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同學們在學習鹼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1)寫出甲實驗中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
(1)酸與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了氯化鈉和水,可以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OH+HCl═NaCl+H2O;
(2)鹼可以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當把氫氧化鈉溶液滴入裝有二氧化碳的錐形瓶中時,由於反應消耗了二氧化碳,而使封閉的錐形瓶內的氣體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從而使氣球鼓起,故我們看到的現象為:癟氣球脹大;
(3)澄清石灰水即是氫氧化鈣溶液,它可以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碳酸鈣為白色沉澱,它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為:(1)NaOH+HCl═NaCl+H2O;
(2)癟氣球脹大;
(3)白色沉澱;Na2CO3+Ca(OH)2═CaCO3↓+2NaOH.
Ⅱ 根據已學的鹼的一些共性知識,設計探究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的實驗方案,用操作示意圖表示
1、取澄清石灰水於試管中,向其中加石蕊試液,觀察現象。
2、取澄清石灰水於試管中,向其中加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再加足量稀鹽酸,觀察現象。
3、(加酚酞後)持續通CO2至過量,觀察現象。
4、分別加硫酸銅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銀溶液,觀察現象。
暫時提供這些方案。因為設計該實驗有個前提是根據鹼的共性來設計,所以,對於鈣離子的相關性質不必考慮。
Ⅲ 如圖是一種試驗某氣體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圖中B為開關.若先打開B,在A處通入乾燥氯氣,C中紅色布條顏色
A.氯氣經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為乾燥氯氣,不能使有內色布條褪色,故A錯誤; B.氯氣難容溶於飽和食鹽水,經過飽和食鹽水後,氯氣中混有水,能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可使有色布條褪色,故B正確; C.氯氣經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而被吸收,則有色布條不褪色,故C錯誤; D.氯氣經過盛有NaBr溶液的洗氣瓶與NaBr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被吸收,則有色布條不褪色,故D錯誤. 故選B. |
Ⅳ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圖!!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3%F5%D6%D0%CA%B5%D1%E9%D7%B0%D6%C3&t=3
圖片很抄多,你自己看看
Ⅳ 酸鹼鹽的化學性質歸納
1、 酸的化學性質
⑴酸 + 鹼 ---- 鹽 + 水
條件:無條件
⑵酸 + 鹽--- 新酸 + 新鹽
條件:產物中生成沉澱、氣體、水
⑶金屬氧化物 +酸 --- 鹽 + 水
條件:無條件
⑷金屬+ 酸 -- 鹽 + 氫氣
條件:酸不用濃硫酸濃硝酸;金屬用氫前不用鉀鈣鈉
⑸石蕊遇酸變紅,酚酞遇酸不變色
2、 鹼的化學性質
⑴非金屬氧化物 +鹼 ----- 鹽 + 水
條件: CO2、SO2、SO3等酸酐才能與鹼反應。
⑵鹼 + 鹽 --- 新鹼 + 新鹽
條件:鹼鹽與鹽鹽,前溶後沉澱。
⑶石蕊遇鹼變藍,酚酞遇鹼變紅
3、鹽的化學性質
⑴金屬+鹽—新金屬+新鹽
條件:前換後,鹽可溶
⑵鹽 + 鹽 ----- 兩種新鹽
條件:鹼鹽與鹽鹽,前溶後沉澱。
四、習題演練
1、 下列方程符合事實的是C
A CuO + 2HCl =CuCl2 + H2O
B KNO3+ MgCl2= Mg (NO3) 2+2
C Zn + CuSO4 =ZnSO4 + Cu
D 2Fe +3 H2SO4(稀) =Fe2(SO4)3 + H2
2、下列溶液混合不能發生反應的是C
A HCl 和 NaOH B Na2CO3和 H2SO4
C KNO3 和NaCl D NaOH和 FeCl3
3、下列物質暴露在空氣中質量增加的是B
A 濃鹽酸B燒鹼溶液 C 食鹽水D硝酸鉀
5、生成硫酸鎂的是B
A MgO 和CuSO4 B Mg (OH)2 和H2SO4
C MgCl2和BaSO4 D Mg CO3和Na2 SO4
6、加鹽酸後有沉澱生成的是B
A Ba(NO3) 2和Na2CO3 B BaCl2 和H2SO4
C KNO3 和Ag NO3 D FeCl3和NaOH
7、通過加鹽一步實現的B
A CuO→CuCl2 B K2CO3 →KCl
C CaCO3→CaCl2 D Mg(OH)2→MgCl2
8、共存的為B
A NaCl HCl Na2CO3 B NaCl K NO3 Mg SO4
C Ag NO3 HCl HNO3 D CuSO4 K2SO4 NaOH
五、課堂小測
4、K2CO3+ BaCl2=Ba CO3↓ +2KCl
K2CO3 +CuSO4=Cu CO3↓+ K2 SO4
K2CO3+ Ca(OH)2= 2KOH +Ca CO3↓
Ca(OH)2+ H2SO4= Ca SO4+ H2O
Ca(OH)2+ K2CO3= 2KOH +Ca CO3↓
3Ca(OH)2+2 Fe(NO3)3=2 Fe(OH)3↓+ 3Ca(NO3)2
Ⅵ NaOH化學性質 實驗題
你要問的關於E,左圖,NAOH,與CO2反應,瓶內無氣體,壓強不變化b燒瓶瓶底玻璃導管無氣泡產生
有圖,瓶內有氣體,瓶內氣體CO2與NAOH反應,壓強變小,CO2通入的無法補充氣體,所以b燒瓶瓶底玻璃導管內有液體進入
(1)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可利用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氣體壓強減小引起的現象分析.
(2)根據氫氧化鈉的腐蝕性解答;
(3)根據氣體與液體反應,壓強變小的原理解答.
解答:解:(1)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可利用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氣體壓強減小引起的現象分析
A裝置中水倒流進圓底燒瓶中,B裝置中水槽中NaOH溶液上升到試管中;C:氣球脹大;D:塑料瓶變癟.
(2)B中是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強腐蝕性,因此要戴上橡膠手套或用鑷子等在液面下取下橡皮塞.
(3)只要是氣體與液體反應,使氣體壓強減小即可達到上述現象,故還可用SO2(或HCl)與KOH溶液反應.
故答案為:(1)A、B、C、DA:水倒吸進圓底燒瓶中(或B:水槽中NaOH溶液上升到試管中;C:氣球脹大;D:塑料瓶變癟.)
(2)戴上橡膠手套或用鑷子等在液面下取下橡皮塞.
(3)SO2(或HCl)KOH等
NaOH吸收CO2,半滿和全滿是一樣的
Ⅶ 同學們在學習鹼的化學性質時,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1)甲實驗中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2)
(1)氫氧化鈉能夠使酚酞變紅,加入鹽酸後會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鹽和水不會使酚酞變色,故答案為:燒杯中的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2)反應物是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鈉和水,根據化學式的書寫原則寫出方程式,故答案為:2NaOH+CO2═Na2CO3+H2O,
(4)加入氯化鈣後沒有沉澱說明原溶液中沒有碳酸鈉,但是,溶液呈現紅色,說明溶液顯鹼性,甲乙丙中顯鹼性的有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根據組合知識,故答案為:只有NaOH、NaOH和Ca(OH)2
(5)順序顛倒過來後,鹽酸就是過量的,鹽酸會和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氯化鈉,所以一定存在氯化鈉和氯化鈣,故答案為:NaCl和CaCl2
反應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故答案為:反應物是否過量
Ⅷ 誰能告訴我鹼的化學性質實驗
綜述:鹼的化學性質共4條,又稱為鹼的通性。要注意的是有些性質只適用於可溶性的鹼。
1、鹼溶液能與酸鹼指示劑反應
鹼溶液遇紫色石蕊變藍(現象不明顯,但有變化),遇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現象明顯)
2、鹼能與酸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這類反應通常被稱作中和反應)
舉例:工業上常用熟石灰(氫氧化鈣)中和含過多硫酸的廢水
ca(oh)2+h2so4=caso4+2h20
3、鹼溶液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舉例:這類反應最常見的就是實驗室里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反應,但這類反應不屬於復分解反應
co2+ca(oh)2=caco3↓+h2o
4、鹼溶液能與鹽反應,生成新鹼和新鹽
舉例:這類反應常見的有實驗室里制備氫氧化鈉的反應,鹼與鹽的反應有兩個要求,其一要求參與反應的鹼與鹽都要可溶於水,其二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
ca(oh)2+na2co3=caco3↓+2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