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olidworks機械動態圖怎麼做
我這個是gif動態圖片 不知道發上去還能不能動,sw做動畫可以錄制視頻,視頻可以轉成gif,就這樣
⑵ 機械機構動態模擬都用什麼軟體
機械機構模擬有好多方面的吧,我做過運動模擬,應力模擬,三維CAD軟體一般都有這些功能,我之前用SolidWorks,包含建模,裝配,運動模擬,應力模擬和其他的功能
⑶ 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延異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裝置藝術的發展如同其它藝術發展的景況一樣,都是受當下多種單一與復合的觀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發展經驗的積累所促動。裝置藝術日漸在——內容關注、題材選擇、文化指向、藝術到位、價值定位、情感流向、操作方法等方面都呈現出多元繁復的狀態。但從其總體來看,裝置藝術的固有特徵並沒有朝令夕改。
首先是其——環境場性特徵沒有改變,即不論受何種觀念指向和製作方法影響的裝置藝術作品的有效展示,必須依賴於一定有效的時空場所。不僅如此,具體的作品本體與環境場又是和諧同構的整體。如此,其作品才能得以讓觀者從多視點、多層面予以認知和欣賞。如從徐冰於1993年創作的《文化談判》、吳山專於1993年創作的《想念毛竹》等裝置作品可以看到這一特點。其次,存在與過程的共振性。在一件裝置置中,一定完形形態的存在對整個作品的過程展示起著積極的作用。而作品的過程展示意義對完形形態的存在意義又具有升華作用。即,裝置置中的實體存在物象與作品的展示過程是有機同構、互為依託與作用的關系。由此,才促成了裝置藝術在靜態與動態上綜合影響觀者的張力作用的形成以及其強力作用的有效釋發。如,中國廣東陳劭雄在1992年創作裝置的題為《耗電72個半小時》的作品,就是將靜態的彩色日光燈等組合成象徵人「死屍」的符號與通電後不斷閃爍光芒的動態形象互相映襯,從而使特定的「死屍」靜態視覺符號更加突出。其動、靜態的有機同構統一,從而得以進一步地刺激和提醒人們應當關注當下的個體或群體的物質生活慾望正在讓人的生命漸漸消逝的深刻的社會、人生等問題。也就是說,當觀賞者在關注該作品時,能較明快、迅速地認知和讀解飽含創作者深刻警寓的——我們的「生命已成屍骸,可時間卻還在流動」(趙冰)的特有藝術文化語境和意義。再次,非永恆性。或稱「暫時性」、「此在性」。裝置藝術作品的展示,是在特定的場所、預設的有限時間里進行的。一旦作品展示的時間結束,作品的「此在性」意義就消失了。留下的僅是或關於作品展示存在時的圖像資料記載、或是其文字的描述。如,中國廣東徐坦於1993年11月24日創作的裝置與行為共存的《愛的寓言》,作品就是在特定的時空里存在展示的。最後,多樣性。即是說,盡管當下人們對裝置藝術的認識、把握 驗有相似性,但各不相同的個體在聯系主體自身的多元認識基礎上對裝置藝術的理解,把握又是不盡相同的。因而裝置藝術展現的形態、意識指向等都有所不同,呈多元性形態。如,中國廣東的「大尾象工作組」,是「基本以大型裝置為形式主體」開展創作展示活動的。而北京的「新刻度小組」,又是以「解析」方式進行表現與展示傳達的。
裝置藝術在中國是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被認識和興起的。因為,美國著名的波普藝術家勞申柏格曾於80年代來中國美術館辦了一次展覽。由此點燃了中國藝術家對裝置藝術形態的興趣火種。以致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發展,裝置藝術越來越不僅為眾多的中國藝術家和民眾所認識、理解、認可與接受。而且,「裝置藝術在90年代前期的中國美術中,已作為極有實力和潛力的藝術形式,積極的、深刻的表現著世界之今日中國之今日以及個人之今日」。裝置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也有其內在的因素。一方面,當代國際藝術的整體性發展對中國藝術家的刺激和推動。
另一方面,中國社會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達、國人生活水平提高、綜合國力增強,社會結構中的某些方面的觀念也呈現出工業或後工業社會的情勢。所以,裝置藝術在中國還是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正如張晴所言:中國裝置藝術家在裝置藝術探索中,分別對當下經驗、文化遷徙、觀念派生等方面均作出了較有深度的挖掘與表現。而在藝術形式方面分別對分析的立體主義以來的,特別是針對後現代藝術中多元的形式進行探索,並將中國當代精神注入其中進行有機的媒合與升華。由此可見,在逐漸推進工業化發展的中國,在材料、特質越來越現代化並日趨豐富之同時,人們的觀念變遷、文化取向、生活態度與方式必將日趨現代意義上的多元化。為此,作為進入工業社會的國度里,將藝術『走向物化』對於中國美術而言已不再遙遠。同時,在一個創造物質、追求物質、享用物質的現狀與前景中,綜合材料與裝置藝術必將越來越快地取代中國探索性藝術中領銜主角之地位。如果是這樣,那麼,待到中國的經濟與歐美的經濟相近之期,首先與世界藝術直接交流與媲美的藝術形式,那亦必推動綜合材料與裝置藝術。因為,綜合材料與裝置藝術不但對中國美術發展具有前景,對於世界美術發展同樣具有前景。
⑷ 有哪些現代裝置藝術與電影有關
首先美國藝術家Christian Marclay在2010年完成的電影《時鍾》。一個典型的時基藝術作品,且在美術館展覽時利用了裝置藝術的表現形式。這件作品既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當代藝術作品來看,也可以把它當做一部藝術電影。在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上這個作品還獲得了金獅獎。《時鍾》在我看來是一部非常偉大的藝術作品,在人類歷史上,這種作品也是十分少見的,而且具有很強的當代意識。因為這個電影的長度是24個小時,所以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在一個展覽時,基本上是不可能把這個裝置作品看完的,(普通展廳的開放時間也不會達到7/11的程度),因此,這造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來來往往的各色觀眾,在任何時間走進放映廳,電影里的畫面時間都和其所處時間一樣。 這個作品就是一個「鍾表」,模糊了展廳內和展廳外的時間和界限。英國藝術家Douglas Gordon在1993年完成的《24小時神經病人》/「24 Hour Psycho」 這是一個和上一個《時鍾》有點類似的作品,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是時長為24小時,都是以播放一個電影為形式的裝置作品。也是英國藝術家Tacita Dean於2011年的大型裝置作品《電影》/「FILM」 2011年10月,Dean將一部長為11分鍾的無聲電影,循環投影到泰特美術館的渦輪大廳,成為了渦輪大廳一年一度的The Unilever Series 的大型藝術作品。南非女藝術家Candice Breitz於2008年創作的視頻裝置作品《他與她,1968-2008》這個作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女她是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一個男他是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每個部分都分為7個小屏幕,裡面都播放著這兩個老戲骨在不同的電影中扮演的不同的人物,之間還有對話。
⑸ 機械模型的動態機械模型製作
就是把真實機器按照一定比例做出來,以及外觀動態效果的一種模仿。
機械模型是模型的一種,知識領域不同而已。模型大多是用來觀看和科研及軍事用途。模型又分很多種:有數字模型和實物模型兩大類
數字模型就是利用電腦多媒體技術製作出來顯示在屏幕上的,是虛擬的。
實物模型是利用現實存在的東西製作或製造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模型。
⑹ 裝置藝術運動風格特徵
裝置藝術運動風格特徵裝置藝術運動風格到非常陽光富有活力。
⑺ 如何製作機械動態的效果圖
你說的應是這幾類中的一種:三維動畫,360全景,IPAD互動,虛擬現實!
因為你說的也不是很讓人明白,我們的好多客戶也與你一樣說不明白~~~
⑻ 世界裝置藝術國外裝置藝術作品欣賞
以「宇宙宣言」及空間藝術及繁復、精巧的裝置藝術作品而聞名於世的他,經常在全世界舉辦展覽。戴帆以藝術不斷地觸及我們文化的邊界,正是這些邊界和界限,標示出一種文化的性質。
⑼ 求機械動態演示是什麼軟體
基本上現在多數的CAD設計軟體都有運動模擬模塊,如PRO/E,UG,Inventor, Solidworks, CATIA.
⑽ 關於動態藝術有哪些介紹
動態藝術,又叫「活動與光的藝術」。是指藝術作品的全部或一部分能「活動」或者利用光使觀者得到動及多彩多姿的視覺變化等。動態藝術的美學思想受未來主義尤其是構成主義的影響。1960年代後期成為現代藝術的主流。當代美術史家巴瑞特說「歐普藝術是以錯覺的手段,製造運動的印象;相反的,活動藝術是以運動的方式,製造錯覺。「從這里可以看出動態藝術的定義和歐普藝術之間的差異。動態藝術的代表藝術家有卡德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