦、磨損、潤滑和密封的一般知識。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機構的組成,工作原理和運動特性。
機械動力學的基本原理、防振、減振的途徑。
機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應力狀態、失效形式等。
機械零件的設計計算準則:強度,剛度,耐磨性,壽命,熱平衡及經濟性等。
簡化計算,當量法,試演算法等。
改善載荷和應力分布不均勻的方法,提高零件疲勞強度的措施,改善摩擦學性能的途徑。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繪制機構簡圖;機械零、部件的設計計算及其工作圖的繪制;查閱技術資料;編寫技術文件及應該計算機技術等
機械設計基礎課件在線學習:http://www.qzc.cn/jdx/jxsj/wlkj/word/html/out/kjjs.html
機械工程師網站: http://www.chinamachinist.net/html/jiaocheng/lijiaocheng/20080312/2357.html

希望幫得上你

閱讀全文

與簡單機械裝置拆裝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博銅閥門批發部怎麼樣 瀏覽:114
朝陽開平閥門廠 瀏覽:735
狂戰怎麼一個大機械王座 瀏覽:480
揭陽貴特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148
甘肅哪裡有洗砂設備 瀏覽:932
自製空氣對流實驗裝置 瀏覽:495
樂高能搭什麼運動器材 瀏覽:500
車上儀器表出現板子符號是什麼 瀏覽:264
創燒傷都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313
Pe工具箱explorer 瀏覽:341
diy數控機床系統用什麼 瀏覽:452
一套生產洗衣液設備多少錢 瀏覽:817
製冷中級工有什麼用 瀏覽:616
動能機械儲存裝置 瀏覽:442
電腦縫紉機軸承轉不動怎麼回事 瀏覽:528
人工製冷是個什麼東西 瀏覽:235
鑽孔樁施工可採用哪些機械 瀏覽:121
安徽設備采保費如何收取 瀏覽:234
3大電動工具品牌好 瀏覽:871
cad如何畫軸機械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