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唯一性檢測裝置科研項目

唯一性檢測裝置科研項目

發布時間:2022-01-02 05:03:09

㈠ 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的研究所

河南理工大學直線電機與現代驅動研究所主要從事特種電機及其驅動系統的理論、應用和控制方面的研究。包括直驅電機技術,高效節能電機開發,多相電機設計及先進驅動技術等。側重於永磁直線電機(PMLSM)電磁場理論、電磁參數及以永磁直線電機為動力源的機電一體化新型直線驅動系統的拓撲結構、運行特性、控制策略、優化設計、最佳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可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油田、礦山、建築等領域。
研究所成立於八十年代中期,是國內最早開展直線電機專題研究的單位之一。從九十年代開始永磁直線電機垂直運輸系統方面的研究。在國家、省部基金、攻關項目的資助和支持下,完成「直線電機提升系統理論與控制」等國家、省部級項目3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三等獎8項,獲國家專利30餘項。在國內外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70餘篇。出版專著(譯著)14部、教材11部。培養博士6名,碩士生80餘名。研究組在長期的項目研究過程中自然形成了研究團隊,2008年被評為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在直線電機垂直提升系統的理論及控制、直線驅動系統設計與分析、高效節能電機等方面做了創新性工作。
榮譽所長:袁世鷹 所 長:汪旭東 副所長:上官璇峰
歷史沿革 1986年,焦作礦業學院(現河南理工大學前身)成立了礦用電機及應用研究所,開始礦用電機和直線感應電動機理論和應用研究。 1987年袁世鷹、焦留成教授與陝西直線電機設備公司和銅川礦務局合作率先在國內開展礦用直線感應電動機研究,開發了礦用推車器等煤礦產品,被列為煤炭部「100推項目」之一。 1988年,獲《中小型礦井10KV直接下井供電》國家「七五」攻關重大項目資助,團隊創始人袁世鷹課題組與煤科總院上海分院、焦作礦務局合作開展礦井10KV供電技術、10KV防爆電機、電器研究(該項目1990年完成,1992年和1993年分別獲能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1989年獲煤炭部煤炭科學基金「提高礦用直線感應電機效率和功率因數研究(9010809)」資助,以該項目為題,袁世鷹、焦留成合作培養了全國較早、河南省第一個直線電機碩士(1991年獲碩士學位)。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外提出了「直線同步電機驅動垂直運輸系統」的構想。但是,面臨重大理論和技術問題的挑戰,成為直線電機研究領域的前沿課題。如果理論上和技術上的許多問題得到解決,則傳統的提升系統將會發生巨大變革。無繩提升機將是直線電機和運輸技術發展史上又一個重大突破,成為21世紀可與磁懸浮列車媲美的一種理想運輸工具。國外主要研究的重點放在高層建築的電梯方面。 1992年,研究所正式將直線電機驅動的礦井提升系統立項研究。 1993年獲得煤炭部攻關項目「礦井直線電動機提升系統的理論與試驗研究(編號:9410817)」。 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直線同步電動機提升系統的理論與控制研究(編號:69674021)和河南省攻關項目等多項資助,也是目前國內唯一開展此項專題研究的單位。 1998年建成了3m高、載荷50kg「永磁直線同步電動機(PMLSM)礦井提升試驗系統裝置」。實現了「五無」新型提升模式,「在永磁直線電機提升系統方面做了開創性的研究工作」(引自1998年全國直線電機年會紀要)。袁世鷹教授以該項研究掛靠中國礦業大學培養了第一名博士—焦留成(1998年獲博士學位)。 2002年和200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分段式永磁直線電機交流伺服系統建模研究(編號:60374034)」、河南省重點攻關項目「PMLSM無繩電梯工業應用試驗研究(編號:0223025300)」等多項國家、省部項目,依託這些項目,建成了PMLSM驅動的水平運輸實驗系統和三層樓高、載荷1300kg、接近工業實際的PMLSM驅動的第二代直線電機礦井提升試驗裝置,促進了大型提升系統從有繩到無繩的重大變革。袁世鷹教授以該項研究掛靠西安交通大學培養了第二名博士—汪旭東(2002年獲博士學位)。 2003年,獲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直線電機非正弦工程電磁場的整體預測研究(編號:412002200)」資助,開展直線電機1D-3D電磁場統一解析理論研究。 2003年,與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電機及驅動研究所開展永磁電機合作研究。 2004年,團隊與南非斯特蘭堡大學合作,開展特種電機氣隙磁鏈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研究。成果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上。 200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永磁直線電機整體建模與性能控制研究(編號:60474043)」。 2005年,獲河南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重大項目:「高效直線電磁抽油機技術及應用研究」資助,開始高效直線電磁抽油機技術與應用研究。 2006年與ASM國際一流晶元裝備自動化公司開展合作研究,設計開發了多種直線(旋轉)侍服電機。 2008年,獲得「直線電機與現代驅動」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稱號。 2008年,獲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新型電磁泵電機的理論及應用研究」資助,開始高效節能電機的研究開發。 2009年,獲河南省重點攻關項目「數控機床直線電機伺服系統的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92102210359)」,開始數控機床直線電機伺服系統的研究開發。 2009年,獲河南省傑出人才支持計劃重大項目「無繩提升系統的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開始開發PMLSM驅動的第三代直驅電梯產品化樣機。 2010年,開發出了高效非同步電機、自起動永磁電機、永磁發電機等20個系列的高效節能電機產品。 2010年,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PMLSM驅動的額定載荷150kg國內首台家用直驅電梯產品化樣機。 2010年,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PMLSM驅動的五層樓高、載荷3000kg第三代直線電機高速電梯產品化樣機。 201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永磁直線電機多轎廂無繩提升系統動態性能分析及其控制(61074095)」 資助,開始多轎廂垂直運輸系統的理論與試驗研究。 2010年,獲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多自由度直線弧形電機基礎理論研究」資助,開始多自由度直線弧形電機理論與試驗研究。 研究隊伍:
河南理工大學直線電機與現代驅動研究所現有研究人員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導2人,博士11人。
汪旭東 博士、教授、博導
袁世鷹 教授、博導
上官璇峰 博士、教授、碩導
許寶玉 博士
王福忠 博士、教授、碩導
艾永樂 博士、教授、碩導
付子義 教授、碩導
康潤生 教授、碩導
荊雙喜 教授、碩導
吳堯輝 高工、碩導
王海星 博士、副教授、碩導
司紀凱 博士、副教授、碩導
許孝卓 碩士、講師
封海潮 碩士、講師
張宏偉 碩士、講師
朱軍 博士、副教授
朱藝峰 博士、講師
王少華 副教授
李 輝 副教授
王素玲 博士、副教授
王國東 博士、副教授
高彩霞 碩士、講師
張 展 碩士、講師 過程式控制制研究室建設與發展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過程式控制制研究室成立於1993年。主要針對復雜工業過程對象,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人工智慧、模糊控制、神經網路等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系統中。優化工藝過程,研發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與裝置。過程式控制制研究室,是河南省「控制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河南省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重點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室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研究成果突出。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工業鍋爐集散控制、玻璃配料生產線、黃磷配料生產線、水泥配料生產線、智能執行裝置、電力系統監測監控等復雜系統的建模與控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解決了多項控制難題和關鍵技術,為工業過程自動化、礦山生產自動化與信息化作出了較大貢獻。形成了和凝聚了一支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講師組成的老中青相結合的創新研究團隊。每年在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碩士研究生115人。
主要研究方向
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建模;智能控制與優化;被控對象特性分析;復雜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策略;智能控制系統與裝置等。
科研環境及試驗平台
擁有過程式控制制實驗室、集散控制系統、先進控制技術試驗系統等一批先進的科研設備,可滿足日常科學研究及研究生培養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
自成立以來,研究室成員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重點攻關等項目15項,企業委託項目50項,教改項目20多項。完成項目成果鑒定30項,部分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學術論文與專著
研究室成員在《中國系統模擬學報》、《煤炭學報》、《電工技術學報》等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論文50餘篇。主編出版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自動控制系統》、《煤礦電工手冊》、《實用電工材料手冊》、《建築電氣工程師手冊》等國家規劃教材和專著8部。 河南省高等學校控制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是在原有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基礎上進行建設,2007年由河南省教育廳批准成立。本實驗室涵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機與電器、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三個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瞄準控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前沿,開展控制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前沿的探索性、創新性研究,努力推廣控制理論和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獲取控制工程領域的原始創新成果和自主知識產權,將本實驗室建設成為控制工程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河南省和煤炭行業控制科學與技術的快速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及技術支撐。
實驗室始終堅持以「瞄準基礎研究前沿方向,突出原創性研究;面向工程,實現技術和集成創新」的指導思想。經過多年建設,在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已形成控制理論、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直線驅動系統及控制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儀表、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等五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在省內外具有一定特色和較大的影響力。
目實驗室總面積2000㎡,設備總價值1200餘萬元。擁有DCS集散控制系統、直線電機無繩提升系統、自主移動機器人、先進運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平面三級倒立擺控制系統、PXI虛擬儀器、記錄示波器、DL7480/TDS7254B高精度數字存儲示波器等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
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27名,其中教授12名,博士後3名,博士13名,在讀博士4名,碩士11名,形成了結構合理的研究團隊。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重大攻關項目、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河南省創新人才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不同層次的縱向研究課題26項,企業工程項目25項,科研經費累計2000多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3項,發表核心刊物以上論文500餘篇,其中SCI、EI、ISTP檢索論文200餘篇。
實驗室實行相對獨立的運行機制,設立負責學術指導的學術委員會,清華大學吳澄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學術委員會每年召開1~2次會議,確定實驗室年度開放資助項目,研究開放實驗室的長遠發展規劃、年度研究與開發計劃等重大事項。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機制,設立開放基金。廣泛開展校企合作,聯合攻關解決企業生產中的重大技術問題。同時加強與國內外有關高校、研究院所和實驗室的合作研究和交流,開展控制領域深層次的合作研究。
河南省高等學校控制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獲獎情況:
近三年代表成果
項 目 名 稱 鑒定及獲獎 主持人 時間 WJPL微機配料控制系統 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余發山 2008年 礦區綜合節能技術研究與應用 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王福忠 2006年 煤礦供電網路安全保障系統研究 中國煤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余發山 2009年 「三電」基礎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 河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余發山 2009年 PMLSM無繩電梯的工業應用試驗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汪旭東 2009年 基於小波理論的農網TBL_0TBL_0KV線路故障診斷系統研究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福忠 2008年 匯流排型智能電動執行器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余發山 2009年 永磁直線電機整體建模與性能控制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結題) 袁世鷹 2008年 分段式永磁直線電機交流伺服系統建模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結題) 王福忠 2006年 電機非正弦工程電磁場的整體預測研究 省科技廳鑒定,獲國際先進評價 汪旭東 2007年 近三年專利成果 專 利 名 稱 專利類型 設計人 專利號或申請號 交流電壓表測量單相負載功率因數的方法 發 明 董愛華 2007TBL_00054TBL_007.4 一種磁阻式磁力懸浮裝置 發 明 汪旭東 2009TBL_00064742.X 一種帶有磁力平衡機構的無繩電梯 發 明 汪旭東 2009TBL_00064740.0 一種無繩循環多轎廂電梯及其循環系統 發 明 汪旭東 2009TBL_00064738.3 帶增力機構的鉗式制動器 發 明 汪旭東 2009TBL_00203TBL_077.0 一種磁懸浮車 發 明 汪旭東 2009TBL_0006474TBL_0.5 一種直驅式刮板輸送裝置 發 明 汪旭東 2009TBL_00064739.8 大氣壓下介質阻擋類輝光放電反應器 發 明 孫岩洲 2008TBL_00TBL_04TBL_0588.7 煤礦安全生產監控模擬教學系統 實用新型 雷乃清 有軌電動伸縮門用弧形直線電機驅動機構 實用新型 汪旭東 200920088TBL_090.TBL_0 一種煤礦井下供電系統連鎖保護智能控制裝置 實用新型 王福忠 直驅式多罐車斜井運輸裝置 實用新型 汪旭東 遙控調度指揮裝置 實用新型 雷乃清 同軸線管結構介質阻擋電暈放電反應器 實用新型 孫岩洲 200720089995. 一種道路減速帶發電儲能裝置 實用新型 許孝卓 200920090082.8

㈡ 曝中科院幹部拿科研成果供兒子獲獎,這么做是否涉嫌違法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的幹部劉建國拿科研成果供兒子劉某陽獲得全國類型的大獎,這么做肯定涉嫌違法,但至於說是否涉及犯罪就得看該幹部的具體行為。實話實說,這種子承父業的做法還真的是令人反胃,畢竟拿國家的科研項目去讓一個與國家不沾邊的私人享受,這本身就是挑戰人民的情感的。

總結

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氣憤就氣憤在某些科研幹部把自己科研所的研究成果提供給私人使用而已,把國家的財產挪為私用這本身就是一種盜竊。不管最後定性是否違法犯罪,但是在大家的心目中,這就是一種違法的行為,這是不可辯解的;而且小孩子那麼小就開始撒謊說是自己用多久的時間做出來,這簡直更能彰顯家庭教育的崩壞。

㈢ 廣西壯族自治區特種設備監督檢驗院的介紹

廣西壯族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為「廣西特檢院」)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直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正處級公益性事業單位,是廣西唯一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核準的省級特種設備法定檢驗檢測機構。承擔全區重大項目和南寧市、崇左市、北海市、欽州市、防城港市、貴港市、百色市、南寧鐵路局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廠(場)內專用機動車輛、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監督檢驗,以及全區特種設備製造安裝維修許可鑒定評審、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科研等工作。

㈣ 王黎的科技成果

在電氣化鐵路安全檢測技術領域,應用光電檢測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並取得國內本行業特別突出的經濟、社會效益。
①「弓網狀態動態檢測裝置」是鐵道部立項和鑒定的科研項目(排名第一),它採用光電反射式感測器檢測接觸導線拉出值,空氣隔離的光電信號傳輸系統實現高低電壓隔離的信號傳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裝置獲國家級重點新產品,2000年發明專利,2000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鐵道部機務系統重點推廣新技術、新產品,已在全國10個電氣化鐵路局、50多個機務段推廣應用200台次,運行線路覆蓋全國電氣化里程98%以上,安裝車型包括國內運營的各類電力機車,四川電視台「科海星空」欄目和中央二台做了專題報道。
②「弓網故障快速自動降弓裝置」是鐵道部立項和鑒定的科研項目(排名第一),可在電氣化鐵路發生惡性弓網故障時實現快速自動降弓,最大程度地保護接觸網和受電弓,鑒定意見「……屬於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兩項實用新型專利,2002年獲國家級重點新產品。作為鐵路機務系統的新三項安全檢測設備,根據鐵道部要求2001年起在全部新造機車和既有機車上加裝,目前已在全路8個電氣化鐵路局和7個電力機車工廠安裝運用2048套,其中,既有機車(鄭州、北京、成都、昆明、柳州、上海鐵路局、廣鐵集團等)共1466套,新造機車(株洲、大同、大連、資陽)556套,大修機車26套,為保障電氣化鐵路安全運行發揮出了重大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③「內燃、電力機車通用電線路檢測儀」,2000年鐵道部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01年通過四川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川科鑒[2001]第327號,排名第一,2002年國家級重點新產品(項目號:2002ED810019)。目前已在全路8個鐵路局、40多個機務段運用120台,為機車狀態修提供了技術參數。
④「機車入庫受電弓及車頂狀態檢測裝置」,2000年鐵道部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00J49),2001年通過鐵道部技術評審。該裝置採用了先進的光電檢測技術,光位置感測器檢測滑板磨耗、光反射式感測器檢測受電弓升降弓時間等,在電力機車入庫,接觸網不斷電條件下自動檢測受電弓及車頂狀態的主要技術參數,代替目前斷電、登車頂、目測等人工檢測方法。已列為鐵路機務系統的新三項安全檢測設備,評為2004年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目前在北京、成都、昆明、蘭州、福州、柳州、廣鐵等鐵路局等安裝運用。
⑤「機車車輛輪對動態檢測裝置」是2002年鐵道部項目,2003年9月通過鐵道部技術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排名第一),已在蘭州鐵路局投入運用,是國內唯一進入日常運用階段的輪對動態檢測裝置,列為2004年國家級重點新產品。

㈤ 太陽能光伏產業如何加強自身能力

1. 提高自身產品的技術含量,打破技術壁壘
2. 建立行業同盟,打破貿易壁壘
3. 培育國內市場,做好內銷,兩條腿走路
4. 避免行業內惡性競爭,破壞國內和國外市場
5. 推進標准化進程,提高企業和行業的管理水平
6. ...

前面走的太快,現在需要補的和需要做的太多了

㈥ 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如何實現精確定位

恆高(EHIGH)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採用UWB室內定位技術,通過在礦井內部署一定數量的定位基站,以及人員佩戴標簽卡的形式,來實時獲取人員精確位置,精度高達10cm。
1、實時定位與人員分布
隨時了解員工在井下的分布情況並對其進行實時跟蹤監控,能夠及時、准確地將井下各個區域人員及設備的情況反映到地面計算機系統,使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掌握井下人員及設備的分布情況,以便於進行更加合理的調度管理。
2、智能考勤和唯一性檢測
可以實現考勤管理功能,如查詢某人在任一時間段的活動軌跡,查詢一人或多人入井次數及在井下的工作時間等一系列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實巡查人員是否按時進行各項數據測試和處理,從根本上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
另外,煤礦人員定位系統結合井口唯一性檢測裝置, 可有效的解決員工在不帶卡、多帶卡、替帶卡等情況下進入礦井的問題,可提高礦井人員的管理效率,有效防範了礦井安全生產的隱患。
3、系統下發尋呼與撤離
管理人員可通過定位系統對某個/某些員工下發尋呼指令,實現井下人員合理調度;當井下有危險情況(冒頂、滲水、氣體突出等)發生時,管理人員可按區域對井下人員下發撤離命令,提高事故響應能力。
4、主、被動SOS報警
當井下人員發現或者遇到緊急情況時,可通過定位標簽按鍵向系統發送SOS報警信息,實時告警,提醒管理人員注意,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當井下人員出現異常情況,如昏迷,標簽卡會自動向系統發送報警信息,確保昏迷人員能夠及時獲得救援。
5、電子圍欄
礦企可在井下一些重要硐室、危險場合(盲巷等)設定電子圍欄,並且可對電子圍欄的形狀、報警規則以及員工進出許可權進行靈活設置。無當許可權人員進出該區域,煤礦人員定位系統會進行報警提醒,該功能可確保井下人員的安全活動范圍,防止員工誤入危險區而發生意外。

6、智能巡檢
傳統的井下瓦斯、設備等巡檢工作,因為缺乏有效監督,難免出現「守而不巡,巡而不檢」的情況,甚至會出現巡檢員不去巡檢現場檢測而進行編造記錄的現象,造成異常情況的發現不及時,從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煤礦人員定位系統的智能巡檢功能可有效解決以上難題。企業可針對巡檢要求,自定義規劃巡檢點和巡檢路線,設置巡檢人員及周期,制定巡檢任務,全方位滿足煤礦礦井定時巡檢的需求。定位系統還可結合視頻跟蹤技術,記錄現場巡檢的畫面,進一步規范巡檢過程。

閱讀全文

與唯一性檢測裝置科研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n50水銅閥門廠 瀏覽:460
牛身上哪個部位綁定設備 瀏覽:636
加氣閥門緊 瀏覽:660
移動通訊器材包括哪些 瀏覽:157
地暖氣片5閥門 瀏覽:211
電工電子綜合實驗裝置能做什麼實驗 瀏覽:886
水電自動裝置檢修工txt下載 瀏覽:875
自動滅火裝置組件 瀏覽:145
超聲波清洗機還可以洗什麼 瀏覽:928
平台印刷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瀏覽:809
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什麼和什麼組成 瀏覽:549
清洗光學鏡片設備有哪些 瀏覽:978
如何知道電動車電機軸承 瀏覽:396
內7外26高8什麼軸承 瀏覽:812
迷你小冷藏櫃不製冷怎麼修 瀏覽:555
如何在路由器上查看上網設備 瀏覽:611
練聲音的器材有哪些 瀏覽:718
肇慶車床五金件 瀏覽:645
閥門氣缸是什麼原因 瀏覽:277
飛機傳動裝置包括發動機嗎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