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用於實驗室製取氣體和實驗探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儀器a的名
A、儀器a為長頸漏斗,故A說法正確; B、儀器b為燒杯,在加熱時必須在石棉網上加熱,故B說法錯誤; C、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必須加熱,所以該裝置不能用高錳酸鉀來製取氧氣,故C說法錯誤;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該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應該從長管進入,故D說法錯誤. 故選A. |
⑵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A、B裝置連接
(1)將A、B裝置抄連接,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因為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變紅色,故答案為: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澱和水,可以用於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故答案為:Ca(OH)2+CO2═CaCO3↓+H2O
(3)將瓶中的氣體沿D裝置燒杯左側內壁緩慢倒入,觀察到的現象是: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這些現象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故答案為: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故答案為:(1)溶液由紫色變為紅色,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2)Ca(OH)2+CO2═CaCO3↓+H2O.
(3)燃著的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⑶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並驗證其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A裝置中發生的化
(1)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鹽酸(主要成分HCl),二者接觸即可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所以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時,應從a管導入,當集氣瓶內充滿二氧化碳時,多餘的二氧化碳就從b導管冒出,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答案為:將燃著的木條放在b處,如果熄滅,證明已滿;
(3)A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碳酸,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由於鹽酸能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後形成鹽酸,碳酸鈣能溶於鹽酸;故答案為:H2O+CO2═H2CO3 氯化氫氣體;
(4)由於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所以底部蠟燭先熄滅;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隔絕了氧氣;
(5)A裝置的特點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所以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製取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故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
⑷ 下列實驗裝置或操作設計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 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B.製取少量的
A.容量瓶只能用於配製一定濃度的溶液,只能在常溫下使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硫酸,故A錯誤; B.應在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題中實驗操作易生成氫氧化鐵沉澱,故B錯誤; C.用硫酸標准溶液滴定氫氧化鈉溶液,硫酸裝在酸式滴定管中,符合實驗要求,故C正確; D.氫氧化鈉應放在左盤中,且放在小燒杯中稱量,故D錯誤. 故選C.
⑸ 四位同學根據提供的實驗儀器分別設計了下列四套製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他們對設計的裝置相互進行了交
A、裝置中的金抄屬網放襲下使反應物相互接觸則反應進行,金屬網升高使反應物相互脫離則反應停止,所以可以使反應隨時停止和發生,故A符合題意; B、玻璃導管幾乎伸到試管底部,加入一定稀鹽酸後,導管口可能被液封,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不能排出,所以不能使反應隨時停止和發生,故B不符合題意; C、裝置中的長頸漏斗在反應過程可隨時添加液體反應物,但不能使反應隨時停止和發生,故C不符合題意; D、裝置中的注射器在反應過程可隨時添加液體反應物,但不能使反應隨時停止和發生;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⑹ 如圖是一位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圖.(1)指出這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______、______.(2)
(1)該反應需要加熱條件下發生,且氯氣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會倒吸,則圖中錯誤版為缺少酒精燈權、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或應利用倒扣的漏斗),故答案為:缺少酒精燈;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氣中,則燒杯里裝有氫氧化鈉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發生的反應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為: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Cl2+2NaOH=NaClO+NaCl+H2O; (3)Cl2通入NaBr溶液中,生成單質溴,並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溴易溶於四氯化碳,分層後上層為無色,下層為橙黃色,故答案為:無;橙黃.
⑺ (2014青島)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帶標號儀器
(1)由儀器的圖和用途可知①為錐形瓶,②為水槽;故答案為:錐形瓶;水槽; (2)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後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改變,只是加快了過氧化氫反應生成氧氣的速率,故二氧化錳是催化劑,故答案為:催化作用; (3)組裝好A裝置後,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由於漏氣而收集不到製取的氣體,造成葯品的浪費,所以該同學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後將導管一端通入水中,並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觀察導管口是否有連續的氣泡冒出,該操作的目的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答案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4)由於氧氣不易溶於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為:氧氣不易溶於水; (5)由於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收集滿氧氣的氧氣瓶應正放在桌面上;故答案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⑻ 如圖是某學生設計的製取氫氣,並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改正裝置中的錯誤之處
(1)應該改為: ①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應伸入液面之下. ②導管應伸到B試管接近底部處. ③試管口應該略向下傾斜 (2)製取氫氣通常用鋅和稀鹽酸(或鋅和稀硫酸).故填:鋅和稀鹽酸(或鋅和稀硫酸). (3)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uO △ | .
與下列製取設計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方管怎麼上軸承
發布:2025-10-01 17:06:45
瀏覽:24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