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汽車上採用哪些液力傳動裝置特點有哪些
耦合器液力傳動和變矩器液力傳動。液力耦合是由兩個直徑相同,彼此相對的葉輪組成;液力變回矩器是由可旋轉的答泵輪、渦輪和固定不動的導向輪三個元件組成。液力傳動的特點:1.可根據車輛運行的阻力或其他工作阻力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自動無級改變傳動比和扭矩。當外載荷突然增大時,車輛能自動降速而增大牽引,以克服增大的外載荷,從而避免發動機因超載而熄火。反之當外載荷減小時,車輛有能自動減小牽引力,提高工作速度,自動適應工作需要。2.由於有自動變速與變距的特性,因此可減少換擋次數,減輕司機的勞動強度,也便宜實現換擋工作的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從而使操作簡易。3.由於它是傳動系統中的一個柔和性環節,可使車輛的起步和換擋都非常平穩柔和,從而減少各相關零件所受的振動和沖擊,提高整台軌道車的使用壽命。4.可是變速箱的擋數大大減少。
Ⅱ 液力變速箱內部主要部件有哪些
汽車變速箱功能
車變速器具有這樣幾個功用:
①改變傳動比,擴大驅動輪轉矩和轉速的變化范圍,以適應經常變化的行駛條件,同時使發動機在有利(功率較高而油耗較低)的工況下工作;
②在發動機旋轉方向不變情況下,使汽車能倒退行駛;
③利用空擋,中斷動力傳遞,以發動機能夠起動、怠速,並便於變速器換檔或進行動力輸出。
變速器是由變速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組成,需要時,還可以加裝動力輸出器。在分類上有兩種方式:按傳動比變化方式和按操縱方式的不同來分。
[編輯本段]變速箱原理
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自動變速箱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傳遞扭矩和離合作用。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它們就好似相對放置的兩台風扇,一台主動風扇吹出的風力會帶動另一台被動風扇的葉片旋轉,流動的空氣——風力成了動能傳遞的媒介。如果用液體代替空氣成為傳遞動能的媒介,泵輪就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再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以提高液體的傳遞效率。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且效率偏低,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變化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換檔。
[編輯本段]種類
按傳動比變化分
按傳動比變化方式來分:
有級式變速器 是目前使用最廣的一種。它採用齒輪傳動,具有若干個定值傳動比。按所用輪系型式不同,有軸線固定式變速器(普通變速器)和軸線旋轉式變速器(行星齒輪變速器)兩種。目前,轎車和輕、中型貨車變速器的傳動比通常有3-5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在重型貨車用的組合式變速器中,則有更多檔位。所謂變速器檔數即指其前進檔位數。
無級式變速器 其的傳動比在一定的數值范圍內可按無限多級變化,常見的有電力式和液力式(動液式)兩種。電力式無級變速器的變速傳動部件為直流串激電動機,除在無軌電車上應用外,在超重型自卸車傳動系中也有廣泛採用的趨勢。動液式無級變速器的傳動部件為液力變矩器。
綜合式變速器 是指由液力變矩器和齒輪式有級變速器組成的液力機械式變速器,其傳動比可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幾個間斷的范圍內作無級變化,目前應用較多。
按操縱方式分
操縱方式來分:
強制操縱式變速器 是靠駕駛員直接操縱變速桿換檔。
自動操縱式變速器 其傳動比選擇和換檔是自動進行的,所謂「自動」,是指機械變速器每個檔位的變換是藉助反映發動機負荷和車速的信號系統來控制換檔系統的執行元件而實現的。駕駛員只需操縱加速踏板以控制車速。
半自動操縱式變速器 有兩種型式:一種是常用的幾個檔位自動操縱,其餘檔位則由駕駛員操縱;另一種是預選式,即駕駛員預先用按鈕選定檔位,在踩下離合器踏板或松開加速踏板時,接通一個電磁裝置或液壓裝置來進行換檔。
按使用方法分
使用方法分類:
手動變速器(MT)
手動變速器,也稱手動擋,即用手撥動變速桿才能改變變速器內的齒輪嚙合位置,改變傳動比,從而達到變速的目的。踩下離合時,方可撥得動變速桿。如果駕駛者技術好,裝手動變速器的汽車在加速、超車時比自動變速車快,也省油。
自動變速器(AT)
自動變速器,利用行星齒輪機構進行變速,它能根據油門踏板程度和車速變化,自動地進行變速。而駕駛者只需操縱加速踏板控制車速即可。
一般來講,汽車上常用的自動變速器有以下幾種類型: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壓傳動自動變速器、 電力傳動自動變速器、有級式機械自動變速器和無級式機械自動變速器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力自動變速器主要是由液壓控制的齒輪變速系統構成,主要包含自動離合器和自動變速器兩大部分。它能夠根據油門的開度和車速的變化,自動地進行換擋。
無級變速器(CVT)
無級變速器是由兩組變速輪盤和一條傳動帶組成的。
因此,其比傳統自動變速器結構簡單,體積更小。另外,它可以自由改變傳動比,從而實現全程無級變速,使汽車的車速變化平穩,沒有傳統變速器換擋時那種「頓」的感覺。
無級變速器屬於自動變速器的一種,但它能克服普通自動變速器「突然換擋」、油門反應慢、油耗高等缺點。
變速器是法國雷諾(Ranault)發明的。
[編輯本段]對比四種自動變速箱
比起手動擋車來,誰都知道自動擋車型意味輕松愜意的駕駛優勢,正因為如此,不少人、尤其是女性在購車前往往會把自動擋車列為不二之選。實際上,市場里除了傳統的自動變速器,像手自一體變速箱、無級變速箱、手自動變速器都像雨後春筍一般紛紛往外涌,同為自動擋的它們有什麼不同?到底哪種適合您?
希望本期的自動變速箱專題對您的購車計劃有所幫助。
普通自動變速箱 市場主力
優點:使駕駛輕松愜意
缺點:不夠智能,相對費油,不利於改裝
普通自動變速箱是目前自動擋車普遍使用的變速箱形式,它的簡稱AT(全稱是Auto Transmission)幾乎成為自動擋的代名詞。
和手動擋相比,普通自動變速箱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不同。手動波主要通過調節不同齒輪組合更換擋位,而普通自動變速箱是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的目的。其中液力變扭器是普通自動變速箱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泵輪和渦輪是一對工作組合,泵輪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而泵輪和渦輪之間的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並實現變速變矩功能,對駕駛者來說,您只需要以不同力度踩住踏板,變速箱就可以自動進行擋位升降。由於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因此在渦輪後面再串聯幾排行星齒輪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變化自行操縱行星齒輪,從而實現自動變速變矩。為了滿足行駛過程中的多種需要(如泊車、倒車)等,普通自動變速箱還設有一些手動撥桿位置,像P擋(停泊)、R擋(後擋)、N擋(空檔)、D擋(前進)等,一些在前進檔中還設有「2」和「1」等附加擋位,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
從普通自動變速箱的發展來看,具有四前速的變速箱(就是前進中可以在四個擋里進行切換)已經是比較基礎的配置,在中高級車市場中,五前速自動變速箱已經成為主流,而高檔車里六前速自動變速箱、甚至七前速自動變速箱都已經屢見不鮮,可以說自動變速箱有幾個擋就標志著車的「身價」,當然,從性能上說自動變速箱的擋位越多,車在行駛過程中也就越平順,加速性也越好,而且更加省油。
除了提供輕松愜意的駕駛感受,普通自動變速箱也有無法克服的缺陷。普通自動變速箱的動力響應不夠直接,這使它在「駕駛樂趣」方面稍顯不足。此外,由於採用液力傳動,這使普通自動擋變速箱傳遞的動力有所損失,也就更費油一些(比同型號手動擋車油耗要高10%左右)。在山道行駛中,普通自動變速箱對於高高低低的起伏路面顯得不夠「智能」,容易在不同擋位里無謂切換,如果您的愛車沒有爬坡擋的話就只能一籌莫展了。對那些改裝玩家而言,裝備普通自動變速箱的車需要慎重選擇,因為這類變速箱可以承受的扭矩范圍比較有限,而變速箱油溫過高的話又會直接影響車子的動力表現。
「手自一體」變速箱 雙重性格
優點:提供更好的駕駛樂趣
缺點:價格太高
顧名思義,「手自一體」變速箱就是把手動換擋和自動換擋兩種模式結合在一起的變速形式,在這類變速箱上,都有顯著的+/-標志,你可以切入這個位置手動切換擋位。
對普通變速箱而言,駕駛樂趣不足一直是它的弊病,您在入彎前踩剎車減速,普通自動變速箱只會跳到空擋或維持原擋位不動,它不會隨著速度下降而降低一擋;到了出彎當你加油時變速箱又會來一個kickdown(向下跳一擋),然後才獲得足夠力量加速。這不但比手動變速多了時間,而且在彎中擋位跳動也會破壞車身平衡。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用處就是提高擋位的「隨心所欲」程度,換句話說,就是「如果它不夠聰明,至少我可以自己來」。有了手動選擋模式,您在彎前就可以手動降至適當的擋位,在彎中又可以保持需要的轉速,出彎時便有足夠的動力。功能上看手自一體變速箱和手動變速箱沒有分別,但一台好的手自一體變速箱其手動模式有足夠快的加、減擋反應,否則就顯得有些華而不實。
結構上看,手自一體變速箱還是一台自動變速箱,因此配置普通自動變速箱的車型油耗相對較高、不利改裝等缺陷在它身上依然可以看到。此外,由於這類變速箱仍需進口,成本就比一般變速箱要高不少,因此整車價格也就不便宜。但對一個家庭來說,如果男主人傾向駕駛樂趣,女主人偏愛輕松愜意的駕駛感受,配置手自一體變速箱的車型還是不錯的選擇。
CVT無級變速箱 選擇空間較小
優點:省油,有很好的平順感,動力響應直接
缺點:應用車型少,配件價格高
CVT無級變速箱的全稱是Continuos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功能上看它也是自動變速箱的一種,但和其他自動變速箱採用液力藕合的傳動方式不同,CVT無級變速箱採用傳動鋼帶和工作直徑可變的主、從動輪相配合來傳遞動力,從而實現傳動比的連續改變。坐在裝有CVT變速箱的車里你絕感受不到換擋沖擊(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擋),這就使車速變化更為平穩,不會出現傳統自動變速器換擋時那種頓挫感。此外,CVT還有重量輕、體積小、零件少的特點,加上這種傳動形式功率損耗小,這樣就為車帶來省油的好處。經驗證明,配置CVT無級變速箱的車型甚至比同排量手動擋車型油耗還低。
由於CVT應用於汽車時間不長,國內市場上裝備CVT汽車還不多見(就更談不上國產化),算來算去也就奧迪A6、本田飛度、菲亞特西耶幾款車,這就意味著CVT在維護保養上不會便宜。此外,除了奧迪A6的Multitronic變速箱,一般的CVT變速箱不能承受較大的載荷,只能用於在排量在1升~1.5升左右的小型車,因此,在從12萬元~30萬元的車型里即使您傾心CVT也無從選擇,偏偏這個價格空間還橫跨中級車和中高級車這兩個廣闊市場。
七前速無級變速箱
最佳的平順性、最佳的動力響應、最大的載荷、最高的擋位設置(七擋)、最有樂趣的換擋方式(方向盤的撥片換擋)……怎麼看Multitronic都代表無級變速箱的巔峰之作,只是它離多數人的生活都太遠。
AMT變速箱 新生事物還待觀望
優點:省油,價格便宜
缺點:應用車型很少,技術不夠成熟
如果說「手自一體」是使普通自動變速箱有了手動擋的感覺,那麼AMT變速箱就恰恰相反,它是在手動變速箱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換擋操縱部分,在總體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加裝自動操縱系統來實現換擋的自動化,就像是一個機器人為您完成操作離合器和選擋的兩個動作。由於本質上還是手動變速箱,AMT在省油方面也繼承了手動擋的優勢。
在行車過程中,AMT因擋位變化引起的頓挫感依然存在。此外,裝備AMT變速箱的車型極少,這也使您可選車型很少。
[編輯本段]自動變速箱保養莫忽視
裝備自動變速箱的汽車越來越多。有了自動變速箱,人們可以在一腳油門、一腳剎車之間,完成對汽車的駕駛,非常輕松。如果車主平時忽視對自動變速箱的保養,嬌貴的自動變速箱很容易出現故障。
車主平時最容易忽視的是正確選用和按時更換自動波箱油。除了平時的正確駕駛外,進行保養的關鍵就是正確「換油」。據介紹,需注意的是,必須使用製造商規定使用的自動變速器油(ATF),否則會使自動變速器出現異常磨損。皮女士表示,更換自動變速箱油不能在路邊店或汽車美容店進行,因為此操作非常嚴格。目前國際上的自動變速箱有兩大系列,使用兩個系列標準的自動變速箱油,兩者不能互換和混用,否則會損壞自動變速箱。因此,更換自動變速箱油,車主一定要到特約維修廠或專業的自動變速器維修店去。
常規情況下,自動變速箱汽車每行駛20000公里至25000公里時應清洗保養一次,或遇變速箱打滑、水溫偏高、換擋遲緩、系統滲漏時清洗保養一次。
[編輯本段]自動變速箱維修要防「陷阱」
自動擋車由於在城市道路開起來方便,其佔有率正在不斷提高,但自動變速箱比較「嬌氣」,使用多年後,容易出故障。
自動變速箱的維修是整車修理中最為復雜的系統。一個新的變速箱少則上萬元,多則10多萬元。由於車主對維修知識所知甚少,一般小型修理店都喜歡進一些廉價的自動變速箱來欺騙車主。廣州等地的一些經銷商常從國外進一些舊車或報廢車上的自動變速箱,噴漆翻新後低價賣給內地的一些修理廠,這種翻新變速箱在杭州市場上也經常出沒,如果不加註意,很容易被用到了自己的愛車上。
除了用翻新變速箱蒙蔽車主,變速箱的維修費用也是相對混亂。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更換新變速箱費用很高,許多消費者選擇維修,但事實上,很多自動變速箱的故障連一些4S店也無力修理。由於維修的難度加上這一塊對消費者還是盲區,修理方往往隨意報價。同樣的問題這里是4000元,換個地方可能就成了8000元。
提醒:車主一定要到有大批專業技師和擁有原廠的全套配件和工具的修理廠去維修,才能保證自動變速箱的維修質量。
Ⅲ 汽車使用液壓傳動有哪些
與機械傳動比較,液壓傳動具有以下主要優點:
(1)由於一般採用油液作為傳動介質,因此液壓元件具有良好的潤滑條件;工作液體可以用管路輸送到任何位置,允許液壓執行元件和液壓泵保持一定距離;液壓傳動能方便地將原動機的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這些特點十分適合各種工程機械、采礦設備的需要,其典型應用實例就是煤礦井下使用的單體液壓支柱和液壓支架。
(2)可以在運行過程中實現大范圍的無級調速,其傳動比可高達1:1 000,且調速性能不受功率大小的限制。
(3)易於實現載荷控制、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可以進行集中控制、遙控和實現自動控制。
(4)液壓傳動可以實現無間隙傳動,因此傳動平穩,操作省力,反應快,並能高速啟動和頻繁換向。
(5)液壓元件都是標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產品,便於設計、製造和推廣應用。
與電力傳動相比,液壓傳動的主要優點有以下幾點:
(1)質量小,體積小。這是由於電動機受到磁飽和的限制,其單位面積上的切向力與液壓機械所能承受的液壓相差數十倍。
(2)運動慣性小,響應速度快。液壓馬達的力矩慣量比(即驅動力矩與轉動慣量之比)較電動機大得多,故其加速性能好。例如,加速一台中等功率的電動機通常需要一秒至幾秒鍾,而加速同樣功率的液壓馬達只需要0.1 s左右。這種良好的動態特性,對液壓控制系統更有其重要意義。
(3)低速液壓馬達的低速穩定性要比電動機好得多。
(4)液壓傳動的應用,可以簡化機器設備的電氣系統。這對於具有爆炸危險的煤礦井下工作大有好處。 [4]
缺點
(1)在傳動過程中,由於能量需要經過兩次轉換,存在壓力損失、容積損失和機械摩擦損失,因此總效率通常僅為0.75~0.8。
(2)傳動系統的工作性能和效率受溫度的影響較大,一般的液壓傳動,在高溫或低溫環境下工作,存在一定困難。
(3)液體具有一定的可壓縮性,配合表面也不可避免地有泄漏存在,因此液壓傳動無法保證嚴格的傳動比。
(4)工作液體對污染很敏感,污染後的工作液體對液壓元件的危害很大,因此液壓系統的故障比較難查找,對操作、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有較高要求。
(5)液壓元件的製造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材料的材質和熱處理要求都比較高,因而其成本較高。
總的說來,液壓傳動的優點是主要的。它的某些缺點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正在逐步得到克服。如果進一步吸取其他傳動方式的優點,採用電 液、氣,液等聯合傳動,更能充分發揮其特點。 [4]
Ⅳ 汽車上有哪些裝置應用了液壓傳動,氣壓傳動
汽車上大量應用液壓,氣壓,和液力傳動
1.ABS是液壓的,靠液壓油缸高頻動作.夾緊-放開制動夾鉗,使車輪連滾帶滑,防止抱死.
2.液壓助力轉向方向盤帶動分配器,分配器向轉向機構兩側油缸供油,只要轉向器一轉,兩側油缸一個進油,一個回油,推動車輪偏轉.
3, 高級車的離合器也是液壓的,前幾天有個網友還發過液壓圖
4 AT自動變速器是液力耦合器+油缸+齒輪組
5,剎車是液壓或氣動的。
Ⅳ 汽車上常用的助力裝置有哪四種
助力系統其實抄就是助力轉向系統
助力轉向,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增加外力來抵抗轉向阻力,讓駕駛者只需更少的力就能夠完成轉向,也稱動力轉向,英文為power steering,最初是為了讓一些自重較重的大型車輛能夠更輕松的操作,但是現在已經非常普及,它讓駕駛變得更加簡單和輕松,並且讓車輛反應更加敏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
我們常見的助力轉向有機械液壓助力、電子液壓助力、電動助力三種
Ⅵ 液壓傳動系統主要由那五個部分組成,汽車上應用在什麼東方
1、液壓傳動系統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構成:
(1)動力元件 泵(機械能轉變為液壓能)
(2)執行元件 馬達、液壓缸(液壓能轉變為機械能)
(3)控制元件 閥(作用為控制壓力、方向和流量)
(4)輔助元件 液壓油箱、過濾器、管路等
(5)工作介質 液壓油。
2、液壓傳動系組合運用液力和機械來傳遞動力。在汽車上,液壓傳動一般指液傳動,即以液體為傳動介質,利用液體在主動元件和從動元件之間循環流動過程中動能的變化來傳遞動力。動液傳動裝置有液力偶合器和液力變矩器兩種。液力偶合器只能傳遞扭矩,而不能改變扭矩的大小,可以代替離合器的部分功能,即保證汽車平穩起步和加速,但不能保證在換檔時變速器中的齒輪不受沖擊。液力變矩器則除了具有液力偶合器的全部功能外,還能實現無級變速,故應用得比液力偶合器廣泛得多。但是,液力變矩器的輸出扭矩與輸入扭矩的比值范圍還不足以滿足使用要求,故一般在其後再串聯一個有級式機械變速器而組成液力機械變速器以取代機械式傳動系中的離合器和變速器。液力機械式傳動系能根據道路阻力的變化自動地在若干個車速范圍內分別實現無級變速,而且其中的有級式機械變速器還可以實現自動或半自動操縱,因而可使駕駛員的操作大為簡化。但是由於其結構較復雜,造價較高,機械效率較低等缺點,除了高級轎車和部分重型汽車以外,一般轎車和貨車很少採用。
3、靜液式傳動系又稱容積式液壓傳動系。主要由油泵、液壓馬達和控制裝置等組成。發動機的機械能通過油泵轉換成液壓能,然後由液壓馬達再又轉換為機械能。在圖示方案中,只用一個馬達將動力傳給驅動橋主減速器,再經差速器、半軸傳給驅動輪。另一方案是每一個驅動輪上都裝一個馬達。採用後一方案時,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機械傳動件都可取消靜壓式傳動系,由於機械效率低、造價高、使用壽命和可靠性不夠理想,故只在某些軍用車輛上開始採用。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液力傳動的液力傳動裝置
液力傳動裝置是以液體為工作介質以液體的動能來實現能量傳遞的裝置,常見的有液力耦合器、液力變矩器和液力機械元件。
目前,液力傳動元件主要有液力元件和液力機械兩大類。液力元件有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力機械裝置是液力傳動裝置與機械傳動裝置組合而成的,因此,它既具有液力傳動變矩性能好的特點,又具有機械傳動效率高的特徵。
液力傳動裝置主要由三個關鍵部件組成,即泵輪、渦輪、導輪。
泵輪:能量輸入部件,它能接受原動機傳來的機械能並將其轉換為液體的動能;
渦輪:能量輸出部分,它將液體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而輸出;
導輪:液體導流部件,它對流動的液體導向,使其根據一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向沖擊泵輪的葉片。 下圖a是液力變矩器的實物模型圖,圖b是其結構原理簡圖。它主要由泵輪、渦輪、導輪等構成。泵輪、渦輪分別與主動軸、從動軸連接,導輪則與殼體固定在一起不能轉動。當液力變矩器工作時,因導輪D對液體的作用,而使液力變矩器輸入力矩與輸出力矩不相等。當傳動比小時,輸出力矩大,輸出轉速低;反之,輸出力矩小而轉速高。它可以隨著負載的變化自動增大或減小輸出力矩與轉速。因此,液力變矩器是一個無級力矩變換器。
下面以目前廣泛使用的三元件綜合式液力變矩器來具體說明其工作原理。
如圖4所示,泵輪與變矩器外殼連為一體,是主動元件;渦輪通過花鍵與輸出軸相連,是從動元件;導輪置於泵輪和渦輪之間,通過單向離合器及導輪軸套固定在變速器外殼上。
發動機啟動後,曲軸通過飛輪帶動泵輪旋轉,因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泵輪葉片間的工作液沿葉片從內緣向外緣甩出;這部分工作液既具有隨泵輪一起轉動的園周向的分速度,又有沖向渦輪的軸向分速度。這些工作液沖擊渦輪葉片,推動渦輪與泵輪同方向轉動。
從渦輪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可以看為工作液相對於渦輪葉片表面流出的切向速度與隨渦輪一起轉動的圓周速度的合成。當渦輪轉速比較小時,從渦輪流出的工作液是向後的,工作液沖擊導輪葉片的前面。因為導輪被單向離合器限定不能向後轉動,所以導輪葉片將向後流動的工作液導向向前推動泵輪葉片,促進泵輪旋轉,從而使作用於渦輪的轉矩增大。
隨著渦輪轉速的增加,圓周速度變大,當切向速度與圓周速度的合速度開始指向導輪葉片的背面時,變矩器到達臨界點。當渦輪轉速進一步增加時,工作液將沖擊導輪葉片的背面。因為單向離合器允許導輪與泵輪一同向前旋轉,所以在工作液的帶動下,導輪沿泵輪轉動方向自由旋轉,工作液順利地迴流到泵輪。當從渦輪流出的工作液正好與導輪葉片出口方向一致時,變矩器不產生增扭作用(這時液力變矩器的工況稱為液力偶合工況)。
液力耦合器其實是一種非剛性聯軸器,液力變矩器實質上是一種力矩變換器。它們所傳遞的功率大小與輸入軸轉速的3次方、與葉輪尺寸的5次方成正比。傳動效率在額定工況附近較高:耦合器約為96~98.5%,變矩器約為85~92%。偏離額定工況時效率有較大的下降。根據使用場合的要求,液力傳動可以是單獨使用的液力變矩器或液力耦合器;也可以與齒輪變速器聯合使用,或與具有功率分流的行星齒輪差速器(見行星齒輪傳動)聯合使用。與行星齒輪差速器聯合組成的常稱為液力-機械傳動。
液力傳動裝置的整體性能跟它與原動機的匹配情況有關。若匹配不當便不能獲得良好的傳動性能。因此,應對總體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進行分析計算,在此基礎上設計整個液力傳動裝置。為了構成一個完整的液力傳動裝置,還需要配備相應的供油、冷卻和操作控制系統。
Ⅷ 液壓傳動在汽車上的應用有哪些
1、液壓傳動用於汽車傳動系中,為使傳動系中離合器操作輕便,轎車中的離合器操縱機構均採取液壓式。液壓式離合器的操縱機構與離合器踏板、總泵、分泵和分離撥叉等組成,只要駕駛員輕踩離合器踏板,通過液壓傳動裝置,可以經過分泵產生足夠大的作用力推動分離撥叉工作從而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圖1為液壓離合器的操縱機構)。
2.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力自動變速器在現代汽車上用得也越來越多。使用液力變速器可以簡化駕駛操作,使發動機的轉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圉內,避免車速急劇變化,有利於減少發動機振動和噪音,而且能消除和吸收傳動裝置的動載荷,減少換檔沖擊,提高發動機和變速器的使用壽命。
3.液壓傳動應用於轉向系中,液壓動力轉向裝置由控制閥、儲油罐、油泵和動力缸組成。該系統能夠根據汽車行駛條件的變化對助力的大小實行控制,使汽車在停車狀態時得到足夠大的助力,以便提高轉向系統操作的靈活性。當車速增加時助力逐漸減小,高速行駛時無助力,使操縱有一定的行路感,而且還能提高操縱的穩定性。另外,液壓系統一般工作壓力不高,流量也不大(圖2。液壓動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4、.液壓傳動應用於制動系中,液壓式制動系由制動踏板、制動總泵、制動管路及車輪制動器組成。制動時,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是制動總泵內的制動液通過制動管路進入各車輪制動器的制動分泵,分泵中的活塞使得制動蹄及摩擦片張開,摩擦片與制動鼓接觸產生摩擦力,阻止與制動鼓連接的車輪的轉動,從而產生制動。液壓制動系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圖3液壓式制動系工作原理圖)。
5.液壓系統應用於ABS中,ABS即汽車防抱死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在汽車制動時,防止車輪抱死。液壓制動系統,ABS是在普通制動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感測器、ABS執行機構和ABS電腦三部分。液壓制動系統ABS廣泛應用於轎車和輕型載貨汽車上。氣頂液壓制動系統ABS兼有氣壓和液壓兩種制動系統的特點,應用於部分中重型汽車上。
6.汽車電控液壓懸架汽車電控液壓懸架可以使司乘人員都有乘坐軟彈簧的舒服感,而且還能保證汽車的靈活性和穩定性。目前轎車上採用的電子控制懸架都具有靈敏的車高調節功能,不管車輛(規定范圍)如何變化,都可以保持汽車的一定高度,大大地減少了汽車在轉彎時產生的傾斜程度。當車輛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駛時可以提高車身的高度,當車輛高速行駛時又可使車身的高度降低,以減少風的阻力。圖4為電控液壓懸架系統共組原理圖,汽車電控液壓懸架還具有衰減力的調節功能,以提高車輛的穩定性。在急轉彎、急加速和緊急制動時,還可以抑制車輛姿態的變化。
7.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在汽車上只起傳遞扭矩的作用,所以也叫液力聯軸器。液力偶合器安裝在汽車發動機和機械變速器之間,傳遞扭矩時能起到柔性傳動、減緩沖擊的作用。隔離扭振的功能使汽車起步和加速時都能保持平穩。
8.液力變矩器液力變矩器不僅能傳遞轉矩,而且還能在泵輪轉矩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渦輪轉速的不同自動地改變渦輪所輸出的轉矩值(變矩)。液力變矩器具有對外負載的自動適應性,使車輛起步平穩、加速快而且均勻,其減振作用降低了傳動系統的動載和扭振的引響,延長了傳動系統的使用壽命,提高了乘坐舒適性和行駛安全性。然而液力變矩器存在著效率不夠高、變矩范圍有限的問題。因此,很少使用單個液力變矩器,需要串聯或並聯一個定軸式或者旋轉軸式機械變速器,以擴大變速和變矩范圍。目前高級轎車大都採用了液力機械傳動,其主要著眼點在其舒適性及操作輕便性。城市大客車因經常停車、起步、加速,換擋相
當頻繁,對操縱方便的要求就顯得更為突出。越野汽車為了獲得穩定的驅動力和良好的通過性,採用液力機械傳動也日益增多。裝載質量為25~80T的礦用自卸汽車,因其功率大,傳動系統既要傳遞大扭矩,又要易於換擋變速,故絕大多數都採用液力機械傳動。
9.汽車液壓減震系統汽車液壓減振系統具有優良的減震功能,在車輛偏重時可以保持車輛的平衡,使車輛繼續安全行駛。在車輛更換輪胎時,不需要千斤頂頂地即可更換輪胎,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時間。如果車輛陷入濕滑的地方時,利用此裝置也很容易走出泥沼。
10、汽車式起重機液壓系統,在汽車底盤上裝上起重設備,完成吊裝任務的汽車稱為汽車式起重機,這種起重機廣泛的應用在運輸、建築、裝卸、礦山及築路工地上,是一種行走式起重機。汽車式起重機完成起重任務時,作業循環通常是起吊-回轉-卸載-返回,有時還加入間斷的短距離行駛運動。這些動作的完成都是通過液壓傳動系統來控制的。
液壓傳動在汽車工業上還應用於自卸式汽車、平板車、高空作業車等。汽車工業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先進與否的重要標志,目前技術先進的汽車已廣泛採用了液壓和液力傳動新技術,就連汽車的燃料供給和機械潤滑系統也借鑒了這些技術,因此加強針對汽車的液壓氣壓與液力傳動技術的學習與研究,對於從事汽車理論學習和設計製造維修的人員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Ⅸ 汽車液力傳動裝置工作時液體存在幾種運動
汽車液力復傳動裝置工作時液體存在兩制種運動,在液體傳動元件傳遞能量時,存在將機械能轉變為液體能,再有液體能轉變為機械能的這樣一個能量轉變過程。在流體力學基本知識可知:流體的能量一般表現為三種形式,即動能、壓能和勢能。在液體傳動元件中,流體的相對高度位置變化很小,故勢能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液體傳動元件中,運動液體的能量主要表現為動能和壓能兩種形式。
Ⅹ 液力傳動裝置有哪些類型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