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實驗室水循環系統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實驗室給水系統包括實驗給水系統、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實驗給水系統又分回為一答般實驗用水與實驗用純水,實驗室純水系統屬於獨立的給水系統,生活給水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則相一致。實驗室排水系統根據實驗室排出廢水的成分、性質、流量、排放規律的不同而設置相應的排水系統。題主是打算自己建實驗室嗎?這個出於安全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建議還是讓專業的實驗室建設企業來設計規劃的。可以選擇像華盛控股這樣的大型實驗室建設企業,這些企業一般擁有水循環處理技術專利以及相應的施工資質。
2. 畫出水循環過程寫出實驗步驟
地理實驗重視地理原理。只有對地理概念、原理有較透徹理解,熟悉地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才能設計出簡單、合理、便於操作的實驗,並用有關概念、原理指導、安排實驗。該實驗即用簡易材料證明了水循環的發生、形成、過程及意義,並結合現實問題提升了實驗價值。在實施該實驗過程中應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操作嚴謹:例如盆中注水適量、塑料封口要嚴、石頭放置要准;第二、觀察要細致:例如長時間暴曬前後塑料紙上水珠量的變化、運動狀況,水珠(滴)對沙的沖擊等;第三,描述規范、科學。 (1)首先是塑料紙上有水珠凝結,然後水珠沿著小石塊下壓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裝沙的小瓶下滴,最後小瓶的沙由干變濕 (2)水循環現象;蒸發、水汽輸送、水汽凝結、降水(3)外力作用 (4)物質和能量(熱量和水分) (5)左欄:由上而下:E、B、F 右欄:自上而下A、D、C (6)統一演化
3. 用於實驗室的水循環,選用那種水泵好呢
小流量的不銹鋼水泵或者 真空泵 計量泵
4. 製作大氣中水循環的演示裝置(簡單描述實驗步驟,現象,結果)
很好呀
5. 我上次在哪個實驗室看到有一種冷卻水循環裝置帶一個冷阱的,可以做一些低溫反應或者盒水泵合體的
冷卻水來是實驗室最常見的儀器,源主要對其他儀器提供冷卻服務,一般通過泵進行水體的循環,實現熱交換,降低儀器的溫度的效果。
一般冷卻水不帶冷阱的,冷卻水的溫度一般為-20度到30度。
而目前冷阱主要分兩大類:(1)-45度,主要針對水性容積,提供冷卻功能:(2)-80度,針對凝固點較低的有機溶劑,提供冷卻凝固收集功能。
冷卻水帶冷阱的話,冷阱溫度不會很低,冷阱捕捉廢氣的效果也不會很好。
6. 冷卻水循環裝置是什麼東東,哪家的比較好啊
就是個模擬裝置唄,高郵儀器廠有產
7. 水循環是怎樣做到的
地下水的運動主要與分子力、熱力、重力及空隙性質有關,其運動是多維的。通過土壤和植被的蒸發、蒸騰向上運動成為大氣水分;通過入滲向下運動可補給地下水;通過水平方向運動又可成為河湖水的一部分。
地下水儲量雖然很大,但卻是經過長年累月甚至上千年蓄集而成的,水量交換周期很長,循環極其緩慢。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相互轉換是研究水量關系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現代水資源計算的重要問題。
據估計,全球總的循環水量約為496′1012立方米/年,不到全球總儲水量的萬分之四。在這些循環水中,約有22.4%成為陸地降水,這其中的約三分之二又從陸地蒸發掉了。但總算蒸發量小於降水量,這才形成了地面徑流。
(7)實驗水循環裝置擴展閱讀:
水循環的影響
自然因素主要有氣象條件(大氣環流、風向、風速、溫度、濕度等)和地理條件(地形、地質、土壤、植被等)。人為因素對水循環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大氣環流變化引起的降水時空分布、 強度和總量的變化, 雨帶的遷移以及氣溫、 空氣濕度、 風速的變化以及太陽輻射強迫的變化直接影響土壤水, 蒸發及徑流的生成。受氣候因素的制約, 我國濕潤氣候區、 半濕潤氣候區及乾旱半乾旱地區的陸地水循環有顯著差異。
環境中許多物質的交換和運動依靠水循環來實現。陸地上每年有3.6×1013 m3的水流入海洋,這些水把約3.6×10^9噸的可溶解物質帶入海洋。
8. 實驗室用的循環水真空泵抽濾裝置的使用!
泵上有抄真空表的,有真空度沒啊。襲
泵沒有真空度,那先看管路是不是漏氣,然後看泵是不是正常工作,泵內管道是不是漏氣
泵有真空度,一般是濾紙堵住了,抽沸點較低的提取液的時候,要控制真空度,防止溶劑揮發;太細的顆粒,過濾之前應先加助濾劑