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氣采樣機的使用年限是多少
一般使用壽命是三到五年。空氣樣品的採集方法 一、直接采樣法 當被測組分濃度較高,或者監測方法檢測下限較低,靈敏度較高時,可直接采樣。往往在污染源
的廢氣監測中應用較多。
而空氣中污染物濃度很低,往往是微量級,甚至是
痕量級的,因此需要富集後測定。 二、富集采樣法 (一)溶液吸收法 (二)濾料阻留法 (三)自然積集法 採集大氣中氣態、蒸氣態 二、富集采樣法 及某些氣溶膠態污染物質 (一)溶液吸收法 的常用方法。 氣體分子溶解於溶液 物理作用 水吸收氯化氫、甲醛吸收液 甲醇吸收有機農葯 乙醇吸收硝基苯 氣體分子與溶液發生反應 化學反應 NaOH 吸收H S 2 四氯汞鉀吸收SO2
二、富集采樣法 (一)溶液吸收法 氣態 物質 蒸氣態 物質 氣溶膠 態物質
1. 氣泡吸收管 這種吸收管可裝5~10mL吸收液,采樣流量為0.5~
2.0L/min,適用於採集氣態和蒸氣態物質。對於氣溶膠態物質,
因不能像氣態分子那樣快速擴散到氣液界面上,故吸收效率差。
2. 沖擊式吸收管 這種吸收管因為該吸收管的進氣管噴嘴孔徑小,距瓶底又很近,當被采氣樣快速從噴嘴噴出沖向管底時,則氣溶膠顆粒因慣
性作用沖擊到管底被分散,從而易被吸收液吸收。沖擊式吸收管
不適合採集氣態和蒸氣態物質,因為氣體分子的慣性小,在快速
抽氣情況下,容易隨空氣一起跑掉。
3.多孔篩板吸收管(瓶) 氣樣通過吸收管(瓶)的篩板後,被分散成很小的氣泡,且
阻留時間長,大大增加了氣液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了吸收效果。
2. 吸收的原理
1.吸收基本原理
當採用某種液體處理氣體混合物時,在氣-液相的接觸過程中,氣體混合物中的不同組分在同一種液體中的溶解度不同,氣體中的一種或數種溶解度大的組分將進入到液相中,從而使氣相中各組分相對濃度發生了改變,即混合氣體得到分離凈化,這個過程稱為吸收。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即是用適當的液體作為吸收劑,使含有有害組分的廢氣與其接觸,使這些有害組分溶於吸收劑中,氣體得到凈化。
在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的過程中,依據吸收質(被吸收的組分)與吸收劑是否發生化學反應,而將其分為物理吸收與化學吸收。前者在吸收過程中進行的是純物理溶解過程,如用水吸收CO2或吸收SO2等;而後者在吸收中常伴有明顯的化學反應發生,如用鹼液吸收CO2,用酸溶液吸收氨等。化學反應的存在增大了吸收的傳質系數和吸收推動力,加大了吸收速率,因而在處理以氣量大、有害組分濃度低為特點的各種廢氣時,化學吸收的效果要比物理吸收效果好得多,因此在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時,多採用化學吸收法。
2.吸收流程
(1)吸收工藝 根據吸收劑與廢氣在吸收設備內的流動方向,可將吸收工藝分為:
①逆流操作。即在吸收設備中,被吸收氣體由下向上流動,而吸收劑則由上向下流動,在氣、液逆向流動的接觸中完成傳質過程。
②並流操作。被吸收氣體與吸收劑同時由吸收設備的上部向下部同向流動。
③錯流操作 被吸收氣體與吸收劑呈交叉方向流動。
在實際的吸收工藝中,一般均採用逆流操作。
(2)吸收流程 吸收流程布置可分為循環過程與非循環過程兩種。
①非循環過程。流程布置的主要特點是對吸收劑不予再生,即沒有吸收質的解吸過程。圖中右側所示流程中雖有部分吸收劑進行循環,但循環部分與非循環部分均無吸收劑的再生步驟。
②循環過程。流程的主要特點是吸收劑的封閉循環,在吸收劑的循環中對其進行再生。
待凈化氣體進入吸收塔進行吸收,塔底排出的吸收液進入解吸塔或再生塔,用適當的方法使吸收質從吸收液中釋出,再生後的吸收劑入吸收塔重新使用。
3.常用吸收設備
吸收設備種類很多,每一種類型的吸收設備都有著各自的長處與不足,選擇一適宜的吸收設備,應考慮如下的因素:對廢氣處理能力大;對有害組分吸收凈化效率高;設備結構簡單,操作穩定;氣體通過阻力小;操作彈性大,能適應較大的負荷波動;投資省等。
目前工業上常用的吸收設備主要有三大類。
(1)表面吸收器
凡能使氣液兩相在固定接觸表面上進行吸收操作的設備均稱為表面吸收器。屬於這種類型的設備有水平表面吸收器、液膜吸收器以及填料塔等。在氣態污染物治理中應用最普遍的是填料塔,特別是逆流填料塔。由於在這種類型的塔中,廢氣在沿塔上升的同時,污染物濃度逐漸下降,而塔頂噴淋的總是較為新鮮的吸收液,因而吸收傳質的平均推動力最大,吸收效果好。
(2)鼓泡式吸收器
在這類吸收器內都有液相連續的鼓泡層,分散的氣泡在穿過鼓泡層時有害組分被吸收。屬於這一類型的設備有鼓泡塔和各種板式吸收塔。在氣態污染物治理中應用較多的是鼓泡塔和篩板塔。
(3)噴灑式吸收器
這類吸收器是用噴嘴將液體噴射成為許多細小的液滴,或用高速氣流的挾帶將液體分散為細小的液滴,以增大氣-液相的接觸面積,完成物質的傳遞。比較典型的設備是空心噴灑吸收器和文丘里吸收器。空心噴灑吸收塔(圖3-16所示)設備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氣體通過的阻力降很小,並可吸收含有黏污物及顆粒物的氣體,但其吸收效率很低,因此應用受到極大限制。
文丘里吸收器(圖所示)結構簡單,處理廢氣量大,凈化效率高,但其阻力大,動力消耗大,因此對一般氣態污染物治理時應用受限制,比較適於處理含塵氣體。
4.吸收法特點
採用吸收法治理氣態污染物具有工藝成熟、設備簡單、一次性投資低等特點,而且只要選擇到適宜的吸收劑,對所需凈化組分可以具有很高的捕集效率。此外,對於含塵、含濕、含黏污物的廢氣也可同時處理,因而應用范圍廣泛。但由於吸收是將氣體中的有害物質轉移到了液體中,這些物質中有些還具有回收價值,因此對吸收液必須進行處理,否則將導致資源的浪費或引起二次污染。
以上就是關於吸收法原理的簡單介紹,若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3. 填料吸收塔中 為防止壁流效應而設置的裝置是什麼機器
:填料塔是一種常用的氣液傳質設備,通過對傳統填料塔內氣液二相流動行為的研究,提出了一種帶折流擋板的新型填料塔鍺流填料塔。實驗表明,錯流填料塔能更好地消除壁流,改善氣液二相的接觸狀況;錯流填料塔的吸收率明顯大於普通填料塔,在氣液二相流量一定時,吸收率隨著∥D(板間距與塔徑之比)的減小而逐漸增大,當∥D=o.8時,吸收率最大;當∥D<O.8時,隨著氣量的增加,吸收率逐漸減小,僅在小氣速下,吸收率較大,在氣速較大時,由於壓降過大,導致吸收操作無法正常進行填料塔是以塔內的填料作為氣液兩相間接觸構件的傳質設備。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圓筒,底部裝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亂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裝填料壓板,以防被上升氣流吹動。液體從塔頂經液體分布器噴淋到填料上,並沿填料表面流下。氣體從塔底送入,經氣體分布裝置(小直徑塔一般不設氣體分布裝置)分布後,與液體呈逆流連續通過填料層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氣液兩相密切接觸進行傳質。填料塔屬於連續接觸式氣液傳質設備,兩相組成沿塔高連續變化,在正常操作狀態下,氣相為連續相,液相為分散相。
當液體沿填料層向下流動時,有逐漸向塔壁集中的趨勢,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漸增大,這種現象稱為壁流。壁流效應造成氣液兩相在填料層中分布不均,從而使傳質效率下降。因此,當填料層較高時,需要進行分段,中間設置再分布裝置。液體再分布裝置包括液體收集器和液體再分布器兩部分,上層填料流下的液體經液體收集器收集後,送到液體再分布器,經重新分布後噴淋到下層填料上。
填料塔具有生產能力大,分離效率高,壓降小,持液量小,操作彈性大等優點。
填料塔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填料造價高;當液體負荷較小時不能有效地潤濕填料表面,使傳質效率降低;不能直接用於有懸浮物或容易聚合的物料;對側線進料和出料等復雜精餾不太適合等。
4. 溶液吸收法採集空氣樣品時如何提高吸收效率吸收液的選擇原則是什麼
(1)與被採集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快或對其溶解度大。
(2)污染物質被吸收液吸收後,要有足夠的穩定時間,以滿足分析測定所需時間的要求。
(3)污染物質被吸收後,應有利於下一步分析測定,最好能直接用於測定。
(4)吸收液毒性小、價格低、易於購買,且盡可能回收利用。
適用於採集氣態和蒸氣態物質。對於氣溶膠態物質,因不能像氣態分子那樣快速擴散到氣液界面上,故吸收效率差。
適宜採集氣溶膠態物質。因為該吸收管的進氣管噴嘴孔徑小,距瓶底又很近,當被采氣樣快速從噴嘴噴出沖向管底時,則氣溶膠顆粒因慣性作用沖擊到管底被分散,從而易被吸收液吸收。
沖擊式吸收管不適合採集氣態和蒸氣態物質,因為氣體分子的慣性小,在快速抽氣情況下,容易隨空氣一起跑掉。
采樣流量30L/min)兩種氣樣通過吸收管(瓶)的篩板後,被分散成很小的氣泡,且阻留時間長,大大增加了氣液接觸面積從而提高了吸收效果。
它們除適合採集氣態和蒸氣態物質外,也能採集氣溶膠態物質。
富集采樣法(一)
- 溶液吸收法
大氣中的污染物質濃度一般都比較低(ppm—ppb數量級),直接采樣法往往不能滿足分析方法檢測限的要求,故需要用富集采樣法對大氣中的污染物進行濃縮。富集采樣時間一般比較長,測得結果代表采樣時段的平均濃度,更能反映大氣污染的真實情況。這種采樣方法有溶液吸收法、固體阻留法、低溫冷凝法及自然沉降法等。
溶液吸收法
該方法是採集大氣中氣態、蒸氣態及某些氣溶膠態污染物質的常用方法。采樣時,用抽氣裝置將欲測空氣以一定流量抽入裝有吸收液的吸收管(瓶)。采樣結束後,倒出吸收液進行測定,根據測得結果及采樣體積計算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決定於吸收速度和樣氣與吸收液的接觸面積。欲提高吸收速度,必須根據被吸收污染物的性質選擇效能好的吸收液。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和有機溶劑等。按照它們的吸收原理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氣體分子溶解於溶液中的物理作用,如用水吸收大氣中的氯化氫、甲醛;用5%的甲醇吸收有機農葯;用10%乙醇吸收硝基苯等。另一種吸收原理是基於發生化學反應。例如,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大氣中的硫化氫基於中和反應;用四氯汞鉀溶液吸收SO2基於絡合反應等。理論和實踐證明,伴有化學反應的吸收溶液的吸收速度比單靠溶解作用的吸收液吸收速度快的多。因此,除採集溶解度非常大的氣態物質外,一般都選用伴有化學反應的吸收液。
吸收液的選擇原則應該採取什麼原則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增大被采氣體與吸收液接觸面積的有效措施是選用結構適宜的吸收管(瓶)。下面介紹幾種常用吸收管。
1.氣泡吸收管
這種吸收管可裝5一lOmL吸收液,采樣流量為0.5-2.0L/min。
請看演示。
2.沖擊式吸收管
這種吸收管有小型(裝5一lOmL吸收液,采樣流量為3.OL/min)和大型(裝50一lOOmL吸收液,采樣流量為30L/min)兩種規格。
讓我們通過圖示來了解。
3.多孔篩板吸收管(瓶)
該吸收管可裝5一lOmL吸收液,采樣流量為0.1—1.OL/min。吸收瓶有小型(裝10—30ml吸收液,采樣流量為0.5—2.OL/min)和大型(裝50一lOOmL吸收液
5. 氣體吸收塔有哪些類型在操作原理上各類型吸收塔有否差異
一、概況 尾氣吸收塔具有結構簡單、能耗低、凈化效率高和適用范圍廣的特點,尾氣吸收塔能有效去除氯化氫氣體(HCl)、氟化氫氣體(HF)、氨氣(NH3)、硫酸霧(H2SO4)、鉻酸霧(CrO3)、氰氫酸氣體(HCN)等水溶性氣體,凈化後的酸霧廢氣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6. 填料塔吸收塔實驗中為什麼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計算
液封裝備來分2 類
1、塔內正壓,這時自採用液封裝置是防止塔內氣體(一般為有毒有害或者本來就是產品)外漏,造成污染環境或者浪費。
2、塔內真空,這這時採用液封裝置是防止塔外氣體進入塔內,影響吸收效率和增加後面的相關設備(如風機)負擔。
原理就是:利用一定高度液體產生的壓力抵消塔內產生的壓力產生平衡,隔離塔內外氣體。
液封高度大於吸收塔內相對壓力*1.1(視正負壓確定方向)這是經驗值
7. 採集空氣樣品的方法有哪些
1、充氣壓力不超過10KPa,直觀觀察為氣袋充分鼓起,但用手指按壓並不綳緊。 2、四氟直通閥能調節流量,能用於抽真空,當閥手柄平行閥豎向軸線時閥開啟,手柄旋轉90度,閥關閉。3、介面與儀器、設備連接宜採用相應通徑乳膠管,硅膠管,氟塑料管過渡。 4、四氟直通閥導氣管的上端可安裝取樣帽,取樣帽內裝取樣墊,穿過取樣孔可用於針頭取樣或抽真空。 5、四氟直通閥材質為聚四氟乙烯,可充裝腐蝕性無機、有機氣體。 6、充裝標准氣體或采樣時,宜用預裝氣體置換3次。 7、使用溫度,-60℃~+150℃。 8、貯存和使用時,遠離火源及高溫,避免尖物刺破。
8. SO2氣體填料吸收塔的設計
這是我以前設計的一個,由於在上班沒時間重新設計,所以你先看看這個,看能不能得到些許啟發。(希望採納)
一、設計題目:水吸收氨過程填料吸收塔設計
二、設計條件:
1、氣體混合物成分:空氣和氨;
2、氨的含量:5.65%、4.5%(體積);
3、混合氣體流量:3000m3/h、4000m3/h;
4、操作溫度:293K;
5、混合氣體壓力:101.3KPa;
6、回收率:99.5%。
三、設計內容:
1、確定吸收流程;
2、物料衡算,確定塔頂、塔底的氣液流量和組成;
3、選擇填料、計算塔徑、填料層高度、填料的分層、塔高的確定。
4、流體力學特性的校核:液氣速度的求取,噴淋密度的校核,填料層壓降△P的計算。
5、附屬裝置的選擇與確定:液體噴淋裝置、液體再分布器、氣體進出口及液體進出口裝置、柵板。
四、設計要求:
1、設計說明書內容包括:
⑴、目錄和設計任務書;
⑵、流程圖及流程說明;
⑶、計算(根據計算需要,作出必要的草圖,計算中所採用的數據和經驗公式應註明其來源);
⑷、設計計算結果表;
⑸、對設計成果的評價及討論;⑹、參考文獻。
2、設計圖紙:繪制一張填料塔裝置圖
9. 旋流板廢氣吸收塔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拜託各位了 3Q
它是一種高效通用型傳質設備,具有通量大、壓降低、操作彈性寬、 不易堵、效率穩定等優點, 其綜合性能優於國內外普遍使用的吸收塔。 旋流板塔1974年首次用於碳銨乾燥尾氣回收以來, 已廣泛用於中小氮肥廠的半水煤氣脫硫(H2S)塔,飽和熱水塔, 除塵、冷卻、冷凝塔等,也用於環保行業脫除煙氣和廢氣中的飛灰、 NOx 、SO2、H2S及鉛汞蒸汽等, 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1984年國家發明獎。 至90年代,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 對旋流塔板上的氣液運動,傳質效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又獲得了化工部1983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家教委1996年科技進步三等獎。 自80年代後期開始,旋流塔開始用於煙氣的脫硫除塵研究, 在實驗室和小型鍋爐的工業化實驗中,重點在除塵,脫硫, 除霧和脫硫劑及工程性問題進行了研究。 旋流板塔脫硫技術作為一種實用可靠的脫硫除塵技術, 具有投資和運行費用低,佔地面積小,管理和維護方便等特點, 現已推廣用於火電,熱電, 冶金等行業的煙氣脫硫除塵和其他工業廢氣治理。 規格、性能參數: - 技術價格: 技術特點: ●脫硫除塵效率高(脫硫效率65~95%;除塵效率大於98%) ; ●工程總投資及運行費用低,佔地面積小; ●系統運行穩定,操作管理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 ●操作彈性好,適用范圍廣; ●主體設備堅固耐用,耐腐蝕性能好; ●脫硫液循環使用,無廢水排放,無二次污染。 技術原理、工藝流程: 旋流板塔為圓柱塔體,塔內裝有旋流塔板。工作時, 煙氣由塔底向上流動,由於切向進塔, 尤其是塔板葉片的導向作用而使煙氣旋轉上升, 使在塔板上將逐板下流的液體噴成霧滴, 使氣液間有很大的接觸面積;液滴被氣流帶動旋轉, 產生的離心力強化氣夜間的接觸,最後甩到塔壁上沿壁下流, 經過溢流裝置到下一層塔板上,再次被氣流霧化而進行氣液接觸。 如上所述,液體在與氣體充分接觸後又能有效的分離--- 避免霧沫夾帶,其氣液負荷比常用塔板大一倍以上。 又因塔板上液層薄,開孔率大而使壓降較低, 達同樣效果時的壓降約低一半,因此,綜合性能優於常用塔板。 由於塔內提供了良好的氣液接觸條件, 氣體中的SO2被鹼性液體吸收(脫硫)的效果好; 旋流板塔同時具有很好的除塵性能, 氣體中的塵粒在旋流塔板上被水霧粘附而除去,此外, 塵粒及霧滴受離心力甩到塔壁後,亦使之被粘附而除去, 從而使氣流帶出塔的塵粒和霧滴很少。 *旋流塔板脫硫反應原理 濕法煙氣脫硫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脫硫技術, 濕法煙氣脫硫的基本過程是用含脫硫劑的溶液或漿液在旋流塔板中洗 滌煙氣,使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在旋流板吸收塔內較好傳質條件下, 與脫硫劑溶液進行較為充分的吸收反應, 從而大大降低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達到脫硫目的。 濕法煙氣脫硫可以達到高的脫硫效率,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都較低, 管理和維護也較為方便。其主要缺點是凈化煙氣的溫度較低, 需要進行凈化煙氣的再加熱, 以防露點腐蝕並有利於煙氣排放後的煙氣抬升。 石灰石是最早作為煙氣脫硫的吸收劑之一, 由於石灰和石灰石的價格低廉、取料廣泛,使得石灰/ 石灰石法的運行費用在各種脫硫方法中相對低而應用最廣泛。石灰/ 石灰石漿液洗滌的化學機理相當復雜,總的反應是SO2同Ca( OH)2或CaCO3起作用,生成亞硫酸鈣, 其一部分氧化成硫酸鈣。在進料中如存在MgO或MgCO3時, 也可發生類似的反應。 此後,日本和美國開發了雙鹼法,並已在大型工業裝置上成功應用。 該法流程特點為先用可溶性的鈉鹼吸收液在吸收塔內進行脫硫, 然後在塔外再用石灰乳或石灰石粉末對吸收液進行再生和分離, 再生液繼續進行循環脫硫。雙減法有如下優點: 塔內鈉基清液作為吸收液,大大降低了結垢機率; 鈉基吸收二氧化硫速率高,在較低的液氣比下可得到較高的脫硫率, 同時還可大大提高石灰的利用率。 應用范圍: 旋流板塔技術可應用於化工、礦冶、 建材等行業的工業廢氣凈化工程。例如對酸洗廢氣的脫氟脫氮、 窖爐廢氣的脫氟脫硫等等,其脫硫、脫氟和脫氮效率分別大於75% 、98%和50%。 為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旋流板塔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 公司主要研究人員正在進行浙江省科委重點科研項目《 煙氣脫硫系統示範工程研究》和浙江省環保局重點項目《 濕式煙氣脫硫除塵裝置改造技術及成套設備開發》兩項課題, 重點研究旋流板吸收塔的放大效應和脫硫系統煙氣再加熱、 自動監控和脫硫渣的綜合利用,向大型化、自動化、系統化發展。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