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齒輪傳動系統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傳動功率和速度的適用范圍廣,具有恆定的傳動比,傳動效率高回,工作可靠,使用壽答命長,結構緊湊。
缺點:製造和安裝精度要求較高,價格昂貴,精度低時,振動和雜訊較大,不宜用於軸間距離大的傳動。
齒輪傳動是利用兩齒輪的輪齒相互嚙合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按齒輪軸線的相對位置分平行軸圓柱齒輪傳動、相交軸圓錐齒輪傳動和交錯軸螺旋齒輪傳動。具有結構緊湊、效率高、壽命長等特點。
齒輪傳動是指用主、從動輪輪齒直接、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在所有的機械傳動中,齒輪傳動應用最廣,可用來傳遞任意兩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
㈡ 齒輪傳動主要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齒輪傳動
優點:
1)傳動精度高。前面講過,
帶傳動
不能保證准確的
傳動比
,
鏈傳動
也不能實現恆定的瞬時傳動比,但現代常用的
漸開線
齒輪的傳動比,在理論上是准確、恆定不變的。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要條件。
2)適用范圍寬。齒輪傳動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寬,可以從0.001W到60000kW;
圓周速度
可以很低,也可高達150m/s,帶傳動、鏈傳動均難以比擬。
3)可以實現平行軸、相交軸、交錯軸等空間任意兩軸間的傳動,這也是帶傳動、鏈傳動做不到的。
4)工作可靠,使用壽命長。
5)傳動效率較高,一般為0.94~0.99。
6)製造和安裝要求較高,因而成本也較高。
7)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除少數低速、低精度的情況以外,一般需要安置在箱罩中防塵
防垢
,還需要重視潤滑。
8)不適用於相距較遠的兩軸間的傳動。
9)減振性和
抗沖擊性
不如帶傳動等柔性傳動好。
齒輪傳動缺點:
1)
運轉中振動、沖擊和雜訊,並產生動載荷,製造和安裝精度要求較高,價格昂貴,精度低時,振動和雜訊較大;
2)
無
過載保護
作用;
3)
要求齒輪的切齒精度較高或具有特殊齒形時,需要高精度機床、特殊刀具和
測量儀器
來保證,製造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㈢ 齒輪傳動與帶傳動的優缺點有哪些
一、帶傳動:
優點:傳動平穩、緩沖吸振、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維護方便、 有良好的撓性和彈性、過載打滑。
缺點:傳動比不準確、帶壽命低、軸上載荷較大、傳動裝置外部尺寸大、效率低。因此,帶傳動常適用於大中心距、中小功率、帶速v =5~25m/s,i≤7的情況。
二、齒輪傳動:
優點:
1、傳動比范圍大,可用於減速或增速。
2、傳動效率高。一對高精度的漸開線圓柱齒輪,效率可達99%以上。
3、速度(指節圓圓周速度)和傳遞功率的范圍大,可用於高速(v>40m/s),中速和低速(v<25m/s)的傳動;功率從小於1W到105KW。
缺點:
1、無過載保護作用
2、精度不高的齒輪,傳動時的雜訊,振動和沖擊大,污染環境。
3、製造成本較高。某些具有特殊齒形或精度很高的齒輪,因需要專用的或高精度的機床,刀具和量儀等,故製造工藝復雜,成本高。
(3)齒輪傳動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齒輪傳動的潤滑方式,主要取決於齒輪圓周速度的大小:
1、對於開式齒輪及低速(v<0.8~2m/s)、輕載、不是很重要的閉式齒輪傳動,可定期人工加潤滑油或潤滑脂。
2、對於v=2~12m/s的閉式齒輪傳動,採用浸油潤滑。大齒輪浸入油池,藉助齒輪傳動將油帶入嚙合表面。對於圓柱齒輪,浸油深度以1~2個齒高為宜,最大浸油深度不超過大齒輪分度圓半徑的1/3。
3、對於v>12m/s的閉式齒輪傳動,宜採用噴油潤滑,將一定壓力的潤滑油噴射到輪齒嚙合面。當w≤25m/s時,噴嘴位於輪齒嚙入或嚙出邊均可;當v≥25m/s時,噴嘴應位於嚙出一邊,及時冷卻剛嚙合後的輪齒,並進行潤滑。噴油潤滑供油充分、連續,宜用於高速、重載的重要齒輪傳動
㈣ 齒輪傳動有什麼作用
齒輪傳動的作用是傳遞兩周之間的運動和轉矩。它是現代各種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機械傳動方式。它的傳動比較准確,效率高,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壽命長。
齒輪的種類繁多,其分類方法最通常的是根據齒輪軸性。一般分為平行軸、相交軸及交錯軸三種類型。
1)平行軸齒輪:包括正齒輪、斜齒輪、內齒輪、齒條及斜齒條等。
2)相交軸齒輪:有直齒錐齒輪、弧齒錐齒輪、零度齒錐齒輪等。
3)交錯軸齒輪:有交錯軸斜齒齒輪、蝸桿蝸輪、准雙曲面齒輪等。
(4)齒輪傳動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齒輪傳動的特點
①能保證瞬時傳動比恆定,平穩性較高,傳遞運動准確可靠;
②傳遞的功率和速度范圍較大;
③結構緊湊、工作可靠,可實現較大的傳動比;
④傳動效率高,使用壽命長;
⑤齒輪的製造、安裝要求較高.齒輪材料一般是鑄鐵等。
㈤ 齒輪傳動的原理
齒輪傳動的原理:即一對相同模數(齒的形體)的齒輪相互嚙合將動力回由甲軸傳送給乙軸,以答完成動力傳遞。
齒輪傳動是指由齒輪副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它是現代各種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機械傳動方式。齒輪傳動是靠齒與齒的嚙合進行工作的,輪齒是齒輪直接參與工作的部分,所以齒輪的失效主要發生在輪齒上。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輪齒折斷、齒面點蝕、齒面磨損、齒面膠合以及塑性變形等。
(5)齒輪傳動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齒輪傳動的特點
1、傳動精度高。現代常用的漸開線齒輪的傳動比准確、恆定不變。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要條件。
2、適用范圍寬。齒輪傳動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寬,可以從0.001W到60000kW;圓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達150m/s,帶傳動、鏈傳動均難以比擬。
3、可以實現平行軸、相交軸、交錯軸等空間任意兩軸間的傳動,這也是帶傳動、鏈傳動做不到的。
4、使用壽命長,傳動效率較高。
5、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除少數低速、低精度的情況以外,一般需要安置在箱罩中防塵防垢,還需要重視潤滑。
㈥ 齒輪傳動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齒輪傳動的原理:即一對相同模數(齒的形體)的齒輪相互嚙合將動力由甲軸傳送內給乙軸,以完成容動力傳遞。
齒輪傳動是指由齒輪副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它是現代各種設備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機械傳動方式。齒輪傳動是靠齒與齒的嚙合進行工作的,輪齒是齒輪直接參與工作的部分,所以齒輪的失效主要發生在輪齒上。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輪齒折斷、齒面點蝕、齒面磨損、齒面膠合以及塑性變形等。
(6)齒輪傳動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齒輪傳動的特點
1、傳動精度高。現代常用的漸開線齒輪的傳動比准確、恆定不變。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要條件。
2、適用范圍寬。齒輪傳動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寬,可以從0.001W到60000kW;圓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達150m/s,帶傳動、鏈傳動均難以比擬。
3、可以實現平行軸、相交軸、交錯軸等空間任意兩軸間的傳動,這也是帶傳動、鏈傳動做不到的。
4、使用壽命長,傳動效率較高。
5、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除少數低速、低精度的情況以外,一般需要安置在箱罩中防塵防垢,還需要重視潤滑。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齒輪傳動
2012-03-24
㈦ 齒輪傳動的優點有哪些
齒輪傳動的優點
傳齒輪動裝置利用兩齒輪的輪齒相互嚙合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機械傳動,用主、從動輪輪齒直接、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按齒輪軸線的相對位置分平行軸圓柱齒輪傳動、相交軸圓錐齒輪傳動和交錯軸螺旋齒輪傳動。具有傳動平穩,傳動比精確,工作可靠、效率高、壽命長,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圍大等特點。
齒輪傳動的優點:
1)
瞬時傳動比恆定,工作平穩性較高;
2)
採用非圓齒輪,瞬時傳動比可按所需變化規律設計;
3)
傳動比變化范圍大,特別是採用行星傳動時,傳動比可到100~200(單級),適用於減速或增速傳動;
4)速度范圍大,齒輪的圓周速度可從v<0.1m/s達到200m/s,或更高;轉速可從n<1
r/min到20000r/min以上;
5)
傳遞功率范圍大,承載能力高;
6)
傳動效率高,特別是精度較高的圓柱齒輪副,其效率可達η=0.99以上;
7)
結構緊湊,如使用行星傳動、少齒差傳動,或諧波齒輪傳動,可使部件更為縮小,成為同軸線傳動;
8)
維護簡便。
㈧ 齒輪變速器的位置及有什麼作用
齒輪變速器工作原理和他的位置作用。
1三軸五檔變速器有五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由殼體、第一軸、中間軸、第二軸、倒檔軸、各軸上齒輪、操縱機構等幾部分組成。
a、第一軸第一軸和第一軸常嚙合齒輪為一個整體,是變速器的動力輸入軸。第一軸前部花鍵插於離合器從動盤轂中。
b、中間軸在中間軸上制有有六個齒輪,作為一個整體而轉動。最前面的齒輪與一軸常嚙合齒輪相嚙合,稱為中間軸常嚙合齒輪,從離合器輸入一軸的動力經這一對常嚙合齒輪傳到中間軸各齒輪上。向後依次稱各齒輪為中間軸三檔、二檔、倒檔、一檔和五檔齒輪。
c、第二軸在第二軸上,通過花鍵固裝有三個花鍵轂,通過軸承安裝有二軸各檔齒輪。其中從前向後,在第一和第二花鍵轂之間裝有三檔和二檔齒輪,在第二和第三花鍵轂之間裝有一檔和五檔齒輪,它們分別與中間軸上各相應檔齒輪相嚙合。在三個花鍵轂上分別套有帶有內花鍵的接合套,並設有同步機構。通過接合套的前後移動,可以使花鍵轂與相鄰齒輪上的接合齒圈連接在一起,將齒輪上的動力傳給二軸。其中在第二個接合套上還制有倒檔齒輪。第二軸前端插入一軸齒輪的中心孔內,兩者之間設有滾針軸承。第二軸後端通過凸緣與萬向傳動裝置相連。
d、倒檔軸倒檔軸採用過盈配合壓裝在殼體相應的軸孔中。倒檔齒輪通過軸承活套在倒檔軸上。
2各檔動力動力傳遞情況
a、一檔輸入軸→第一軸常嚙齒輪→中間軸→中間軸第一檔齒輪→第二軸一檔齒輪→一檔同步器接合齒圈→接合套→第二軸→輸出
b、二檔輸入軸→第一軸常嚙齒輪→中間軸→中間軸第二檔齒輪→第二軸二檔齒輪→二檔同步器接合齒圈→接合套→第二軸→輸出
c、三檔輸入軸→第一軸常嚙齒輪→中間軸→中間軸第三檔齒輪→第二軸三檔齒輪→三檔同步器接合齒圈→接合套→第二軸→輸出
d、四檔輸入軸→一檔常嚙齒輪→第一軸上四檔齒輪接合齒圈→三、四檔同步器接合套→第二軸→輸出
e、五檔輸入軸→第一軸常嚙齒輪→中間軸→中間軸第五檔齒輪→第二軸五檔齒輪→五檔同步器接合齒圈→接合套→第二軸→輸出
f、倒檔輸入軸→第一軸常嚙齒輪→中間軸→中間軸倒檔齒輪→倒檔軸上的倒檔齒輪→第二軸上倒檔齒輪→第二軸倒檔齒輪接合齒圈→倒檔同步器接合套→第二軸→輸出。
3兩軸變速器
兩軸變速器主要由輸入和輸出兩根軸組成。與傳統的三軸變速器相比,由於省去了中間軸,在一般檔位只經過一對齒輪就可以將輸入軸的動力傳至輸出軸,所以傳動效率要高一些;同樣因為任何一檔都要經過一對齒輪傳動,所以任何一檔的傳動效率又都不如三軸變速器直接檔的傳動效率高。
㈨ 齒輪傳動在生活中的應用
生活中運用到齒輪的有:汽車、鍾表、電梯、機械表、汽車、變速自行車、面條機、榨汁機、食品加工機、打蛋器、水表、煤氣表、縫紉機、CD機、紅酒開瓶器、鍾表、汽車變速箱、電風扇的擺頭、洗衣機、鬧鍾等。
輪緣上有齒輪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在壓力角方面,小壓力角齒輪的承載能力較小;而大壓力角齒輪,雖然承載能力較高,但在傳遞轉矩相同的情況下軸承的負荷增大,因此僅用於特殊情況。而齒輪的齒高已標准化,一般均採用標准齒高。變位齒輪的優點較多,已遍及各類機械設備中。
(9)齒輪傳動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齒輪的製造材料和熱處理過程對齒輪的承載能力和尺寸重量有很大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前,齒輪多用碳鋼,60年代改用合金鋼,而70年代多用表面硬化鋼。按硬度 ,齒面可區分為軟齒面和硬齒面兩種。
軟齒面的齒輪承載能力較低,但製造比較容易,跑合性好, 多用於傳動尺寸和重量無嚴格限制,以及小量生產的一般機械中。因為配對的齒輪中,小輪負擔較重,因此為使大小齒輪工作壽命大致相等,小輪齒面硬度一般要比大輪的高。
硬齒面齒輪的承載能力高,它是在齒輪精切之後 ,再進行淬火、表面淬火或滲碳淬火處理,以提高硬度。但在熱處理中,齒輪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變形,因此在熱處理之後須進行磨削、研磨或精切 ,以消除因變形產生的誤差,提高齒輪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