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氯鹼裝置次氯酸鈉不需要,怎麼處理
根據介質、壓力、管徑來判定
1996年4月23日原勞動部頒發了《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以下簡稱規定),2003年3月11日頒發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令第373號)(以下簡稱條例)]目前我國壓力管道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驗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規化、規范化。
一、壓力管道的定義
根據《規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管道及附屬設施,屬於壓力管道範圍:輸送GB 5044《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中規定的毒性程度為極度危害的管道;輸送GB 50160《石油化工設計防火規范》及GriJ 16《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的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介質的管道;最高工作壓力大於等於0.1 MPa(表壓,下同),輸送介質為氣(汽)體、液化氣體的管道;最高工作壓力大於等於0.1 MPa,輸送介質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的或最高工作溫度高於等於標准沸點的液體的管道;前四項規定的管道的附屬設施及安全保護裝置等。並指出輸送無毒、不可燃、無腐蝕性氣體,其管道公稱直徑小於150mm、且其最高工作壓力小於16MPa的管道,不適用於該《規定》。
《條例》對壓力管道的定義為: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於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准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於25film的管道。
B. 氯鹼工業是什麼干什麼用
氯鹼工業指的是工業上用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來製取氫氧化鈉(NaOH)、氯氣(Cl)和氫氣(H),並以它們為原料生產一系列化工產品,稱為氯鹼工業。
氯鹼工業是最基本的化學工業之一,它的產品除應用於化學工業本身外,還廣泛應用於輕工業、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石油化學工業以及公用事業。
中國的氯鹼工業主要採用隔膜法和離子膜交換法兩種生產工藝。氯鹼工業的主要產品包括燒鹼、聚氯乙烯(PVC)、氯氣、氫氣等。氯鹼產品主要用於製造有機化學品、造紙、肥皂、玻璃、化纖、塑料等領域。
近年來,中國氯鹼工業迅速發展,原有氯鹼企業紛紛擴大了生產能力,一些新的企業也相繼投產,產能快速提升,氯鹼工業呈現出加速向規模化,高技術含量方面發展的態勢。中國氯鹼工業在產能迅速提升的同時,技術也獲得了長足發展,規模化裝置增多,裝置技術水平提高,中國氯鹼工業呈規模化、高技術化發展態勢。
C. 氯鹼的准入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告2007年第74號
為遏制氯鹼行業盲目擴張趨勢,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規范行業發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要求,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氯鹼(燒鹼、聚氯乙烯)行業准入條件》,現予以公告。
各有關部門在對氯鹼生產建設項目進行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境評估、信貸融資、電力供給等工作中要以本准入條件為依據。
附件:氯鹼(燒鹼、聚氯乙烯)行業准入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日
附件:
氯鹼(燒鹼、聚氯乙烯)行業准入條件
為促進氯鹼行業穩定健康發展,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提高行業綜合競爭力,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按照「優化布局、有序發展、調整結構、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安全生產、技術進步」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對氯鹼(燒鹼、聚氯乙烯)行業提出以下准入條件。
一、產業布局
(一)新建氯鹼生產企業應靠近資源、能源產地,有較好的環保、運輸條件,並符合本地區氯鹼行業發展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除搬遷企業外,東部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電石法聚氯乙烯項目和與其相配套的燒鹼項目。
(二)在國務院、國家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城市規劃區邊界外2公里以內,主要河流兩岸、公路、鐵路、水路干線兩側,及居民聚集區和其它嚴防污染的食品、葯品、衛生產品、精密製造產品等企業周邊1公里以內,國家及地方所規定的環保、安全防護距離內,禁止新建電石法聚氯乙烯和燒鹼生產裝置。
二、規模、工藝與裝備
(一)為滿足國家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要求,實現合理規模經濟,新建燒鹼裝置起始規模必須達到30萬噸/年及以上(老企業搬遷項目除外),新建、改擴建聚氯乙烯裝置起始規模必須達到30萬噸/年及以上。
(二)新建、改擴建電石法聚氯乙烯項目必須同時配套建設電石渣制水泥等電石渣綜合利用裝置,其電石渣制水泥裝置單套生產規模必須達到2000噸/日及以上。現有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裝置配套建設的電石渣制水泥生產裝置規模必須達到1000噸/日及以上。鼓勵新建電石法聚氯乙烯配套建設大型、密閉式電石爐生產裝置,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三)新建、改擴建燒鹼生產裝置禁止採用普通金屬陽極、石墨陽極和水銀法電解槽,鼓勵採用30平方米以上節能型金屬陽極隔膜電解槽(擴張陽極、改性隔膜、活性陰極、小極距等技術)及離子膜電解槽。鼓勵採用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生產技術替代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技術,鼓勵干法制乙炔、大型轉化器、變壓吸附、無汞觸媒等電石法聚氯乙烯工藝技術的開發和技術改造。鼓勵新建電石渣制水泥生產裝置採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
三、能源消耗
(一)新建、改擴建燒鹼裝置單位產品能耗標准
新建、改擴建燒鹼裝置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准入值指標包括綜合能耗和電解單元交流電耗,其准入值應符合以下要求。
新建、改擴建燒鹼裝置產品單位能耗限額准入值
產品規格
質量分數(%)
綜合能耗准入值
(千克標煤/噸)
電解單元交流電耗准入值
(千瓦時/噸)
≤12個月
≤24個月
≤36個月
≤12個月
≤24個月
≤36個月
離子膜法液鹼≥30.0
≤350
≤360
≤370
≤2340
≤2390
≤2450
離子膜法液鹼≥45.0
≤490
≤510
≤530
離子膜法固鹼≥98.0
≤750
≤780
≤810
隔膜法液鹼≥30.0
≤800
≤2450
隔膜法液鹼≥42.0
≤950
隔膜法固鹼≥95.0
≤1100
注1:表中離子膜法燒鹼綜合能耗和電解單元交流電耗准入值按表中數值分階段考核,新裝置投產超過36個月後,繼續執行36個月的准入值。
注2:表中隔膜法燒鹼電解單元交流電耗准入值,是指金屬陽極隔膜電解槽電流密度為1700 A/m2的執行標准。並規定電流密度每增減100 A/m2 ,燒鹼電解單元單位產品交流電耗減增44千瓦時/噸。
(二)現有燒鹼裝置單位產品能耗標准
現有燒鹼生產裝置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指標包括綜合能耗和電解單元交流電耗,其限額值應符合以下要求。
現有燒鹼裝置單位產品能耗限額
產品規格
質量分數(%)
綜合能耗限額
(千克標煤/噸)
電解單元交流電耗限額
(千瓦時/噸)
離子膜法液鹼≥30.0
≤500
≤2490
離子膜法液鹼≥45.0
≤600
離子膜法固鹼≥98.0
≤900
隔膜法液鹼≥30.0
≤980
≤2570
隔膜法液鹼≥42.0
≤1200
隔膜法固鹼≥95.0
≤1350
註:表中隔膜法燒鹼電解單元交流電耗限額值,是指金屬陽極隔膜電解槽電流密度為1700A/m2的執行標准。並規定電流密度每增減100A/m2 ,燒鹼電解單元單位產品交流電耗減增44千瓦時/噸。
(三)新建、改擴建電石法聚氯乙烯裝置,電石消耗應小於1420千克/噸(按折標300升/千克計算)。新建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裝置乙烯消耗應低於480千克/噸。
(四)推廣循環經濟理念,提高氯鹼行業能源利用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管理辦法,建設熱電聯產、開展直購電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安全、健康、環境保護
新建、改擴建燒鹼、聚氯乙烯裝置必須由國家認可的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和有資質單位組織的環境、健康、安全評價,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地方各項管理規范和標准,並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裝置產生的廢汞觸煤、廢汞活性炭、含汞廢酸、含汞廢水等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危險廢棄物的管理規定,嚴格監控。
新建、改擴建燒鹼、聚氯乙烯生產企業必須達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燒鹼/聚氯乙烯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所規定的各項指標要求。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企業必須要有電石渣回收及綜合利用措施,禁止電石渣堆存、填埋。
五、監督與管理
(一)按照國家投資管理有關規定,嚴格新建、改擴建燒鹼、聚氯乙烯項目的審批、核准或備案程序管理,新建、改擴建燒鹼、聚氯乙烯項目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安全許可、環境影響評價、土地使用、項目備案或核准管理。
(二)新建、改擴建燒鹼、聚氯乙烯生產裝置建成投產前,要經省級及以上投資、土地、環保、安全、質檢等管理部門及有關專家組成的聯合檢查組,按照本准入條件要求進行檢查,在達到准入條件之前,不得進行試生產。經檢查未達到准入條件的,應責令限期整改。
(三)對不符合本准入條件的新建、改擴建燒鹼、聚氯乙烯生產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得提供土地,安全監管部門不得辦理安全許可,環境保護管理部門不得辦理環保審批手續,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信貸支持,電力供應單位依法停止供電。地方人民政府或相關主管部門依法決定撤銷或責令暫停項目的建設。
(四)各省(區、市)氯鹼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氯鹼生產企業執行本准入條件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和中國氯鹼工業協會要積極宣傳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加強行業自律,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行業監督、管理工作。
六、附則
(一)本准入條件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除外)所有類型的氯鹼生產企業。
(二)本准入條件自2007年12月1日起實施,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解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根據氯鹼行業發展情況和國家宏觀調控要求進行修訂。
D. 氯鹼工程 如何選擇加熱蒸汽壓力的大小
單就蒸汽消耗而言,的確0.5MPa(G)和0.7MPa(G)的蒸汽的焓值差得並不大,幾乎可以忽略兩種品味的熱源蒸汽之間的焓差,但是這個問題僅僅是焓值和蒸汽用量能說明的么?
這是個加熱器,其換熱面積是固定不變的,那麼根據傳熱方程Q=K.S.ΔT,其他條件不變時,總傳熱系數K大致維持不變,換熱面積不變,但恰恰ΔT增大了,假設該加熱器是再沸器,那麼看看兩種蒸汽的參數吧:
壓力 P = 0.7MPa(G)
溫度 T = 170.41 ℃
比焓 H = 2768.30 kJ/kg
壓力 P = 0.5MPa(G)
溫度 T = 158.83 ℃
比焓 H = 2756.14 kJ/kg
加熱器為再沸器時,其溫差增加了~12℃,如果該再沸器的設計溫差是40℃的話,那麼很顯然這個增加的溫差是很致命的,也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再沸器的熱負荷增加了12/40=30%!!設計溫差越大,這個增加幅度越小。
再沸器的熱負荷增加30%是個啥概念,蒸汽消耗肯定上升!怎麼會下降呢??
想想精餾塔塔釜加熱蒸汽提高壓力後,塔頂采出量不變的前提下,是不是塔頂迴流量會增大?很明顯是汽化量增加了,即使不是再沸器,那麼被加熱介質的溫度肯定會提高!
再說一個大家都有的經驗,蒸汽調節閥前的壓力為1.5MPa(G),經調節閥調節到0.5MPa(G)供加熱器使用,現在你把閥後的壓力調到0.7MPa(G),閥門的開度肯定變大,蒸汽耗量肯定上升,決不會是下降。
對於被加熱介質,顯而易見的是:流量不變的情況下其出加熱器的溫度會增加~12℃,進出換熱器的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流量會增加(這意味著設備的處理能力增加了,可以擴產了哦),至於增加多少按Q=W.Cp.(T出-T進)=K.S.ΔT核算就是了,計算是很簡單的。
換熱器設備一旦確定了設備參數,其操作參數的變化肯定是相互依存的,單獨的討論蒸汽的壓力和焓值差異對蒸汽用量的影響是不正確的。
建議樓主仔細核算一下,你的這台設備熱負荷相當大了,按你的數據,使用0.5MPa(G)蒸汽時的熱負荷是:
Q=10x1000x(2756.14-670.5)=2.09x10^7 kJ/h =4.98x10^6 kcal/h,每小時足足有500萬大卡的熱量,這個加熱器應該是個好幾百平方的一個大傢伙了,樓主估計是要擴產吧,仔細咯。。。
說了大通,好像這個問題就是化工原理里的一道例題吧。其實大家現場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是很基礎的問題,大學都學過的,只要稍微用筆在紙上寫寫都該知道的。
E.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氯鹼工業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電極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B.
氯鹼工業原理:陽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由圖可知Cu為陰回極(若銅為答陽極,則銅失電子,氯離子不反應),C為陽極,
A、石墨為陽極,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故A錯誤;
B、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沒有氯氣生成,所以用濕潤KI澱粉試劑在銅電極附近檢驗氣體,試紙不變藍色,故B錯誤;
C、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同時生成氫氧化鈉,電解池中陽離子向陰極移動,Na+向Cu電極移動,故C錯誤;
D、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銅電極的反應式為:2H++2e-═H2↑,故D正確.
故選D.
F. 同學設計一個燃料電池如下圖所示目的是探究氯鹼工業原理和不同的精煉原理其中
(1)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電極是負極、通入氧化劑的電極是正極,負極上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H 2 -2e - +2OH - ═2H 2 O,
故答案為:負;H 2 -2e - +2OH - ═2H 2 O;
(2)乙池有外接電源屬於電解池,鐵電極連接原電池的負極,所以是陰極,則石墨電極是陽極,陽極上氯離子放電生成氯氣,陰極上氫離子放電,導致陰極附近氫氧根離子濃度大於氫離子濃度溶液呈鹼性,所以乙裝置中生成氫氧化鈉主要在鐵極區,則鐵極區的溶液先變紅,故答案為:陽極;鐵極;
(3)如果粗銅中含有鋅、銀等雜質,陽極上不僅銅還有鋅、銀失電子進入溶液,陰極上析出銅,電極反應式為:Cu 2+ +2e - =Cu;根據轉移電子數相等知,陽極上溶解的銅小於陰極上析出的銅,所以丙裝置中反應一段時間,硫酸銅溶液濃度將減小,
故答案為:減小;Cu 2+ +2e - =Cu;
(4)根據串聯電池中轉移電子數相等得氧氣、氫氣的關系式為:O 2 ----2H 2 ,設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是xmol,
O 2 -------2H 2
22.4L 2
0.224L x
x=0.02,所以消耗0.02×2=0.04mol氫離子,則乙裝置中陽離子交換膜右側進入左側的鈉離子也為0.04mol,所以乙裝置中陽離子交換膜左側溶液質量將增大0.04×23-0.04×1=0.88g,
故答案為:增大;0.88.
G. 氯鹼工業中SO42-過多會有什麼影響什麼原理
對於離子膜法制鹼工藝來說,因硫酸根在電解過程中無法透過離子膜進入燒鹼系統。硫酸根在鹽水系統中積累。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消除鹽水系統中游離氯對裝置的危害.在其系統中又多處加入了亞硫酸鈉,亞硫酸根被氧化後以硫酸根的形式同樣積累於鹽水系統中。當這些積累在鹽水系統中的硫酸根的濃度超過一定值後。在電解過程中會在陽極放電,消耗了電能的同時也會產生游離態的氧並對陽極產生較為嚴重的破壞。所以,必須去除這些系統中積累的硫酸根。
H. 上海氯鹼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氯鹼機械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08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壓力管道安裝,起重機械安裝、維修,石油化工裝置維修(除特種設備)、備品製作及工程設計,工業建設項目的設備、線路、管道、電氣、儀表及其整體生產裝置的安裝,計算機系統集成和軟體開發,非標設備鋼構件的製作、安裝,計量檢定校準(憑許可資質經營),化工石油工程、機電安裝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土石方工程、建築裝修裝飾工程、電子工程、防腐保溫工程(工程類項目憑許可資質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王偉
成立時間:2005-08-22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200053959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合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龍吳路4800號
I. 在氯鹼行業中為什麼要制氫裝置
氯鹼生產中,並不是說為什麼要制氫裝置,而是在生產燒鹼和氯氣的同時,也會產生氫氣,這三種是同時產生的產品,是必然的產品。
J. 請問氯鹼的用途和今後兩年價格的走勢
氯鹼工業屬於基本化工原料工業,基本化工原料通常是指「三酸兩鹼」,鹽酸和燒鹼這兩種氯鹼工業的食鹽電解產品就占其中的兩種,再加上氯和氫可以進一步加工成許多化工產品,所以氯鹼工業及其相關產品涉及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諸多領域,除應用於化學工業本身外,在輕工、紡織、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公用事業等領域也均有很大用途。氯鹼工業的主要產品——燒鹼、氯氣、氫氣還被廣泛應用於醫葯、冶金、電力、國防、軍工、建材和食品加工等工業部門,耗鹼和耗氯產品,已達數千種。據測算,每萬噸氯鹼可創造5—7億元工業產值。發展氯鹼工業,是相關產業部門的迫切願望,其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程度。
一、 氯鹼工業的主要產品、特性和用途 氯鹼工業的生產流程、主要產品和用途如下圖所示: 原料鹽 燒鹼 用途:造紙、紡織、制鋁、石化等
電 氯 用途:農葯、氯產品、含氯溶劑等電 石 氫(副產品) 用途:硬化油、煉鎢等
(一) 燒鹼
燒鹼naoh,又稱苛性鹼,學名氫氧化鈉,是一種白色半透明狀的結晶體。純的無水氫氧化鈉,潮解性極強,易溶於水,溶液呈強鹼性。其水溶液由於濃度不同,可以生成含有1、2、3.5、4.5和7個水分子的水合物。氫氧化鈉還易溶於乙醇、甘油;但不溶於乙醚、丙酮、液氨。燒鹼的主要用途最早從製造肥皂開始,逐漸用於造紙、紡織、印染等方面;制鋁工業及60年代後石油化工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燒鹼的用途。
西歐國家鹼(包括純鹼和燒鹼)的消費構成化學品 32% 玻璃 18% 紙及紙漿 13% 制鋁 7% 肥皂及清洗劑 6% 人造絲及賽璐珞 2% 石油工業 3% 紡織品 2% 水處理 1% 其他 16%
(二)氯
氯在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氣體,經壓縮可液化為金黃色液態氯。具有極強的刺激臭味,性甚毒,即使少量吸入,亦足以損害咽喉及肺臟,故戰爭時用作毒氣之一。氯略溶於水,在陽光下,氯水性不穩定,常放出氧,具有氧化作用,廣泛用來消毒和殺菌。氯為活潑元素之一,除氧、氮、稀有氣體、溴、碘、碳等外,能與一切單質,及多種含氫化合物反應,故用作強氧化劑和氯化劑。
氯的用途很廣,分為無機氯產品和有機氯產品兩大類。
氯最早用於製造漂白粉。含有效氯高且穩定性強的漂粉精(主要組成為次氯酸鈣)正逐漸發展,現在世界產量近20萬噸。60年代以後,又有氯代異氰尿酸及其鹽類高效漂白劑問世,目前世界產量已近8萬噸。此外,水消毒用的液氯,及紡織造紙工業用的次氯酸鈉和亞氯酸鈉,都為常用無機氯產品之一。
氯產品的第二個大用戶是有機氯農葯,含氯和通過氯來合成的農葯很多,如速滅威、含氯菊酯等。
聚氯乙烯:國外有機氯產品遠比無機氯產品為多,其中最大的耗氯產品為聚氯乙烯(pvc),目前它是僅次於聚乙烯的世界第二大塑料製品,聚氯乙烯的用途日趨廣泛,目前其軟製品多為日常生活用品和農用薄膜;硬質聚氯乙烯塑料多用於建築材料,衛生設備等。美國80年代初用於建材的聚氯乙烯塑料已佔總量的半數以上。聚氯乙烯能與醋酸乙烯、偏二氯乙烯、丙烯等第二單體共聚,製造塑料、塗料、纖維等用,它的透明度比聚乙烯好,可以注塑。生產聚氯乙烯塑料與同體積產品比,能量消耗僅為鋼的1/3,鋁的1/4。以石油為原料,生產1噸聚氯乙烯只需要石油1.9噸,而制聚乙烯要2.3噸,因而聚氯乙烯將來有可能超過聚乙烯,成為最大塑料品種。聚氯乙烯加工過程中的改性劑——氯化聚乙烯,世界年產量近10萬噸,用氯7萬噸。
含氯溶劑:這種產品自50年代初開始發展,代替易燃而且能耗大的石油系溶劑,發展最快的是美國。含氯溶劑主要是指三氯乙烷(ch3ccl1),又名甲基氯仿,可用於脫脂清洗衣物、印刷電路等,其毒性小於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生產每噸產品耗氯1噸左右,因此它是很好的平衡氯的產品。在中國三氯乙烷尚處於發展階段。
丙烯系列氯的衍生產品:這一系列的主要產品為環氧丙烷和環氧氯丙烷。環氧氯丙烷全世界產量在50萬噸以上,是生產環氧樹脂的主要原料。環氧丙烷雖不含氯,但間接消耗大量氯。
氯丁橡膠:現在全世界年產約65萬噸,用來製做合成橡膠並以耐氯耐油著稱。
氟氯烴:氟氯烴除用作製冷劑外,還是制聚四氟乙烯的主要原料。
副產鹽酸:在生產氯產品過程中,常伴有副產鹽酸,各國多用副產鹽酸代替硫酸在鋼鐵工業中清洗鋼板,日本、加拿大用鹽酸清洗的比例已達75%。中國建設的寶山鋼鐵公司、武漢鋼鐵公司亦均用鹽酸清洗設備。鹽酸還可用來代硫酸分解磷礦石制濕法磷酸,也可製取飼料級磷酸氫鈣。近年來國際上已開發成功從副產品鹽酸中回收氯的技術,以緩和氯氣緊張的局面。 (三) 副產氫
氫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易燃的氣體。在各種液體中溶解甚微,難於液化,液態氫是無色透明液體,有超導性質。氫是最輕的物質,與氧、碳、氮分別結合成水、碳氫化合物、氨等,在空氣中含量為4-47%(體積)時,即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氯鹼工業副產品氫也是對國民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原料。除用於合成hcl制鹽酸和pvc外,另一大用途是植物油加氫生產硬化油。還用於煉鎢、生產多晶硅等金屬氧化物還原,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加氫等。
國內氯鹼市場行情如下:
燒鹼市場供應短缺。東北地區30%隔膜鹼出廠價格為500~540元(噸價,下同),32%離子膜鹼出廠價600~630元;西北地區96%片鹼出廠價2250~2300元,32%離子膜鹼出廠價530~650元;華北地區30%隔膜鹼出廠價630~660元,32%離子膜鹼出廠價680~760元;華東地區30%隔膜鹼出廠價680~740元,32%離子膜鹼出廠價730~780元;華南地區30%隔膜鹼出廠價630~680元,32%離子膜鹼出廠價660~740元;華中地區30%隔膜鹼出廠價580~620元,32%離子膜鹼出廠價640~680元;西南地區30%隔膜鹼出廠價520~580元,32%離子膜鹼出廠價580~620元。
純鹼市場價格繼續上漲。上周末國內輕質鹼主流出廠價為:華東地區1400~1430元,華南地區1450~1480元,華北地區1420~1450元,東北地區1450~1480元,西南地區1380~1420元,華中地區1350~1400元,西北地區1080~1100元。國內重質鹼主流出廠價為:華東地區1430~1470元,華南地區1520~1580元,華北地區1480~1520元,東北地區1510~1560元,西南地區1500~1550元,華中地區1400~1450元,西北地區1180~1200元。
液氯市場價格震盪。出廠價,西北地區為1500元左右,河北地區1500~1550元,河南地區1450~1580元,山東地區1500~1600元,東北地區1400~1600元,西北地區1300~1500元。
鹽酸市場整體平淡。東北地區合成酸價格為630~700元,副產酸價格為530~580元;陝北地區平均出廠價400~500元;寧夏地區出廠價400~500元;山東地區合成酸平均出廠價格為500~550元。
電石市場穩中下行。其中,西南地區價格為2450~2600元,西北地區為1950~2200元,華中地區為2400~2550元,華南地區為2650~2750元,華東地區為2500~2750元,華北地區為2350~2550元,東北地區為2600~2700元。
氯化石蠟市場總體穩定。其中,常德恆通石化氯化石蠟-52凈水出廠價為7300元,氯化石蠟-42出廠價為5600元;廈鷺電化氯化石蠟凈水出廠價為7000~7100元;寧波眾利氯化石蠟出廠價7100元;偃師信應化工氯化石蠟-52一級品出廠價為6800元,優級品出廠價為7100元;
ADC發泡劑價格穩中下調。廣東江門ADC發泡劑當地出廠價為13300元,外銷市場FOB價為1580美元;江西電化ADC發泡劑內銷的主流價格為13500元,外銷的FOB價為1580美元;福建ADC發泡劑當地主流成交價13100元,超細粉成交價13700元,外銷FOB價格維持在1500美元;寧夏ADC發泡劑對外報價為12800元,外銷東南亞FOB價格為1500美元。
氯鹼市場行情分析
2004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復甦、需求轉強,加上歐美許多生產商不堪成本重負關閉了生產裝置,世界氯鹼市場由供應過剩轉為供應緊張,產品價格上漲、利潤全面恢復。但由於前幾年氯鹼產業盈利不佳挫傷了生產商的投資積極性,北美和西歐在增加新產能方面投入不足,預計今後幾年世界氯鹼市場供應將持續保持緊張狀態。
據了解,2005年世界氯鹼總產能約6100萬噸、燒鹼產量約5450萬噸、氯氣產量約4950萬噸,氯及燒鹼銷售收入約160億美元。世界氯鹼生產集中度比較高,目前共有500多家氯鹼企業,其中近半數在亞洲,但其規模普遍較小。除亞洲外世界氯鹼生產主要集中於若干大型跨國公司,其中11家最大氯鹼企業燒鹼產能佔世界總產能的37.4%。陶氏化學、OccidentalChemicals、PPGIns鄄tries、奧林和台塑5家公司的燒鹼產能佔美國總產能的79%,蘇威、IneosChlor和拜耳等10家公司的燒鹼產能佔西歐總產能的77%。
今後一段時期,隨著市場需求增速放慢和老裝置淘汰,歐、美、日等發達地區氯鹼產業發展方向將是總產能下降,但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目前世界燒鹼生產工藝主要有離子膜法、隔膜法及水銀法,另有少量苛化法。離子膜法能耗低,產品純度高,污染小,操作成本低,是新建燒鹼裝置的首選。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世界范圍內一批新建氯鹼裝置陸續投產,氯鹼產品價格可能將從峰值轉入下降周期。由於亞洲對氯產品和燒鹼需求非常旺盛,大部分新建裝置分布在亞洲,其中中國將占最大份額,中東地區由於生產成本較低也有一些新項目。氯鹼生產過程中會同時按比例產出燒鹼和氯氣,但市場對燒鹼和氯氣的需求卻不一定符合這一比例,因此燒鹼和氯氣的平衡將始終是世界氯鹼產業發展需要解決的課題。
2005年世界氯氣需求量為4975萬噸,主要用途是通過二氯乙烷和氯乙烯單體生產PVC,約占氯氣消費量的34%;20%用於生產有機物;6%用於水處理化學品;6%用於氯化中間體;4%用於造紙;2%用於無機物。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氯氣產品鏈下游四大主要領域PVC、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和光氣系列(聚碳酸酯、MDI、TDI等),其市場需求均將保持穩定增長,世界范圍內對氯的需求將年均增長3%左右。同期預計世界市場對燒鹼的需求增速為年均2%左右,因此燒鹼市場將出現一定程度的過剩。不過如果能更為有效地利用氯,可在某種程度上緩解氯鹼不平衡問題。趨勢分析產業結構調整發達國家氯鹼產品市場早已成熟,產能增長緩慢、利潤水平降低,技術和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美國、日本的大型氯鹼企業紛紛實施重組、兼並、收購,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實施低成本戰略,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重視可持續發展,實施從「末端處理」向「預防污染」轉變的戰略,水銀法和隔膜法工藝裝置將逐步被淘汰。
另外由於氯鹼產業附加值較低,在能源價格高漲的情況下,將主要通過規模化、集約化、上下游一體化以及精細化等手段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氯鹼與石油化工的結合將成為產業發展方向。生產和進出口格局今後一段時期,世界燒鹼生產和進出口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產能的增長將主要來自東北亞、東南亞和中東,而北美和西歐等傳統燒鹼輸出地區的產量和比重將有所下降,成為燒鹼凈進口地區。中東擁有豐富而廉價的石油資源,在出口過剩燒鹼方面有很強的實力;東北亞(中國、韓國等)燒鹼產量增長很快,具有較強的燒鹼出口潛力。澳大利亞、牙買加和蘇利南等世界鋁生產大國仍將是燒鹼的主要進口國,年進口量在140萬噸左右。
在技術發展方向上,世界氯鹼技術發展總體方向是規模大型化,節能降耗技術將成發展重點。新建和擴建氯鹼產能90%以上將採用離子膜法工藝,離子膜燒鹼生產技術發展方向主要是高性能離子膜和電解槽技術的改進和應用。離子膜主要是發展低電耗膜、高電流密度下使用的離子膜和高濃度燒鹼用膜;電解槽主要是發展常極距、小極距向零極距,降低槽電壓和膜-電極一體化技術。PVC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是探索採用價格便宜的乙烷作原料,用直接氧氯化法生產出低成本的氯乙烯單體;改造平衡氧氯化工藝,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解決聚合體系的穩定性及防粘釜問題;改進懸浮聚氯乙烯樹脂的粒徑分布以及開發使用性能更好的專用樹脂,如開發透明度更好的抗沖擊氯化氯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樹脂,研製更易於加工的聚氯乙烯薄膜專用樹脂,改進丙烯酸酯改性的聚氯乙烯型材專用樹脂的生產方法等;在聚氯乙烯樹脂加工應用方面,通過共聚和共混改性生產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聚氯乙烯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