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1)根據NH3的「噴泉」實驗裝置(下方圖I)及相關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①「噴泉」實驗前,燒瓶內盛有
(1)①氨氣和氯化鈣能發生化學反應,所以氯化鈣不能乾燥氨氣,故答案為:否;
②氨版氣極易溶於權水,形成大的壓強差,所以能形成噴泉;氨氣溶於水生成氨水,氨水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氫氧根離子,使溶液呈鹼性,所以滴有酚酞的氨水呈紅色,故答案為:極易溶於水;水溶液顯鹼性;
(2)濃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能乾燥氮氣和氫氣;此外還有使兩種氣體充分混合的作用、根據氣泡判斷氣體流速的作用;
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所以可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乙處,觀察試紙是否變化.
故答案為:乾燥氫氣和氮氣、觀察氣泡,以調節氫氣、氮氣的氣流速度;使氫氣和氮氣均勻混合;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乙處;
(3)氨氣極易溶於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氣的密度小於空氣的密度,所以必須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B為進氣口,故答案為:B.
6. 下列圖示是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的製取氨氣並進行氨氣溶於水的噴泉實驗等實驗的裝置示意圖。
(1)2NH 4 Cl+ Ca(OH) 2 4NO+6H 2 O、2NO+O 2 =2NO 2 |
7. 化學氨氣噴泉實驗
等於
甲進的水少,說明甲收集的氨氣少;乙進的水多,說明乙收集的氨氣多。但二者進入的水都是因為氨氣溶於水而產生內外氣壓差而被壓入的。既然都是氨氣自己溶進去的,所以物質的量濃度應該一樣。
8. 氨水噴泉實驗原理
就拿氨氣氯化氫噴泉實驗為例
氨氣和氯化氫都極易溶於水 1體積的水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氣和500體積的氯化氫 因此二者都是極易溶於水的物質
用500ml乾燥的圓底燒瓶收集滿氨氣(NH3),瓶口用帶玻璃尖嘴管的膠塞塞緊,玻璃管的另一端通過單孔膠塞插入盛有濃鹽酸(HCl)的塑料瓶中(裝置如圖所示)。打開玻璃管上的止水夾,用手擠控塑料瓶,使塑料瓶中的氯化氫氣體通過玻璃尖嘴進入圓底燒瓶內與氨氣接觸,即可形成白色的噴煙 。燒瓶內壓強減少,濃鹽酸會進入燒瓶,產生白色噴泉。
只要是反應能夠造成壓強差的反應 都可以設計為噴泉實驗 或者是易溶於水的氣體、不易溶於水的氣體 只要能對壓強造成影響 就可以

實驗原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