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實驗室中設計製取氣體實驗方案的一般方法是
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一般都是 發生裝置:固體與固體需加熱的用試管,酒精燈,或蒸發皿等 收集裝置:不易或難溶於水的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氣大的用向上排空氣,小的用向下排空氣
❷ 實驗室製取氣體 常用的3種發生裝置 有什麼注意點
http://www.wzbz.net/zxhx/sysj/lszy/lszy.htm
http://..com/question/50618481.html?fr=qrl&fr2=query
❸ 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______和______.(2)用如圖所示
(1)實驗室制氣體有加熱和不加熱兩種裝置,製取裝置的選擇應考慮:專反應的條件和反應物屬的狀態.故答案為:反應的條件;反應物的狀態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就證明氧氣已經滿了.故答案為:當氣泡從集氣瓶口向外冒出時 (3)A裝置是驗證水的,B裝置是驗證二氧化碳的,C裝置是除去二氧化碳的,D裝置是除去水蒸氣的.F、G裝置不能顛倒,否則影響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檢驗,一氧化碳有毒,因此要進行尾氣處理.故答案為:①除去二氧化碳;G中石灰水變渾濁.尾氣處理裝置.②吸水乾燥作用;③無法驗證是否有氫氣;④沒有尾氣處理裝置. |
❹ 實驗室製取氣體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1)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 :
反應的條件和 反應物的狀態(2)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生成物是否與水反應和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大小關系
❺ 三個化學問題:1氣體凈化裝置選擇的依據是2設計製取氣體實驗的原則是3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原則是
實驗方案的設計和氣體的制備
[要點精析]
一、氣體的制備
1.氣體發生裝置的類型
(1)設計原則:根據反應原理、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所需條件等因素來選擇反應裝置。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固體反應物(加熱)固液反應物(不加熱)固液反應物(加熱) 裝置
示意圖
典型氣體 O2、NH3、CH4 H2、CO2、H2S H2、CO2、H2S、SO2、NO、NO2、C2H2、O2、NH3、 Cl2、HCl、CO CH2=CH2 2.幾種氣體制備的反應原理
(1)O2 2KClO3 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2)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NH3↑+H2O
(3)CH4 CH3COONa+NaOH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SO2 Na2SO4+H2SO4(濃)=Na2SO4+SO2↑+H2O
(7)NO2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8)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9)C2H2 CaC2+2H2O→Ca(OH)2+CH≡CH↑
(10)Cl2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11)C2H4 C2H5OHCH2=CH2↑+H2O
(12)H2 S FeS+H+=H2S↑+Fe2+
3.收集裝置
(1)設計原則:根據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
裝置類型排水(液)集氣法向上排空氣集氣法向下排空氣集氣法裝 置
示意圖 適用范圍不溶於水(液)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典型氣體 H2、O2、NO、CO、CH4、
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 註:以上三種方法所得氣體均不純凈:排氣法所得氣體中含有空氣、排水法所得氣體中含有水蒸氣,故要得到純凈的氣體可以用球膽或塑料袋或注射器收集。
(2)裝置基本類型:
4.凈化與乾燥裝置
(1)設計原則:根據凈化葯品的狀態及條件
(2)裝置基本類型:
裝置類型液體除雜劑(不加熱)
(也可以裝固體吸收劑)固體除雜劑(不加熱)固體除雜劑(加熱)裝 置
示意圖 (3)氣體的凈化劑的選擇
選擇氣體吸收劑應根據氣體的性質和雜質的性質而確定,所選用的吸收劑只能吸收氣體中的雜質,而不能與被提純的氣體反應。一般情況下:①易溶於水的氣體雜質可用水來吸收;②酸性雜質可用鹼性物質吸收;③鹼性雜質可用酸性物質吸收;④水分可用乾燥劑來吸收;⑤能與雜質反應生成沉澱(或可溶物)的物質也可作為吸收劑。
(4)氣體乾燥劑的類型及選擇
常用的氣體乾燥劑按酸鹼性可分為三類:
①酸性乾燥劑,如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膠。酸性乾燥劑能夠乾燥顯酸性或中性的氣體,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氣體。
②鹼性乾燥劑,如生石灰、鹼石灰、固體NaOH。鹼性乾燥劑可以用來乾燥顯鹼性或中性的氣體,如NH3、H2、O2、CH4等氣體。
③中性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等,可以乾燥中性、酸性、鹼性氣體,如O2、H2、CH4等。
在選用乾燥劑時,顯鹼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酸性乾燥劑,顯酸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鹼性乾燥劑。有還原性的氣體不能選用有氧化性的乾燥劑。能與氣體反應的物質不能選作乾燥劑,如不能用CaCI2來乾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濃 H2SO4乾燥 NH3、H2S、HBr、HI等。
(5)氣體凈化與乾燥注意事項
①一般情況下,若採用溶液作除雜試劑,則是先除雜後乾燥;若採用加熱除去雜質,則是先乾燥後加熱。
②對於有毒、有害的氣體尾氣必須用適當的溶液加以吸收(或點燃),使它們變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物質。如尾氣Cl2、SO2、Br2(蒸氣)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CO可用點燃法,將它轉化為CO2氣體。
③對於易爆的氣體應點燃尾氣,不能排放在實驗室中。
5.氣體實驗裝置的設計
(1)裝置順序:制氣裝置→凈化裝置→反應或收集裝置→除尾氣裝置
(2)安裝順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順序:裝配儀器→檢驗氣密性→加入葯品
二、實驗方案的設計
1.性質實驗方案設計
(1)在進行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時,要充分了解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與製法之間的相互聯系。
(2)性質實驗的設計一般包括反應原理,實驗儀器與操作、反應現象和實驗結論幾個方面。
(3)化學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首先要求抓住物質本質特徵進行整理和思考,然後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和概括。需要在元素周期律等化學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將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進行整理,使之系統化、網路化、在提取知識時能夠准確、全面,並能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2.制備實驗方案設計
(1)物質制備方案的設計,首先要弄清物質制備的原理,從原理為切入點設計方案,方案一般已包括實驗名稱、目的、原理、用品、步驟、現象記錄及結果處理。
(2)針對一個實驗,可以設計出多種方案,要會得對每個方案進行科學的評價,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理論上要科學。②操作上要簡單可行。③原料用量要節約。④要環保,符合綠色化學原則。
[例題3]下圖表示某種鹽的制備步驟:
已知:水合鹽B含有45.3%的水;無水鹽C焙燒分解,放出兩種無色刺激性氣體E和F,並生成紅棕色固體D。
請寫出物質的化學式或名稱:
A ,B ,C ,D ,
E ,F 。
[分析]紅棕色固體是一個特徵信息,可聯想到氧化鐵等顯紅棕色的物質。逆向推測無水鹽可能含鐵的硫酸鹽。再根據反應條件可推斷出C是硫酸亞鐵,根據B中含水的質量分數可得出B是FeSO4·7H2O。
[答案]A.Fe;B.FeSO4·7H2O;C.FeSO4;D.Fe2O3;E.SO2;F.SO3(E.SO3,F.SO2)。
3.檢驗實驗方案設計
(1)熟練掌握各類物質的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熔、沸點,水溶性),化學性質及相互反應的現象,尤其是一些選擇性反應與特徵反應。
(2)物質鑒定的關鍵在於通過分析,推理設計出合理的鑒定過程。
(3)鑒定的基本原則:
①被鑒定的物質是固體,則一般需要用蒸餾水溶解;②待鑒定物質在實驗時應取少量;③要檢驗多種成份,應進行平行實驗,防止一隻試管進行到底,造成前後干擾;④由現象定結論,由特定條件下的特定現象,證明其含有特定的微粒。
FeCl3溶液滴入苯、CCl4中,可根據分層現象區分。FeCl3溶液滴入NaCl溶液中,不會產生明顯現象。FeCl3溶液NaI溶液中會生成I2。FeCl3溶液滴入Na2SO3溶液中會發生如下反應:2Fe3++SO32-+H2O=2Fe2++SO42-+2H+,能產生褪色、氣泡等多種現象。所以氯化鐵溶液能用於檢別五種溶液。
酸性KMnO4滴入苯和CCl4中,也可根據分層現象區分。酸性KMnO4滴入氯化鈉溶液中無明顯現象。酸性KMnO4滴入碘化鈉溶液中會生成I2,滴入亞硫酸鈉溶液中會生成硫酸鈉,都會產生明顯的實驗現象差異。所以酸性KMnO4能用於檢別五種溶液。
[注意點]從思維角度看,解答指定試劑檢驗題主要用到的是定向思維,只要分析給定試劑跟待檢物質能發生什麼反應,反應中有什麼現象,各種待檢物質跟試劑反應時的現象是否有明顯差異等等。有些反應的原理雖然相近,但實驗現象有明顯差異,也可以用於檢別。有些反應的原理有很大不同,但不能產生明顯差異的實驗現象,也不能用於檢別。
4.綜合實驗方案設計
(1)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要求
①科學性,實驗原理,准確,實驗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護人身、保護環境、保護儀器。
③可行性,條件允許,效果明顯,操作正確。
④簡約性,做到步驟少,時間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
①明確目的原理
首先必須認真審題,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弄清題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綜合已學過的知識,通過類比、遷移、分析,從而明確實驗原理。
②選擇儀器葯品
根據實驗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能否腐蝕儀器和橡皮、反應是否加熱及溫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等,從而選擇合理的化學儀器和葯品。
③設計裝置步驟
根據上述實驗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選用的儀器和葯品,設計出合理的實驗裝置和實驗操作步驟。學生應具備識別和繪制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的能力,實驗步驟應完整而又簡明。
④記錄現象數據
根據觀察,全面而准確地記錄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和數據。
⑤分析得出結論
根據實驗觀察的現象和記錄的數據,通過分析、計算、圖表、推理等處理,得出正確的結論。
以上只是解答綜合實驗設計題的一般思考方法。在解答過程中,應根據實驗設計題的具體情況和要求,作出正確的回答。
(3)化學實驗方案設計的注意事項
①凈化、吸收氣體及熄滅酒精燈時要防液體倒吸;②進行某些易燃易爆實驗時要防爆炸 (如H2還原CuO應先通H2,氣體點燃先驗純等);③防氧化(如H2還原CuO後要"先滅燈再停氫",白磷切割宜在水中等);④防吸水(如實驗、取用、製取易吸水、潮解、水解宜採取必要措施,以保證達到實驗目的);⑤冷凝迴流(有些反應中,為減少易揮發液體反應物的損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應裝置上加裝冷凝迴流裝置 (如長玻璃管、豎裝的乾燥管及冷凝管等);⑥易揮發液體產物(導出時可為蒸氣)的及時冷卻;⑦儀器拆卸的科學性與安全性(也從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慮);⑧其他(如實驗操作順序、試劑加人順序、實驗方法使用順序等)。
❻ 實驗室製取氣體裝置的確定 (1)發生裝置選取原則 (2)收集裝置選取原則
發生裝置選擇:看反應是否需要加熱,是否是固體和液體反應。
收集裝置:是否溶於水(選擇排水法);密度與空氣密度比較(選向上、向下排空氣法)
❼ 實驗室里製取氣體的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收集方法
裝置氣密性
尾氣處理
反應生成的氣體是否還能與反應物繼續反應
❽ 選擇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應該考慮的因素
選擇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應考慮的因素有:
1.反應物的狀態(固態、液態);2.反應條件(常溫、加熱)
補充: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設計實驗的原則及選擇氣體收集裝置應考慮的因素:
思路:1.選擇適當的反應、反應物、和反應條件、反應速率;2.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3.選用合理的氣體檢驗及驗滿方法
原則:經濟(即成本低)、環保、節約葯品
選擇氣體收集裝置應考慮的因素:1.所製取的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2.所製取的氣體是否能與水反應;3.所製取的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相比的差異大小
希望上述內容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❾ 實驗室氣體制備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原料選擇:和工業製法不同,成本不一定低,但要現象明顯,原料的利用率高,制專得氣體的純度要高屬。當然污染小也是一個要求。
2.發生裝置的選擇:①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固+固 固+液 液+液
②是否要加熱
③有時還要考慮是否需要控制反應的速率和進行情況
④氣密性
至於那個圖,你根據上面幾項來評價一下就好,我也不知道是哪的
氣密性的檢查:
1、微熱法:
(1)將導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捂熱試管,導管口會有氣泡冒出; (2)松開手後,水又會回升到導管中,這樣說明整個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2、液差法:適用於啟普發生器
(1)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於容器的液面; (2)靜置片刻,液面不變,證明氣密性良好。
3、液封法:
關閉分液漏鬥上的彈簧夾,從長頸漏斗加水至浸沒下端管口,若漏斗頸出現穩定的高度水柱,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❿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是
你從要製取的氣體的性質來考慮,比如顏色、氣味、有無污染、還要考慮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