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發布時間:2022-01-12 00:28:09

1. 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1中,s=0.3m,h=0.1m,
所以n=
s
h
=
0.3m
0.1m
=3,故實驗1是用甲圖做的實驗;
實驗2中,s=0.5m,h=0.1m,
所以n=
s
h
=
0.5m
0.1m
=5,故實驗2是用乙圖做的實驗;
實驗2:機械效率η 2 =
W 有用
W 總
×100%=
Gh
Fs
×100%=
4N×0.1m
1.4N×0.5m
×100%≈57%;
實驗3:機械效率η 3 =
W 有用
W 總
×100%=
Gh
Fs
×100%=
6N×0.1m
2.4N×0.3m
×100%≈83.3%;
(2)實驗1和2中,提升重物相同,距離相同,只是滑輪組不同,尤其是動滑輪的個數不同,實驗2的機械效率低於實驗1,因此可得出: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3)實驗1和3中,滑輪組相同,實驗3提升的重物大於實驗1,機械效率也更高,說明: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為:(1)甲;乙;見下表;(2)越低;(3)增加物重.
物理量 1 2 3
鉤碼重G(N) 4 4 6
鉤碼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繩端拉力F(N) 1.8 1.4 2.4
繩端移動距離S(m) 0.3 0.5 0.3
機械效率η 74% 57% 83.3%

2. 某實驗小組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n...

(1)在該實驗中,需要用測力計測拉力與物體的重力,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上升的高度與測力計移動的距離.
(2)由表中的數據可知,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測力計移動的距離都是物體上升高度的3倍,它們是用同一個滑輪組做的實驗,滑輪組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n=3,由圖示滑輪組可知,實驗使用的是圖甲的滑輪組.
(3)由表中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據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4)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使用不同滑輪組提升相同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
(5)通過本實驗不能判斷繩子的繞法是否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
故答案為:(1)彈簧測力計;刻度尺;(2)1;2;甲;(3)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1;3;低;(5)繩子的繞法.

3. 如圖所示是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1)應______向上拉彈簧測力計使物體G升高,從彈簧測力計上讀


(1)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只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功時,彈簧測力計的示回數和答繩子的拉力相等;
根據η=

W有
W總
=
Gh
Fs
可知,需要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重物上升的高度h和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
(2)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
Gh
Fs

(3)由表中數據可知:
W=Gh=5.4N×0.15m=0.81J,W=Fs=2N×0.45m=0.9J,η=
Gh
Fs
=
0.81J
0.9J
=90%;
(4)由圖可知n=3,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
Gh
Fs
=
Gh
Fnh
=
G
nF
=
G
3F

(5)滑輪組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在此過程中所做的額外功不變,由於物體的重力增加,
所以有用功增大,由公式η=
W有
W總
=
W有
W有+W額
可知,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值將增大,所以機械效率變大.
故答案為:
(1)緩慢勻速;拉力F;上升的高度h;移動的距離s;
(2)
Gh
Fs

(3)0.81;0.9;90%;
(4)
G
3F

(5)變大.

4. 測滑輪組機械效率時,所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實驗中要豎直向上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2)表中第

(1)為了測力計的示數與於拉力的大小相等,只有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2)根據圖示可回知,n=3,第一次實答驗中,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h=3×0.1m=0.3m;
則第一次實驗的機械效率:η=

W有
W總
×100%=
Gh
Fs
×100%=
2N×0.1m
1.1N×0.3m
×100%=60.6%;
(3)根據1、2兩次實驗數據,可得出:滑輪組一定時,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輪組機械效率越高;
該實驗中應用了控制變數法.
故答案為:(1)勻速;(2)60.6%;(3)滑輪組一定時,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輪組機械效率越高;B.

5. 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據如下表: 物理

(1)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F時,應盡量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
(2)η=

W有用
W總
×100%=
Gh
Fs
×100%=
4N×0.1m
1.8N×0.3m
×100%=74%
由表格中數據知,h=0.1m,s=0.3m,可知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
F=
1
3
(G+G),則:
G=3F-G=1.8N×3-4N=1.4N;
(3)第二次實驗,h=0.1m,s=0.3m,可知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為6N,所以是用b滑輪組做的實驗;
第4次實驗,h=0.2m,s=1.0m,可知由5段繩子承擔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為4N,所以是用c滑輪組做的實驗;
(4)第1、2次實驗數據,使用同一滑輪組,被提升的物重越大,機械效率越高,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第1、3次實驗數據,使用不同的滑輪組,動滑輪個數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小;
(5)第3、4次實驗數據,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相同的物重,物體被提升的高度不同,機械效率相同,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
故答案為:(1)勻速;(2)74%;1.4;(3)b;c;(4)增加物重;越小;(5)無關.

6. 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通過表中數據可分

(1)甲乙(2)57% 83%(3)越低(4)增加物重

7. 在做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某同學正確測得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是0.2m,物重是1.2N


(1)根據二力平衡知,只有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時,拉力才等於彈簧回測力計的示數;
(答2)分析該同學的實驗記錄可知:有用功大於總功,而有用功應小於總功,所以這一點是違背規律的;
由滑輪組可知:n=3,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nh=3×0.2m=0.6m,
總功為W=Fs=0.5N×0.6m=0.3J,
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1=

W有
W總
=
0.24J
0.3J
=80%;
(3)使用同一滑輪組時,做的額外功不變,增加物重,增大了有用功,則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增大,即機械效率變大,故η2>η1
故答案為:
(1)豎直方向勻速;
(2)80%;
(3)>.

8. 實驗室中「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每個滑輪組下面掛4個鉤碼,每個鉤碼重0.5N,每個


(1)只有讓鉤碼勻速上升,此時滑輪對鉤碼的拉力的大小才會等於鉤碼的重力,專測力屬計的示數才等於拉力的大小;
(2)由圖甲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為3,
有用功:
W =Gh=4×0.5N×0.2m=0.4J,
繩端移動的距離:
s=nh=3×0.2m=0.6m,
拉力做的總功:
W =Fs=0.8N×0.6m=0.48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W 有
W 總
×100%=
0.4J
0.48J
×100%≈83.3%;
(3)滑輪組(甲)和(乙)提升相同的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時,兩者做的有用功相等,
因甲組的動滑輪的個數比乙組的少,
所做的額外功就少,
由機械效率的公式η=
W 有
W 總
×100%=
W 有
W 有 + W 額
×100%=
1
1+
W 額
W 有
×100%可知,η >η
故答案為:
(1)向上勻速直線;
(2)0.4;83.3%;
(3)大於.

9. 某小組在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得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繩端時,

(1)用彈簧測復力計拉制動繩端時,拉力的方向應 豎直向上,並使物體 勻速上升.
(2)由圖示滑輪組可知,甲承重繩子的股數為3,圖乙所示滑輪組承重繩子的股數為5,
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實驗1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鉤碼上升高度的3倍,則實驗1是用甲圖做的實驗,
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實驗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鉤碼上升高度的5倍,則實驗2是用乙圖做的實驗.
(3)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η1=

W有用
W總
×100%=
G1h1
F1s1
×100%=
4N×0.1m
1.8N×0.3m
×100%≈74%,
η2=
W有用
W總
×100%=
G2h2
F2s2
×100%=
4N×0.1m
1.4N×0.5m
×100%≈57%,
(4)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滑輪組中動滑輪的個數越多,機械效率越小.
故答案為:(1)豎直向上;勻速;(2)甲;乙;(3)74%;57%;(4)滑輪組中動滑輪的個數越多,機械效率越小.

10. 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1)安裝好實驗器材後,記下鉤碼和拴住彈簧測力

(1)在此題中,要正確測量拉力,需要勻速拉動測力計.並讀出測力計的示數回.
故答案為:勻答速;彈簧測力計示數.
(2)由圖知,此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s=3h=3×0.2m=0.6m.所以線端移動距離測量錯誤.
因為總功為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所以總功計算錯誤.
故答案為:拴住彈簧測力計的線端提升的距離s;總功W
(3)提起的物體越重,所做的有用功越多,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值越大,所以機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為:<.

與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狂戰怎麼一個大機械王座 瀏覽:480
揭陽貴特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148
甘肅哪裡有洗砂設備 瀏覽:932
自製空氣對流實驗裝置 瀏覽:495
樂高能搭什麼運動器材 瀏覽:500
車上儀器表出現板子符號是什麼 瀏覽:264
創燒傷都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313
Pe工具箱explorer 瀏覽:341
diy數控機床系統用什麼 瀏覽:452
一套生產洗衣液設備多少錢 瀏覽:817
製冷中級工有什麼用 瀏覽:616
動能機械儲存裝置 瀏覽:442
電腦縫紉機軸承轉不動怎麼回事 瀏覽:528
人工製冷是個什麼東西 瀏覽:235
鑽孔樁施工可採用哪些機械 瀏覽:121
安徽設備采保費如何收取 瀏覽:234
3大電動工具品牌好 瀏覽:871
cad如何畫軸機械 瀏覽:307
皮帶傳動裝置防護罩於皮帶距離 瀏覽:449
方管怎麼上軸承 瀏覽:245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