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擁有12個研究所
流體物理研究所
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
化工材料研究所
總體工程研究所
電子工程研究所
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激光聚變研究中心
應用電子學研究所
計算機應用研究所
中國四川省綿陽市科學城
2. 中物院哪個所最好中物院那個所最好
摘要 您好,是綿陽九院,那單位超好。
3. 請問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比如流體物理研究所是九院1所,那麼一下幾個所拉
? 是要各所的說明么?網路就行了啊。
流體物理研究所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所屬的第一研究所,由1958年成立的原國防科委第九研究所二室和後來的國營221廠實驗部二室、十九室、二十一室、二十二室、二十四室逐步發展,並於1969年12月20日獨立建所。1970年從青海海晏搬遷到四川劍閣,1990年又搬遷到四川綿陽科學城,正式定名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是以核物理、放射化學、核技術與工程為主的多學科的國家重點綜合性科研單位。物理學科涉及:低能核物理、核輻射探測技術、中子物理、反應堆物理、加速器物理、保健物理等。擁有熱中子實驗研究堆、快中子脈沖堆及各類加速器等大型實施。主要承擔國防科研生產工作、國家「863高技術計劃」多項研究課題、200多項各類基金課題。現有在崗職工近60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0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40人、研究生(含在讀)~100人。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粒子物理與原子物理(二級學科)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時設有核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
中物院電子工程研究所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區,是集國防尖端科技電子學系統的研究、設計、實驗、生產於一體的大型多學科綜合研究所。下設十四個研究室、一個電磁兼容實驗室、一個軟體評測中心、一個元器件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生產車間及一個質檢中心。現有職工1000餘人,其中院士2名,研究員近100名,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300餘名,博士、碩士近400名。多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和榮獲中科協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有通信與信息系統、無線電物理、核技術及應用、物理電子學等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無線電物理博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電路與系統聯合培養博士學位授予點。接納各高校博士生來所開展課題研究,依託院物理一級學科的博士後流動站招收無線電物理博士後。出版發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信息與電子工程》。
4.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多少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工程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機械製造工藝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計算機應用研究所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離子體研究所
5. 中國三大著名實驗室
1、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簡稱BEPC,位於北京西郊玉泉路,建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發展成果:
1、實驗室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58篇,其中在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4篇,國內刊物上44篇。
2、尚有十多個物理成果的論文和幾十篇實驗技術文章正待發表。
3、1992年,「BES數據䔳取和處理系統的改進」獲中國物理學會「吳有訓實驗技術獎」。
2、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
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負責建設和發展的國家實驗室。
發展成果:
HIRFL建成10年來,運行狀態良好。特別是高電荷態ECR離子源的投入,使HIRFL的運行水平顯著提高。到1998年實驗室已經為我國4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200多項實驗提供了50多種不同種類,不同能量的束流。
這些實驗大都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攀登計劃等資助的重大、重點研究項目,覆蓋了重離子物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等。
3、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坐落在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校園中,這是國家計委批准建設的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實驗室擁有的同步輻射光源是現今國內高校中唯一一台大科學裝置和國家級實驗研究平台。
發展成果:
「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及光束線、實驗站項目獲得1992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自開放以來已接待大量國內外用戶,現有注冊用戶100多家。
批准課題200 多項, 已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獲批准專利3項,申請專利7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
以上參考資料:
1、網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2、網路--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
3、網路--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
6.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什麼行政級別
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正部級事業單位,是國務院直屬的計劃單列科研單位。
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簡稱「中物院」,是國家科研計劃單列的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
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以發展我國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的綜合體,成立於1958年,是國務院直屬的計劃單列科研單位。
四、1964年更名為二機部第九研究設計院,1968年被授予軍隊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研究院,1973年使用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名稱,1982年更名為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1985年對外使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6)中物院重大裝置實驗室擴展閱讀:
一、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擁有12個研究所,2個新型科研中心,100餘個科研室和30多個生產車間,有7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二、研究院建有科技與信息中心、西南計算中心、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計量測試中心、環保工程研究中心等。
三、沖擊波物理與爆轟物理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高功率微波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等離子體物理國防重點實驗室等。
四、國家核技術工業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五、國家首批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
六、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重點實驗室:中子物理學重點實驗室、高能激光重點實驗室、復雜電磁環境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等。
7.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是軍工嗎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簡稱「中物院」,是國家科研計劃單列的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單位,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集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院。[1]
中物院成立於1958年的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年更名為二機部第九研究設計院,1968年被授予軍隊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研究院,1973年使用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名稱,1982年更名為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1985年對外使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物院的研究領域包括物理學、力學與數學、化學與材料、信息科學與電子工程等方面。
據2017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物院共有在職員工約23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近10000人,技能人員近9000人,擁有中國科學院14人、中國工程院14人;截至2012年4月,研究院擁有12個研究所,2個新型科研中心,100餘個科研室和30多個生產車間,有7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截至2016年9月,中物院開設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8. 中物院流體物理所(四川綿陽的那所)是專門研究核物理的嗎還是包括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等等之類的
流體物理研究所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所屬的第一研究所。主要從事尖端武器相關的流體動力學實驗及其診斷測試技術、高新技術武器研製、軍民兩用技術開發及成果轉化等。研究領域涉及爆轟物理、沖擊波物理、脈沖功率技術、加速器物理、光學與應用電子學、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計算物理與計算力學等多個學科和專業。擁有多個露天和室內爆轟試驗場地、高速與超高速系列輕氣炮、「神龍」系列直線感應加速器、Z箍縮實驗裝置等一批大型科研設施及配套的實驗診斷技術。幾十年來,為國防建設和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獲得各類科技成果獎約600項,出版科技著作20餘部,涌現出包括3名兩院院士在內的一大批科技英才。現有在職職工75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 160餘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者 280餘人。目前擁有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核技術及應用、脈沖功率技術、光學等6個專業的碩士、博士授權點和物理學、力學、核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的博士後流動站。是全國第一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沖擊波物理與爆轟物理實驗室」和 「爆炸與沖擊參數測試和效果評價中心」的依託單位,也是《爆炸與沖擊》與《高壓物理學報》兩種中文核心期刊的承辦單位和「中國核學會脈沖功率技術及其應用分會」等學術組織的掛靠單位。為了進一步拓展事業,該所在確保完成國家指令性科研生產任務的同時,積極從事軍民兩用技術開發及成果轉化,努力為國民經濟服務,在特種電源、脈沖X光機、爆炸容器、激光干涉測速裝置的研製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並在面向市場推廣轉化的進程中初見成效。
9.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幾個研究所,各研究所地址
十二個科研所,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其餘都在綿陽。
10.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哪個好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考研資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